胰腺異位

胰腺異位

胰腺組織處于異常位置
胰腺異位亦稱迷走胰腺,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長的,與正常胰腺不相連的零星胰腺組織,均稱為胰腺異位。它與正常胰腺組織均無解剖上和血管上的聯系,屬于一種先天性疾病。[1]
  • 就診科室:消化内科、胃腸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膽囊,胃,腸,肝髒,縱隔,肺髒,顱腦
  • 常見症狀:腹痛、反酸、嗳氣、惡心

病因

胰腺異位的确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胚胎期由胰腺分離出的組織或胰腺與周圍組織發生炎症粘連而使胰腺組織移植于鄰近器官;腸壁胰腺結節在胚胎發育期随着腸道的縱向生長及旋轉而被帶到距胰腺較遠的部位;少數胰腺異位還可位于肺、縱隔或其他少見部位。胰腺異位的發生認為主要與胚胎時期胰腺原基在旋轉、融合過程中原基的殘餘有關。

臨床表現

1.梗阻型

由于胰腺異位為一種腫瘤樣病變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壓迫或狹窄而出現梗阻症狀。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門梗阻;位于十二指腸乳頭可引起膽道梗阻。

2.消化道出血型

其原因系胰腺異位周圍胃腸道黏膜充血、潰爛,以至形成潰瘍,或侵蝕胃腸道黏膜血管。

3.潰瘍型

位于幽門前區的胰腺異位,由于分泌胰蛋白酶,消化黏膜而形成潰瘍;或位于黏膜下的胰腺異位壓迫上層黏膜引起黏膜萎縮而形成潰瘍。

4.腫瘤型

由于胰腺異位多位于黏膜下或肌層内,使局部隆起,在鋇餐檢查時易誤認為腫瘤。

5.憩室型

胰腺異位常發生在憩室内。

6.隐匿型

胰腺異位是一種先天發育異常,往往到中青年才出現症狀,有的終身無症狀。

檢查

若胰腺異位并存胰島細胞瘤、胃泌素瘤等,則可分别檢測到血糖增高、胰高血糖素或胃泌素水平上升等。

1.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 若胃、十二指腸壁的胰腺異位較大,或可從超聲圖中有所發現。如采用經腔内雙平面探頭,更可增加發現率。位于膽囊壁者呈隆起樣強回聲改變,不随體位而變。

(2)X線檢查 鋇劑檢查對位于胃壁,尤其是幽門部的胰腺異位有一定意義。典型者可見局部充盈缺損,邊界清楚,表面光滑,基底稍寬,不活動。胰腺異位若有導管開口,則在充盈缺損區加壓片中心可見鋇劑,頗似潰瘍龛影,亦稱臍樣征;并在充盈缺損區切位片上,或可見一細管狀鋇劑影,長0.2~1.0cm,寬0.2~0.5cm,被稱之為導管征。位于憩室者鋇劑檢查可以呈現憩室的形态,但難以顯示胰腺異位本身。X線鋇劑檢查的确診率并不高。

若胰腺異位引起小腸狹窄時,X線腹部平片将可見腸管擴張,液平面等部分性腸梗阻征象。

(3)CT檢查 較大的胰腺異位經CT增強掃描、螺旋CT、CT三維成像或MRI檢查,可在胃或腸壁上發現腫塊,但難以作出正确的定性診斷。

2.内鏡檢查

可更清楚看見突入腔内的隆起性病變,或可見潰瘍,甚至異位胰管的開口。雖然内鏡活檢可能獲得病理學診斷,鑒于胰腺異位常埋于黏膜下,甚至更深層,實際上内鏡鉗取較難獲得胰腺異位組織。對位于網膜、腸系膜、肝、脾等消化道外的胰腺異位,腹腔鏡檢查将有所幫助。

診斷

遇到消化道梗阻、出血、潰瘍、憩室及隆突性病變的患者,應想到胰腺異位的可能,本病主要在手術或屍檢中偶爾被發現。近年來,由于影像學和内鏡的廣泛開展,有些部位的胰腺異位可通過胃腸造影、内鏡超聲和纖維内鏡的檢查,得到明确的診斷。

鑒别診斷

胰腺疾病種類較多,同樣可發生在胰腺異位上,如胰腺瘘、胰腺囊腫、胰腺内分泌腫瘤、胰石症、胰腺蛔蟲症和胰源性腹腔積液等,臨床上須根據不同情況加以鑒别。

并發症

胰腺異位位于十二指腸乳頭周圍則可引起梗阻性黃疸;位于小腸者特别在回腸末段可誘發腸套疊;位于膽囊内,膽囊造影時可見膽囊壁上有充盈缺損,呈固定性,膽石可移動。胰腺異位受消化液的刺激,分泌蛋白酶,引起周圍組織炎症改變,潰爛及侵蝕胃腸道黏膜血管緻出血等,因而可出現腹痛和柏油樣便等症狀。

治療

一般對于無症狀的胰腺異位無須治療。若在剖腹探查或其他手術中發現,在不影響原定手術計劃情況下,宜局部切除做冷凍切片或病檢。但必須注意胰腺異位常植入深部壁層,不應做局部剝離摘除,以免釀成消化道漏及胰腺組織殘留。

有症狀的胰腺異位,特别是并發梗阻、潰瘍、出血、腫瘤時應予手術治療。通常需做部分胃壁或腸管切除;于胃窦者也有施行胃大部切除術;在憩室内者需做憩室或腸管切除;位于十二指腸者可施行腸壁局部切除縫合,也有少數報道胰腺異位貼近十二指腸降段内側,為此而做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腺異位存在惡性腫瘤時,應按所在器官惡性腫瘤的根治性原則施行手術,但需注意探查胰腺本身,以排除胰腺癌轉移竈的可能。

預後

無症狀者可臨床随訪,有症狀者可采取手術治療,一般療效好,無複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