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閹割

化學閹割

内分泌治療
“化學閹割”屬于内分泌治療,又稱藥物去勢。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成的超活性LHRH類似物(LHRH A)可在用藥早期刺激腦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使腦垂體的LHRH受體下降調節,受體減少,反而抑制了LH的釋放,睾酮的産生減少,最終使睾酮下降至去勢水平,從而起到與手術去勢相似的療效,稱之為藥物去勢,也是一種标準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療方法。化學閹割也被一些國家用這種方法打擊性犯罪者,即對性犯罪者使用控制内分泌藥物或激素,以抑制其性沖動,但不會使其喪失性能力。[1]
  • 中文名:化學閹割
  • 時間:1945年
  • 起始:美國

醫學藥理

所謂化學去勢(Androgen Deprivation)治療法,其實是以雌性激素(女性荷爾蒙)、抗雄性激素(睾丸抑制劑)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劑注入罪犯體内,令他失去性沖動,同時不再勃起,令男性獨有的人體反應消失。

抗雄激素治療

抗雄激素使用的雄激素拮抗劑與雄激素受體結合,競争性抑制DHT而發揮作用,有類固醇類和非類固醇類兩種。前者有醋酸氯羟甲烯孕酮(CPA)、甲地孕酮(Megestrol),後者有氟他胺(Flutamide,福至爾,以前稱緩退瘤)、康士得(Casodex)、尼魯米特(Nilutamide)等。現使用最多的是氟他胺,其劑量為250mg,3次 d,主要副作用為乳房女性化、惡心、嘔吐等,罕見性欲減退、肝功能異常。使用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肝功能。1945年即有人行睾丸切除加雙側腎上腺切除,以同時消除睾丸和腎上腺的雄激素,即所謂全阻斷雄激素治療前列腺癌。因并發症多,療效不好而未被采用。1983年Labrie等同時采用LHRH A和抗雄激素藥物治療前列腺癌,既用藥物去勢又用抗雄激素藥物阻斷腎上腺産生的雄激素,療效明顯優于單種内分泌藥物。

副作用

藥物去勢的副作用與手術去勢相似。由于使用LHRHA初期刺激腦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睾丸産生更多的睾酮,前列腺癌症狀進一步加重,對于已有脊柱轉移的患者有脊髓壓迫,甚至死亡的可能。因此對于已有轉移病竈,特别是膀胱頸梗阻、脊柱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使用LHRH A治療初期,應提前1周或同時使用抗雄激素藥物治療,以減輕或預防前列腺癌症狀加重。藥物去勢有這個缺點,而且藥物價格昂貴,需長期用藥,所以使用受到限制。國内僅在患者拒絕接受手術去勢且經濟上又能承受時方才采用。

國際上部分國家開始對有戀童癖的罪犯實行化學閹割,以降低其性欲。

療法

以雌性激素(女性荷爾蒙)、抗雄性激素(睾丸抑制劑)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劑注入罪犯體内,令他失去性沖動,同時不再勃起,令男性獨有的人體反應消失。

抗雄激素治療

1.作用機制

抗雄激素使用的雄激素拮抗劑與雄激素受體結合,競争性抑制DHT而發揮作用。

2.分類

類固醇類:醋酸氯羟甲烯孕酮(CPA)、甲地孕酮(Megestrol)。

非類固醇類:氟他胺(Flutamide,福至爾,以前稱緩退瘤)、康士得(Casodex)、尼魯米特(Nilutamide)等。使用最多的是氟他胺,其劑量為250mg,3次/d,主要副作用為乳房女性化、惡心、嘔吐等,罕見性欲減退、肝功能異常。使用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肝功能。

療法副作用

藥物去勢的副作用與手術去勢相似。對于已有脊柱轉移的患者有脊髓壓迫,甚至死亡的可能。

應用情況

歐美

“化學閹割”(chemical castration)始于美國,是對男性強奸罪犯注射一系列雌性荷爾蒙藥物使其失去性欲,2003年以來一些國家也立法對一些諸如強奸幼女的犯人進行化學閹割。

捷克是歐洲唯一一個對性犯罪者實施閹割的國家,1998年—2008年曾對至少96名罪犯進行過手術閹割。負責監管行刑過程的捷克精神病專家堅稱,這是緩解遭遇極度性紊亂的犯罪者的性沖動的最成功辦法。但反酷刑委員會要求捷克取消這一針對暴力性犯罪者的刑種。

自歐洲理事會反酷刑委員會在2007年宣稱閹割手術具有“侵害性、不可挽回性和殘害性”後,2009年,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正在考慮對暴力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使用荷爾蒙藥物抑制性欲。争論圍繞着誰的權力優先展開:是遭遇殘酷懲罰的性犯罪者還是期望得到保護的社會。

波蘭預計将成為歐盟首個給予法官對一些戀童癖罪犯實施化學閹割權力的國家。在一名兒童被戀童癖罪犯殺害後,西班牙也在考慮提供化學閹割的計劃。不過一些精神病專家指出,性病理存在于腦中,無法手術治療。2010年6月,波蘭有關對犯有強奸罪及戀童罪的男性強制施行化學閹割的法律正式生效。

俄國:對戀童癖慣犯實施化學閹割

2012年2月29日克裡姆林宮新聞局稱,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已簽署對戀童癖慣犯實施終身監禁和化學閹割的法律。國家杜馬2月7日通過了這項俄刑法修訂案和俄聯邦獨立法,2012年2月22日聯邦委員會批準了這項法案。

俄羅斯國家杜馬2012年2月7日通過了這項旨在加大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懲罰力度的俄刑法修訂案和俄聯邦獨立法,2012年2月22日聯邦委員會批準了這項法案。

該法律的參考資料中指出,“聯邦法規定對性侵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戀童癖慣犯采取醫療強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藥劑預防手段,例如化學閹割”。

亞洲

韓國

2010年6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化學閹割法案”,決定對16歲以下的兒童進行性侵犯的性犯罪者實行藥物治療,最長治療時間長達15年,以根除罪犯的性沖動。2011年7月開始實施,韓國由此成為亞洲第一個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的國家。韓國國會2010年6月29日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了“對于以兒童為對象進行性犯罪者,為了防止重犯或習慣犯罪的預防和治療法案”(又名“化學閹割法案”)。在29日的投票中,得到147張贊成票、23張反對票、30票棄權,最終獲得通過。根據該法案,韓國将對性侵犯兒童的初犯和再犯者進行“化學閹割”;處罰年齡從25歲減低至19歲;将兒童的定義擴大至16歲。性侵犯兒童犯人将在出獄前兩個月開始“化學閹割”,最長時間為15年。由于“化學閹割”的用詞有損尊嚴,在法案中“化學閹割”一詞被改為“防止性沖動的藥物治療”。

2011年7月24日,韓國政府宣布,對性犯罪的男性實行化學閹割的法律生效。這是亞洲國家首次引入這一懲治手段。法律規定,法官可依照案情,對性侵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成人罪犯處以“化學閹割”,持續時間不超過15年。“化學閹割”是一種藥物控制法,用注射或服用荷爾蒙抑制性沖動,但不會使人喪失性能力。一名韓國法務部官員告訴韓國《朝鮮日報》記者,新法律實施後,預計每年大約100人将受到“化學閹割”。這是亞洲國家首次引入這一懲治手段。

2012年5月22日韓國法務部表示,将對一名曾數次強奸女童的罪犯進行化學閹割(又稱藥物去勢),這是韓國2011年7月施行相關法規以來的首例化學閹割。

這名罪犯樸某曾涉嫌強暴女童而入獄,出獄後2個月的2002年8月屢教不改,仍繼續對兒童進行性犯罪。他原本2012年7月将刑滿出獄,但被鑒定為患有“戀童症”,于是被指定為化學閹割對象。

2012年8月26日,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決定将性沖動藥物治療(别名:化學閹割)對象擴大到所有實施性暴力的罪犯。之前,化學閹割僅限于那些對未滿16歲的受害者實施性暴力的人群。

新國家黨黨性犯罪根絕特委委員長金姬廷表示,若專家診斷罪犯難以遏制性沖動,将不論犯罪性質的輕重,推進修訂法案進行化學閹割。議會代表李漢久稱,不僅要在刑罰上加大力度,還将制定包括治療、看護在内的根本性綜合對策。

2012年8月31日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一名7歲女童A某在睡夢中被人用被子卷走并受到性侵,經查A某大腸破裂,身體主要部位有5厘米的撕裂傷,這一案件震驚韓國社會。

2012年8月30日下午1點左右,該女童在離自己的家130米處的河邊道路上被發現,當時赤裸身體、隻蓋着被子。就該事件,當天上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了首爾西大門區警察廳,在聽取了警察廳長金基用的報告後,向受害者家屬表示了慰問,并向韓國國民道歉。李明博表示,“今後将把加強治安作為國政的最優先課題”。

而就在2012年7月16日,韓國慶尚南道男子金某于當天上午将年僅10歲的小學女生韓某拉到自己家中試圖強暴,遭到韓某反抗後,将其殺害掩埋。連續發生的性侵女童案件,震驚了韓國社會。韓國民衆呼籲政府及時采取措施,有效預防性犯罪。

2012年9月4日,韓國政府決定擴大性犯罪者化學閹割(性沖動藥物治療)的實施範圍。韓國現行法律規定針對未滿16歲的人實行犯罪的性犯罪者實施藥物治療,而政府此次決定把該法律的适用範圍擴大到對未滿19歲的人實行犯罪的的性犯罪者。

2013年1月3日,韓國一名被控性侵5名女童的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15年有期徒刑、“化學閹割”3年、出獄後帶電子腳環20年。這是韓國法院首次對性犯罪者作出“化學閹割”的裁決。

巴基斯坦

2020年9月,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采訪中被問及對一起震驚巴基斯坦全國的強奸案有什麼看法時,呼籲對強奸犯和猥亵兒童者進行化學閹割。

2020年11月24日,巴基斯坦内閣宣布,“原則上”通過兩項反強奸法令,将對強奸犯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包括化學閹割。

2021年11月18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巴基斯坦周三通過了一項新的打擊強奸犯罪的法案,旨在加快定罪速度,罪犯将面臨更嚴厲的處罰。而且新法案實施後,多次被判處強奸罪名成立的性犯罪者可能面臨化學閹割。

中國

化學閹割在中國實施尚未成熟

2012年5月31日趙秉志(中國法學會刑事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表示,“化學閹割”并非新鮮事物,全球有多個國家早已開始實施相關措施。“化學閹割”雖然在預防犯罪方面被證實有效,但由此帶來的人權等方面問題使這一做法在法學界仍存在争議。趙秉志表示,性慣犯的犯罪行為存在各種複雜成因,中國不會輕易采納這一做法,但可在今後立法研究上做進一步探讨。

泰國

2022年7月11日,泰國參議院以145票贊同、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一項重要法案。令該國立法将“化學閹割”作為打擊性犯罪的手段又近了一步。根據法案内容,泰國的性犯罪者今後可自主選擇接受“化學閹割”——即通過藥物控制睾酮水平來抑制性沖動。藥物注射的申請須經兩名專業醫生批準,接受注射的罪犯可相應獲得一定減刑。不過,被“化學閹割”的罪犯出獄後仍須佩戴電子鐐铐,并接受長達十年的監控。此外,這種藥物也需要長期注射,平均每三個月一次,單次注射費用約為10萬泰铢(約合1.85萬元人民币)。報道稱,泰國的“化學閹割”法案适用于屢教不改的暴力性犯罪者。該法案2022年2月已在衆議院通過。

應用實驗

2004年,挪威研究機構進行的一項科研實驗,對4名強奸犯實施了“化學閹割”。當年,生性兇殘的吉爾·哈斯塔德是挪威“家喻戶曉”的變态強奸犯,被判入獄21年,哈斯塔德聲淚俱下地在法庭上表示,自己願接受“化學閹割”,以“治療”自己無法克制的性欲。

這個實驗是自願的,沒有犯人會因此而受到減刑或其他任何“特别照顧”。哈斯塔德與另外3名強奸犯進行了6個月的集體治療後,“化學閹割”的效果比較令人滿意,4名強奸犯的強烈性欲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有很多國家對戀童癖都試圖實行強制性“化學閹割”治療。

有研究顯示,“化學閹割”的确有效果。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博士伯林對接受化學閹割的629名性犯罪者進行的追蹤調查顯示,再次犯罪的比率僅為8%。

應用原則

對象嚴格

“化學閹割”的适用對象限于重犯、累犯。根據韓國2011年通過的法律,凡是性侵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犯人都可能在出獄前2個月被進行“化學閹割”。而最長的時間為15年。美國、丹麥、德國、英國、瑞士、瑞典等國家都有關于“化學閹割”的立法,不過對象一般都是性侵兒童的慣犯。比如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第一個對“化學閹割”立法的州,而該州規定是對13歲以下的兒童實施兩次以上性侵害的慣犯如果要申請假釋的話就需要“化學閹割”。在許多國家,一個犯人到底該不該被“化學閹割”也需要專家們嚴格的判斷。

原則謹慎

除了韓國、波蘭等少數國家,别的地方“化學閹割”都是自願的。在韓國,“化學閹割”是一個強制性的措施。而波蘭也是如此,2009年9月,波蘭議會一緻通過法規,對那些強奸近親或15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罪犯強制“化學閹割”。2012年3月,摩爾多瓦這個國家也通過了強制性“化學閹割”的法律。如果犯人不願意,就不可以對其進行“化學閹割”,但是一旦同意了,就不能後悔。要是後悔的話,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

預防為主

“化學閹割”主要就是一種以保護兒童為主的防範措施。總結起來“化學閹割”有以下三種功能:

1.作為一種替代性懲罰。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果自願選擇了“化學閹割”的話,那麼犯人就可以得到“緩刑”或者“減刑”的獎賞。例如在阿根廷的門多薩省,11名性犯罪分子表示願意接受藥物控制,其中大多數是屢教不改的性慣犯,刑期均在10年以上。接受藥物控制後,這些罪犯得到了緩刑“獎賞”。

2.作為一種治療手段。生性兇殘的吉爾·哈斯塔德是挪威“家喻戶曉”的變态強奸犯。2003年,哈斯塔德在吸食大麻和觀看色情電影之後強奸繼女,并殺人滅口。因此,他被判入獄21年。在法庭上,哈斯塔德聲淚俱下地表示,自己願接受“化學閹割”,以消除内心無法抑制的性欲。而他和其他三名犯人一起自願組成了非常著名的挪威“化學閹割”實驗的受試者。事實上,“化學閹割”本來也就是一種治療方法。

3.作為一種防範措施。在韓國等國家的法律中,“化學閹割”的是即将刑滿釋放的犯人,并且這些犯人還會被安上電子追蹤器。

以上三種功能其實常常都是交叉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防患于未然”,所以一般都是對重犯、慣犯實施“化學閹割”。

社會争議

各國争議

“化學閹割”的争議在于,該療法可能違背醫療道德以及侵犯人權.

南非:上世紀就曾考慮

20世紀90年代,南非曾是全球強奸案發案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南非平均每12分鐘便發生一宗強奸案。當時,南非的法律委員會曾考慮對強奸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即對罪犯強制注射荷爾蒙混合藥物,令其永遠無法勃起。

意大利提議引入“化學閹割”

2005年6月,針對意大利發生數起性犯罪事件,該國體制改革和權力下放部長羅伯托·卡爾代羅利竟提議對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引來反對派的一片譴責。

卡爾代羅利發表聲明說:“我認為,需要為性犯罪活動引入‘化學閹割’。”他還提議将所有非法移民強行驅逐出意大利,并稱“對有人開始實行私刑不感到意外”。卡爾代羅利的聲明發表後立即引來意大利反對派政治人士的一片譴責。

英國:将展開試點

2007年6月,英國内政大臣約翰·裡德曾宣布,将開展試點,向戀童癖者提供抑制性欲的藥物。裡德說,戀童癖者可以自願參加通過激素和抗抑郁藥物控制性沖動的治療。英國媒體将這種療法稱為“化學閹割”。

他說:“這種方法在斯堪的納維亞等地區已經奏效,它可以減少再犯罪。但我強調這不能代替懲罰或監禁。”另外,美國有些州曾有法院作出判決,讓罪犯自己在閹割或終生監禁之間作出選擇。

波蘭:立法對強奸及戀童罪犯強制化學閹割

2010年6月,波蘭一項有關對犯有強奸罪及戀童罪的男性強制施行化學閹割的法律正式生效。這項法規2009年9月由波蘭議會通過,适用于那些強奸兒童及直系親屬的罪犯。在該法律成文前,波蘭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執行,但通常都是在自願基礎上進行。

根據這項法律規定,戀童案罪犯在獲釋時将被強制采用藥物削弱他們的性能力,但法庭在下令前必須考慮精神病學家的建議。波蘭官員認為,這使該國擁有了針對戀童案罪犯懲罰最為嚴厲的立法。

争議事件

英國當地時間2009年9月11日晚,英國首相布朗代表英國政府向已經逝去55年的英國著名數學家、德國密碼的破譯者艾倫·麥席森·圖靈作出了明确的道歉。這位二戰時期的密碼破譯者因同性戀被判“化學閹割”,55年前自盡身亡。

布朗表示,圖靈所受到的對待是“駭人聽聞的”和“完全不公平的”,英國對這位傑出數學家的虧欠是巨大的。布朗說,他為作出正式的道歉感到自豪。“你沒有得到更好的對待,我們深感抱歉”。由布朗簽署的聲明發布在唐甯街十号網站上。

圖靈因幫助研制“bombe”破譯機而名聞天下,該機器破解了德國“謎”式編碼機編寫的情報。1952年他在承認與一名男子有性關系之後,被判犯有嚴重猥亵行為罪。他接受了實驗性的“化學閹割治療”。犯罪記錄使圖靈被剝奪了安全特權,這意味着他無法繼續為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效力。他于兩年後自殺身亡,年僅41歲。

圖靈不但以破譯密碼而名聞天下,他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等領域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常被認為是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創始人。戰争結束後,在曼徹斯特大學工作的他研制了“曼徹斯特馬克一号”———著名的現代計算機之一。1999年,他被《時代》雜志評選為20世紀100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副作用

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化學閹割”都遵循“自願”和“告知”的原則。如果犯人不同意,就不可以對其進行“化學閹割”,像韓國這樣強制進行“化學閹割”的國家并不多;自願選擇“化學閹割”的犯人通常能得到“緩刑”或“減刑”的獎賞。

盡管“化學閹割”在預防犯罪方面被證實有效,但其副作用也頻頻被曝光,如脂肪含量升高、骨密度降低,長期接受這一療法的人容易患心髒病和骨質疏松。男人因此在外形上“女性化”,體毛逐漸褪去,乳房逐漸脹大。同時有反對者指出,該療法的效用個體差異較大,“閹割”後未必能起到抑制犯罪的作用,反而可能激發被“閹割”者的負面情緒,産生其它犯罪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