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性毛囊炎

脫發性毛囊炎

皮膚毛囊疾病
脫發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又稱秃發性毛囊炎,是一種破壞性、留有永久性脫發的毛囊炎。主要表現為皮膚毛囊處長出丘疹,可化膿形成膿疱,可伴瘙癢和疼痛感,随着病情發展,膿疱破潰形成瘢痕,其上不生長毛發,最終導緻永久脫發。[1]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的炎症可以得到及時控制,症狀明顯改善,同時也能防止秃發面積進一步擴大。但已經形成瘢痕且脫發的頭皮,通常無法完全恢複。
  • 中醫病名:脫發性毛囊炎
  • 外文名:folliculitis decalvans
  • 别名: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毛囊性丘疹、脫發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病因

膿疱中可以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亦有人認為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敏所緻。多數患者有皮脂溢出或長期脂溢性皮炎的病史。

臨床表現

初為毛囊性丘疹,繼而發生丘疹性膿疱,中央有毛發穿出,周圍皮膚有炎症反應,愈後留有瘢痕及瘢痕性秃發,瘢痕附近的毛囊再逐漸受損,以緻皮損不斷向四周擴大。自覺瘙癢或無任何感覺,病程緩慢,可遷延數年。主要發生頭皮,也可發生于胡須、腋毛及陰毛區。

并發症

由于本病常合并有皮膚毛囊的感染,故皮膚完整性常被破壞,故可因患者抓撓誘發皮膚細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繼發于體質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發細菌感染可有發熱、皮膚腫脹、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嚴重病例可導緻膿毒血症,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檢查

常規檢查:毛囊性丘疹,丘疹性膿疱,周圍皮膚的炎症反應,自覺瘙癢或無任何感覺,主要發生頭皮,也可發生于胡須,腋毛及陰毛區。

其他輔助檢查:組織病理表皮繼發性萎縮,真皮膠原組織增生,彈力纖維斷裂、減少;毛囊、皮脂腺萎縮,部分破壞。毛囊周圍血管有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

診斷

根據臨床上,初為毛囊性丘疹,繼而發生丘疹性膿疱,中央有毛發穿出,周圍皮膚有炎症反應,愈後留有瘢痕及瘢痕性秃發,瘢痕附近的毛囊再逐漸受損,以緻皮損不斷向四周擴大,組織病理表皮繼發性萎縮,真皮膠原組織增生,彈力纖維斷裂,減少;毛囊,皮脂腺萎縮,部分破壞,即可診斷。需與黃癬,須部尋常狼瘡,黏蛋白性秃發等進行鑒别。

治療

治療原則: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竈。适當隔離患者,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搔抓,以免擴散。除一般支持療法外鶒,應以局部治療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局限性皮損可使用抗生素合并糖皮質激素軟膏炎症不明顯且有瘢痕形成者也可采用曲安奈德混懸液加慶大黴素局部注射,注射劑量根據皮損大小而定。

若損害廣泛鶒則需全身使用抗生素。對嚴重的患者可考慮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對于難治性病例火罐網,可先用X線脫發,然後外搽魚石脂硫磺糊劑、朱砂硫磺糊劑或白降汞糊劑等殺菌藥。有人采用利福平600mg/d,口服,配合2%紅黴素溶液外用,1周内皮損明顯改進;療效可維持10周,觀察1年多未複發。葡萄球菌菌苗或膿液培養所得的自身菌苗作皮下注射,可增強體内免疫力紫外線局部照射可促進病情的恢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