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

胃間質瘤

消化道疾病
胃間質瘤是指組織學形态有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或多形性細胞。免疫組化表達KIT蛋白(CD117)陽性。遺傳上存在頻發性c-kit基因突變。起源于間葉源性腫瘤。腫瘤還可發生于腹腔軟組織如網膜、腸系膜或腹膜後,均具有與GIST形态學、免疫表達及分子遺傳學的相同特征。但發生于胃腸道及腹腔以外者有以上特征的間質瘤則十分罕見。
    中醫病名:胃間質瘤 外文名:gastric stromal tumor 别名: 就診科室:腫瘤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胃、小腸、食管、結直腸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無 傳播途徑:

胃腸道間質腫瘤的基礎研究

1.2GIST研究曆史1960~1980年發現來自胃腸道間質來源的梭形及上皮樣細胞腫瘤,被認為是平滑肌腫瘤或平滑肌母細胞瘤,并被WHO分類列為上皮樣平滑肌肉瘤。至80年代免疫組織化學技術開展以後,發現免疫表型desimin多為陰性,smoothmuscleactin(SMA)陰性或竈性陽性,S-100蛋白常為陰性或局部弱陽性。

電子顯微鏡發現不顯示典型的肌性和神經性的特點。1983年Mazur和Clark研究确定以胃腸道間質瘤(GIST)命名這類腫瘤。1993年将CD34做為GIST相對特異的免疫組化标記物。1998年Hirota發現GISTc-kit基因功能獲得突變。KIT蛋白産物(CD117)是GIST的高特異性的标記物。這些研究成果對确切判定GIST臨床診斷有十分重要價值。國内從20世紀末開始這方面研究,以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附屬中山醫院病理科起步較早。

1.3GIST的組織起源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光鏡從組織形态學觀察GIST與胃腸道平滑肌瘤和神經源腫瘤相似,認為是起源于平滑肌或神經組織。90年代以後免疫組化以及電鏡技術發現GIST起源于胃腸道原始非定向多潛能間質幹細胞,是具有c-kit基因突變和KIT蛋白(CD117)表達為生物學特征的獨立的間質瘤。

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gastrointestinalmesenchymaltumor,GIMT)與GIST概念與所含腫瘤範圍不同,GIMT中約73%為GIST,其他GIMT有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脂肪瘤、神經鞘瘤和胃腸道自主神經腫瘤(gastrointestinalautonomicnervetumor,GANT)等。腫瘤起源:GIST起源于胃腸道的神經叢的ICC,即胃腸道的Cajai細胞。腫瘤細胞具備C-kit基因突變,以瘤細胞表達CD117為特征。腫瘤細胞同時具有間充質細胞和Cajal細胞的特征而有别于普通前體細胞。

廣義的間質瘤: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包括間質瘤,平滑肌腫瘤,神經源性腫瘤等。

狹義的間質瘤:特指具有分子遺傳學特征腫瘤。

1.4大體形态特征腫瘤大小不等,直徑0.8cm~20cm,可單發或多發。腫瘤多位于胃腸粘膜下層(60%),漿膜下層(30%)和肌壁層(10%)。境界清楚,無包膜,向腔内生長呈息肉樣腫塊常伴發潰瘍形成,向漿膜外生長形成漿膜下腫塊。臨床上消化道出血與觸及腫塊是常見病征。位于腹腔内的間質瘤,腫塊體積常較大。腫瘤大體形态呈結節狀或分葉狀,切面呈灰白色、紅色,均勻一緻,質地硬韌,粘膜面潰瘍形成,可見出血、壞死、粘液變及囊性變。

1.5組織形态特征GIST包括發生在消化道外者組織學形态相同。基本有兩種細胞類型即:多數(70%)由梭形細胞,少數(15%)由上皮樣細胞組成,二種細胞混合型(15%)。從兩種細胞成分占有比例多少不同,分梭形細胞型、上皮樣細胞型和兩種細胞混合型。三種類型以梭形細胞型居多(60%~80%),上皮樣細胞型次之(10%~30%),混合型最少。不同細胞類型與腫瘤惡性程度無相關關系。

1.6分子遺傳學特征GIST中原癌基因c-kit功能突變是普遍存在的(80%),c-kit基因可發生多個位點突變,發生在外顯子11、9、13及17,另外不顯示c-kit基因突變者還有PDGFRA突變(血小闆衍生生長因子受體)。c-kit原癌基因突變使酪氨酸激酶活化,引發細胞無序的增殖失控和凋亡抑制,這是GIST發病機理的關鍵,與GIST惡性程度及預後不良相關。采用PCR檢測腫瘤組織中c-kit及PDGFRA突變情況與分子靶向藥物Imatinib療效、疾病進展時間與總生存率相關。

1.7GIST的流行病學特點

GIST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0.2%,在美國每年新發生約3000-5000例。

男女發病率基本相同。

發病高峰在50-70歲之間。

臨床表現

1、在腫瘤比較小的時候,通常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往往是在體檢或做胃鏡時,偶然發現。2、腫瘤體積較大時,可有占位效應和出血表現。部分患者可能觸及腹部包塊,甚至有嘔血表現,體檢時常有貧血征象。3、臨床表現還與間質瘤的部位有關,若腫瘤位于贲門部,患者可有嗳氣、進食哽噎感等表現。

治療

胃腸道間質瘤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這是一種間葉源性腫瘤,組織學上呈現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偶爾為多形性細胞。這種腫瘤多見于胃和小腸,起源于胃腸道的肌層,并向胃腸外膨脹生長。在臨床上,可以通過内鏡、組織學檢查、免疫組化等檢查手段确診,手術是胃間質瘤的最佳治療方法。比較小的胃間質瘤可以通過内鏡手術摘除,體積比較大的需要手術切除。胃間質瘤的生長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很多病人多以為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梗阻感、腹部包塊等而就診。n

上一篇:愛麗絲漫遊綜合症

下一篇:急性妊娠脂肪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