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

漢語漢字
耽,漢語常用字。讀作 dān,即《說文解字》:耳大垂也。從耳冘聲。《詩》曰:“士之耽兮。”。本義為沉溺、入迷、遲延[1]
  • 中文名:耽
  • 拼音:dān
  • 部首:耳
  • 字碼:U 803D
  • 五筆:bpqn
  • 倉颉:sjlbu
  • 鄭碼:cewr
  • 筆順:1221114535

現代釋義

詳細字義

【釋義】①沉溺;迷戀:耽玩|耽于幻想。②停留;拖延;延誤:耽擱|耽誤。

【耽擱】#dānge①停留;拖延。②耽誤:把病耽擱了。

〖例句〗因為有些事情沒辦完,所以在上海多耽擱了幾天。

【耽誤#dānwu因拖延或錯過時機而誤事。

〖例句〗動作快點,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

詞性示例

耽<形>

(形聲。從耳,冘聲。本義:耳朵大而且下垂)同本義。

誇父耽耳。――《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如:耽毵(毛長下垂紛披的樣子)。

耽<動>

沉溺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詩·衛風·氓》

士之耽兮。――《詩·衛風·氓》。傳:“樂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禮記》

惟耽樂之從。――《書·無逸》

耽于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韓非子·十過》

耽,耳大垂也。從耳,冘(yin)聲。——《說文▪耳部》

且耽田家樂。――李白《贈闾丘處士》

又如:耽着(迷戀);耽思(深思,潛心研究探讨);耽樂(沈迷于享樂);耽奇(沈迷于奇珍)。

承受;

耽 dān

①沉溺;入迷:~酒。

②遲延:~誤。

【耽擱】

①停留:在學校~了一會。

②拖延:把事情~了。又作擔擱。

【耽誤】因為錯過機會或拖延時間而誤事:把事情~了。

組詞

耽擱,耽誤,耽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音酖。《說文》耳大垂也。《淮南子·地形訓》誇父耽耳,在其北方。《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玉篇》樂也。《書·無逸》惟耽樂之從。《傳》過樂謂之耽。《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傳》耽,樂也。

又《廣韻》虎視。《易·頤卦》虎視耽耽。《注》虎視耽耽,威而不猛,不惡而嚴。《前漢·叙傳》六世耽耽,其欲浟浟。《注》師古曰:耽耽,威視之貌。

又《五音集韻》徒含切,音覃。視近而志遠。

又《張衡·西京賦》大廈耽耽。《注》耽,音丹。耽耽,深邃之貌。

又都感切,音黕。亦虎視。

又徒感切,音禫。徐視也。

方言集彙

◎ 贛語:dæm1 耽工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dam1 [寶安腔] dam1 [海陸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梅縣腔] dam1 dam5 [東莞腔] dam1 [客語拼音字彙] dam1

◎ 粵語:daam1

◎ 韓語:THAM 탐

◎ 越南語:xẩm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