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

老北京

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
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着打扮都相當重視。[1]清朝入關後,過去的寬袍、大袖和蓄發的傳統裝束被逐漸改變,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來北京人的穿着打扮。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老北京的冰食花樣繁多,而老百姓最喜歡的非酸梅湯莫數了。老北京養鳥的人大多生活悠閑。羅哲文先生和攝影家李江樹共同編着了圖文書《老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中英文對照,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分門别類介紹了北京城的古建築,從城牆到牌樓,從宮殿園林到長城古塔,進行全方位掃描,并用大量珍貴圖片展示了北京城昔日的景象,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忠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 中文名:老北京
  • 外文名:
  • 拼音:
  • 近義詞:
  • 反義詞:
  • 屬于:北京地區文化符号
  • 地點:北京
  • 起源:清朝
  • 日常生活:禮數多,講究多,禁忌也多
  • 泛指:陳規陋俗的北京人
  • 小吃:“碰頭食”或“菜茶”

簡介

小時侯總聽大人講老北京的故事。事過境遷,老北京已了無蹤影。現在,這遙遠的記憶将重現在您的眼前,何不去逛逛,找回那逝去的夢:青磚灰瓦、長袍馬褂、小襖布鞋、四合院、人力車、大碗茶等等。到這裡來吧,親身感受: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的典型老北京人的生活。老北京風情園藏千載古韻,有百年風情。

​曆史

曆史長河天地變遷,中華文明五千載,然畢言及北京,而當溯至六、七十萬年前周口店之北京人後,中華始祖軒轅皇帝于此築城。三千年前,周、燕、遼、金曆代,亦均于此建城立都,直至蒙古大漢忽必烈建立元大都,乃取長安城而代之,成為中華多民族政治、文化之中樞。至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名由始也。

建築大師蒯祥其人,極盡九為天,五為龍,土為中,之象數義理,設九門置五城,建皇宮中央平台作土字形者,具顯帝王之九五為尊之象征。而今俯瞰其城内建築中軸與四海(南海、中海、北海、後海)呈二龍拱珠之勢,頗具現今人文仿生之理也。

清代諸朝,京城格局依舊,而園林、府第、街巷則得以廣為修繕。至宣統三年,溥儀皇帝亡位,朝廷退出曆史舞台,中華民族衆生自此取代帝王之位也。

千載滄桑,積澱幾多故事、文化,百年更叠,演盡多少悲歡離合……

而今,重現明清時代布局嚴謹、氣魄雄渾老北京之故城,俱往昔宮廷禮儀、市井民情于園中,願君身臨其境,宛然時光逆轉,洽似置身明清盛世之北京城。其人、其物、其景、其情,無不淋漓盡緻,栩栩如生,若實若幻,會令您感慨萬分,留戀往返!

特色小吃

北京市作為曆史文化名城,其小吃曆史悠久。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為零食或早點、夜宵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

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号專營其特色品種,如仿膳飯莊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芸豆卷,豐澤園飯莊的銀絲卷,東來順飯莊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莊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他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饽饽;燒麥馄饨列滿盤,新添挂粉好湯圓……”這也說明北京曆來有許多風味小吃。

昔日北京不少家喻戶曉的小吃,由于時代變遷等諸多因素,早已消失,有的也很少見到,但是,大多數小吃保存了下來,有些小吃店還開到了一起,這樣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顧客。

東華門夜市上聚集了涼粉、扒糕、蓮子粥、酸梅湯、紅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龍蝦、烤鱿魚、炸螞蚱、炸蠍子、炸蠶蛹等等小吃,安全衛生。護國寺小吃店經營的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過改良變得精細起來,沒了過去的“個兒大、經吃、一個就飽”的粗糙,墩兒饽饽、棗卷果都小巧可愛;姜汁兒排叉、糖耳朵可謂是百般玲珑。

錦芳小吃是從民國創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為有名,有山楂、青梅、桂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十幾種餡兒。九門小吃是在過去的幾家著名老字号的倡議下,由北京小吃協會出面組織的。裡面的老字号有很多,比如年糕楊、奶酪魏、小腸陳、爆肚馮、瑞賓樓褡裢火燒、李記白水羊頭、月盛齋等。北京著名的小吃一條街還有:王府井小吃街、什刹海小吃一條街(原前門小吃遷來)等等。

胡同趣事

據《北京胡同志》介紹,胡同,是城市中一種狹長的通道。它是由兩排院落牆體、宅門或倒座房、後罩房的屋牆連成的兩線建築物構成的。在兩排宅第之間,胡同形成了一條隔離空間帶,便于宅院的通風、采光和居民出入。

關于“胡同”的稱謂,有多種說法——有蒙古語“浩特”(居民聚落)、“霍多”或“霍敦”(村落)音轉之說,有“火疃”音轉說,有“胡人大同”簡稱說。最流行的一種為“胡同”源于蒙古語,即“水井”之意,或說“有水井的地方”。最早見諸于文字的“胡同”,出現在元雜劇中,取材于三國故事的關漢卿雜劇劇本《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胡同(胡同)來”之句。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内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并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随着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個。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麼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幹淨倒是幹淨,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願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

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于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塌實。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為用漢語無法解釋。但是,如果把這些胡同的名字翻譯成蒙古語,就好解釋了。如屎殼郎胡同,其實這個名字譯成蒙古語是“甜水井”!“墨河胡同”,蒙古語的意思是“有味兒的井”,大概是被污染過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寫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兒胡同或局兒胡同,雙井;碾兒胡同或辇兒胡同,細井;巴兒胡同,小井;馬良胡同或螞螂胡同,專供牲畜飲水的井等等。

實際上,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除了音譯的之外,不外乎這麼幾個:有以街市命名,如錢市胡同、驢市胡同、米市胡同等;有以姓氏命名,如史家胡同、方家胡同等;有以形狀命名,如口袋胡同、耳挖勺胡同等;有以标志物命名,如磚塔胡同、鐵獅子胡同等;有以生活用品命名,如絨線胡同、剪子巷等;有以職業招牌命名,如趙錐子胡同、李紗帽胡同等;還有以寺廟命名,如靈境胡同、淨土寺胡同;有以衙署機構命名,如兵?司胡同、錢糧胡同等等。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的胡同名是從市井俚俗的胡同名中改過來的。比如羊尾巴胡同改作羊宜賓胡同,狗尾巴胡同改作高義伯胡同,大腳胡同改作達教胡同,小腳胡同改作曉教胡同,爛面胡同改作爛缦胡同,劈柴胡同改作辟才胡同,蠍子廟胡同改成協資廟胡同,王寡婦斜街改為王廣福斜街等。

仁義胡同的來源,就和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關。相傳明代時,兩位大臣是鄰居,隻一牆相隔。一次大雨泡倒院牆,在重修時,兩家因牆基發生争執,倪家說金家多占牆基,金家說倪家多占牆基。兩家分别給在外做官的老爺寫信,要他們出面幹預。時間不長,兩家分别接到回信,信的内容都是:“百裡捎書為堵牆,讓出一牆又何妨?萬裡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見到信後,兩家人十分慚愧,因此在修牆時分别讓出一牆的牆基,形成一條約5尺寬的胡同,百姓管這條胡同叫仁義胡同。

大家都知道慈禧垂簾聽政的故事,她所用的竹簾都由工匠精選南方的上等慈竹,經過十幾道工序精工編織而成。這些竹簾磨損後會被換下,因為舊簾子是皇家用過的,不可能賣給平民百姓使用,隻能設立個地方存儲,于是就有了簾子庫,而簾子庫所在的這條胡同就成了簾子庫胡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