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

編鐘

古老打擊樂器
編鐘是中國傳統的古老打擊樂器,多由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并懸挂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由古代侍女用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别敲打銅鐘,發出不同的樂音。[1]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編鐘最早出現在商代,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至秦漢,明清宮廷中仍有用。古代編鐘常用于宮廷雅樂,每逢征戰、宴會、祭祀,都要演奏編鐘。編鐘也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反映名分,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西周時期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随着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2]
  • 名稱:編鐘
  • 出現時間:商代
  • 音域:寬廣(曾侯乙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于現代的鋼琴。)
  • 知名演奏家:曾侯乙
  • 代表作品:《楚殇》

簡介

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編鐘由若幹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挂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

原理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編鐘【南京博物院館藏】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随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台。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鐘、45個甬鐘,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鐘共65件組成。這些鐘分3層8組挂在鐘架上,直挂在上層的3組叫鈕鐘,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鐘,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鐘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鐘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鐘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編鐘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鐘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隻要準确地敲擊鐘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材料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并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标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将近2000年。

起源

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随着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于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代表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縣(今随州市)成功發掘。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梁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鐘架及挂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征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鐘,19件;中層3組為南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鐘,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鐘架(含挂鈎)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編鐘的懸挂有三種方式:下層鐘用環挂式,挂鈎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鐘用鈎挂式,挂鈎為框架鈎和焊鈎兩種;上層鐘用插挂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鈎鐘鈕。鐘及架、鈎上共有銘文3,755字,内容為編号、記事、标音及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鐘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彜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系。鐘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别擊發而互不幹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鐘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鐘及鐘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鐘同出。據此并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鐘;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鐘。(木架和部分挂鈎系複制,其餘均為原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縣(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象征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曾侯乙編鐘上還标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評價

編鐘雖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打擊樂器,但其音質、音準、音色等方面,絕不遜色于:排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镲、小镲、缽等民族打擊樂器,也不遜色于:定音鼓、馬林巴、鋁闆琴、大軍鼓、小軍鼓等西洋打擊樂器,更不遜色于架子鼓等爵士打擊樂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擊樂界中根深蒂固。

已知最早發明時間

葉家山墓地将編鐘曆史前推500年,改寫世界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在随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将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考古人員在編号墓墓壁二層台發現了1個镈鐘和4個編鐘,5件為1套。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編鐘,此次發現的編鐘屬于西周早期,預計有5至6個編鐘,其數量和規模超過同時期已發現的編鐘,在當時屬于較高等級,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現。湖北随州再次發現編鐘 比曾侯乙編鐘早500年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3日的湖北随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将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上一篇:子嗣

下一篇:華北機電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