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編鐘

戰國編鐘

大型的打擊樂器
編鐘是大型的打擊樂器,興起于西周,盛于秦漢。
    中文名:戰國編鐘 外文名:CHIME 别名: 興 起:西周 鼎 盛:秦漢 類 型:大型的打擊樂器

發現過程

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縣。全套編鐘包括鈕鐘19件,甬鐘45件,外加楚惠王贈送的一件鐘,共65件,總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編鐘以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挂在銅木結構的三層鐘架上。

鐘上均鑄有篆書銘文,共二千八百餘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戰國時期我國樂律學達到的高度水平。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編鐘。編鐘音樂性能保存完好,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從最低音到最高音,共有五個八度,能演奏古今中外的樂曲。

這套編鐘的發現,對研究戰國曆史、音樂和冶鑄技術等,都有着極高的價值。它的總用銅量達5噸之多,設計精巧,鑄造瑰麗,出土時尚完整地懸挂在鐘架上,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古今樂曲均能演奏,八鼓諧餘韻繞梁令人驚歎叫絕,它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愧寶,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迹"。

1983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複制成功了28件編鐘,演奏了《春江花月夜》等樂曲,抑揚頓挫和諧動聽,湖北省歌舞團演出了曆史歌舞《編鐘樂舞》,使觀衆聽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美妙聲音。n

特點

編鐘的鐘架稱為钜(jù),由245個構件組成,設計精巧,比例适宜,結構牢固,可以拆卸。雖然承受了二千多公斤重的全套編鐘,曆時二千多年,出土時仍矗立如故。是研究先秦音樂史與青銅鑄造工藝的珍品。

這套編鐘共65枚,依大小次序分3層9組,懸挂在鐘架上。镈鐘1枚;甬鐘45枚,分5組居于鐘架的中、下層,中層音色洪亮,下層形大體重,音調深沉渾厚;鈕鐘19枚,比甬鐘小,分3組挂于鐘架上層,聲音清脆。

編鐘材料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并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标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将近2000年。

編鐘起源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随着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于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代表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縣(今随州市)成功發掘。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梁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

鐘架及挂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征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鐘,19件;中層3組為南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鐘,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鐘架(含挂鈎)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

編鐘的懸挂有三種方式:下層鐘用環挂式,挂鈎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鐘用鈎挂式,挂鈎為框架鈎和焊鈎兩種;上層鐘用插挂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鈎鐘鈕。鐘及架、鈎上共有銘文3,755字,内容為編号、記事、标音及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婡。洎全部頭甬鐘條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鐘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彜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系。

鐘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

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别擊發而互不幹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鐘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

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鐘及鐘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鐘同出。據此并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鐘;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鐘。(木架和部分挂鈎系複制,其餘均為原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縣(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發明時間

葉家山墓地将編鐘曆史前推500年,改寫世界音樂史。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在随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将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考古人員在編号墓墓壁二層台發現了1個镈鐘和4個編鐘,5件為1套。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編鐘,此次發現的編鐘屬于西周早期,預計有5至6個編鐘,其數量和規模超過同時期已發現的編鐘,在當時屬于較高等級,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現。

湖北随州再次發現編鐘 比曾侯乙編鐘早500年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3日的湖北随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将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上一篇:介詞短語

下一篇:河套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