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

國家一級文物
曾侯乙編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為戰國早期。鐘架長7.48米、高2.65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挂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上層為三組共19件鈕鐘、中下層五組共45件甬鐘,及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镈鐘所組成。鐘及架、鈎上共有銘文3755字,内容為編号、記事、标音及樂律理論。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雙音,整套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1]
  • 中文名:戰國曾侯乙編鐘
  • 外文名:
  • 館藏地點:湖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 類别:青銅樂器
  • 出土地點:湖北随縣(今随州)

概述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縣的一座戰國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它是一套龐大的青銅樂器(銅、錫、鉛合金),共65件,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史籍中記載此寶為曾侯壽誕之時楚國國君相贈,是中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鐘。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出土

開挖曾侯乙墓後打開椁闆,發現椁闆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漸抽去,編鐘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時的狀态,分兩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編鐘上有銘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編鐘。

形制

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面木架垂直相交組成,長面位于墓西,長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長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繪木梁,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6個銅鑄佩劍武士和8根圓柱承托住整個編鐘,形成上、中、下三層。鐘架及挂鈎有246個。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三層八組:上層3組為鈕鐘,19件;中層3組為南鐘,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鐘,12件,另有搏1件;中間及下層的也稱為甬鐘。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總量重達5噸,是中國出土的最大的青銅編鐘。

鐘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19枚鐘的銘文較少,隻标示着音名,中下層45枚鐘上不僅标着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着該鐘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于人們敲擊演奏。

音樂特色

曾侯乙編鐘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它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隻少一個八度。中聲部約占三個八度,由于有音列結構大緻相同的編鐘,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鐘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别敲擊中層三組編鐘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鐘,作為和聲。

出土意義

20世紀80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通力協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攝影和掃找電鏡等現代技術手段,對這套編鐘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中國早在兩幹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銅、錫、鉛三種成分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了鐘體大小,鐘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制系列;設計了“合瓦式”的獨特鐘形與複雜的鐘腔結構,形成了奇妙的一鐘雙音和優美的旋律。這套編鐘音域寬廣,十二個半音齊備。由于有了完備的中間音,所以能在任何一個音上靈活自如地旋宮轉調。尤為可貴的是,鐘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這一重大發現,據棄了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的說法。

它的出土說明,早在戰國時期中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将近2000年,同時填補了中國早期封建時期的音樂史空白記錄,對于研究中國奴隸社會、早期封建社會以及東周王朝音樂文化和湖北地區音樂史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位置。

保護與利用

複制利用

據介紹,曾侯乙編鐘出土至今隻奏響過3次。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後3個月在建軍節上演奏;第二次是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奏《歡樂頌》等曲目;第三次是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到湖北省博物館取音,之後在香港回歸慶典上通過編鐘演奏将泱泱大國的氣度傳向世界。

為了使曾侯乙編鐘發揮更大作用,科學工作者将它進行了複制。1983年1月6日至9日,中國音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學會、考古學會的學者專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漢對複制的編鐘進行了鑒定。專家聆聽和比較了原件和複制品每個鐘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賞原件的錄音和複制編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陽河》、《聖誕夜》等中外樂曲。他們認為複制品确實達到了原件的音響效果,高音區清脆,明亮,悠揚;低音區渾厚,深沉,氣勢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數音樂與原件的差異小于正負五音分之内,為一般聽衆所難以辨别。

2012年10月,由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裡木教授帶領的“中國樂器博物館籌備組”曆時3年,完成了對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樂器、日本奈良正倉院部分唐傳樂器的複原仿制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成功複原了曾侯乙編鐘原設計者的鑄造構想與理念。

迄今為止,全國有曾侯乙全套複制編鐘四座,一座在它的發祥地随縣,也就是今天的随州市,另兩座在湖北省博物館和原件在一起,還有一座則帶上種子營稱号到達台灣鴻禧美術館。

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2012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随州市委書記王祥喜表示将積極為曾侯乙編鐘及曾侯乙墓遺址申請列為世界文化遺産。随州将整合博物館、曾侯乙墓遺址景區資源,打造統一高等級的擂鼓墩景區,擦亮“中國編鐘之鄉”文化品牌。

保護罩炸裂

2013年5月11日上午11時,曾侯乙墓展廳曾侯乙編鐘外圍玻璃突然爆裂,編鐘外圍玻璃罩有面玻璃牆上,3塊玻璃中的左側一塊炸裂了。在玻璃底部,還有一條明顯裂痕,玻璃上方靠邊角的地方,裂痕呈發散狀。

湖北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稱,該塊玻璃炸裂并非人為造成,目前已初步排除人為破壞的可能,應該是由于玻璃年代過于久遠出現老化造成的,屬于正常現象。目前(2013年5月),該展館已經封閉進行更換維護,等到修複完成後即可恢複展出。

上一篇:光武中興

下一篇:熒光光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