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

紫癜

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
紫癜,中醫病名。亦稱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為其臨床特征,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暴發性紫癜是一種罕見的、高緻死率的危重綜合征,好發于兒童,以皮膚出血性梗死及彌漫性血管内凝血為特點,與天然抗凝蛋白C及蛋白S減少有關。一般分為3型:先天性、獲得性和特發性。早診斷、早治療是救治關鍵,急性期可輸注新鮮冰凍血漿,抗感染、抗休克及抗凝治療。如有蛋白C濃縮物,可進行替代治療。急性期後謹慎選擇抗凝藥物,必要時盡早手術幹預。長期抗凝可選用低分子肝素、華法林聯合蛋白C濃縮物,肝移植有望治愈遺傳性蛋白C缺乏症。[1]
  • 中醫病名:紫癜
  • 外文名:
  • 别名:葡萄疫、肌衄、斑毒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3—14歲小兒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黏膜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無
  • 傳播途徑:
  • 相關西醫疾病:過敏性紫癜、血小闆減少性紫癜
  • 疾病分類:兒科

名詞解釋

紫癜亦稱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為其臨床特征,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齒衄,甚則嘔血、便血、尿血。本病屬血證範疇,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證,與本病有相似之處。

與西醫病名的關系

本病包括西醫學的過敏性紫癜和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紫癜是皮膚和粘膜出血後顔色改變的總稱。臨床表現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僅于過敏性紫癜時可稍隆起,開始為紫紅色,壓不退色,以後逐漸變淺,至兩周左右變黃而消退。

病因

紫癜以病在血分為主,有虛實之分。外因為外感風熱之邪,濕熱挾毒蘊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膚孔竅,以實證為主。内因為素體心脾氣血不足,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血不歸經所緻,以虛證為主。

病機

由于小兒稚陰稚陽,氣血未充,衛外不固,外感時令之邪,六氣皆從火化,蘊郁于皮毛肌肉之間。風熱之邪與氣血相搏,熱傷血絡,迫血妄行,溢于脈外,滲于皮下,發為紫癜。邪重者,還可傷其陰絡,出現便血、尿血等。若血熱妄行,瘀積腸絡,可緻劇烈腹痛。挾濕留注關節,則可見局部腫痛,屈伸不利。

若小兒先天禀賦不足,或疾病遷延日久,耗氣傷陰,均可緻氣虛陰傷,病情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氣虛則統攝無權,氣不攝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脈外;陰虛火炎,血随火動,滲于脈外,均可緻紫癜反複發作。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本病發病多較急,出血為其主症。除皮膚、粘膜出現紫癜外,常伴鼻衄、齒衄、嘔血、便血、尿血等。出血嚴重者,可見面色蒼白等血虛症狀,甚則發生虛脫。

鑒别診斷

應注意鑒别本病是過敏性紫癜還是血小闆減少性紫癜。

1.過敏性紫癜:發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服食某些藥物、食物等誘因。紫癜多見于下肢伸側及臀部、關節周圍。為高出皮膚的鮮紅色至深紅色丘疹、紅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對稱性,分批出現,壓之不退色。可伴有腹痛、嘔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狀,遊走性大關節腫痛及血尿、蛋白尿等。血小闆計數,出血、凝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均正常。應注意定期複查尿常規,常有鏡下血尿、蛋白尿。

2.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皮膚粘膜見瘀點、瘀斑。瘀點多為針頭樣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對稱,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頭面部多見。可伴有鼻衄、齒衄、尿血、便血等。嚴重者可并發顱内出血。血小闆計數明顯減少,急性型一般低于20乘以10的9次/L,慢性型一般在30x10的9次/L-80X10的9次/L之間。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束臂試驗陽性。

辯證論治

辨證要點

根據起病、病程、紫癜顔色等辨虛實。起病急、病程短,紫癜顔色較鮮明者多屬實;起病緩,病情反複,病程纏綿,紫癜顔色較淡者多屬虛。伴有發熱、惡風、咽紅等風熱表證者為風熱傷絡;伴有煩鬧口渴,便秘尿赤,甚則鼻衄、齒衄、便血、尿血者為血熱妄行;伴有神疲乏力,頭暈心悸,食欲不振者為氣不攝血;伴有低熱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者為陰虛火炎。

要注意判斷病情的輕重。以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腎髒損害或顱内出血等作為判斷輕重的依據。凡出血量較少者為輕症;出血嚴重伴大量便血、血尿、明顯蛋白尿,或頭痛、昏迷、抽搐等均為重症。

治療原則

本病的治療,實證以清熱涼血為主;虛證以益氣攝血、滋陰降火為主。臨證須注意證型之間的相互轉化或同時并見。治療時宜分清主次,統籌兼顧。

分證論治

1.風熱傷絡

證候:起病較急,全身皮膚紫癜散發,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對稱分布,色澤鮮紅,大小不一,或伴癢感,可有發熱、腹痛、關節腫痛、尿血等,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散邪。

方藥:連翹敗毒散加減。

常用藥:薄荷、防風、牛蒡子、連翹、山栀、黃芩、升麻、玄參、桔梗、當歸、赤芍、紅花。

2.血熱妄行

證候:起病較急,皮膚出現瘀點瘀斑,色澤鮮紅,或伴鼻衄、齒衄、嘔血、便血、尿血,血色鮮紅或紫紅。同時并見心煩、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發熱,舌紅,脈數有力。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味。

常用藥: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參、黃芩、生甘草。

3.氣不攝血

證候:發病緩慢,病程遷延,紫癜反複出現,瘀斑、瘀點顔色淡紫,常有鼻衄、齒衄,面色蒼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暈心慌,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治法:健脾養心,益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當歸、遠志、酸棗仁、龍眼肉、木香、生姜、大棗。

4.陰虛火炎

證候:紫癜時發時止,鼻衄齒衄,血色鮮紅,低熱盜汗,心煩少寐,大便幹燥,小便黃赤,舌光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大補陰丸加減。

常用藥:熟地、龜闆、黃柏、知母、豬脊髓、蜂蜜。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1.主穴:曲池、足三裡。備穴:合谷、血海。先刺主穴,效果不好加刺備穴。有腹痛加刺三陰交、太沖、内關。用于過敏性紫癜。

2.取穴八遼、腰陽關。艾柱隔姜灸。每穴灸45分鐘,1日1次。用于氣不攝血證。

3.先針膈俞、脾俞,呈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快速進針,撚轉提插,得氣後留針5分鐘,繼針血海、三陰交,直刺得氣後留針30分鐘。1日1次,半個月為1療程。用于氣不攝血證和陰虛火炎證。

預防調護

預防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過敏性紫癜要盡可能找出引發的各種原因。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控制扁桃體炎、齲齒、鼻窦炎,驅除體内各種寄生蟲,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飲食及藥物。

3.對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要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風疹及肝炎等疾病,否則易于誘發或加重病情。

護理

1.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時,要卧床休息,限制患兒活動,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

2.避免外傷跌仆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3.血小闆計數低于20x10的9次/L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各種創傷與顱内出血。

4.飲食宜清淡,富于營養,易于消化。嘔血、便血者應進半流飲食,忌硬食及粗纖維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血小闆減少性紫癜患兒子素可多吃帶衣花生仁、紅棗等食物。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患斑毒病候》:“斑毒之病,是熱氣入胃,而胃主肌肉,是熱挾毒蘊積于胃,毒氣熏發于肌肉,狀如蚊蚤所齧,赤斑起,周匝遍體。”

《證治準繩·瘍醫》:“夫紫癜風者,由皮膚生紫點,搔之皮起,而不癢痛者是也。此皆風濕邪氣客于腠理,與氣血相搏,緻營衛否澀,風冷在于肌肉之間,故令色紫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