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端午節

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處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曆史中。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将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内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将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1]
    中文名:端午節 外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 别名:端陽節、龍節、正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初五 節日類型: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流行地區: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 節日起源:天象崇拜,龍圖騰祭祀 節日活動:扒龍船、放紙鸢、挂艾草菖蒲等 節日飲食:粽子、五黃、鹹鴨蛋、綠豆糕等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非物質文化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 起源時期:上古時代 紀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

節日起源

源流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内容有關。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節日多數形成于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着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内涵。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先秦時代端午節的節俗活動鮮見于中原文獻記載,就現存文獻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

端午節兩個标志性習俗是扒龍舟和食粽。據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曆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論文中考證認為:先民以“龍”為圖騰,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關于龍的傳說,在《路史》等著作中有相關記載:“天皇氏骧首、鱗身”。《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河圖》:“五龍見教,天皇被迹。”榮氏注曰:“五龍治在五方,為五方神。”《春秋命曆序》:“(五龍)父子分治五方”。上古先民以“龍”為圖騰,在圖騰時期,四支族的四龍各治一方,而以團族的一龍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龍分治五方之說(聞一多《端午考》)。這些龍的曆史傳說,其實即是源于上古先民對龍的崇拜與信仰。

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曆史中。據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産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特色。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産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閑時又相約劃船競速,寓娛樂于勞動、生産及閑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據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闆制作的龍形船。

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隻在吳越地區中流行,後來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遊和北方地區,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産物,随着曆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内容。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曆史人物紀念内容。

由來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據《春秋命曆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

”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迹和位置,将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緻,春季于東方擡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沒于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于正南中天,處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處于最鼎盛狀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幹支時間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為序,上為天為乾,下為地為坤;正南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為“天”。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運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龍飛天的日子。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及事象規律,在《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對應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

在《易經》中,以八卦為基礎又兩兩重合而構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兩個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陽爻組成;爻是要從下往上數,而陽爻又以“九”代稱,故從下數第五爻稱“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稱“得中”,而且從總卦來看,它處于奇數的位置,陽爻處于奇位稱“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從其所處位置來看,就是大吉之位。九五爻“飛龍在天”是《易經》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古老節日是傳承古老文化的載體,古老節日的由來與古老文化密切相關。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易經》稱其為“飛龍在天”,龍星處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天象。“龍”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先民在端午這天舉辦一些喜慶的活動,特别是與龍相應的活動元素,如龍圖騰祭、扒龍舟這類活動,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的活動等。

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迹。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端午節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它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内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内涵。

風俗習慣

傳統民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

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争的時節,陽動于上、陰迫于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藥一年裡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采的草藥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彙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藥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藥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内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習俗内容豐富多彩,這些節俗圍繞着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自古就是食粽與扒龍舟的喜慶日子,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

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藥、挂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鸢、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特色飲食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于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鳝、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各地習俗

國内各地

簡要介紹

江蘇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挂鐘馗像、纏臂的彩線,挂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挂“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挂在胸前。

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曆史悠久、内容豐富,文化與習俗多樣的一個特别的節日。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祭祖、競龍舟、吃粽子、祭龍頭、點龍睛、披紅、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但各地存在着習俗内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河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于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山東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

端午節吃粽子,是山西省城鄉人民傳統的習俗;包粽子習慣在端午節的頭一天。傳統粽子以黍米為餡,佐以紅棗,外包蘆葉,吃時拌糖。飲雄黃酒,也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陝西

陝西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绫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

甘肅靜甯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绮、巾帕、艾虎。漳縣,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四川

在四川,有艾葉水洗澡等習俗。

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在綿陽市和遂甯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面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江西

舊時江西建昌府端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

湖北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傩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五月十五又稱“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

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産。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廣東

廣東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祭祀祖先外,還有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正午時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燒艾草薰屋角,稱“驅蚊蟲邪魔”。用雄黃酒調朱砂,在孩子的額上、胸口、手心上點一紅點,以示避邪;以及浸泡“龍舟水”、“新抱手藝”、“送災難”的習俗。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習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黃煙、送魚、唆啰嗹舞蹈、賽龍舟、拴五色絲線、蘭草水洗浴、采草藥作為午時茶、祭祖、水上捉鴨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  

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還有着洗龍舟水、賽龍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崖州志》中就記載到,“五月端午,保平裡有賽龍船之舉。為角粽,祀祖先,以相饋遺。又采蘆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體。或折艾懸門,以辟疫。 

台灣

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台灣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

節日活動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槳劃舟。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于浙江甯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闆制作的龍形船。

挂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于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挂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滞、殺蟲滅菌的藥物。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産黍)做粽,稱“角黍”。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放紙鸢

紙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着系在上面的長線,趁着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鸢稱為“放殃”。

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關于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顔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于井裡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别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鹙”,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着廣泛的應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着銀制的鏡子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于孩子們辟邪。

浸龍舟水

龍舟水,發生在小滿至夏至期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雨與龍是聯系在一起的,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上,行雲布雨。在自然天象上,仲夏期間正是蒼龍七宿飛升正南中天之時,在《易經·乾卦》爻辭中曰:“飛龍在天”。在仲夏端午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華南一帶交彙,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為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浸龍舟水是流行于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因為龍舟水寓意吉祥,龍舟水及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别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钗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鐘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朱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挂菖蒲、鳳尾、艾葉等,并紮上一束蒜頭,塗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緻。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薰蒼術

薰蒼術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在民間用蒼術消毒空氣,即将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産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躲端午

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于我國北方中原的端午節習俗。古時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其實,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形成此習慣。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采藥制涼茶

采藥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為,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采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西漢末《大戴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中國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藥最為靈驗的信仰。

雄黃酒

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藥料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内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為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靓《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跳鐘馗

跳鐘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鐘馗”。據悉,跳鐘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遺存下來的一種傳統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種内容,體現了民衆崇尚鐘馗的剛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願望。在民間,“鐘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鐘馗,寓意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于大門或堂中挂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鬥草

鬥草是一種由采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産生有關。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曆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鬥草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赢,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據梁朝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

打馬球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中國北方民族沒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但會在端午這天射柳和打馬球,這很明顯是來源于北方遊牧民族的競技遺俗。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文學記述

詩詞作品

傳統節日素來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曆代詩詞中有不少賀端午的詩詞佳作,描述了端午景象,也有緬懷古人的詩詞作品。

創作時代

詩詞名

作者

唐代

端午

文秀

競渡詩

盧肇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競渡曲

劉禹錫

五絲

褚朝陽

宋代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和端午

張耒

乙卯重五詩

陸遊

六幺令·天中節

蘇轼

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纨

蘇轼

菩薩蠻·包中香黍分邊角

陳與義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歐陽修

竹枝歌

範成大

賀新郎·舊俗傳荊楚

許及之

元代

己酉端午

貝瓊

明代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五日·選一

陳子龍

午日觀競渡

邊貢

近現代

七律·端午

老舍

相關諺語

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諺語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南方)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丢。(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上海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江浙)

端午(五)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五月初五系龍舟節,阿媽叫我去睇龍船。(廣東)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廣東)

歇後語

端午節賣月曆—---過時了。

癞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端午節的黃魚---在盛市上。

文化内涵

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内涵。

文化意蘊:關于端午祝福是該說“快樂”還是“安康”的讨論,背後其實是民衆對節日精髓、傳統面目的探尋,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還原端午節的文化意蘊。

愛國之情:人們紀念屈原,不隻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為他偉大的靈魂和深沉的愛國之情。

家國情懷:端午節裡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對于很多人來說,端午節是個小長假,但對于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客運工作者、環衛工人等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崗位的人來說,依然是“戰鬥”的節奏,正是他們的默默堅守和負重前行,才有了“安康”的端午節。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的诠釋,也值得全社會感念。

儀式感:每到端午節,各地都會組織各式各樣的節日活動——誦讀《離騷》、包粽子、做香包、劃龍舟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構築起節日的儀式感,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漸漸地與傳統親近。

赤忱的愛:端午節所承載的這種對祖國、對民族赤忱的愛,足以凝聚起我們持續拼搏和奮鬥的磅礴力量。

傳承責任: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傳承好發揚好端午節的文化内涵,是曆史交予我們的責任。

上一篇:韓國光複節

下一篇:蕭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