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腐

磨豆腐

研豆制成的豆腐
二十五,磨豆腐。磨豆腐是古老的漢族手工技藝。從臘月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的廚房便開始忙碌起來。人們在這一天推磨做豆腐、炸豆腐。豆腐與“頭富”音相似,被人們寄予了新年“富貴”希望。[1]
  • 中文名:豆腐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Bean curd
  • 主要食材:黃豆,水
  • 特點:柔軟味濃
  • 分類:地方菜,魯菜
  • 口味:清淡

制作過程

制作豆腐的全過程俗稱為磨豆腐,潮人則稱為“挨豆幹”,其實不隻“挨”磨,還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才成為豆腐,其傳統的制作流程大體如下:

碾片脫殼,将幹黃豆分批倒進一台土砻中碾壓,令其脫殼并成片狀;

浸泡,讓脫殼幹淨的黃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個小時;

磨豆漿,用人力轉動一台石磨,伴和着清水将黃豆片磨成豆漿,通常由兩個人操作,即一人用一支砻臂不停地轉動石磨,一人負責加料黃豆和水;

過濾去渣。用一個密實的面粉袋裝上豆漿,然後用力将漿液擠出流進一隻木桶;

煮沸,将純豆漿倒進一個大鼎,經煮沸後裝進一個按比例配以石膏水的木桶裡,并用一支木槳攪勻,然後讓其冷卻凝結;

加壓成形,取幾塊長約60厘米寬約60厘米深約4厘米的槽形木闆,闆面呈方格狀,并各墊上一塊白布,然後用貝殼瓢将已凝結的豆腐花舀到幾塊木闆槽裡,用槽裡的白布蓋住,再壓上一塊木闆和石頭,令其減少含水量并成形,一個多小時後,搬開石頭和木闆并将其反轉過來,除去白布,一闆乳白色呈方格狀的豆腐便新鮮出爐了。

營養價值

豆腐的營養價值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n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适于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