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

漢語漢字
盾(拼音:dù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防禦性兵器盾牌,引申作後盾,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 中文名:盾
  • 拼音:dùn
  • 繁體:
  • 部首:目
  • 字碼:
  • 五筆:rfhd
  • 倉颉:hjbu
  • 鄭碼:pdel
  • 筆順: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上聲十一轸
  • 注音:ㄉㄨㄣˋ
  • 總筆畫:9
  • 四角号碼:72264
  • 統一碼:76FE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造字法:象形字或會意字

字源演變

初為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已出現,像方形盾牌、中有把手狀。西周金文在沿襲前代結構的同時,此字是在甲骨文基礎上加“人”得到的、自亦聲的會意兼形聲字。表意偏旁人是象形字,表示盾字本義與人有關。形旁兼聲旁自是盾牌之象,表示盾的本義與盾牌有關且表音,自與盾并定紐、文部。

當時還出現了一個形聲字,形旁是”圖C“(自),聲旁是豚(定紐、文部),但沒能取得主流地位。戰國時,人或作屍,屍亦人形;或訛作”圖D“;更多的是省作”圖E“,接近于廠和廣。盾牌則由西周的”圖F“作”圖G“、”圖H“、”圖I“、”圖J“。《說文》小篆實為從人省,”圖K“(dùn)聲。楷書作盾,《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确認第一筆是撇,不是橫。本義是防禦性兵器盾牌。《詩·秦風·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觼”圖O“。”以上讀dùn(舊讀shǔn)。漢代一種詹事類官員,稱“中盾”,讀yǔn。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1.古代打仗時可及時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後~。

2.盾形的東西(多指硬币上的紋章):金~。銀~。

詳細字義

〈名〉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體)。本義:盾牌)

2.同本義[Shield]

掌五兵五盾。——《周禮·司兵》。注:“幹橹之屬。司戈盾、及舍設藩盾。”

3.又如:盾威(指軍心士氣);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護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4.盾形的物品[Shield-shaped thing]。如:銀盾;金盾

名詞

yŭn

古官名。即中允。

《漢書·叙傳上》:“成帝季年,立定陶王為太子,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顔師古注:“盾讀曰允。《百官表》雲:‘詹事之屬官也。’《漢舊儀》雲:‘秩四百石,主徼巡宮中。’”中盾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從盾。食問切。

說文解字注

瞂也。

經典謂之“幹”。《戈部》作?。

所㠯扞身蔽目。

用扞身,故謂之幹。毛傳曰:幹,扞也。用蔽目,故字從目。

從目。

各本少二字。今依玄應補。

象形。

锴曰。?象盾形。按今锴本或妄增“廠聲”二字。食閏切。十三部。《廣韻》食尹切。

康熙字典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犉上聲。《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隐遯也。《詩·秦風》:龍盾之合。傳:盾,幹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铍盾夾之。《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注:幹橹之屬。《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注:綴革有文如繪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注:署之于脅,故名。《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制神盾。《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鈎盾,宦者近署。《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鈎盾弄田。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鈎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蔺、陂池、薮澤之物。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為盾天鋒。

又國名。《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詳見矛字注。

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音允。亦幹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前漢·班固叙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師古曰:盾讀曰允。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豚上聲。人名。晉卿趙盾。《集韻》:通作楯。别作?。非。

上一篇:答謝中書書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