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

界首市

安徽西北大門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門,位于京九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交彙處,面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經濟圈,背靠中原腹地,是東西進出的重要門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市總面積667.3平方公裡,耕地面積62萬畝,人口73萬,轄18個鄉、鎮、辦事處。全市轄3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市政府駐東城街道。地處淮北平原西北部。颍河橫貫中部,泉河流經界首市與臨泉縣之間。地下蘊藏有含碘礦泉水。國家優質棉基地,安徽省山羊闆皮生産基地。梆劇為地方戲曲。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兩大水系。颍河水系控制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47%;泉河水系控制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2%。
    中文名:界首市 外文名:Jieshou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667.3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東城辦事處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界首市植物園、泉陽公園、泉河“兩河一灣”濕地風光 機場:阜陽西關機場 火車站:界首火車站 車牌代碼:皖K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小上海、彩陶之鄉、剪紙之鄉 建立時間:明末 GDP:30.76億元人民币(2006年)

曆史沿革

界首曆史悠久,文華物萃。界首曆史悠久,人文荟萃。東漢時王莽、劉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劉秀”的千古史話,光武鎮成為全國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鎮。南宋時名将劉琦大敗金兀術,在此劃溝為界。元末農民領袖劉福通反元,在此首舉義旗。抗日戰争時期,這裡即是抗日戰場的前哨,又是戰時的交通要道,商賈雲集,舟車輻辏,成為中原地區的商業重鎮。“小上海”美稱聞名遐迩。1947年4月界首解放,同年10月設立界首市,1948年春,成為豫皖蘇邊區黨政軍機關駐地,1953年界首撤市建縣;1989年9月撤縣複市。

資源工業

界首市氣候适宜,物産豐富,是安徽省糧、棉、油的主要産區。小麥、玉米、棉花單産連年居安徽省第一位,從1996年起,跨起了全國小麥高産縣市行列。界首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優質馬鈴薯生産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南陽牛交易集散地。界首境内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泉水等地下礦産資源,并已具備大規模開發利用的條件。

界首市工業發達,門類齊全。全市已形成20多個行業2000多個品種的生産體系,酒業、食品、醫藥、塑料、造紙、紡織、制革、化工、機械、鞋業是全市工業的十大支柱,全市大中型企業13家,企業集團6家,“沙河王”系列白酒、“奇安特”運動鞋、“芬格欣”FE功能口服液、樂泉牌銅版紙、“富硒康”口服液、星爵牌豪華領帶、常青牌淨水劑已為界首市的十大全國知名産品。

界首園區經濟發展迅速,潛力巨大。市工業園位于界首市城區東部,面積8平方公裡,北鄰漯阜鐵路和界阜蚌高速公路,省道308線橫穿其間,園區“四橫”、“四縱”網狀道路格局基本形成,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園區毗臨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第二水廠、市污水處理廠、市郵政大樓、廣電中心等重點單位,距商業中心2公裡,東城35KV變電所坐落在園内,醫院、學校、通訊、商貿、郵政、金融、停車場、加油站、儲配站、消防站等公共設施和配套設施正在建設。

園區總體布局分農副産品加工區、機械配件加工區、電子信息産品加工區、環保産品加工區、食品工業區、醫藥産品加工區。《界首市工業園區投資優惠政策若幹規定》、《界首市工業園區管理暫行辦法》等優惠政策和“一站式”、“一條龍”、“保姆式”服務模式,為外來投資提供了極大便利。入園企業需辦理的相關手續,均由園區辦公室牽頭,市行政服務中心承辦,一次性辦結。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園區以引進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将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産業升級的基地。

田營鉛冶煉加工區位于界首市城區東南8公裡陶莊湖,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00公頃。園區順應國際有色金屬産業的發展趨勢,遵循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産業政策,通過了省環保局環保檢查驗收,成為國内再生鉛最大生産在地,并被授權制定國家再生鉛行業标準。2004年,園區企業年産再生鉛15萬噸,實現産值15億元。我們精心制定了園區發展規劃,聘請有關專家編制了清潔生産工藝流程,組建了緊密型的華鑫鉛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下轄11個子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使公司從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集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不斷改進生産工藝,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力争做成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産品最先進、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好的再生鉛生産基地。

光武塑料加工區位于界首市城區西北15公裡處,緊靠臨界鄲公路,地理位置優越,面積約100公頃。光武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市場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發展于90年代,興盛于2002年以後,輻射西城、靳寨、新馬集等鄉鎮,縱深10多公裡,現有初級加工企業900多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主要生産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對苯顆粒等,年産量30萬噸,已有台灣捷遠塑化公司等6家深加工企業入戶園區。

鴨王經濟開發區位于界首市城區東北5公裡處,1996年建成,占地面積500畝。園區集科、工、貿一體化,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區内現有韓國、天津、江蘇、福建和本地企業22家,主要生産、經銷尼龍繩、尼龍網、塑料彩條布等,産品暢銷國内外,是全國最大的繩網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界首市場活躍,商業繁榮。光武小百貨市場、陶廟山羊市場、颍南馬鈴薯市場、鴨王繩網市場、東城塑料制品市場、泉陽三粉市場等專業市場功能完善,具有較強的輻射力。近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強這些專業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吸引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大戶進市場經營,發揮能人效應建市場,形成“一個能人帶一串,一個專業興一片”的市場發展格局,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吸引力。

交通通訊

界首市交通便利,設施完善。該市距大京九鐵路樞紐之一的阜陽站僅60公裡。境内公路寬闊平直,與104、105、106國道相連,界—阜—蚌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漯阜鐵路穿境而過,連接京九、淮阜、商阜、徐阜鐵路。水路由颍河彙入長江,可常年通航1500噸級拖船。本市電力、通訊事業發達,在安徽省率先實現自然村村村通電和行政村村村通電話。擁有110KV變電所兩座,年供電量2億千瓦時;郵電通訊已經實現交換程控化和傳輸數字化,2萬門程控電話、數字移動電話和微波通訊的開通使界首與世界各地緊密相連。

市區功能

界首市區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寶蘭商城、太平街服裝市場、明星超市、華聯超市、購物中心、環宇商貿中心、銀河商貿中心等商業網點星羅棋布,牲畜交易市場、山羊交易市場、馬鈴薯交易市場、光武小百貨市場聞名全國。天安賓館、中原賓館、錦華飯店、寶蘭大酒店、中珠大酒店等一批設施豪華的賓館、飯店為中外客商提供了溫馨舒适的娛樂、休憩場所。

經濟發展

2000年,界首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振奮精神,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确定的發展目标。

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預計全年完成國内生産總值16.55億元。農業戰勝嚴重自然災害獲得較好收成。小麥單産仍居全省領先位次,肉類、禽蛋、水産品産量穩步增長,“綠色長廊工程”全面實施。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産值11億元,工業産品銷售率達到96.2%,完成技改投入2.1億元,開發新産品30個。财政收入1.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億元。

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第三産業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比去年提高1.9個百分點。農業形成了兩薯生産、蔬菜瓜果花卉、畜禽養殖、食用菌生産四大支柱産業,六大經濟的效益日趨顯現。鄉鎮企業在調整中穩步發展,一批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以五大經濟為主的工業結構體系基本建立,高新技術産業比重不斷提高,大中型企業經營效益有所好轉。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個體私營企業戶數和上繳稅金等均比上年有明顯增長。

改革開放取得新成就。農村稅費改革順利實現,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民負擔。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企業改革逐步深化,芬格欣藥業集團退出國有序列,生物藥業公司、制藥廠改制順利完成,碧泉集團、機油泵廠列入國家債轉股計劃。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繼續加強,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實現大外貿出口供貨值9953.2萬元,利用攀汬灳撿湩?外資302.5萬美元。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完成了文昌路、聯盟路、茂源路、迎祥街、太平街、牛行街西段、勝利路中段砼路面鋪設工程,新建、改造城區供排水管道7780米,供水普及率達到92.3%。建成了迎祥街家俱市場、太平街服裝市場、牛行街農貿市場。實施了解放一二三大街、至公街、迎祥街等9處沿街開發工程。解放小區、裕民小區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村鎮建設成效顯著,我市被列入“全國生态示範試點市”,舒莊大顧村被評為省“百佳生态村”。城鄉電網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交通運輸、郵電通信能力持續增強。農業生産條件繼續改善。靳寨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和泉河小灣排灌站、孔溝封閉涵等重點水利工程全面竣工。農業生産基本實現機械化。

“九五”時期,該市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五年中,全市人均國内生産總值、财政收入等綜合指标均邁入全省領先水平。小麥生産在國内率先進入全國小麥高産縣市行列,農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一批骨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國民經濟進入工業主導型階段。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均有較大增長。人們的衣食住行條件大為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建立了企業職工最低工資保障線、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保障了貧困人口和特困職工的基本生活。

五年來,我市在全省縣市中率先實現了村村通電和村村通電話,率先動工興建污水處理廠,建成了市機政綜合辦公大樓、市醫院綜合病房樓、水利大樓、市府廣場、太平街市場等标志性建築,城市主幹街道全部硬化砼路面,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年來,全市人民大力弘揚“界首精神”,同心同德。開拓進取。認真實施“六大戰略”,精心構建“五大工程”,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科技、體育、社會治安、農廣校教育、婦幼衛生等工作創全國先進市,擁軍優屬、文明衛生創全省先進市。

“立足區域小市,建設經濟強市”,是界首人民的強烈願望和奮鬥目标。界首市委、市政府将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全市人民,繼續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本着“強化農業基礎,重點發展工業,提高三産比重,實施外向帶動,依靠科教興市”的工作思路,以“自我加壓、務實開拓、團結拼搏、争創一流”的界首精神為動力,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調整結構和提高效益為重點。

積極推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在不斷深化改革中增強發展活力,在開拓市場中培育新的增長點,在調整結構中盤活資産存量,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競争實力,認真實施工業創牌造艦、農業産業化、市場帶動、城鄉一體化、科教興市和可持續發展六大戰略,精心構建典型、小康“首字”、生産要素、政治優勢五大工程,促進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在“十五”期間,我市要實現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财政收入年均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3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内。到2010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在“十五”目标的基礎上翻番,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人民群衆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并向第三步戰略目标邁出堅實的步伐,把界首建成皖西北的明星城市。

地理

界首氣候适宜,物産豐富,是安徽省糧、棉、油的主要産區。小麥、玉米、棉花單産連年居安徽省第一位,從1996年起,跨起了全國小麥高産縣市行列。界首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優質馬鈴薯生産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南陽牛交易集散地。界首境内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泉水等地下礦産資源,并已具備大規模開發利用的條件。n 交通區位界首交通便利,設施完善。該市距大京九鐵路樞紐之一的阜陽站僅60公裡。境内公路寬闊平直,與104、105、106國道相連,界—阜—蚌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漯阜鐵路穿境而過,連接京九、淮阜、商阜、徐阜鐵路。水路由泉河彙入沙颍河後彙入淮河,可常年通航1500噸級拖船。本市電力、通訊事業發達,在安徽省率先實現自然村村村通電和行政村村村通電話。擁有110KV變電所兩座,年供電量2億千瓦時;郵電通訊已經實現交換程控化和傳輸數字化,2萬門程控電話、數字移動電話和微波通訊的開通使界首與世界各地緊密相連。

經濟

第一産業

自明清至民國時期,界首集内居民多以商兼農為業,劉興集居民務農者衆。土地除廟寺、學田外,多數地畝被地主占有。饒紹周5口之家占有土地218畝,人均占有43.5畝。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皂廟鎮興起,三鎮鼎立,商業一時興旺,來此經商的一些富商大賈乘機于縣境争置田畝,高課收租,荷囊肥己。如山西省一陳姓商人和河南省一楊姓商人皆于城郊置田數百畝。據民國37年調查統計:三鎮有地主(商農兼業)102戶,559人,占三鎮總人口數的2.4%,占有土地3383.5畝,人均6.05畝;貧農425戶,2186人,有土地1314.4畝,人均0.61畝;雇農52戶,261人,有土地52.5畝,人均0.2畝;城鎮貧民(工人在内)747戶,2782人有土地635.6畝,人均0.21畝。

無地或少地農民為養家糊口,常年賴勞力租課土地或作傭工辛苦勞作,若遇災年或遭不測,隻得典當家産乃至賣兒賣女抵租償債,落得家破人亡。地主以其占有大量土地高課出租雇工、放高利貸盤剝農民。

民國36年(1947年)秋界首縣城解放,民主革命政權建立後,相繼開始實施”減租減息”,取消地主一切額外剝削,農民生産、生活條件相應得到改善。1952年5月界首市進行土地改革(城郊、光武、陶廟、洪莊、磚集5區悉于原屬縣進行),至7月底完成土地改革任務。全市1529戶農戶中劃定地主123戶,沒收土地3743.5畝,征收土地702畝,沒收牲畜65頭,農具139件,沒收房屋1997間,糧食計5044公斤。貧雇農477戶,2447人,分回土地3541.65畝,人均分有土地1.44畝。政府向土地所有者頒發了土地證書,徹底廢除千百年來封建土地占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個體農民所有制。是年農業産值由1950年的1332.64萬元提高到1376.39萬元。

土地改革結束後,農民有自己的土地,但在農業生産發展中由于資金短缺,耕畜農具等生産資料不足,抗禦自然災害能力有限,尤其是貧下中農中的勞弱戶更無法擺脫貧困。為避免貧下中農重新陷入借高利貸或發生典當家産和出賣土地,産生兩極分化,中共界首市委市政府根據上級指示,決定在土改基礎上,依靠貧下中農,堅持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原則,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952年底在上年臨時互助組14個的基礎上組辦常年互助組251個,臨時互助組321個。土地經營管理自主,共同勞動,牲畜合犋,換工互利。時因無領導經驗,已建起的互助組經不住自然災害考驗,到1953年9月,已入組8579戶農民減少36.2%,經整頓教育後走上互助合作健康發展之路,是年全縣糧食總産8582.85萬公斤,人均産糧279公斤,農業産值1446.30萬元。

在互助合作穩步發展中,部分常年互助組開始試辦以土地入股地權不變統一計劃經營為特點的初級農業生産合作社(以下稱初級社),界首鎮大張莊張應三初級社于1953年6月首辦成功。以後,界首鎮建國初級社、桑樹鄉郭華昌初級社、申湖鄉張國興初級社、榮廟鄉榮占标初級社及磚集區老戶李莊初級社、王南湖村初級社等先後辦成。1954年縣境初級社發展到56個,入社農戶1337戶,常年互助組570個,臨時互助組4731個。至1955年初級社有739個,入社農民62411戶,占農業總戶數的36.5%,農業産值提高到2104.80萬元。随着初級社生産水平提高,農民生活進一步得到改善,紛紛添置了一批生産資料,生産積極性更加高漲。

1952年市轄區域土地改革時留給界首中學、公安局勞教所、農場等單位全民所有權土地130多畝(,1953年撤市置縣,随着行政區劃變更,由太和、臨泉兩縣劃入全民所有權土地1000餘畝,先後興建農業場站。縣北部區有聶馬莊農場、葡萄場,中部區有縣園藝場、苗圃場,南部區有馬鈴薯良種繁育場、陶莊湖農場、魚苗場、畜禽改良站等國營地方場(站)。後随着工農業發展,水利、交通及其它部門先後征購土地權屬全民所有,1983年普查結果全縣全民所有權土地7357.20畝,其中耕地2688.10畝,林地416.6畝,交通用地272.5畝。

界首氣候溫和,物産豐富,是全國優質小麥、優質棉花、優質山羊、優質黃牛生産基地,截止2009年,界首市已成為安徽省糧、棉、油、肉的主産區。地方特産豐富,“呂長明”牛肉、“宏亮”熏雞、清真牛肉幹等特産享譽省内外,農副産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截止2012年,全年糧食總産量39.2萬噸,增長4.3%。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土地流轉戶數增多、流轉面積擴大。實施占地2200畝現代農業示範園、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農村沼氣工程、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農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第二産業

1947年界首解放以後,以手工作坊為主的私營工業由于受過去戰争及自然災害的影響,生産很不景氣,不少企業岌岌可危,一片蕭條。市民主政府為保護與發展私營工業,對油坊、酒坊、制煙、造紙、皮革、毛巾、肥皂、木材鋪、鐵匠鋪等私人企業發放低利貸款72.82萬元(中卅币),使63家工廠企業得以恢複生産。至1949年底,境内私營工業有了發展,共有煙廠12家,石印館21家,酒坊53家,織布廠17家。1950年市内規模較大的私營工廠6家,其中最大的鑫鑫鐵工廠擁有固定資金1000萬元(當時币值下同),流動資金640萬元,有元床2部,銑床1部(全系人力),可生産彈花機及各種零配件。

1949年界首市建白酒廠,為本縣第一家國營工業工廠。1958至1961年,國營工業大起大落,曾有公私合營、集體經營、聯合經營的工業工廠一次性轉入地方國營。1961年工業下馬,原來過渡為國營工業的公私合營、集體經營、聯合經營工業工廠都從國營工業中退出。

1951年,逐步對私營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工業轉為公私合營企業。1955年成立手工業聯合社時,又進一步将私營、公私合營企業轉變為聯合經營企業,轄屬有20個單位,即民主鐵業社、木器社、服裝社、竹器社、布鞋社、棉織社、三合社、化工社、毛筆社、印刷社、修配社、石磨社、陶瓷社、麻紡社、車馬挽具社、建築社、刻字社、各區農具社、大黃竹器社。1956年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到26個社組,大都是集體性質。”大躍進”時期,這些集體性質的手工業社(組)都一次性過渡上升為地方國營企業。1961年,工業下馬,原轉為國營企業的手工業社(組)仍屬集體性質。

1953至1958年,貫徹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進行”一化三改造”,個體手工業戶分别合并為公私合營、聯營、集體經營。1965年前,部分鄉村個體手工業興起,如大黃的竹編、魏窯的陶業等。1967年後,手工業又處于奄奄一息狀态。

1963年,農業豐收,國營工業較前好轉,白酒廠、農機修造廠、印刷廠、電廠4個國營企業年總産值為89.92萬元,實現利潤16.3萬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工業生産基本上處于混亂癱瘓狀态。1978年,國營工業有所發展。至1984年,共有國營企業18家,總産值為4455萬元,實現利潤340.6萬元。1985年,國營企業18家,從業人員2728人,年總産值3453.2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産值20.6%,利潤336.2萬元。

1965年,共有集體企業17家,從業人員376人,年總産值120.07萬元。1970年,縣内共有集體企業59個單位,職工670人,年總産值370.92萬元。1976年有集體企業84個單位,從業人員6118人,年總産值1360.85萬元。

1978年,随着市場開放搞活,私營手工業重新複蘇。1981年,境内個體手工業登記發照的有20戶,從業人員20人,年營業額為1.06萬元。農村的手工作坊、燒窯、制陶、編織等也應運而生。

1980年後,集體工業企業發展較快,至1985年共有集體企業45個,職工3812人,總産值8043.6萬元,占工業總産值的47.9%,是1976年的10倍,實現利潤869.8萬元。

1983年8月27日,界首縣”個體勞動者協會”成立,其中有手工業代表3人。年底共有個體發照117戶,從業人員152人,資金5.26萬元,年營業額6.42萬元。1985年,個體手工業發展較快,年底共有個體手工業發照339戶,從業人員600人,資金30萬元,年營業額181萬元。

截止2009年,界首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工業增加值22.43億元,增長32.8%。全市已形成20多個行業、2000多個品種的生産體系,國家級、省級品牌産品32個。醫藥、塑料化工、紡織制鞋、食品釀造、機械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六大支柱産業優勢明顯,一批知名産品享譽全國。工業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達40%以上,對财政經濟的貢獻率達70%左右,形成了“一園四區”——市工業園、再生鉛工業區、再生塑料工業區、再生銅鋁工業區和再生繩網工業區,呈現勃勃生機,發展潛力巨大,已成為彰顯界首循環經濟發展的特色産業集聚地和“界首城市名片”。

第三産業

抗日戰争期間,界首三鎮商業繁榮。市内大小街道77條,商店、行棧、貨攤林立。分别從事鹽業、糧業、花布業、雜貨業、竹木業、山窯業、服務業等,共650家。經營品種有京廣雜貨、文具、五金、顔料、中西藥材、栗炭、焦炭、竹木山窯、棉紗布、煙草、食鹽、食糖、大豆、麻油、牛羊、皮張等。1944年,全年貿易額按當時法币計算為88000萬元,稅收從1939年的萬元,到1944年增加到億元以上。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客商大都攜資歸裡,界首商業迅速蕭條。至1947年前夕,市内共有私營商業百餘家,主要經營土産品和山貨。

新中國建立後,市場商業經營仍以私營為主。1953年,全市共有私營商業1042戶,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417.26萬元,占全市零售總額的44%。1956年,全縣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私營商業基本消失。

19世紀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商品奇缺,供求緊張,私營商業仍未得到發展。直到1963年,農業收成見好,出現少量商戶和退出國營商業的小商販重返于市。”文化大革命”期間,個體商戶受到限制,城鄉個體商戶紛紛閉門歇業。

1979年後,随着工農業生産的發展,黨和人民政府采取扶植個體工商戶的方針,同時實行”廣開就業門路,解決城鎮就業”的政策,從事商業活動人員增加。至1981年,全縣個體商戶達1707戶,分别從事修理、服務、工藝手工、飲食、小商品零售、運輸等行業。年營業額419.8萬元。1982年,市場進一步開放、搞活,農村個體商戶繼而崛起,年底全縣共有個體商戶1880個,資金103.97萬元,年營業額754.3萬元。1983年,縣召開個體勞動者協會第一次會議,選出代表146人,其中個體商戶代表90人,占61.6%。1985年,個體商戶遍布境内,共有商戶4486個,從業人員6942人,資金454萬元,年營業額3794萬元。

截止200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8億元,增長19.3%。

截止2003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增長32.3%;從出口産品類别來看,調味品、漁具、紡織家具是拉動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