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結構

産業結構

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産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産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産業部門内部的構成。社會生産的産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産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産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産業部門的内部關系。産業結構高度化,也稱産業結構高級化。指一國經濟發展重點或産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産業向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逐次轉移的過程,标志着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和發展階段、方向。産業結構高度化往往具體反映在各産業部門之間産值、就業人員、國民收入比例變動的過程上。[1]
    中文名:産業結構 外文名: 别名: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别 名: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包 括:五個要素 産業分類:随分類标準不同而不同 影響因素:一切影響經濟增長得因素 變化趨勢:參看正文

影響因素

一切決定和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都會不同程度上對産業結構的變動産生直接的或間接地影響。知識與技術創新、人口規模與結構、經濟體制、自然資源禀賦、資本規模、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等是一國産業結構演變過程中的基本制約因素,下面介紹幾個重要的因素。

知識與技術創新

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産業結構變遷的動力。科學技術發展是影響産業結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革命催生新産業

技術革命、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都對産業結構的升級産生影響,特别是技術革命,往往導緻一些新的産業部門的誕生。按照一般的劃分,人類社會經曆了四次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紡織機器的發明和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機器工業代替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工廠手工業,促進了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生産力發生了質的突破。紡織工業的興起、運輸業的躍進(輪船和火車)、鋼鐵和機械工業的崛起都是第一次技術革命的成果。在農業方面,人們開始用蒸汽泵大量地灌溉農田,并用它來推動石磨加工農産品,農業生産機械化開始起步。人類的能源結構從以木材為主的轉向以煤炭為主,工業動力由以人力、水力、風力為主演進到以蒸汽動力為主。第二次技術革命始于19世紀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電力的廣泛使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生産力再次躍升。在内燃機技術基礎上建立了汽車工業和航空工業;電力工業崛起(發電、輸電、配電系統),“弱電”工業産生(“弱電”技術出現,相應産生了電信業、廣播業等)。在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工業生産進一步集中化,壟斷企業不斷湧現,企業内部管理出現了“泰勒制”,形成了生産流水線等。第三次技術革命始于20世紀50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高分子合成技術及空間技術等為标志。原子能技術出現,帶動一大批生産和應用原子能工業的崛起,其中有與原子能相關的機械設備、材料、燃料等工業。高分子合成技術引緻塑料、橡膠、纖維、合成材料工業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所産生的巨大影響衆所周知。人類擁有了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嶄新的生産手段,大大節省了人的體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腦力,使人們能用“電腦”代替各種複雜的腦力勞動,這是革命性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産率。計算機技術發展和計算機廣泛使用,使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的信息系統得以普遍建立,信息産業逐漸成為了主導産業。顯而易見,這次技術革命帶來了産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升級。第四次技術革命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通常也稱為新技術革命,以生物工程技術、信息網絡技術、軟件技術、新材料技術(如納米技術)等為主要标志,這次新技術革命仍在開展之中,對其具體内容目前仍然說法不一。近20年來,高新技術的湧現和高新技術産業的崛起,對産業結構升級産生了重大影響,也為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網絡技術和以生命科學為基礎的生物技術、基因技術将對各次産業的發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技術革命促成産業由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第一次技術革命中的紡織工業基本上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而第二次技術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汽車、化工、鋼鐵等産業群則具有資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技術革命和第四次技術革命中誕生的新産業,如計算機工業、宇航工業等屬于知識技術密集或資本密集型産業。新技術革命不僅促成了各個時期主導産業的變化,使各産業在産業結構中的地位發生變動,而且促進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調整。

技術創新促進産業發展

科學技術要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必須從知識形态轉化為物質形态,從潛在的生産力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而這一轉化正是在技術創新這一環節實現的。技術創新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從動态角度看,技術創新過程是由科學研究形成新的發明,新産品開發、試制和生産,試産營銷等環節構成的。技術創新是産業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量。技術創新促進産業發展的例子不勝枚舉,就農業而言,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語。現代農業科技在形成自己完整體系的同時,其他衆多門類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與經濟科學不斷向農業科學滲透、交融,從而形成許多新的交叉點,拓寬了農業生産領域,推動現代農業持續發展。

自然資源禀賦

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産過程所依賴的外界自然條件。一國自然資源的禀賦狀況(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狀況、礦藏總量及分布、水資源、氣候等)對一國産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經濟最早在寒帶地區和沿海地區得到發展,當今許多發達國家的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印證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然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國農業的發展。而地下資源狀況,直接影響采掘工業、燃料動力工業的結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産業結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國家在産業結構轉換的過程中,确實受惠于其國内的自然資源禀賦。但自然資源禀賦絕不是決定性因素,自然資源條件好的國家可能經濟發展差别很大。因而,自然資源的擁有狀況往往并不被一些經濟學家視作為一國工業化發展與結構轉換的道路,如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特别行政區等。特别是日本這樣自然資源奇缺的國家卻在30年時間裡跻身于世界經濟強國前列。20世紀初開始,阿根廷跻身于高收入國家,其生活水平當時遠遠高于意大利,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如此。盡管阿根廷擁有世界上最高産的土地和大量礦産,但近年來阿根廷的危機導緻經濟衰退,從一個側面說明擁有大量自然資源并不能保證持續發展。自然資源狀況對産業結構的影響是相對的,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将使許多原來難以采掘的資源得到開發,并能開展綜合利用和節約代用天然原料;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彌補國内資源的短缺,緩解自然資源對一國或一地區産業結構的制約。從縱向發展過程看,對于大部分國家而言,作為工業化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初始條件或先決條件,自然資源禀賦在一國産業結構轉換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其作用與影響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階段,其影響與作用可能越大。當初級産品生産的比較優勢被制造業所取代,從而完成了起飛與初期階段向中期階段過渡時,它的作用與影響會趨于減小。

需求結構

需求是在某一時期内每一種價格時消費者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量或勞動量或勞務,需求是購買欲望和購買能力的統一,缺少哪一個都不能成為需求。而總需求(aggregatedemand)是一定時期内一個經濟中各部門所願意支出的總量,包括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支出的總和,也可以分解為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淨出口(出口減進口)。在凱爾斯(JohnMaynardKeynes)之前,經濟學家所信奉的是“供給創造需求”的薩伊定理,但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的現實徹底否定了薩伊定理,經濟學中發生了以需求為分析中心的凱恩斯革命。人們對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對一國經濟增長、供給結構、産業結構影響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從影響産業結構變動的角度看,個人消費結構、中間需求和最終需求的比例、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結構、淨出口等因素的變動均對産業發展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值得指出的是,在短缺經濟條件下與過剩經濟條件下,需求結構對産業結構和供給結構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居民收入水平與收入分配決定消費規模和消費結構層次,決定是否會産生排浪式消費,進而影響産業結構。

人口規模與結構

人口規模具有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的規定。人口數量是指一國某一時點上人口總量,質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總量中不同的構成。在自然資源、資本數量與可利用技術既定的條件下,經濟增長的速度或一定時期國民産出的增加取決于可資利用的勞動數量。勞動力數量增加來源于人口自然增長、勞動參工率提高(尤其是婦女勞動參工率提高)、移民和勞動時間延長。在經濟發展初期,人口增長迅速,經濟中勞動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勞動力數量的增加。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推動其産業結構轉換的起始階段,曾經受到了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制約。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勞動力質量(勞動者身體與文化素質)起主要作用,而勞動力質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資本投資。現實經濟生活中,産業結構的變動或某個地區的興衰都會迫使勞動力流動,引起摩擦性事業,一方面衰退行業勞動力需求減少引起大量失業(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工作年齡人口中人人都有工作,一般認為自然失業率就是充分就業時的失業率),另一方面,一些新興行業由于缺乏合格的勞動力而存在崗位空缺。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在開放條件下來自外部的影響産業結構變動的因素,它對産業結構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國際比較利益機制實現的。一般來說,各國間産品生産的相對優勢的變動,随着時間的推移會引起進出口結構的變動,進而帶動國内産業結構、消費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變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促進了産業的國際轉移。在封閉經濟中,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産業結構升級并不伴随着對外産業轉移,而是在一國範圍内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國際産業轉移是開放經濟的産物,也是國際競争日趨激烈的必然結果。

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一國資本的積累程度、國際投資規模(包括本國資金的流出和國外資金的流入)、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計劃命令型的産業發展模式與市場競争型的産業結構發展模式)、産業政策、曆史條件、戰争與和平環境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一國的産業結構。

總之,上述種種決定和影響産業結構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進、互相制約,以緻互相抵觸,綜合地影響和決定着現有産業結構及它的變化規律。

變化趨勢

三次産業之間的結構變化趨勢

第一,第一産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産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産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第二産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産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産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三,第三産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産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産業發展更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産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産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工業内部各産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2、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制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3、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鍊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産品在工業總産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産出現“迂回化”特點。加工度的提高,使産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内部最重要的産業。

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并不意味着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例如,新中國建立後,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再回過來進行發展輕紡工業的“補課”,而現在則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農業内部結構各産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随着農業生産力的發展,種植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但其生産水平日益提高;畜牧業的比重逐漸提高;林業日益從單純提供林産品資源轉向注重其環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複蓋率越來越受到重視;漁業日益從單純依靠捕撈轉向适度捕撈、注重養殖,其比重穩步上升。

調整措施

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可以通過積極引進和利用連鎖、現代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對傳統商業服務業的改造步伐,提高流通現代水平。

在發展連鎖經營方面,推動連鎖經營向多業态、多業種擴展,建材裝飾、中介服務、汽車、通信等行業都要大力推廣和發展連鎖經營。支持和引導大型連鎖經營企業運用品牌、商品和管理等優勢進行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區域聯合重組,推動連鎖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抓住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的曆史機遇,鼓勵優勢連鎖企業進入農村市場、切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和啟動農村市場。

在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業方面,要重點加快“國際物流中心”、“商業物流中心”、“醫藥物流中心”等全市流通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結合城市發展規劃,通過資産聯合專業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打破行業界限和地區封鎖,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化的物流企業,滿足各類企業發展的需要,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務,同時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在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建設方面,要加強政府在網絡安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信用、法制環境、網絡支付等方面的投入,争取我國電子商務平台早日投入運營,以支持大型流通業連鎖集團的集中采購交易和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積極鼓勵企業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實現采購、營銷、物流配送、服務管理工作的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和服務技術。

結構矛盾

1、我國第一産業矛盾的症結,在于耕地、水等資源相對短缺和勞動力嚴重過剩。

中國人均耕地和水資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農業剩餘勞動力較多,今後每年還有大量新成長的勞動力需要就業。這就使我們面臨一個難題,由于資源短缺,必須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這要花費大量投資,包括水利設施的建設,機械

設備、動力、化肥、農藥的投入等。這就使農産品的成本不斷上升,而富餘勞動力又使得農業的人均勞動生産率難以提高。成本的不斷上升和勞動生産率的低下,使得從事農業生産的純收入難以增加,“增産不增收”,“農業大縣、财政窮縣”等現象還很嚴重,成為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多年來,采取的提高糧食、棉花等農産品價格,“以工補農”等措施起到了促進農業發展的效果。但當主要農産品價格接近國際市場價格後,人們面臨着政策上的新的選擇。除了繼續增加農業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還需要開辟新的道路,采取新的措施。

2、第二産業供給能力大、需求相對不足矛盾的根子,是農民多,收入低。

中國人均擁有的主要工業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屬低水平,具有發展的潛力。但由于農民收入水平低,目前在城市已經普及的商品在農村尚無購買能力。

3、造成第三産業比重過低狀況的原因,有交通等基礎設施不發達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國城市化的程度,與經濟發展的程度不相适應。

調整方向

(一)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确保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

(二)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

(三)加大調整改造加工工業的力度,振興支柱産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國現階段産業結構矛盾

(四)鼓勵和引導第三産業加快發展。

(五)促進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

上一篇:have

下一篇:IPO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