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

漢語漢字
瑜(拼音:yú)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據已有古文字資料,“瑜”字最古形體為收錄于《說文解字》的篆文。其本義是一種美玉;後引申為玉之光彩。[1]
  • 中文名:瑜
  • 拼音:yú
  • 部首:王
  • 鄭碼:COQK
  • 五筆碼:GWGJ
  • 筆畫:13
  • 倉颉碼:MGOMN
  • 筆順編号:1121341251122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

字源演變

“瑜”是形聲字。小篆字形采用“玉”作形旁,“俞”為聲旁。隸變後楷書寫作“瑜”。“俞”意為“捷徑”、“直接”。“玉”和“俞”聯合起來表示“自然玉礦石”、“玉質外露的玉礦石”。“瑜”本義是一種美玉。《山海經·西山經》:“瘗用百瑜。”郭璞注:“瑜,亦美玉名也。”引申之亦指玉之光彩。五代徐锴《說文解字系傳·玉部》:“瑜,玉之光彩也。”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美玉

fine jade

《山海經·西山經》:輸,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瘗用百瑜。郭璞注:瑜亦美玉名。

《淮南子·缪稱》:無所用之,碧瑜糞土也。

《左傳·宣十五年》:瑾瑜匿瑕。

《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绶,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绶,士佩孺玟而組組绶。

瑜玉

玉的光彩

jade's splendour

《禮記·聘禮》:瑕不撐瑜,瑜不掩瑕。鄭玄注:瑜,其中間美者。

清·張廷玉《明史·王彰等傳贊》:綜其生平,瑕瑜互見。

瑜璟

美貌;美好

《漢書·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顔師古注:瑜,美貌也。

南朝·宋鮑照《芙蓉賦》:抽我衿之桂蘭,點子吻之瑜辭。

梵語

yoga

《南海寄歸内法傳·卷一》: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而内有,事皆唯識。

瑜伽

優點

virtue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瑜百瑕一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瑾瑜,美玉也。從玉,俞聲。羊朱切。

說文解字注

瑾瑜也。凡合二字成文,如瑾瑜、玟瑰之類,其義旣舉於上字,則下字例不復舉,俗本多亂之。美玉也。此“也”字有,“美玉”二字是。從王,兪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康熙字典

《唐韻》羊朱切。《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說文》:瑾瑜,美玉也。徐曰:瑜,亦玉之光采也。《左傳·宣十五年》:瑾瑜匿瑕。《禮·玉藻》: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

又《聘義》:瑕不掩瑜。註:瑜,其中閒美者。

又《前漢·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師古註: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車也;瑜,美貌。言此瑞車,瑜然色白,而出西方也。

又人名。曹植《靈芝篇》: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娛親。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羊朱切

0juo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容朱切

0io

韻略

平聲

容朱切

增韻

平聲

容朱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魚模

全清

iu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移居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濁

雲居切

oy

分韻撮要

陽去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

i̯u

先秦

王力系統

ʎ

ǐwɔ

先秦

周法高系統

r

iew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ju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0

i̯u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j

ǐu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0

juo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0

iuo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ji

u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0

ǐu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