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鎮

琅岐鎮

福建省福州市閩江口的島嶼
琅岐鎮東面臨海,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其他三面環江:北與連江縣的粗蘆島、壺江島,西與亭江鎮,南與長樂區浮岐村的浮岐洲接壤,并與潭頭鎮、梅花鎮隔江相望。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裡,灘塗面積37平方公裡。[1]截至2019年,琅岐鎮轄1個社區、27個行政村。2018年,琅岐鎮工業企業個數共30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1個。
    中文名:琅岐鎮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福建省、閩江入海口 面積:92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1個社區、2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白雲山絕頂莢蓉峰、八仙岩、仙腳印景觀、白雲現日台、海濱岩礁奇觀、龍鼓石、金雞礁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建立時間:981年 地标建築:東經119‘33’、北緯26’4’ 地方特産:水稻、柑桔、蔬菜、西瓜、魚蝦、缢蛏、文蛤、紅蟳 知名産業: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

鄉鎮概況

琅岐鎮位于閩江入海口,東經119‘33’,北緯26’4’,為閩江口沖積平原。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裡,是福建省第五大島,島三面環江,東臨大海,土地平坦肥沃,生态環境保護良好,周邊無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是一塊無公害的淨土,屬亞熱帶晦洋性氣候,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9.3℃,無霜期360,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mm。

島南面跨江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相連,距長樂國際機場26公裡,距福廈高速公路25公裡,距松下港口35公裡,距福州中心48公裡;島西面三艘80噸的輪渡對開,緊臨104國道,距福州經濟開發區及馬尾港20公裡,距福州市中心40公裡,隔海台灣馬祖島18海裡,距台灣基隆港146海裡,交通十分便捷。

琅岐島,素有“閩江口明珠”之稱,島内陸地面積55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此外,可供開發的土地10萬多畝。海岸線30公裡,灘塗面積37平方公裡,可供海産養殖。山丘約占全島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最高的白雲山,海拔275米,此外還有九龍山、鼓尾山等,層巒綿亘10餘公裡,組成一個小丘陵群體。山下有溪,主要的有九龍山下的羅溪,自北向南,流入閩江“南港”。島内河渠縱橫。琅歧鎮的氣候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沒有空氣污染,生态環境良好,物産豐富,生産水稻、柑桔、蔬菜、西瓜、魚蝦、缢蛏、文蛤、紅蟳、水禽和鴨蛋,還蘊藏有大量的高嶺土和沙石等。

自然環境

琅岐鎮地處閩江入海口,系閩江口的一個島嶼。閩江環于三面,東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相距18海裡,西面隔江與亭江鎮毗鄰,南面出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猴嶼鎮接壤,北面與連江琯頭鎮粗蘆島、壺江對峙。距福州市區40公裡、馬尾區20公裡、福州長樂國際機場25公裡、松下深水碼頭35公裡、福廈高速公路25公裡、台灣基隆146海裡。

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裡,灘塗面積37平方公裡;島東西長15.3公裡,南北寬8.1公裡;海岸線長30公裡。島中部為丘陵地,四周為平原,海拔最高的白雲山為275米,其次為九龍山海拔255米。環島海堤42公裡,其中萬畝片海堤20公裡。境内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2℃,無霜期360天,日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

受潮汐影響,潮水落差6米,最大潮水達羅零6.8米,每年有影響的台風平均2~3次,風力最大達12級。島東部靠海為鹹水,潮流暢通,餌料豐富,适合海水、灘塗養殖。島西部沙蘆口為淡水,從雁行江注入,日進水150萬立方米,供島内人畜、農業灌溉用水;島上地下水資源豐富,水井尤多,可供生活用水。

建制沿革

琅岐島古稱“琅琦島”、“琅琦山”、“嘉登島”,因劉姓人家較早遷居島上,俗稱“劉岐”。唐代屬閩縣晉安鄉海畔裡。宋代屬閩縣晉安東鄉,裡名不變。元代,海畔裡與海曲裡(壺江、川石島,現屬連江縣琯頭鎮)合并為嘉登海曲裡。明代,改為嘉登裡。清代,為閩縣東南二區嘉嶼區。民國23年(1934年)屬閩侯縣四區;民國24年改屬閩侯縣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17日琅岐設閩江口軍民辦事處。同年12月琅岐屬閩侯縣二區。1954年11月,二區轄閩琅鎮和衙前、三平、吳莊、海嶼、雲龍、金砂、鳳窩、龍台、公婆等鄉。1956年6月,琅岐劃歸連江縣,同年,10月又劃歸閩侯縣。

1958年8月,琅岐拆區并鄉,改為琅岐鎮;同年11月成立琅岐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琅岐由閩侯縣劃入福州市郊區。1963年6月,琅岐設區公所,轄10個人民公社、36個生産大隊。

1970年,琅岐從福州市郊區劃入連江縣。1975年12月,從連江縣劃歸福州市郊區。1984年,琅岐人民公社改為琅岐鄉。1991年10月,琅岐鄉改為琅岐鎮,轄9個管理區,3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995年11月,琅岐鎮劃入福州市馬尾區。

1997年,琅岐鎮轄26個村委會(農旗、光輝、星輝、光明、勤耕、群星、星光、紅光、紅星、勞豐、勞光、争豐、樂村、建光、勞團、東紅、榮光、吳莊、海嶼、雲龍、龍台、後水、院前、南兜、董安、鳳窩)和1個居民委員會(閩琅居委會),全鎮人口7.23萬人。

鄉鎮經濟

1994年琅歧鎮柑桔園的面積8000餘畝,年産量25萬擔,年産值1500萬元。“琅岐紅蟳”曆史上負有盛名,曾列為貢品。1984年開始人工養蟳,年産量達5萬多斤。此外對蝦的年産量1.3萬多斤,蟳的年産量1.6萬多擔,文蛤的年産量1.6萬多擔。

1994年,省、市、區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琅岐島開發建設工作的若幹意見》,提出要把琅岐島建設成福建省最大的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閑度假區。琅岐島被譽稱為“蛋島”和“福州的菜籃子”,成為福州郊區的“小康鎮”之一,并榮膺福建省“科技示範鄉”稱号。

琅岐島于1979年開始建輪渡碼頭,置方舟輪渡汽車,福州第40路班車可直通琅岐鎮。此後不斷加強基礎設施,鎮内有環島公路,皆鋪設水泥路面,此外,另有上岐、鳳窩等輪船碼頭,有輪船可通福州、馬尾、長樂、連江等地,1987年又在鳳窩建300噸的滾裝碼頭。2008年來,擴建萬噸水廠,設萬門程控電話模塊局,建3.5萬伏變電站,改造琅岐舊街為商業新街,完成萬畝片海堤加固達标工程,圍海造地2000畝,已建“雁行江大橋”和正在籌建琅岐通往長樂國際機場的“琅岐大橋”,便于開發和投資。1994年在福州招商月活動期間,琅岐鎮是重點的招商地區,有海濱度假村1000畝綜合開發等12個大項目對外招商。

名優産品

1、文蛤;文蛤,福州稱“青敖”,固殼上有條條青褐花紋而得名,文蛤粒大剛,滋味鮮美,脆嫩醇香,素有下第一鮮的美稱,文蛤是珍貴的海産品之一,其個體最大于一般粒重15~200克,最重的可達500克左右,因而被譽為王中之王。

2、缢蛏:缢蛏是蛏的學名,也叫做海蛏,産于沿海灘滁琅歧靠海的村素有養殖缢蛏習慣,代代相傳,現己發展到:餘畝,年産五六于噸。現采用蓄水養蛏,蛏在水中越冬,十肥美。

3、花跳魚:花跣魚學名“彈塗魚”,又叫“跳跳魚”,拇指,青斑色,生泥穴中,善于跳,難以捕捉。花跳魚多在海邊灘徐、河浦、河難上,挖洞而居.漁民捕捉時,在口上尋找花跳魚的洞,挖而捉之.産量較少,市場上難以買目魚。

4、鲟:鲟,學名鋸緣青蟹,因其青色的外殼邊緣有鋸齒狀缺刻而得名,百姓将鲟分為菜鲟和紅鲟兩種,菜鲟即是普通的蚜,紅鲟是處繁殖季節的雌鲟,也叫紅膏鲟,營養價值極高,對小孩夜尿、老人腎袁尿頻、神經衰弱、身體虛弱、貧血、小孩佝偻症、病後産後均有益處。

旅遊資源

琅岐龍鼓度假村位于琅岐島東部。依山靠海,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沙灘平坦。總規劃面積9000畝,現已開發900畝。内有福建夏威夷四季度假中心(三星級度假酒店),國元大酒店、海威大酒店、各類培訓中心,度假中心及私家休閑度假别墅,總建設面積達76000平方米,客房1000多間,床位2000多個。配備有20個多功能會議廳,s座遊泳池及保齡球館、沙灘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壁球場、遊艇俱樂部、射擊場等娛樂健身場所。這裡有200多年曆史的、面積達200畝的樸樹林奇現。有白雲山絕頂莢蓉峰、八仙岩、仙腳印景觀、白雲現日台、海濱岩礁奇觀、龍鼓石、金雞礁、白猴嶼、海堤觀潮、硯池湖等自然景現。

鳌頭山位于革命根據地基點村——上岐村,是一座高六十餘米,方圓五十多畝,形似鳌魚頭的小山,故稱“鳌山”。

福州琅岐大橋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始建于1995年9月22日,1997年8月17日建成,10月1日舉行通車典禮。琅岐大橋北起琅岐島,南接長樂浮岐村,跨越閩扛梅花水道,其長973米,寬11米,總長1956米,66個燈柱,29個橋墩,57個橋孔,兩場之間最大跨度30米,橋墩最深達80多米.總投資人民币6000萬元。由琅岐鎮政府籌肆.島上群衆踴躍獻資建設而成。“福州琅岐大橋”橋名為時任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命名并題寫,字迹雄渾蒼勁。

金牌炮台,位于琅岐鳳窩村金牌山崩,古稱金牌塞,與連江縣官頭鎮長門炮台隔水相望,成椅角之勢,古時為防守福州,扼控閩海第一門戶。金牌山,原名鳳山,因山下江邊有塊高寬厚達數丈的淺江色岩石,像塊牌子屹立江岸,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而得名。又傳說是明太祖朱元璋起義軍船隊到此敕封的。

金牌山一帶于明代開始設防,金牌炮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相傳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為防止英軍攻福州而重修金牌炮台.光緒甲申(1884年)中法馬江戰役中,金牌炮台官兵為保衛祖國,抗擊法國侵略者,譜寫了曲愛國主義的凱歌。金牌炮台系由若幹炮台組成的炮台群,有山崩的主炮台、山腰炮台、山麓岸炮台。現岸炮台和山腰炮台已毀,現存山巅的主炮台,清兵營房的殘牆,山上練兵操場,露天坑道等遺址。主炮台由兩個炮位組成,露天,呈凹形,低于地平面,三合土結構,炮位均深1,43米,直徑分别為124米和7.6米,營房面寬8米,縱深4.2米,殘牆高2.75米。金牌炮台毀于抗日戰争,為1986年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中紅博愛

下一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