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林

玉石林

平桂區黃田鎮景觀
賀州玉石林位于八步區黃田鎮,距市區18公裡,與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賀州溫泉同在一條旅遊線上;賀州石林景區面積25公頃,總遊覽路程約13公裡,觀賞景點一百馀處。遊于林中,如入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千百年的故事,傳說令人舒坦感慨。[1]
    中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八步區黃田鎮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石(時)來運轉 中文名稱:玉石林 特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簡介

賀州玉石林是一片十分罕見的由漢白玉石柱、石筍組成的“玉石林”,它形成于一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由于燕山期地質的斷裂隆升和長期的岩溶滲蝕及局部受高溫影響,加上自宋朝以來1000多年的錫礦開采業,使區域内地層峰從間石芽裸露、奇峰突兀,石筍石柱、地槽漏鬥、狹縫密布,成就了“千年駱駝”、“空中走廊”、“一線天”等衆多的奇異自然景觀。它獨立于四周的石灰岩山中,被遊人譽為“人間仙境”,被地學專家稱作地質奇迹。

自然風光

賀州石林有千姿百态的自然風光。賀州石林現有面積約25公頃,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它的母體卻是浩浩洋洋橫跨湘桂粵三省的姑婆山,因此它能厚積薄發,深入淺出,以小形得見大像,體态靈變,自在天然。天工巧設的石林,在綠樹白水的點綴中,石芽石筍,潔淨如雪,石峰石柱,堅貞如玉;數不清的石槽石縫、石坑石洞、石橋石梯、石桌石凳,石珍石寶,石禽石獸。人在其中,能見千姿疊影之妙,可圓萬象延生之夢。賀州石林的自然景觀衆多,主要有:“石來運轉”、“玉石迎客”、“石砦三峰”、“仙羊回頭”、“孔雀開屏”、“萬壽江山”、“以石為鏡”、“石亭三遠”、“一線通天”、“雲中石橋”、“世外桃源”、“石陣謎宮”等。

石林中的小道四通八達,漫步林中小道,山環水繞,陰陽相生,變幻無常。石林中有幾處天設平台,站在甯靜幽雅的平台上,環顧四周,可見大大小小的石峰,如簪似玉,羅列其間,組成一幅幅藝術精品,有的象壁畫,有的象浮雕,聚焦看象玲珑小品,廣角看象巨幅長卷。石林中的榕樹最具特色,長在石峰峭壁上,年俞千歲,飄飄欲仙,樹幹與石壁同色,樹身與石體相連,有的神如飛鶴,有的态似卧龍。石林的雨景更妙,站在半山腰的石涼亭裡觀雨中石林,别有一番情趣,有人能看到“恐龍漫步”,有人能看到“金猴戲雨”,有人能看到“孔雀開屏”,有人能看到“雄鷹展翅”,有人還能看到“浮生萬象”,各自心态不同,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可謂妙趣橫生。

人文景觀

賀州石林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賀州石林既是大自然恩賜給賀州人的一分珍貴的自然遺産,也是賀州先人留給後來者的一筆寶貴的人文财富。據專家考證,在兩千年前的漢代,朝廷重封江(即今天的賀江)而輕漓水,“封中”包括曆史上的謝沐、富川、賀州、封陽(信都)、封開等封江流域一帶,文化相當發達,當時的文明程度高于桂林和廣州。因此,封中一帶,多出豪傑名士。賀州地處封江流域的中部,交通要塞,物華天寶,山川秀麗,自然便成了人文荟萃的風水寶地。

賀州石林在曆史上曾經留下過許多名人足迹。隋末唐初的賀州神奇秀才陳元光,中唐時期的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宋朝的民族英雄嶽飛、理學泰鬥周敦顧,明朝的封陽傳奇秀才黎兆等,均相繼到過石林,他們在石林留下的許多趣聞轶事,與當地客家山歌藝術相輝交映,形成了豐富燦爛獨具賀州特色的石林文化。

曆史價值

具有多層次的高品位的欣賞價值。

一是曆史價值:據史料記載,在兩千多年前,漢代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曆史時期,曆代朝廷都重視對封江(如今稱賀江)的開發,因為它是當時中國對外開放進行國際貿易活動的主要通道之一。過去,有學者稱之為“漢秦古道”,或稱之為“潇賀古道”。近年,廣東曆史文化專家對古道研究有了新發現,認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很可能是個海陸聯運的交通網絡;“漢秦古道”便是海陸聯運的主要交接通道之一;文物專家已在賀州發現其交接迹象。我市學者普遍認同廣東專家的觀點,稱此道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嶺南跨省出海通道之賀州古道”(簡稱“賀州古道”)。

并進一步指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嶺南海陸聯運的第一交接點就在賀州古道。考古發現的種種迹象表明,賀州古道的一系列交接服務體系,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實現第一次海陸聯運作出了重大貢獻。賀州古道的開通,帶來了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黃河文化與珠江文化與海洋文化在賀州的交融。現在,湘桂粵三省專家正在聯手共建嶺南文化圈,古道文化有望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賀州古道的開通,也帶來了“封中”一帶的繁榮,“石林文化”便是其中一個有力的證明。“石林文化”是古道開通南北文化交融帶來的成果,石林中的名人名言趣聞轶事,既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财富,也是一份難得的曆史見證。它見證了賀州古道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也見證了賀州曆史文化作為“嶺南文化搖籃”的燦爛與輝煌。

二是科研價值:賀州石林的岩石内白外黑,獨具特色。據專家考證,是泥盆系碳酸鹽岩在中生代侵入姑婆山岩體的熱力作用再發生變質作用,才使這裡形成潔白如玉的粗晶大理岩,裸露的石柱由于長期受附生在其表面的苔藓類植物幹枯風化而被侵染成了黑色,這是賀州石林發育的物質基礎和特色所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的陳兆棉教授美其名曰“玉石林”。而且,石林中還有鐵帽、錫礦、鐵礦、礦化石英脈、侵入接觸帶等衆多的地質成分,科研價值極大。

三是文化價值:賀州石林就象是一個跨越時空的“文化沙龍”,石朗氣清,人文荟萃,許多曆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痕迹。名人名言、趣聞轶事與本地客家山歌、民間藝術相輝交映,形成了豐富燦爛獨具特色的石林文化。石林文化既是賀州古道文化的構架,也是賀州古道文化的精髓。

四是思想價值:賀州石林的人文景觀中透射出賀州古人修學養生謀事追求的高境界。讀懂這些石頭,就如同打開一扇塵封遠久的智慧之窗,通過這扇窗口,我們就能正确理解、合理繼承祖先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物理觀,共享這份無價之寶。

五是藝術價值:賀州石林具有極高品味的美學欣賞價值。它天然形成的石峰造型,個個都如簪似玉,體态靈變;自由組合的石叢在不同的角度幻化成一幅幅藝術精品,象壁畫,似浮雕,如玲珑小品,賽巨幅長卷;那飄飄欲仙的榕樹,樹幹與石壁同色,樹身與石體相連,神如飛鶴,态似卧龍。石林人文景觀中的民歌藝術更妙,陳秀才一歌四味,妙語連珠,能見物起興,借物傳情;能妙用文字,諧音轉意;能因人制趣,靈活妙用;能雅俗共賞,通俗易懂。遊覽石林,能使人賞心悅耳,醒目清腦,在心靈深處産生一種美妙的和鳴。

賀州石林的文化内涵極深,專家學者給予它極高的評價,認為:(1)它是大自然與曆史共同創造并賜予賀州人與全人類共享的一份最寶貴的自然文化遺産;(2)它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嶺南跨省出海通道之賀州古道文化中最燦爛的篇章之一;(3)它是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黃河文化與珠江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過程中最活躍的一處文化沙龍;(4)它是見證賀州古文化作為嶺南文化(珠江文化)搖籃的最珍貴的一座曆史文庫。好吧,讓我們走進景區,慢慢品味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無價之寶。

景區導遊

1、石(時)來運轉

邁進石林古色古香的山門,談笑間我們來到了這處豁然開朗的平台。紫氣東來,佛光閃現,一尊碩大溫潤的寶石呈現在我們眼前,歡迎各位貴客的光臨。大家請看,這塊寶石與衆不同,它内涵之心如寶似玉,外呈之像送吉迎祥,平滑圓潤處如佛肚袒露,大度無量,五内清涼。皺褶靈通處如高天流雲,疊錦柔緞,暗含珠胎。此石乃石林文化寶庫中的寶中之寶,堪稱賀州石林第一石。據說,這塊寶石能通人性,替人消災,送人福氣,令人“時來運轉”。隻要你閉上眼睛,平心靜氣,撫摸這塊寶石,許個心願就能實現。

民間傳說,隋朝末年賀州秀才陳元光,因為懷才不遇,閑來臨江釣魚。某日與友人出遊,從浮山到此賞景。秀才聞石則喜,洗手清心,撫石片刻,頓感心明如鏡。回村後,時來運轉,朝廷突然發現他德才兼備,賜其五馬,官封太守。他躲進大桂山天槽隐居後,又能逢兇化吉。朝廷竟然誤認其救人溺水身亡,死後還能顯靈,為朝廷滅匪擒賊,于是把他追封為侯,再封為王,在浮山為他建起“陳王祠”,萬古流芳。賀州石林有奇石,從此傳遍了封江流域,各地的人都來敬仰它。唐代中期,封州蕨村有個苦命農婦梁氏,丈夫早逝,生下個遺腹子,取名莫宣卿。

因為家境貧寒,莫宣卿長到6歲時還不會講話,梁氏帶他到這裡來叩拜寶石,莫宣卿雙手撫石,突然覺得心胸開闊,五内清涼。回村後,當衆賦詩一首;“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英俊天下有,誰能佐聖君?”鄉親們驚歎不已,稱他是神童。從此,莫宣卿時來運轉,步步春風。12歲得選秀才,榮耀鄉裡;17歲得中狀元,名揚天下。賀江流域本來是南蠻之地,經朝廷開發,迅速發展,竟然出了個少年狀元,神州頭名,這是嶺南曆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狀元,當時便轟動了朝廷上下。唐宣宗為他賜宴,并在宴席上賜詩一首;“南方遠地産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萊。神鯉跳翻三尺浪,皇朝驚震一聲雷。”有位文人贊歎說:“天下至精之氣結而為石,此石受之無愧。”

2、奇石迎客

現在我們來到了石林第二平台,千姿百态的玉石笑迎我們的到來。石林地處客家山區,客家人喜歡唱山歌,這裡的土地是孕育客家山歌藝術的溫床,連石頭都會唱歌,你們聽:(唱)“貴人您到我石林來遼(遊玩)羅,山崗嶺頂都放呀放光彩羅,妹仔靓靓就排呀排成隊羅,歡迎貴人,今日您就來看娾(我)羅/來呀來,春天您到我石林來,漫山桃花都為您開,一朵桃花是一片心,齊齊開心有好運來/來呀來,夏天您到我石林來,漫山茶花都為您開,一朵茶花是一片心,齊齊開心有好運來/來呀來,秋天您到我石林來,漫山菊花都為您開,一朵菊花是一片心,齊齊開心有好運來/來呀來,冬天您到我石林來,漫山梅花都為您開,一朵梅花是一片心,齊齊開心有好運來”。

如果說“天下至精之氣結而為石”用在此處恰到好處的話,那麼說“天下至純之情結而為歌”用在這裡也是恰如其分。客家人熱情好客,質樸大方,語言風趣,性格開朗,體現在一座座石頭上。大家請看,這片坡地上的許多石頭,身上都留有一道道天然的刻痕,天工之作,人工難為。這些石頭上為什麼會留下刻痕呢?刻痕刻痕,貴客之痕,凡是有德有才有義有恩的貴人來訪,石頭上都會留下一道自然刻痕,客人越尊貴,刻痕就會越深,表示刻骨銘心。賀州陳秀才,封陽黎秀才,封開莫狀元等等,都在這裡留有天然刻痕。這是一種至純之情、至真之愛。體現了客家人知恩圖報,見賢思齊,待客如賓,熱情真誠的性格。

3、石砦三秀

現在我們走進了石林公園中極富傳奇色彩的“石砦三峰”景區。

我們眼前這座山峰是“石砦三峰”的第一峰叫“三秀峰”。象似駱駝,又象筆架,三峰突起,峰尖頂上有綠蘿呈網狀生長,古樸自然,甚是奇妙。峰底刻着“此石”兩字,傳說,這兩個字是唐代浮山秀才陳元光所書。陳秀才在浮山唱山歌聞名于世,當時嶺南有男女兩大歌仙,劉三姐是女歌仙,陳秀才是男歌仙。聽說男歌仙來訪,石林裡的石男石女都來聽唱山歌。

賀州人能操多種語言,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陳秀才到了石林,自然要唱客家山歌。他巧書“此石”兩字,一為此石神奇,有感而發;二為以此為題,引唱山歌。意思是“此石”相配,合而為砦(寨),以“石”為引,以“砦”為歌,暗喻唱歌就唱“石砦”(實在)歌。于是他緊扣“石砦”兩字,借題發揮,引吭高歌:“石林石人石砦多,石砦人唱石砦歌,哥同阿妹行石砦,石街石屋石雕鵝。”客家山歌幽默風趣,唱者開口常常是一語雙關,聽者側耳也能領會弦外之音。陳秀才歌聲未盡,便引起了一陣陣喝采叫好之聲,大家都很高興,在他們聽來,陳秀才唱的是:“石林石人實在多,實在人唱實在歌,哥講阿妹很實在,似钗似玉似嬌娥。”

因此,近處的石頭興高采烈,人歡犬躍,載歌載舞。成雙成對的情人石抱得更緊了,露出甜蜜幸福的笑容。但是,遠處的石頭卻聽不清楚,怎麼辦呢?同陳秀才一起來遊石林的,還有身高臉黑的巫秀才和身矮臉淨的白秀才,于是就請巫秀才和白秀才在遠處幫忙傳唱。巫秀才以“砦”協音“齋”,打趣地說:此石為砦(齋)石砦(食齋)好,陳秀才唱的是“食齋歌”。于是他傳唱:“石林石人食齋多,食齋人唱食齋歌,哥同阿妹等食齋,食齋食粥食朝麼(沒有)。”

這邊的石頭越聽越不是滋味,臉色一沉,顯得很不高興,所以臉都變黑了。而白秀才卻以“砦”協音“菜”,也打趣地說:此石為砦(菜)石砦(食菜)好,陳秀才唱的是“食菜歌”。于是他這樣傳唱:“石林石人食菜多,食菜人唱食菜歌,哥同阿妹等食菜,食雞食肉食燒鵝。”下面的石頭越聽越高興,越聽越好笑,笑得直不起腰來,躺在地上直打滾,所以變得又白又胖又圓。民歌之妙,妙在通靈。能見物起興,借物傳情,能因人制趣,靈活妙用,能雅俗共賞,通俗易懂。品“三秀峰”能品出此味,你才可以說是:到過石林,不枉此行

4、石砦三劍

我們眼前這座山峰是“石砦三峰”的第二峰叫“三劍峰”。這座險峻雄奇的山峰,峰尖象三把利劍,直指藍天,石壁上也刻有“此石”二字,字體行草,剛柔相濟。傳說,陳秀才在石林唱“石砦”歌,一歌四味,名揚八方。從此,無人再敢在“三秀峰”前賣弄文筆。到了宋代,嶽飛将軍到賀州剿匪,慕名到這裡來叩拜奇石,他面壁而坐,洗目清心,突然谙得“此石”妙用,于是在石林深處這第二塊石壁上,揮劍刻下“此石”二字,仰天高歌:“此石為砦,此砦乃營,步步石砦,天降神兵。”嶽将軍認為,“砦”字的含義:一為村落,二為軍營。“

此砦乃營”的意思是:村村為砦,寨寨為營(營還諧音赢,暗喻此仗必勝)。“步步石砦”的意思是:行軍布陣要因地制宜,相時而動,侍機而行,隻要步步實在,必定步步能赢,勝似天降神兵。嶽将軍從石林下山,而後剿匪,果然大破曹成,捷報頻傳。他得勝後返回京城,忘不了賀州石林中有“此石”神助之功。立即報奏朝廷,說是賀州陳秀才顯靈,幫助宋軍剿滅曹成。朝廷聞報,對陳秀才之靈大加褒揚,賜給他“忠佑”匾,後來又封他為“顯應侯”,最後晉封他為“顯應惠靈王”,群衆建廟敬奉陳秀才。從此,浮山便有了那座“陳王廟”,石林便有了這座“三劍峰”。天地悠悠,千秋傳誦。

5、石砦三端

我們眼前這座山峰是“石砦三峰”的第三峰叫做“三端峰”。大家請看,這一座石壁上也刻有“此石”二字,煙霞缭繞,仙風道骨,這就是“三端峰”。三端是什麼意思呢?古人認為:世間萬物最犀利者有三端,一叫文士筆端,二叫武士劍端,三叫辯士舌端,并稱為“三端”。陳秀才一歌四味,名揚八方,可謂“文士筆端”;嶽将軍一劍安瀾,威鎮四海,可謂“武士劍端”。

石林有文武之端,美名代代相傳,轉眼到了明代,封陽秀才黎兆也慕名來此叩石。封陽就是如今的信都,黎秀才是封陽仁義人,當過懷集縣令。傳說他“話落生根,語出必靈”,在家鄉曾經舌戰南蛇為黎民開道,也曾經口救活魚使魚影江村,被譽為“聖口神舌”。他先在“三秀峰”前打坐,再到“三劍峰”前面壁,洗目清心,凝神養氣,突然谙得“此石”真趣,于是又在石林深處這第三塊石壁上,以舌為刀刻下了“此石”兩字,拂袖高歌:“此石為砦,此砦乃柴,當關石砦,天下樂哉。”黎秀才認為,“砦”字的含義:一為村落,二為軍營,三為柴寨(柴紮的栅欄),所以他說“此砦乃柴”。柴米油鹽是百姓大事,黎秀才當過縣令,深深懂得“民以食為天”之道理,所以萬事以柴當先,把石砦也視為柴寨了。

此歌最妙的是,他以“當關石砦”諧音“當官實在”(用現在的話來說,意思就是當官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隻有當官者實在,官以民為天,天下才能康樂太平。據說,黎秀才的聖口一開,從此以後,“砦”字便多了一種注釋:砦,又壘也,通作柴寨(《康熙字典》午集下)。黎秀才神舌如刀,胸懷天下,可謂“辯士舌端”。從此以後,石林中文士、武士、辯士三端并立,這座石峰便叫做“三端峰”。

6、仙羊回頭

大家請看,前方一座巨石形似山羊,回首顧盼,情思綿綿。傳說,古時舜帝為了開發嶺南,帶着八隻仙羊到南方來送福傳祥。頭一隻羊留在了鐘山,鐘山便有了“羊頭”福地,第二隻羊留在了石林,石林便有了“羊回頭”美景,第三隻羊留在了大桂山,大桂山便有了“留羊頂”風光,還有五隻羊一起到了廣州,廣州便有了“五羊城”美稱。留在賀州的三隻羊稱為“三羊開泰”,留在廣州的五隻羊稱為“五羊獻瑞”。

7、犀牛望月

大家請看,眼前這一尊巨大的青石,象是“犀牛望月”,伸出尖尖的靈角翹首以待;換個角度看,又象是“阿妹送郎”,舉起纖纖的玉手招風送意。自從歌仙陳秀才到這裡傳唱山歌以後,這裡的石頭都通了靈性,個個都學會唱山歌了。石小妹送石大哥出門,唱一首《情郎阿哥》,你們聽:(唱)“一路楊梅一路花,阿哥早去早回家,路上吃茶你要先洗碗,莫吃人家介口水渣。一路楊梅一路花,阿哥早去早回家,路上介野草你莫亂惹,家中等你有牡丹花。”石小妹希望石大哥對愛情專一,“莫吃人家介口水渣”,希望他早去早回,不要忘記“家中等你有牡丹花”。

可是石大哥飄洋過海到國外去了,到現在都還沒有回來。石小妹天天在這裡唱情歌,她與石大哥熱戀時的身影化成了林中那對正在熱吻的“青春玉石”;石小妹天天在這裡盼情郎,日久天長,化成了這尊情真意切的“犀牛望月”。

石林高處還有一座“拜月平台”,台中有一對石人,形似母女,那是石家的後來人。每年到農曆八月十五月亮升起的時候,這對石人就會懷念起她們的祖輩來,唱起那首充滿思鄉之情的《月光光》,歌聲傳得很遠,全世界的華人客家人都能聽到:(唱)“八月十五月光光,阿媽同我拜月光,阿媽她問我一聲,哪裡是我們故鄉?月光光你照四方,請你告訴我呀,哪裡是我的故鄉?八月十五月光光,阿媽同我拜月光,阿媽她講我知啦,賀州是我們故鄉。月光光你照四方,阿媽她講我知啦,賀州是我的故鄉。”如果大家有興趣聽原唱版的《月光光》,到八月十五月亮升起來的時候,我在這裡等你們,好嗎?

8、萬壽江山

我們剛才走過的路叫做“秀才古道”,據說當年陳秀才就是沿着這條路遊覽石林的,我帶大家走這條路,是想讓大家都能沾點才氣,年輕人才華橫溢,做生意的财源廣進。大家請看,這裡四面峭壁環抱,眼前這一塊巨大的青石,兩邊有扶手突出,頂部似雕龍刻虎,中間篆一個壽字,象一把巨大的坐椅,擺設在天地之間,一股祥瑞之光與神奇之氣交織而成的仙霧正在它身邊缭繞。這是石林寶庫中的石中極品,人稱“鐵交椅”。

據說,這把“鐵交椅”是唐朝初年陳秀才石林三人行時發現的,因鐵能生鏽,與壽字諧音,而稱它為“壽椅”,這把“鐵交椅”上原來沒有壽字,現在我們看到的“壽”字,是清代開一代先河的藝術大師吳昌碩的真迹慕本,由李孝先帶回,刻于民國十年。“鐵交椅”受到敬重并被神化源于宋代,與蘇東坡的故事有關。宋元豐八年十月十五日,蘇東坡知登州軍州事(任登州太守兼管軍政),上任五天後,于十月二十日被免職調離,創下了當官一任時間最短的紀錄,被時人戲稱為“紙交椅”。從此以後,官場上開始有人研究“交椅”問題,流風所至,當官的或者有志向當官的人都來瞻仰這把“鐵交椅”。民國十年,李孝先任賀縣縣長,他對這種風氣不以為然。

李孝先曾任清光緒年間浙江馀杭縣知事,結交甚衆,見多識廣。離任回鄉時随身攜帶兩件墨寶,一是八十高齡吳昌碩寫的“壽”字中堂,二是十五齡童王燮和寫的“中流砥柱”橫幅。他把“中流砥柱”刻于浮山石壁,把“壽”字刻于石林鐵交椅正中,冠名“萬壽江山”。李孝先之舉耐人尋味,用心良苦。用心之一:為鐵交椅正名。浮山又名“玉印山”,交椅與玉印都是權力的象征,權力即政權,政權即江山,鐵打的交椅便是“萬壽江山”,江山是永存的,官都是過客。用心之二:還鐵交椅于民。江山是人民之江山,交椅是百姓之交椅,在交椅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坐,誰坐交椅、坐什麼交椅?由百姓自己決定,百姓滿意,坐者長壽。用心之三:為蘇東坡正名。

蘇東坡雖然在登州隻做了五天太守,但是他寫的《海市詩》卻能使“蓬萊閣”從此名揚天下,帶來登州繁榮,登州百姓世世代代以蘇東坡為榮,蘇東坡因此得與山川同在萬古長存。這正好印證了時下那兩句在官場民間都很流行的俏皮話:高官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我祝願各位做高官,得高壽,大家都高高興興。

9、一線通天

大家請看,這裡便是石林公園中的核心景區“一線天”了。走進“一線天”,個個是神仙。身兩邊的石壁會越走越高,腳底下的山路會越走越直,走着走着,頭頂上的天空突然間就變成了一條線,天的盡頭與腳下的石梯相連,石梯變成了天梯,如果你走累了,駐足仰望,會有一種神聖之感油然而生,仿佛已經接近天堂。當您感到困乏無力的時候,石壁間還會響起清亮的山歌聲,那是仙女在為您歌唱。好了,現在請大家沿着石梯攀登一線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數一數石梯的級數,看看登天總共需要走幾多級階梯。

(唱)“滿山介石頭尖又尖,尖尖介石頭根連根,石根流水九曲九,九九歸一一線天。滿山介石壁青又青,青青介石壁心連心,石心有夢九重九,九九歸一一線天。登山阿哥喲,請你吃口泉水先,吃口泉水好上路,一條石闆路,通上一線天。”

10、煙雨天橋

我們已經登上一線天了,感覺怎麼樣?視野驟然開闊,眼前一片光明,漫步“雲中小道”,浏覽“無字碑廊”,腳下這座古樸典雅的石橋名叫“煙雨天橋”。如果在這個時候,天空突然播下一陣蒙蒙細雨,這裡的景色就更美了。如煙似霧,層林盡染。迎着沁人心脾的和風,觀薄霧中的石橋宛如天橋,賞煙雨中的石林宛如仙境。有位詩人曾經在煙雨天橋上吟詩道:“我本自然身,何故怯歸真,不敢放聲笑,恐驚天上人。”詩人說他突然來到天堂,因為自己是凡人,所以不敢放聲笑。你們隻管放聲大笑,無拘無束,因為你們已經是天上人了。

11、石林謎宮

走下“煙雨天橋”,我們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一片奇峰就是“石林謎宮”。走進“石林謎宮”,一路上的石頭石嘴、石崖石縫、石砦石峰、石坑石洞,演繹人間萬象,展示鬼斧神工,組合成陰陽相生的萬壽圖,山環水繞,變幻無常。據說,宋朝的嶽飛将軍在這裡走了七天七夜,才走出了這個謎宮,他因此悟出一些用兵布陣的道理,創造出一套“移石陣法”,殺敵無數,屢建奇功。嶽飛大英雄在這裡有用武之地,一般人千萬不要單獨行動,獨闖謎宮。好了,現在請大家跟着我走進謎宮,走進謎宮一定要用心去看,看看誰能悟出一些升官發财的道理來,我祝願在你們當中能走出幾個大官、大商、大學士、大富豪、大英雄。

12、石亭三遠

走過秀才之路,又走過英雄之路,現在我們走進了半山腰這座石涼亭。這座石涼亭很奇妙,檐飛三角,殿下三足,立于石叢之中,獨具一格,十分顯眼。站在石涼亭裡賞石覽勝,能做三面觀:一面往上觀,一面往下觀,一面持平觀。據說,當年陳秀才三人行,曾在這裡避雨賞景。

巫秀才善畫,他從雨中石林看到的是一幅美麗的山水圖,亭柱之間構成畫框,正合國畫取景技法,因此他說,在此地做三面觀,可得“畫家三遠”:一是從低處往高處透視取景謂之“高遠”,二是從高處往低處透視取景謂之“深遠”,三是從中部往對面平視取景謂之“平遠”。白秀才信佛,他從雨中石林看到的是一幅野象、野馬、野兔“三獸渡河”的生動畫圖。兔浮于上,象沉于底,馬及半身。“三獸渡河”出自《佛經》,比喻佛教徒領會教義各有深淺,境界不同。因此他說,在此地做三面觀可得“佛家三遠”:一者如兔浮于上可以悟得“空遠”,二者如象沉于底可以悟得“實遠”,三者如馬及半身可以悟得“邊遠”。

陳秀才愛蓮,他從雨中石林看到的是一幅荷塘七彩圖,圖中荷花婷婷、荷葉田田,透射出君子修行處世的三種境界,因此他說,在此地做三面觀可得“君子三遠”:一是處低微而能向上者志向“高遠”,二是處高位而能向下者福澤“深遠”,三是居于中而能平靜者康樂“長遠”。三秀才論“三遠”,妙語連珠,美意延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宋朝,賀州又出了個周敦頤,聰明好學,才智過人。周敦頤在桂嶺長大後,也曾與兩位學子慕名來到石林,仿效陳秀才做三人行,做三面觀,因而深受教益。他從陳秀才賞石觀蓮論“君子三遠”的故事中得到啟迪,回去後寫出了名篇《愛蓮說》,流芳百世,成為中國文壇又一巨人。有位詩人因此感歎:石林妙境雨通靈,觀景最佳“三遠亭”,君子立身無貴賤,悟得真趣是高人。

13、以石為鏡

走下“三遠亭”,我們又走上了這個甯靜幽雅的平台。站在平台上環顧四周,美不勝收。請大家往這邊看,大大小小的山峰,如簪似玉,羅列其間,組成一幅幅藝術精品,有的人說象壁畫,有的人說象浮雕,還有的人說象巨幅長卷國畫,你們說象不象?請大家再往這邊看,對面石峰上長着一棵古榕,樹幹與石壁同色,樹身與石體相連,神如飛鶴,态似卧龍,這棵樹的年齡已經超過一千歲了,現在仍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

據說,您閉上眼睛對它說句心裡話,它就能滿足您的心願,您也能長命百歲。好了,請大家再往平台中間看,一塊巨石立于台中,石分三面,平滑如鏡,光可照人。這個平台因為有了這塊石頭而得名,叫做“石鏡台”。傳說,當年陳秀才與白秀才、巫秀才在三秀峰前唱“石砦歌”後,興緻勃勃,暢遊石林。他們一路賞石觀天,借石管觀天得“一豆天”,坐石窗觀天得“一頁天”,過石縫觀天得“一線天”,因此大開眼界,感慨萬千。到了石鏡台後,他們立于台中,“以石為鏡”,借石論道,說石談心。白秀才說:以石為鏡,可以知天,天無常态,天外有天。巫秀才說:以石為鏡,可以知地,地闊天高,地呈天意。陳秀才說:以石為鏡,可以知人,人和天地,天地則人。三位秀才“以石為鏡”,觀天察地明理育人,高談中耐人尋味,闊論裡各見精神。

明代秀才黎兆來遊石林後也有同感,但是他認為:前輩秀才高談闊論超凡脫俗哲理高深,可惜老百姓聽不懂,天設石鏡,高人賢士可以照見天下事理,平民百姓也可以照見身邊事情。因此他說:以石為鏡,可以見人,吉祥如意,心想事成。據說,從此以後這塊石頭便通了靈性,天地可鑒,雅俗共賞,人不分高下,隻要您心誠,在這裡對照石鏡,都可以心想事成,還可以照見您日夜思念的親人。

四、結束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石林中的石情石趣太多了,奇珍異寶,不是一天兩天時間可以賞完的;石林中的文化内涵太深了,淵薮珪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讀懂的。匆匆一遊,我們又要分手了,時間雖短感情深,奇石留下貴客痕,石林人會永遠記住你們的,石林人祝你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最後我唱一首深情的石林山歌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唱)“貴人您到我石林來遼(遊玩)羅,山崗嶺頂都放呀放光彩羅,妹仔靓靓就排呀排成隊羅,歡迎貴人,明日您再來看娾(我)羅。”

歡迎各位下次再來!

特點

賀州石林是我國惟一的由大理岩構成的石林,其他石林全為灰岩或白雲質灰岩所構成。質純色白的大理岩習稱“漢白玉”,因此,賀州石林又被稱為“玉石林”。賀州石林位于廣西賀州市以北約18公裡姑婆山南麓的新路圩附近,正好處在姑婆山花崗岩與古生代沉積岩的外接觸帶内,經研究對比,已得知其原岩為中、上泥盆統的多種灰岩,由于後來花崗岩侵入受熱變質而成為大理岩。賀州石林形态類型多樣,有柱狀石林、錐狀石林、尖峰狀石林和劍狀石林等,是一處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特别的外表形态由于構成賀州石林的岩石岩性特别,大理岩質純且經常有較粗大的結晶顆粒和易于被溶蝕,因此,由大理岩構成的石林與由灰岩構成的石林有較大差别,如大理岩石林土下溶蝕階段可生成頂端十分尖銳的石柱,這此石柱在新近挖出的石林中尤為典型,因為大理岩易溶蝕且結晶顆粒粗,因此在石林露出地表後,其頂部極易被風化成圓滑狀,而不像灰岩、白雲質灰岩那樣頂部表面常被雨水溶蝕成各種複雜的縱向溶痕,這一特點是其他可溶性岩類所沒有的,這也是大理岩地表風化的一大特點。

特殊的形成條件據現有資料,對石林形成的“必備條件”,除普遍認為構成石林的可溶性岩石要“質純”、“層厚”等條件外,幾乎都提到了另一個條件——岩層産狀水平或岩層傾角十分平緩,一般小于10°。而構成賀州石林的岩層不僅有厚層狀,還有薄層狀,而且傾角很陡,常超過60°,這在其他石林景區是絕不會有的現象,由陡傾角薄層岩層構成的賀州石林,是衆多石林景觀中的奇景。

石林的生成與構成石林岩層的整體強度有關系,薄層岩石因為岩層間經常有成分差異而極易沿層理面剝離,層面是岩層中最脆弱的部位。一般情況下,岩層薄、傾角陡必然會影響其整體強度,若形成石林也極易沿層理面崩解,不利于形成高大石林,而構成賀州石林的岩層不論是厚層或是薄層狀,都因受花崗岩侵入受熱變質成為大理岩,原岩層與層之間已全部被“燒結”熔連成一個整體,大大提高了岩層的整體強度,因此陡傾角的薄層岩石也能形成高大的石林。

星羅棋布的溶井發育有大量的溶井,是賀州石林的又一特色,據現有的資料,還沒有一處石林分布區像賀州石林那樣發育有那麼多的溶井。溶井是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層裂隙交叉處快速下滲,向四周和底部逐漸溶蝕而成的圓筒狀豎井。可溶性岩石在松散堆積物複蓋下的溶蝕速度比地表溶蝕要快,又因為大理岩位于花崗岩外接觸帶内,花崗岩風化形成了大量的松散砂狀堆積層,這些松散堆積層在雨季時經常飽含水分,且極易向下滲透,産生很強的向下溶蝕作用,因此而生成大量溶井,這些溶井直徑一般為0.8~1.5m不等,在賀州石林園區近山頂迷宮區和412高地一帶分布十分密集,在“一線天”的中段也有兩個直徑達約2.5m的溶井。在半山坡和山頂“迷宮”區附近,有些溶井倒塌後殘存的溶井壁像一個個躺着的巨大石槽,顯行十分奇妙。

與溶井形成的原理相似,賀州石林園區内還發育有大量深切溶槽和溶溝,也是雨水沿岩層裂隙向下及向側面溶蝕而成,深度一般約8~12m,最深超過20m,這在其他地區的石景區内十分罕見。在巨厚的松散複蓋層複蓋下,可溶性岩石還常會生成橫向溶蝕穿洞,這也是岩石土下溶蝕作用的直觀證據。岩石在露出地表後地表水(雨水)是無法産生這種橫向溶蝕現象的。奇妙的“雪原玉柱”

大理岩在其生成過程中因為原岩在沉積時雜有的有機雜質在受熱變質時已被燒失,岩石變得晶瑩剔透,潔白如玉。在其形成石林并露出地表後經長期風化侵蝕,岩石表面常附着一層藻衣和浮塵,使石林看起來呈黑色,但裡面還是白色的。因此,在賀州石林園區西南角用稀鹽酸洗出一片石林,表面黑色藻衣已被洗掉,石林顯出其原來天然本色,進入該區仿佛進入了一片冰雪世界。潔白的石林如根根玉柱,石柱表面清潔光滑,可以清楚看到原岩的沉積層理細紋,溶井、溶槽、溶蝕廊道和角柱狀石柱等均發育完好,一些石柱表面還留有石柱原來在土層複蓋下季節性雨水變化在石柱表面上留下的細密清晰的水平溶痕。“雪原玉柱”景區是研究石林發育過程和土下溶蝕機理的不可多得的地區。

形成過程

通過對賀州石林及其周邊地區的考察研究,地質專家認為:賀州石林是土下溶蝕的産物,原先石林幾乎是全部埋在土中,随着新構造運動的繼續,地殼階段性持續上升,侵蝕作用加強,最終土層被剝蝕而使石林露出地表。由于該區巨厚的坡殘積層中混有豐富的錫礦砂(是著名的富、賀、鐘錫礦富砂礦之一),這些礦砂成為了當地曆代礦民挖取的對象,人工挖掘極大加快了石林的露出,如今該區石林間的含礦砂土層幾乎已挖掘殆盡,石林終于全部露出地面。從整個景區留下大量人工挖掘礦泥的遺迹推斷,賀州石林景區在古時候便是一處巨大的露天采礦場。石林的

發育年代

構成賀州石林的大理岩其原岩為泥盆紀中晚期的中一厚層生物碎屑灰岩、藻屑灰岩和薄層紋層灰岩、矽質條帶灰岩等,這些灰岩生成于3.5~3.7億年前的淺海環境,而變為大理岩的時間約在1.4~1.6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是由于花崗岩侵入而造成。從現有資料看,賀州石林發育的時間要晚許多,該區最高夷平面标高約為330~350m,此高度即為石林分布的最高位置,附近一級階地标高為140~160m,其與夷平面之間的高差約為200m,夷平面上升200所用的時間,可以看作是石林開始發育的時間值。據有關研究資料,姑婆山地區自侏羅一白垩紀以來平均隆升速度每年約0.2~0.3mm,據此計算隆升1m約需要3300~5000年,隆升200m則需要66~100萬年。以此推測賀州石林開始發育的時間約在80萬年前,為第四紀的更新世中期。

門票價格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92元,預定為80元

門票說明:

①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1.2-1.4米購兒童票

②老年人70歲以上購老年票

③現役軍人憑證件免費

景區活動

賀州玉石林景區将于2006年11月13日上午(丙戊狗年九月十三日)隆重舉行嫘祖廟開光儀式,于14日進行隆重慶典活動。屆時,遊客們在瞻拜嫘祖之馀,可觀賞到富有濃郁民間藝術的獅舞、上刀山過火海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

嫘祖,又稱雷祖、累祖,民間謂之蠶母娘娘。為黃帝元妃,是遠古神州大地的第一夫人,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

嫘祖聰明勤勞,是中國養蠶缫絲的創始人。為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進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緬懷中華炎黃子孫的偉大母親嫘祖天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美德,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玉石林景區借助香港電視台拍攝電視劇《歡樂桑田》之機,修建嫘祖廟以紀念先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