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結構

營養結構

生态系統的組成成分
營養結構是指生态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态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組成成分。即非生物環境、生産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中文名:營養結構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rophic structure 應用科學:海洋科技,海洋科學 定義:生态系統的組成成分

基本簡介

(1)非生物環境包括:氣候因子,如光、溫度、濕度、風、雨雪等;無機物質,如C、H、O、N、CO2及各種無機鹽等。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腐殖質等。

(2)生産者(producers)主要指綠色植物,也包括藍綠藻和一些光合細菌,是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質制造食物的自養生物。在生态系統中起主導作用。

(3)消費者(consumers)異養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異養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動物。它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産物,最終能将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循環後可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統中重要的微生物類群,能與陸地生态系統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體系.

生态系統

生态系統的結構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是形态結構,如生物種類,種群數量,種群的空間格局,種群的時間變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結構等。形态結構與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征相一緻,外加土壤、大氣中非生物成分以及消費者、分解者的形态結構。其二為營養結構,營養結構是以營養為紐帶,把生物和非生物緊密結合起來的功能單位,構成以生産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為中心的三大功能類群,它們與環境之間發生密切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食物鍊、食物網、營養級、生态金字塔等概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過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關系在生态系統中的傳遞,這種生物之間的傳遞關系稱為食物鍊(food chains)。一般食物鍊是由4~5環節構成的,如草→昆蟲→鳥→蛇→鷹。但在生态系統中生物之間的取食和被取食的關系錯綜複雜,這種聯系象是一個無形的網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們彼此之間都有着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就是食物網(food web)。

一般而言,食物網越複雜,生态系統抵抗外力幹擾的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在任何生态系統中都存在着兩種最主要的食物鍊,即捕食食物鍊(grazing food chain)和碎屑食物鍊(detrital food chain),前者是以活的動植物為起點的食物鍊,後者則以死生物或腐屑為起點。在大多數陸地和淺水生态系統中,腐屑食物鍊是最主要的,如一個楊樹林的植物生物量除6%是被動物取食處,其餘94%都是在枯死凋落後被分解者所分解。

一個營養級(trophic levels)是指處于食物鍊某一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在對生态系統的能流進行分析時,為了方便,常把每一生物種群置于一個确定的營養級上。生産者屬第一營養級,植食動物屬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包括所有以植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一般一個生态系統的營養級數目為3~5個。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s)是指各個營養級之間的數量關系,這種數量關系可采用生物量單位、能量單位和個體數量單位,分别構成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

上一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一篇:包頭鋼鐵集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