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

發射時炮身無後坐的火炮
無後坐力炮是發射時炮身無後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擊裝甲目标,壓制,殲擊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戰史上曾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戴維斯利用配重物平衡發射原理,發明了無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1950年代,無坐力炮蓬勃發展,充滿生機,各國軍隊裝備數量很大,是當時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進入1970年代以後,由于裝甲技術的發展和反坦克導彈的裝備,無後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漸落後。[1]
  • 中文名:無後坐力炮
  • 外文名:Recoilless gun
  • 前型/級:
  • 次型/級:
  • 研制單位:
  • 國家:
  • 性質:射時炮身不後坐的火炮
  •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簡介

按炮膛結構,分為線膛式和滑膛式;按運動方式,分為便攜式、車載式、牽引式和自行式;按裝填方式,分為前裝式和後裝式;按消除後坐方式,分為噴管型、戴維斯型和弩箭型。主要配用聚能裝藥破甲彈和榴彈。噴管型無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準裝置等組成。炮身裝有炮闩與噴管。因射擊時炮架不承受後坐力,無須裝設反後坐裝置,隻是作為炮身重量的支撐體,與炮身呈剛性連接。發射時,火藥燃氣推動彈丸向前運動,部分燃氣(有的添加配重物)從噴管高速向後噴出時的動量與射彈和前噴燃氣的動量平衡,炮身不産生後坐。戴維斯型無坐力炮的炮身上沒有炮闩和噴管,發射藥置于身管中部,彈丸在發射藥之前,與火箭彈質量相等的配重體置于發射藥之後。發射時,彈丸向前運動,配重體向後抛出,彈丸和配重體動量平衡,使炮身不後坐。其後噴火焰小,可發射超口徑彈。弩箭型無坐力炮是戴維斯型的改進型。在彈丸、配重體與發射藥之間分别有一活塞。發射時,燃氣推動活塞分别将彈丸和配重體抛出,活塞被制動環卡在身管兩端。由于活塞作用,膛内剩餘氣體緩慢逸出,因而火炮發射時無焰、無光、噪聲低。弩箭型無坐力炮也可發射超口徑彈。1914年,美國海軍中校C.H.戴維斯将兩門火炮的炮尾對接在一起,一門火炮向前發射炮彈,另一門火炮向後發射塗油的炮塞和獵槍彈以基本消除後坐力。1936年,蘇聯制成噴管發射的無坐力炮。1939年,德國研制成雙彈式無坐力炮,發射炮彈所産生的後坐動量是通過向相反方向發射等重藥筒的動量來平衡的。1943年,美國研制成預刻槽彈帶的無坐力炮。預刻槽彈帶消除了彈丸對膛線的擠進應力和平衡後坐動量中産生的不良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無坐力炮減輕了重量,提高了破甲威力,增加了有效射程和直射距離。輕型的可供單兵使用,一般隻有20千克,而重型的則達100多千克,有的需車載或牽引。早期的無坐力炮多為線膛炮身,發射旋轉穩定的聚能裝藥破甲彈或榴彈。以後,出現了發射尾翼穩定彈丸的滑膛無坐力炮。現代無坐力炮多為滑膛炮身。20世紀60年代,美國曾裝備過“大衛・克洛科特”120毫米無坐力炮,可發射超口徑榴彈和200噸梯恩梯當量的核彈頭。70年代以後,無坐力炮主要朝輕型化發展,通過增大彈徑、改善聚能裝藥戰鬥部和裝設彈頭撞杆等,提高破甲威力,破甲厚度達700~900毫米。有的加裝測距機和彈着觀察槍。彈着觀察槍可發射曳光子彈,其彈道同無坐力炮的彈道基本相符,瞄準手用它校正射擊,可提高首發命中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