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

炎帝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炎帝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1]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繼女娲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蠟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2010年11月,《大公報》和《金陵晚報》相關文章報道,南京市六合區文物保管所所長蔡明義稱,根據他的研究,黃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而且黃帝和炎帝之間相差11代。炎帝制耒耜,種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場。治麻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與黃帝結盟并逐漸形成了華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據傳,炎帝出生于姜水(今陝西寶雞),晚年活動于兩湖(湖南、湖北),葬于”長沙茶鄉之尾”即現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傳說中的炎帝人身牛首。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烈山氏、赤帝 仙名:炎帝 所屬教派:道教 相關著作:《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生平簡介

中華太宗皇帝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繼女娲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蠟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

相傳其母名女登,一日遊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傳說炎帝人身牛首,頭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長于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緻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陝西的南部,後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與黃帝發生沖突。在阪泉之戰中,炎帝被黃帝戰敗,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合并,組成華夏族,所以今日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後代」。目前史學界同時支持另一種說法,即黃帝活動于黃河下遊,泰山西側,炎帝活動于黃河下遊,泰山東側,兩部落為了争奪統治權,在阪泉也即逐鹿(兩者是指同一地點,皆在泰山周圍)決戰,黃帝戰勝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後召回),開創了華夏一統的局面。

傳說

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騰的氏族首領。最初,這個氏族活動于渭河流域,後來進入黃河中遊,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沖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幹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黃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 辨别方向。這場激烈戰争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炎帝。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繼女娲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蠟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據《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載:“神農氏,姜姓以火德王,故稱炎帝。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龍而生,長于姜水,号曆山,又曰烈山氏”。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載:“神農炎帝,有娲氏之女安登,為少典妃,忎神龍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與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斲木為耜,揉水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農”。據《司馬負·三皇本紀》載:“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龍河馬圖神其應,洩陰陽之秘,奧八卦爻象之先,配幹支,作甲子。曆象以興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結繩(指燧人氏結繩記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傳無懷、葛天、女娲至伏羲,繼承基業),為禮道重人倫,作二十五玹之瑟,龍師紀官。始庖廚,倡六獸,之先帝也。端拱于上,朱襄諸臣分理于下。嗚呼,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因為當時為禅通紀十九氏時代,故伏羲氏禅位于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所以有“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之論。綜上所述,炎帝即朱襄氏,朱囊氏即炎帝也,為一個人。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給以充分認可”。

《辭源》又解:《呂氏春秋·古樂》雲:“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從此句之意也說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記載“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據《古史考》載:“陳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給以明确提出,朱襄都于邑地陳(指陳州)。又據《寰宇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給以指明了地點,在當時的陳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縣,在縣城東十裡朱崮寺,上有朱襄陵。當時屬陳州轄區,而現在屬商丘,故曰:“炎帝神農氏都于商丘。”據《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歲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蠟合萬國之享民重農功。以其神于農業,故曰神農。神農之教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蠶以為天下先。”據《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載:“味草木之滋作方書以療疾(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辦其君臣佐使之義,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為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風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嘗敢一日自遺也。後遷于曲阜,卒于茶鄉,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後臨魁六帝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亂,而不能制,有公孫軒轅孰能擒之哉”。炎帝神農氏,盡管後來遷于曲阜,卒于茶鄉,因為他對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德高望重,卒後人們把他運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崮寺有朱襄陵,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來,口碑至此,豐碑至此。

傳說為遠古時期部落首領,與黃帝同為中華民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氏娶于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宋代《路史.國名》載:“炎帝後,姜姓國,今寶雞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傳說在寶雞民間和官方流傳經久不衰。寶雞市區和南郊常羊山建有炎帝祠、炎帝陵,海内外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和農曆七月七舉行盛大祭祀紀念活動。

姜氏族為西戎族一支,原為遊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進入中原。而當時在今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有說獨苗族),雙方因部落發展而發生長期沖突,炎帝不敵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帶。據說因“炎帝欲侵淩諸侯”,後又與軒轅氏族姬姓之黃帝進行三次激烈的戰役,此次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第一場大規模的戰争,稱為阪泉之戰 (阪泉,今京郊延慶境内的阪泉村)。面對著統領熊、罴、貔、貅、貙、虎為圖騰部落的強大對手,炎帝終告不敵,與之結盟并歸順之,黃帝以勝利的姿态結束了這場戰争。

炎黃聯盟不斷擴展,歸順之部落越來越多,但蚩尤始終不服,大戰一場在所難免。蚩尤帶領著九黎,與聯盟大戰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為傳說時代的第二場戰争,稱為涿鹿之戰,所謂涿鹿中原,源出于此。最後蚩尤被打敗。從此姜氏族便與黃帝在中原安定下來了。“炎黃子孫”一詞,則為人們對中華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黃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也是一個部落聯盟,《路史》說70世(一說17世)而有天下,《春秋命曆序》說一共傳8世,520年,或522年,或《易緯稽覽圖》的540年,而8世的名字在由神農開始在《山海經》、《帝王世紀》、《路史》不一緻,一般認為最後1世名字是參盧,即帝榆罔,禅位黃帝後被封到潞,參盧之後叫“潞子嬰兒”。這裡在春秋時代是赤狄潞子國。武王封神農之後于焦。在越南15世紀《嶺南摭怪》中的《鴻龐傳》,和官方史書《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一》記載,神農的三世孫帝明南遊至無嶺,遇見一位仙女,生子名祿續,封為泾陽王,以治南方,國号赤鬼國(包括現在的越南)。泾陽王和洞庭君的女兒生子名崇攬,封為貉龍君,就是百越的始祖,史稱瓯貉國,即越南史上最早的朝代鴻龐朝。

貢獻

一、制耒耜,種五谷,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谷,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争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系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币,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四、治麻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五、作五弦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六、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七、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隻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貴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谷,教民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炎帝神農氏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争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炎帝神農氏、神農文化、農業文明,文明依寄着人性化神明而發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華為一個民族的文明支柱,不僅構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絢爛多彩的重要組成,而且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關于神農氏的争論

炎帝和神農氏的關系,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内就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不可能是同一人。古籍中關于炎帝、神農氏的記載如下:

《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喬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于壽丘”很明顯,少典、有喬都應為古國名或部落名。

又司馬貞作《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所以跟黃帝大戰的那個炎帝不是我們引為聖人的那個炎帝,而應為榆罔。

又有人說“神農氏統治經曆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個說法應該是出自《屍子》。《屍子》:“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這裡要說明一下,按《三皇本紀》“女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是一個部落,它的首位領袖不是“炎黃”中的炎帝。《屍子》中說的七十世應該是整個神農氏共傳了七十世,跟《三皇本紀》不一樣。

由于上古時的記載缺乏詳盡的文獻記錄和考古資料,所以炎帝與神農氏是否為同一人,目前還沒定論。

炎帝時期戰争

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炎帝和黃帝一登場就充滿着族群間的沖撞和戰争。《五帝本紀》說:“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

一、涿鹿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河北省涿鹿縣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争”的目的,是雙方為了争奪适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曆史上見于記載的最早的“戰争”,對于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産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分别興起于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着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于黃河下遊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沖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且部衆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沖突。蚩尤族聯合巨人誇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并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将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占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衆、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罴、狼、豹、雕、龍、鸮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并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争”爆發後,适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适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适合于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并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号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衆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衆向蚩尤族進攻,終于一舉擊敗敵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衆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衆,并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并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争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轫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曆史性“戰争”。

二、阪泉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

相傳黃帝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在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中,黃帝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的一次交戰。

神農氏之後,中原出現兩大部落聯盟。其首領分别為炎帝和黃帝,據傳皆少典氏後裔。炎帝長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陝西岐山東),以姜為姓。其族沿黃河流域向東發展進入中原,成為黃河中遊地區的強大部落聯盟。黃帝長于姬水(即岐水,今陝西境,亦有他說),以姬為姓,東進中原後,居:于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比),稱軒轅氏(又稱缙雲氏、帝鴻氏、有熊氏)。其族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部落聯盟。黃帝經常進攻附近有肯歸附的部落,勢力不斷擴大。炎帝也在不斷擴大自己勢力,兩大聯盟終于暴發沖突。黃帝率領以熊、罴、貔、貅、虎、雕、歇、鷹、鸢等為圖騰的各部落,在阪泉之野與炎帝各部落交戰。經三次激烈戰鬥,黃帝部落聯盟終于獲勝,初步建立了黃帝對中原地區的領導地位。

炎帝死後,根晉代皇甫谧撰寫的《帝王世紀》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宋代羅泌撰《路史》就記述得更具體: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現在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裡的鹿原鎮境内。

炎帝世系

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嶽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後(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黃帝。為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為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後作兵伐黃帝,并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為黃帝擊敗于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産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後裔。性格暴戾,易于為非。相傳因與颛顼争強為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緻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為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谷。”一般認為烈山氏為炎帝後裔,仍為農神、谷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嶽氏: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裡的鹿原鎮境内。這裡洣水環流,古樹參天,景色秀麗。

關于炎帝神農氏安葬地的記載,最早見于晉代皇甫谧撰寫的《帝王世紀》,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宋代羅泌撰《路史》就記述得更具體: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據地方史《酃縣志》記載,此地西漢時已有陵,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興,邑人擔心亂兵發掘,遂将陵墓夷為平地。唐代,佛教傳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興寺”,然而陵前“時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廟之後,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随着曆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曆盡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慮炎帝陵地僻路險,舟車不便,奏請将炎帝廟遷至茶陵縣城南,宋太宗诏許,即移鹿原陂炎帝廟于茶陵縣城南五裡處。此後凡二百餘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農氏的活動,均在茶陵縣城南炎帝祠廟進行,鹿原陂炎帝廟幾近湮沒。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劉清之鑒于炎帝陵沒有炎帝廟,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點不倫不類,于是奏請朝廷,廢陵前唐興寺而重建炎帝廟。宋甯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軍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此後,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屬酃縣境地,隸屬衡州府管轄。至淳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陳奏請朝廷為炎帝陵禁樵牧,設守陵戶,并對炎帝祠廟進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後,元代近百年間,朝廷隻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動,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廟的記載。

明代,有關炎帝陵廟的修葺,史書記載頗詳。較大規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诏命遍修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廟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縣知縣易宗周主持。這次重修是在原廟舊址上拓寬興建,基本上改變了舊廟原貌。第三次是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縣縣令派人于路旁募款,發起重修。新廟規模雖因循舊制,但廟貌大為改觀。

清代對炎帝陵廟的修葺,有據可查的約有9次。清世祖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領蓋遇時部進駐炎陵,屯兵廟側,炎帝陵廟慘遭破壞。是後,當地官民士紳及時進行了補葺,但由于戰争頻仍,資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聖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紳前來炎帝陵告災緻祭。王見陵廟棟宇損壞嚴重,入告于朝,奏請修葺,聖祖準奏。由酃縣知縣龔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複前代規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縣張浚奉文動用國帑,按清王朝公布頒行的古帝王陵殿統一格式重建,陵廟也統稱陵殿而正其名。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門——行禮亭——正殿——陵寝”的四進格局。整座陵殿為仿皇宮建築,氣勢恢宏,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傳統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複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縣俞昌會主持、當地士紳百姓募資捐款所進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開始,年底竣工,費時 8個月有餘。這次重修後的炎帝陵殿,高大寬敞,金碧輝煌,莊嚴肅穆,蔚為壯觀,各附屬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緻,與主殿相輝相映,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也為炎陵山增添了無限秀色。

民國年間,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動,據有關文字記載有4次:第一次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酃縣知事瞿燮捐資百元,連同炎帝陵修葺費14元,交人籌措修複,土木将興,旋因湘軍駐陵側,以至無法施工而作罷。第二次是民國十二年(1923年),因連年兵禍,陵廟傾圯在即,酃縣政府再次呈文請修,湖南省政府撥款500元,令縣長歐陽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縣縣長夏禮鑒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損壞”,于年初組建了修複炎陵籌備委員會。但是半途而廢,修複計劃未能實施。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嶽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軍犯西南,為防患于未然,薛嶽拟将省政府遷酃縣炎陵山。是年春,撥專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機關辦公用房和員工宿舍,修築了茶陵至酃縣炎陵山的簡易公路,同時對炎陵殿宇進行了全面修葺。

新中國成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燭,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緻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禮亭被焚。“文化革命”期間,陵殿及其附屬建築又重遭破壞,除陵墓外,全部夷為平地。

炎帝陵殿被焚以後,重新修複炎帝陵殿已成為廣大炎黃子孫的強烈願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修複條件日趨成熟。1986年 6月28日,由酃縣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複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到1988年10月勝利竣工。重修後的炎帝陵殿,規模較前稍有擴大,整個建築占地面積3836平方米。分為五進:第一進為午門,第二進為行禮亭,第三進為主殿,第四進為墓碑亭,第五進為墓冢。殿外修複了詠豐台、天使館、鹿原亭等附屬建築。整個建築金碧輝煌,重檐翹角,氣勢恢宏,富有民族傳統風格。

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重修炎帝陵後,國家和省、市高度重視炎帝陵建設,先後投入資金1億多元,自1994年起自今,株洲炎帝陵已舉行了8次全球華人公祭炎帝活動,甚至在湘全國人大代表和在湘全國政協委員們紛紛呼籲将炎帝陵公祭列入國家級祭祀。

炎帝祠

炎帝祠位于寶雞市渭濱區差門鄉(神農鄉)境内常羊山上。是神農炎帝的陵寝,為炎黃子孫拜祖祭祀的主要場所

《國語·晉語》中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寶雞地區,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代,中國古地理學家評道元就明确地寫人《水經注》中。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記載:“姜水在寶雞縣南。”即今寶雞市區渭河南姜水邊的姜氏城。寶雞市區渭河南有浴聖九龍泉,泉上有唐建神農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寶雞市)渭濱區益門鄉(神農鄉)境内,都是衆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場所。炎帝陵主要遊覽建築有:神農門、羊腳亭、炎帝陵大門、炎帝行宮、羊首亭、“神農城池”、“華夏始祖”牌坊、祭壇廣場、炎帝大殿、炎帝塑像、大型彩繪、墓前石階、陵墓等。寶雞民間春節正月11日集會九龍泉祭祀炎帝誕辰;每年7月7日集會天台山祭奠炎帝死葬。

近年來,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來寶雞姜水流域姜城堡、九龍泉、天台山尋根拜祖,但祠毀陵圮失修。作為神農故鄉的炎黃子孫——寶雞人深感内疚。為此渭濱區益門鄉政府先後邀請專家學者與研究寶雞方志的同志,進行實地考察,結合史志文獻記載論證。市政府、政協以及地處蒙峪溝口常羊山下的寶雞橋梁廠領導,決心在神農氏族始祖炎帝的出生、創業與喪葬之處重修神農祠和炎帝陵,為炎黃子孫拜祖谒陵祭奠先 祖炎帝修建場所。弘揚民族文化,功垂中華曆史。

炎帝陵劃分陵前區、祭祖區、墓冢三個部分。

 陵前區:姜城堡處有一古式重檐牌坊,上書:“炎帝故裡”四字。堡東“浴聖九龍泉”上有沐浴殿和九龍亭。清姜路北段十字路口有座石質華表牌坊,上書“神農之鄉”四字。清姜路中段十字路口又有一座古式牌坊,上書“人傑地靈”四字。寶雞橋梁廠門前天台山入口處的蒙峪,坐東面西有座跨路古建築“神農門”牌坊。過神農門經橋梁廠家屬區,向南即為常羊山炎帝陵,有盤山公路直達陵殿;另有直登陵殿的石階。

祭祀區:“炎帝陵”所在的常羊山,距寶雞市南約5公裡。進入山門,有百米台階,谒陵人可拾級登陵台,陵台處有牌坊、山門。門外豎立着一塊石碑,上刻“常羊山”三個大字,是西安著名書法家吳三大的手迹。常羊山風光宜人,溝底終年流淌着清冽的山泉小溪,也流淌着永遠訴說不完的美麗傳說,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步入炎帝廟的大門,左廂房裡展出着炎帝的生平及傳說故事,右廂房的牆壁上懸挂着各界人士的題詞。東西兩側設有中國農業展覽館和中醫中藥史展覽館。修建炎帝陵及祭奠炎帝活動的生動場面可以通過電視錄相展示在人們眼前。

院子的正面是大殿,殿前是可容納千人的祭祀廣場。大殿面5間,左右兩邊的大紅柱子上是西安著名書法家茹桂書寫的對聯:“創始定有人千載岐黃崇炎帝”,“流傳安無據八方稼穑念神農”。正面門額上是“炎帝大殿”四個大字。殿堂正中央是炎帝的大型塑像,殿内燈火輝煌,香火不斷,宏亮的鐘聲悠揚 悅耳,回蕩整個山谷…… 祭祖區内還修建姜炎聖母宮和神農閣。西山腰有百草堂、藥王洞建築,既是研究中醫中藥的場所,又可以為群衆看病。

陵墓區:穿過殿堂往南,便是一條筆直的通往後山頂的小道。炎帝陵就在這後山頂上。人們迫不及待地登上陡峭的、層層相疊的台階,直至登上第999個台階,才算終于到達常羊山的中峰頂。這是個龐大的圓形陵墓,墓冢周圍用青石砌築,墓碑上刻有“炎帝陵”四字。四周松柏成林。墓前通道兩邊為曆代帝王塑像,陵家後為頌揚炎帝功德的詩詞、楹聯和繪畫作品的碑林。陵墓東連天台山風景名勝區,北隔蒙峪河與諸葛山相望,南邊松柏成林,越林梢可遠眺高聳人雲的秦嶺大散關,向西俯視清波滾滾的姜水,姜水萦繞姜氏城北流人渭河。陵墓整體以山取勢,古建成群,三面淩空,給人以雄偉、神聖、肅穆、古雅、幽靜的感覺。“國之大事,在祀與戒。”“蓋古聖之功德,惟帝最大。故後世之報享,帷帝最隆。”

作為農業、醫藥和市場的創始者,炎帝神農氏在曆代祀典中,一直居于崇高的地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大陸各界人士紛紛來炎帝陵祭祖拜谒。這裡有江澤民、李鵬、趙樸初、周培源、周谷城、楊靜仁、張愛萍、王首道、錢偉長、江華、王任重、耿飚、張平化、嚴濟慈、蕭克、羅青長、屈武等人的題字、題詞,也有社會各界人士留下的墨寶。

炎帝行宮

炎帝行宮是一處重要的炎帝遺存,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東北14.5公裡的故關村。

該宮建于村中偏南,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明代已有。座北面南,單進院。現有正殿、午台、聖賢殿等。正殿三間,進深六椽,前殿懸山頂。院内現存,明、清碑四通。

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宮碑”記載:“神農炎帝行宮磐基在故關裡村前,肇基太古,無文考驗,祠在換馬村東南,現存墳冢,木欄繞護,然祠與宮相去幾百餘步也。”

炎帝故裡

追根溯源,曆史上關于炎帝故裡即炎帝出生地的分歧大概起于漢代,一說“陳倉”即今天陝西的寶雞,一說“曆國”即今天湖北的随州;寶雞說側重于炎帝傳說,随州說側重于神農傳說。經過兩千年的學術争論,炎帝故裡紛争複雜化,相繼又有山西高坪說、河南華陽說,四說紛争,各執理由。現在又筆者又提出湖南會同新說,使“炎帝故裡”之争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曆史上四說各執的理由:

陝西寶雞說 春秋末年左秋明的《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于有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東漢《春秋緯元命苞》:“少典妃安登遊于華陽,有神農首感之于常羊,生神農,人面龍顔,好耕,是謂神農,始為天子”。有人認為寶雞境内有“姜水”也有“常羊山”地名。此為曆史教科書上正統說法。

湖北随州說 《國語•魯語》:“昔烈山氏(厲山氏、曆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東漢學者鄭玄注:“厲山氏,炎帝也”。随州在漢以前已有曆山(厲山)古地名存在并沿用至今。郦道元《水經注•漻水》又載:“水西徑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相傳父老雲,是神農所生處也”。此說也由來以久,

山西高坪說 《元和郡縣志》載:“神農城在羊頭山,山下有神農泉”。高坪正好有羊頭山古地名。再者,高坪還有宋、明以來的“炎帝宮”、“炎帝廟”及其古碑和多處相關古地名作證。

河南華陽說 河南學者認為陝西說所持的“少典妃安登遊于華陽”的“華陽”是指河南的華陽古國。《水經注•渭水》:“《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于姜水,是其地也”,說明炎帝出生河南華陽,隻是“長于姜水”;加上黃帝故裡也在河南,按《史記》說法炎帝、黃帝是同母所生的兩兄弟,炎帝故裡當然在河南。

以上四說都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報載,專家們對山西高坪說進行了評審鑒定,鑒定結果是“炎帝活動地之一”;河南華陽說也有過鑒定,沒有作出任何結論;陝西寶雞說、湖北随州說沒有進行過專家鑒定。炎帝故裡究竟在哪裡,至今沒有定論。

炎帝文化

炎帝文化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農耕文化、陶瓷文化、貿易文化、中醫藥文化和社會文明等五個主要方面。

第一,農業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由漁獵轉入農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農氏族創造了我國的農業文化。這些在史書中多有記載。《易•系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谷與助,百果藏實"。《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衆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而耒耜的發明和五谷的種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證實。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随州市冷坡垭,天門石家河,湖南澧縣夢溪三元宮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均發現稻谷的遺存和大量的生産工具。這說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發達的國家,農業構成物質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更是古代世界決定性的生産部門。農業發展奠定了原始社會物質文化的基礎,更是我們研究炎帝神農文化内涵的前提條件。同時,原始農業還帶動了人類對天文、地理、氣象的研究。在原始社會裡,刀耕火種在很大一方面隻能望天收,遇到自然災害,就有可能導緻顆粒無收,對于炎帝神農氏族在解決這一問題上,史書曾有詳細的記載。《白虎通》雲: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楊泉理論》說:“神農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曆日”。《主術訓》雲:"昔神農之治天下也,神不馳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懷其仁誠之心,甘雨時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月省時考,歲終獻功,以時嘗谷,祀于時嘗。"這無不反映出當時為了獲取更好的收成,人們對天文、曆法、氣象、水利、土壤、種子等知識和技術的研究,這也成為原始社會開拓農業文化的泉流。

第二,制陶文化。在考古中,屬于炎帝神農時期文化的随州冷坡垭遺址、西花園遺址、棗陽雕龍碑遺址,出土了大的陶器。其中以夾砂黑陶和夾砂灰陶為主,泥質黑陶、灰陶、夾砂粗紅陶次之,泥質紅陶較少,泥質白陶最少。除少量的素面陶外,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凹凸弦紋、方格紋、镂孔刻劃紋、繩紋、葉脈紋和少量的彩陶等。器形有鼎、罐、厚胎喇叭形紅陶環、陶紡輪、碗、盆、圈足盤、器蓋、甕、尖底缸、長頸壺、四足方鼎等,這一發現對我們研究當時的制陶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參考。說明當人們已經掌握制陶技術,且陶器被人們廣泛使用。制陶工藝逐漸從簡單的形狀向美觀、大方的方向發展,這也帶動了社會向新的發展方向前進。

第三,貿易文化。原始社會物質生産的充盈,帶來了産品的剩餘。從古籍記載的傳說來看,炎帝神農之時原始産品交換開始萌芽。《易?系辭》雲:"神農以日中為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意思是說炎帝神農為了解決大家的剩餘産品,設立了集市,讓大家相互交換,從而出現了中國社會原始的商品交易,加速了原始社會的公有制向奴隸社會的私有制轉變,為孕育新的社會體制埋下了伏筆。

第四,中醫學文化。《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紀》亦雲: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韓非子?五蠹》說:"民食蛤,腥躁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記載描述了炎帝神農氏及先民們在采集活動中,逐漸發現,由于誤食了某些動植物,會發生嘔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動植物,能消除或者減輕身體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現象。在漁獵生活中,又發現,吃了某些動物的肢體、内髒,能産生特殊的反應。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便能逐漸辨識許多動植物,了解它們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種疾病,便有意選擇某些動植物來進行治療。正是這種以身實踐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我國中醫學的基礎,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中醫學文化。後人為了紀念他,将我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

第五,社會文明。生産力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相對穩定下來,人們不再為了生活四處遷徙,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帶動了社會文明的發展。《齊俗訓》雲:"神農之法曰: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織,以為天下先其導。……奸邪不生,安樂無事而天下均平。"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天下為公、團結友愛和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而從發掘出的墓葬來看,當時以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且在婚姻制度上有了締結和嫁娶之禮,使家庭在原始社會中的作用更加明顯,人們對家庭的道德理論有了初步的認識。

民間傳說

一、三個母親

每逢農曆八月十日,炎陵附近黃楊山一帶的百姓,喜歡面向霭仙庵中的神女遙祝生日。那裡的神女是誰呢?傳說是炎帝神農的母親。

炎帝的母親名女登。她長得既漂亮又善良。一天晚上,她夢見天上太陽落在自己的懷裡,驚醒之後便懷了孕。懷胎一年零八個月,到第二年的5月25日,生下一個紅球。大家正感到驚奇,那紅球在地上打了一個滾,裂開兩半,中間坐着一個胖乎乎的男孩。女登見了,高興極了,連忙把他抱在懷裡,用獸皮包好,取名叫石年。然後就背着他到野外去找食物。

女登來到一座大山前,遠遠看見山崖上有—樹又紅又大的果子,決定爬上去摘些下來。她把石年安置在一個長滿花草的山窩裡,讓他躺在一塊大石上睡覺,然後就朝懸崖爬去。這時,山窩裡的石年餓得哇哇叫。這叫聲直沖雲霄,被九天玄女聽到了。她撥開雲霧,朝下界一看就明白了,原來是太陽神在呼喊。她吩咐身邊的一頭白色母鹿速速下凡給石年喂奶,又命神鷹下凡給石年遮風雨。兩位神仙一縱雲頭就來到石年身旁。仙鹿給他喂奶,神鷹為他遮蔭,直到女登找食物回來,她們才離開。以後,每當女登出去找食物時,仙鹿、神鷹就過來喂養石年。這樣,石年就有了三個母親,女登是他的生母,仙鹿是他的奶娘,神鷹是他的養母。由于吃了仙鹿的奶水,得到神鷹的照看,石年三天就會說話,五天就會走路,一年就長大成人。長得額寬膀圓,腰粗體壯,身高八尺七寸,兼有女登生母的慈愛、仙鹿奶娘的智慧和神鷹養母的矯健。

二、神農盜谷

很久以前,我們的老祖先還是靠打野獸、采野果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艱苦。像我們現在吃的白米,那時地上是沒有得的。隻有天上才有,可是天上的神仙隻顧自己享用,不準凡人引種。

後來,出了一位神農氏,他的肚子像玻璃一樣透明,能夠看到裡面肚腸裡的食物。為了找食物,他嘗盡百草,每當吃一種食物,他就彎腰觀察食物在腹中的變化,一發現有毒就馬上吐出來。

他找遍了好多的地方,總是找不到很如意的食物。當他聽說天上有一種叫谷的作物時,便暗下決心,要把這種作物弄到手,普救天下衆生。可是天府禁衛森嚴,凡人是根本無法偷渡進去的。于是他養了一隻狗,這狗機敏聰靈,還很通人性。神農氏把它叫到眼前,命它去天上把谷偷來,并囑咐它一路上多加小心。

這狗領命出來,直奔天宮。一邊跑一邊想着,怎樣才能帶點谷出來,那時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這狗來到池塘裡洗了個澡。上得岸來,突然一陣南風刮得塵土飛揚,粘了狗一身。那狗見了,眼睛一亮,有了一個好辦法。它回轉身來又撲進池塘裡,把全身搞得透濕。一上岸,便直奔南天門。守關将士見是一隻狗,也不阻攔,讓它進去進到天宮,這隻狗發現曬谷坪正在曬谷,便将濕身子在谷子上一滾,粘了一身谷,連忙往回走。

守關神将一見狗盜了谷種下凡,這還了得,馬上一邊派人追趕,一邊上報給西王母。西王母從頭上抽出銀簪。向奔跑的狗前邊丢去,立刻,一條大河橫擋在狗的面前,那狗跳下河,朝對岸遊去。它把粘滿稻谷的尾巴翹得高高的,就這樣,谷種來到了人間。人們開始種稻了。原來稻谷是從稻腳一直結到頂的,可是狗在過河時身上腳上的稻谷都被水沖跑了,隻留得尾巴上那—點。所以現在的水稻結谷隻有頂上一點點。

凡間種上了稻谷,天帝仍不甘心,派天将下凡察看,想方設法要毀了它。誰知這天将有點良心,不忍心把凡間的稻谷毀了,便謊報下情說,下界盜的稻種已經變了,變成了草,再也不産谷子。并将在凡間帶來的一株稗草送給天帝看,天帝一看這稗草不結谷,隻結稗子,又不好吃,便說,就讓這草曬不死、浸不死,給凡人去充饑吧!這可壞了,雖然稻種仍留在凡間,可是曬不死、浸不死的稗草也雜生在中間,耗費了農民許多精力除草。

三、五谷

古時候,人們都是吃鳥獸的肉和山上的野果過日子。到了炎帝神農時,人慢慢多起來了。炎帝心想,鳥獸總會越吃越少,而草木的果實,每年可以生長一次,可以源源不斷。要是能把那些最壯實的草木種拿來種植,就可以年年有新的收成,不愁食物短缺了。于是,他從山上砍來一些木料,削成啟土鋤地的耒耜,讓他的琉璃獅子狗在前面拉着走,自己在後面扶着耒耜掌握方向。土翻好後,又從野地裡收集了一些草籽,開始試種起來。

不久,這些種子破土而出,長得很茂盛。到了秋天,收到了多幾倍的收成。炎帝高興極了,第二年,就叫稻、黍、稷、麥、菽五位大臣,帶領百姓,按土地的高燥濕肥等情況,劃分地段,分頭大面積種植。

這件事感動了玉皇大帝。他打發一隻滿身通紅的神鳥,銜着一株九穗的禾苗,飛到炎帝他們開墾過的土地上空,把種子撒在地裡。又命令太陽神和雨神幫助照管。結果,五個地段長出了五種不同的作物。為了便于記憶,炎帝就按五個大臣的名字,把這五種作物叫做稻、黍、稷、麥、菽,這就是五谷的由來。這年秋天,五谷中長出了一尺多長的嘉禾。這種嘉禾種一年可以收三次,人吃下不但可以充饑,而且可以長生不死。這樣一來,許多人就慢慢懶散起來了。玉皇大帝知道後,很不高興,叫米谷神速速收回五谷中長生不死的成分,而且種一年隻能收一次。又命紅色神鳥留在人間,每年春天催百姓耕種。後來,那神鳥就變成了現在的布谷鳥。

四、神農梨

一天,炎帝神農氏躺在田壟上苦苦琢磨如何改進耕作技術的問題,想入了迷,大雨将自己淋成了落湯雞也沒感覺到。

後來,大概是為自己始終未想出個門道來而生氣吧,他竟将一隻手猛地戳進地裡,又使勁向前一推。當提起手來時,五條泥溝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尤其是中指犁出的那條溝,又深又直,兩旁翻起的土也很整齊。他喜出望外,若能仿照手指向前、手臂懸空的樣子做成一種農具耕田,豈不又省力、又利于作物生長嗎?他當即叫來夥伴們,先把一截質地堅硬的木頭削成一個前薄後厚,前尖後寬的三角形,再在三角形後部裝上一個木把,又找來兩根山藤穿在木把的底部。他讓夥伴們在前面拉,自己扶着木把掌握方向和深淺,果然,三角形所過之處,地上便留下一條條平平直直、深淺一緻的犁溝。耒耜制作成功了,大夥兒都樂得合不攏嘴。這就是最早形态的耒耜,後人叫“神農犁”。

五、神農識“三寶”

“茶陵有三寶,生姜、大蒜、白芷腦”。到處流傳着這句俗活。茶陵的生姜、大蒜、白芷,質量好、味最香濃,遠近聞名。為什麼生姜、大蒜、白芷會成為茶陵的“三寶”呢?據說這“三寶”因為是炎帝在茶陵發現的。

有一次,炎帝在茶陵坑(今名茶幹)采藥,誤食了一種毒蘑菇,肚子疼得象刀割一樣。吃了好幾種藥草,也不能止疼,就這樣疼昏了,躺在大樹下,一陣涼風吹來,炎帝醒過來了。他自己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這時,又一陣涼風吹來,有一股濃濃的香氣。他順着這股香氣,走到一叢尖葉子青草邊,香味就是從這叢青草上散發出來的。聞一聞,頭也不昏,胸也不悶,原來是它的芬芳的藥味使他起死回生的。炎帝又驚又喜,順手拔了一蔸,慢慢咀嚼。味道不錯,又香又辣又清涼。過了一陣,肚子裡咕咕噜噜地響着,瀉了一陣,身體全好了。于是,他給這種起死回生的草取名“生姜”。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因為炎帝姓姜,取生姜的名字,是為了紀念生姜的活命之恩。從此,茶陵開始種植生姜,最好的生姜就山産在茶陵坑、碣石—帶。

有一天,炎帝在離雲陽山不遠的洣水河畔采草藥,淋了雨,受了涼,全身時冷時熱,腦殼疼,肚子脹,坐在地上嘔吐起來。突然看到身邊有棵草,散發出濃烈的香味。扯出一看,塊根象小蘿蔔把皮剝掉,肉又白又嫩,水汪汪的。這時,他正口渴,就把根塊吃了,真巧,不到半個時辰,不再時冷時熱頭疼口渴了,嘔吐也止住了。炎帝一陣高興,把這止吐止疼的白嫩的塊根取名叫“白止”。因白止屬草類,後人将“白止”寫成“白芷”。炎帝發現白芷的地方,後來築成了茶陵城。代代種植白芷,白芷品質也最好,至今流傳這樣的俗諺:“城裡(茶陵城内)白芷澱湖(茶陵城外的護城河)藕,不要還價拿起走。”

有一年夏天,天大早。赤松子随神農去茶陵露嶺采藥,酷暑難忍,患了痢疾。神農找來一種草藥給他服用。連服兩天後,病就好了。赤松子問這藥草叫什麼名字,神農說還沒有取名。赤松子将這株草藥左看右看,見尾巴上有個“腦”,蔸子上山有個“腦”。就把這草取名“雙腦”。後來,寫成大蒜腦,簡稱“大蒜”。至今,露嶺東麓還保留着藥堂(後衍化為郁堂)的地名,這裡出産的大蒜,最有名。

六、茶葉解毒

神農為了嘗味百草,走遍了茶陵雲陽和露嶺,越走越遠。一天,他曆盡艱辛。走到茶陵東邊的茶山采藥,不小心誤食一種有毒的藥草,頓時頭昏眼花,癱倒在地。他掙紮着,爬住一叢矮樹叢下,摘了一把嫩葉,泡在水中,連水帶葉,一口喝進肚裡。不一會清醒了許多。他發現這種樹葉吃後,先苦後甘,有—股清香味。他想記住這種矮樹,但一時取不出合适的名字。想了很久很久,隻好畫個符号,以便記憶,上面畫了一株草,中部畫個人的樣子,下面畫了棵樹,合起來就是個“茶”字。意思是這種比人矮的樹,象草一樣的嫩芽,可食用,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後來,他在茶山,一天誤食七十種毒草,都是茶葉解的毒,救了他的命。所以古書上記載神農在茶山“日遇七十毒,因茶而解”。“茶”的名字,就這樣代代相傳。

七、拔草鋤草

神農從天上盜到谷種,播種在雲陽山下的平原上。這裡土地很肥沃,禾苗長得很茂盛。可是,因為玉帝派仙人把草種撒到地上,草長得很快。往往是草盛禾苗稀。

人們不分日夜,弓背彎腰,沒完沒了地拔草,一個個累得腰酸腿疼眼發花。—天,有個年青後生實在受不了啦,又氣又惱,順手拿起一塊又平又鋒利的石塊,朝地上狠狠一挖。事出意外竟挖出了幾蔸野草。神農看見了,想了想,高興得合不上嘴。他找來一塊石頭,磨出鋒利的口子,又安上木柄用來挖草。後來,人們把這東西叫做鋤,“鋤”,是“助”的意思,就是幫助人們除雜草。人們用鋤除草,再不要弓背彎腰了,輕松得多。從此,鋤就一代代傳下來。

八、炎帝的兒女們

炎帝的兒子名柱,柱酷愛種植,立志發展農耕。他終生陪伴父親,幫助興植五谷。炎帝子孫一直尊柱為後稷,将其列入祭祀之列。今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的下谷鄉,有稷山,是柱當年教民植谷而跌死的地方。

炎帝的大女兒名女娃,女娃遊東海溺死。她的靈魂化成了一隻花腦袋、白嘴殼、紅腳掌的精衛鳥。她發誓要填平東海。每天銜發鸠山上的砂石樹枝填到千裡之外的東海裡,無淪春夏秋冬,也無論晴陰風雨,她從未間斷過。東海邊的陸地因此一直不斷地向外延伸。

炎帝的另一位姑娘自幼愛與群鳥為伍,日夜幻想着自已有朝一日也能變成一隻飛鳥,迎着朝霞,披着夕晖,翺翔在天空,盤旋在海面。後來,她的理想終于實現了。今湖南省愕山長有一棵古老的大桑樹,名叫“帝女桑”。“帝女桑”及其周圍的樹木上,布滿了鳥巢鵲窩。這些鳥巢鵲窩曆來被蠶農們視為珍寶,每當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便争先取下它們,焚燒成灰,和進水裡,用來浸泡蠶種。隻是用這種水泡過的蠶子,‘定能出好蠶,吐好絲。這是因為“帝女桑”是帝女當年仙升的地方。那一年,帝女從正月初一忙到十五,終于在這棵桑樹上為自己築起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鳥宮,并當即搬了進去。在鳥宮中,她朝夕與百鳥相伴,吸日月之精華,受甘露之滋潤,逐漸蛻去了凡人的血肉身軀,化成了一隻美麗的鳳凰。後來,天帝把她接入天宮,做了神鳥的首領。她的鳥宮和那棵桑樹仍然留在人間造福。

炎帝還有一位姑娘,好獵奇,樂于采藥。炎帝在神農架采藥期間,她常與赤松子結伴而行。赤松子是炎帝的雨師,又是戰将。有一天,他二人發現了一大片新奇的石花。石花五顔六色,有的狀如亭亭玉立的雪蓮,有的酷似含苞欲放的牡丹,有的像翡翠,有的如杜鵑。它們都通體透亮,光彩耀眼。二人興奮無比,顧不得請炎帝嘗試,就争相采食起來。這些水晶結成的花還真是奇藥呢!嘴唇剛挨到它,滿口就覺得涼津津的,含進口内細品,更覺全身爽快,從此,二人便經常采食這種水晶花。久而久之,兩人不僅心目更為清明,而且身骨也全部變成了水晶體。一天,森林起大火,二人仙升到昆侖山,從此住在西王母曾住過的石屋裡,做了瑤池的守衛神。

炎帝最小的姑娘叫瑤姬。她自幼便十分執著地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遺憾的是,正值青春妙齡時期,惡魔嫉妒她的美貌和才智,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天帝對此十分惱怒,當即嚴懲了惡魔,并封瑤姬做了巫山神女。從此,她帶領着12位姐妹,萬分俏麗地站在巫山十二峰上。清晨,她們化作片片彩雲,遨遊在山川河谷之間,刻意尋求如意郎君;黃昏,她們化做潇潇暮雨,遍撒在天地萬物之上,向意中人傾吐着滿腹的哀怨。大禹治水時,在三峽遇到了困難,瑤姬便率狂章、虞餘衆仙人親往相助,她大施召神策鬼之法,盡收了魔王揚起的飛砂走石,又賜給大禹一把開山神斧,幫助大禹乘天空晴朗之機,一氣鑿通了三峽。

九、炎帝的葬禮

傳說炎帝神農氏因誤嘗毒草中毒而崩。跟着他一起采藥的胡真官,按照他生前交待的死後葬在南方的囑托,決定将他的遺體安葬在有溫泉的資興湯市。于是選好吉日良辰舉行葬禮。那天,蠻多人送葬,幾十個運送遺體的人,坐十條木排,溯洣水而上。沿河,戶戶點火,表示哀悼。

當木排來到鹿原坡,正準備上岸改走旱路時,忽然天上烏雲滾滾,大風大雨,河裡躍出一條金龍向炎帝遺體點頭哀吟。接着轟隆一聲,江邊的一塊巨石開了坼,一個大浪将炎帝遺體卷進石頭縫裡去了。送葬的人個個吓得要死,不知如何是好。

天上的玉皇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認為炎帝神農氏勞苦功高,不應該葬在水裡,大罵金龍不知好歹,決定要處罰它。于是把金龍化為石頭,龍腦變成龍腦石,龍爪變為龍爪石,龍身變為白鹿原,龍鱗變為原的上大樹,護衛炎陵。對運送的人,玉皇認為他們上山下水吃了虧,将他們變成福主神,保護地方安甯。打雜的檀官、梅山也不例外,叮囑他們凡是好安身的地方,就把身安下來。

他們慌裡慌張,以為要他們到安仁去,所以他們都跑到安仁去了。後來安仁境内不論田頭地角,路邊河邊,到處都有檀官、梅山廟。

隻有鳴鑼開道先上岸已走到參子坳的那些人,見炎帝遺體總冒來,就派人爬到山頂上去打望,其餘的人坐的坐,睡的睡,站的站就地等候。由于等久了,打黃陽傘的的人,變成了黃陽山。兩個打望的變成了兩塊大石頭。那些坐着、站着、睡着就地等候的人全部變為石頭。至今黃陽山上那些橫七豎八的石頭。  

十、白鹭守炎陵

炎帝神農氏的陵墓,從古到今,千百年來,一直有成百上千的白鹭守衛着。每當夕陽西照,彩霞滿天的時候,成群結隊的白鹭,從四面八方飛向炎帝陵,降落在那參天古木之上,遠遠望去,在密密層層的蒼松翠柏、丹楓黃楊叢中,點綴着朵朵閃亮的小白花,顯得異常的莊嚴、肅穆,真象是哪位神工巧匠精心制作的大花籃,獻在陵前,憑吊這位數千年前長眠在此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

相傳炎帝神農氏逝世後,不但人間處處哀痛,就是飛禽走獸也都為之悲傷!天禽的王國大鵬聽到噩耗後,立即召集百鳥商讨,如何報答神農炎帝的大恩大德。因為人類誕生以來,即以鳥獸為主食,特别到伏羲氏後,人們搓繩結網,到處狩獵。那時所有的禽獸,日子都不 好 過,時刻提心吊膽,隻要遇到人群,即使是力大無比的獅子、老虎,也都同樣難以逃脫性命。到神農氏成為人們的部落首領後,他看到禽獸有限,人口衆多,一旦禽獸食盡,民将無以為生。所以神農氏制耒耜,植五谷,創醫藥,使人類由狩獵生活進化到墾殖生活。從此鳥獸才得以生息;各有生存天地,它們飲水思源,便決定派出代表前往吊唁。派誰去呢?鸱鹄認為白鶴、大雁去好,因為它們巳在人群早有好感,又能長途飛行。大鵬認為有道理,就派一隊白鶴和一組大雁作為飛禽國的特使,前往參加炎帝喪禮。

白鶴和大雁受命之後,身披白孝服,口念哀悼詞,日夜兼程,不停不歇,朝着治喪的地方飛去。隻因為天空地闊,路途遙遠。它們飛啊飛啊,也不知飛了多長時間,才飛到白鹿原,這時炎帝的靈柩早巳安葬完畢。它們責備自己未能趕上喪禮,個個都心裡十分難過,于是就在炎帝陵前天天哀哭。哭啊,哭啊,它們的聲音哭啞了,身子哭瘦了,面貌全非了。再也認不出它們是白鶴和大雁了。它們的虔誠心意,感動了天廷的玉帝,玉帝下旨,給它們取名“白鹭”,命它們作為守衛炎帝陵的天使。從此這些白鹭白天就近找點吃的充饑,黃昏前就都飛回到炎帝陵來守護。它們父而子,子而孫,世世代代自覺地肩負着這個神聖使命。後人見此奇觀,曾作詩歌頌。詩雲:神農功德同天地,鹿原有幸葬炎帝。千古奇迹說到今,白鹭虔心守炎陵。

相關評論

《周易·系辭下傳》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之後衆多史籍幾乎是一緻采用這一觀點:炎帝和黃帝是前後相承的關系。《漢書》、《白虎通義》幾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記載:“伏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越絕書·計倪内經》則說:“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東漢蔡邕撰《獨斷》載:“《易》曰:帝出于震。震者,木也。言宓犧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木生火,故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火生土,故神農氏沒,黃帝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黃帝沒,少昊氏以金德繼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颛顼氏以水德繼之。水生木,故颛顼氏沒,帝喾氏以木德繼之

上一篇:一切盡在不言中

下一篇:新天方夜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