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裡

炎帝故裡

湖北省4A景區
炎帝故裡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縣厲山鎮,距随州市城區18公裡,316國道、漢十高速、随嶽高速、麻竹高速、武襄鐵路穿境而過,地處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玉龍溫泉歡樂谷、擂鼓墩曾侯乙古墓遺址、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中心,是武漢至襄陽古隆中、十堰武當山的中轉站。[1]
    中文名:炎帝故裡 外文名:The hometown of Yan Emperor 地理位置:湖北随州随縣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171.3公頃 著名景點:神農門、羊腳亭 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

概述

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位于随縣厲山鎮,距随州市城區西北18公裡,316國道、漢丹鐵路、随嶽高速公路、西甯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随州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總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包括“尋根谒祖朝聖區”“聖迹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态景觀區”。2009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谒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炎帝神農故裡景區已成為海内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遊觀光的勝地。

景區景點

走進位于随州厲山的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始祖門上,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題寫的四個鎏金大字,耀眼而莊重。

“華祖”,華夏始祖;“農宗”,農耕之宗。這四個字,可謂字字千鈞。

1、文化雕塑壁:位于景區入口。為展現人類在蒙昧時代的混沌的文化牆,在石闆上雕刻幾何抽象圖案的浮雕。

2、照壁:位于景區入口。照壁正面是中國書法協會原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炎帝神農故裡”

3、烈山湖水庫:總庫容5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00畝,為炎帝神農烈山風景區提供18萬平方米的水面面積。

4、九拱橋:全長117米,橫跨烈山湖,将景區入口和神農大殿相銜接。以九為模數進行設計,橋身由九個券洞組成,橋上欄杆間跨度和引橋長度也采用九的倍數。拱橋主橋入口、欄杆、柱頭圖案花紋等,采用古樸、莊重、渾厚風格造型以表現太古時代的人文精神。橋面鋪裝采用花崗岩火燒闆,橋身及拱圈鑲面采用白砂岩蘑菇石。欄杆采用漢白玉欄杆。

5、華夏始祖門:位于核心景區中軸線,九拱橋及聖火廣場之間。主門高6米,側門高4米,借鑒漢代早期門阙合一的形制,鬥拱加以簡化變幻,通過高矮區别突出主體,‘華祖”‘農宗”門上雕刻圖案反映早期炎帝農耕時代的風情,采用青石材質,造型古樸大氣。

6、聖火台:取材于古籍記載’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由中國美術學院于小平教授設計。

7、石燈籠:位于齊步登天台兩側。登天台共7段,每段7步。石燈籠選用福建産上等石材,整塊石材雕刻,内部樓空放置燈管,燈籠上側用篆書刻有民族稱呼,56個石燈籠代表56個民族。

8、盛世和諧鼎:鼎位于登天台和谒祖廣場的連接處。采用青鋼鑄造。

9、七步登天台:階梯寬18米,共7*7=49節階梯。

10、谒祖廣場:廣場長117米,寬117米,為正方形。面積13689㎡,9的倍數。采用福建産上等花崗岩鋪裝,可同時容納2萬人參加拜祖活動。

11、八大功績柱:八大功績柱采用産自福建的編号606優質花崗岩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徑1、27米,九九之數,示意炎帝在華夏民族文明發展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八大功績柱以圖騰柱的形式分布組成一組雕塑,用寫實的手法,生動的畫面,通過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充分體現炎帝在華夏民族文明發展史上的豐功偉績,西側從南到北依次為: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合榭而居,安居樂業;治麻為布,首創紡織;首創農耕,發明種植;東側從南到北依次為:日中為市,首創交易;作陶為器,冶制為斧;遍嘗百草,發明醫藥;首創耒耜,教民耕耘;分列展開一組充滿詩意的畫卷,富有靈巧的裝飾效果,又不失莊重大方的雕塑意味。頂部雕刻盤龍和玉琮,龍是華夏民族圖騰的象征。設立八大功績柱雕塑,意在弘揚中華民族燦爛的曆史文化,對重拾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必将激曆我們承先啟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12、鐘鼓樓:位于神農大殿拜祖台兩側,層層疊色,體現出荊楚文化韻味。樓内分置銅鐘和皮敢,晨鐘暮鼓與萬法寺遙遭呼應。

13、炎帝神農大殿:提取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中建築形象。采用庑殿頂,三重檐,高台基的建築形制,這些均是對早期楚漢高台建築大尺度的空間技術方法和早期大空間的建築空間組合的運用和提煉。大殿面闊9間。當心間10.8米高石券門直達二重檐,既是炎帝時期穴居生活和神農洞的象征,又有早期古樸自然的建築技術風格隐喻;三重花崗岩台基體現炎帝神農的始祖地位;展現曆史上荊楚地區高台建築的地域建築風格。大殿兩邊的鐘鼓樓以簡練的石亭形制,小巧的尺度,以襯托大殿的雄偉壯闊并在立面構圖上與大殿在視覺上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神農大殿建築平面柱網采用面闊九間,以反映曆史上荊楚以九為尊地方文化内涵,同時也隐喻炎帝神農故裡九龍山的含意。在平面布局上由内外兩圈石柱圍合而成,外圈柱36根,象征36天罡,在入口處四顆方形石墩柱上分别雕有炎帝神農畫像及圖騰,一方面隐喻着四個季節及炎帝恩澤華夏大地,另一方面是對楚漢建築特有建築形式的抽象再現。炎帝大殿外廊的36根柱子,通高9.9米,全部采用整體花崗岩中間鑽孔,與整體石制柱礎安裝定位後再現場澆注鋼筋混凝土柱,高超的施工難度和施工技術确保了無縫石柱的高度整體性和雄渾效果,顯示出恢宏無以倫比的氣勢。1.5米的坐鬥拱采用整石砌築與混凝土梁插連接,以模仿傳統建築的榫卯結構。石門為了保證永固耐用和古樸雄厚的氣勢,沒用采用傳統的石材幹挂形式,而是通過20公分厚的花崗岩砌築而成。二三重檐之間運用傳統建築抱廳的處理方法,形成高側窗,解決了大進深室内采光要求,也通過從屋頂頭下來的光線處理,為大殿平添了神秘浪漫的氣質.大殿外廊尺寸46.8M*36.8M,内壁尺寸37.2M*27.2M。大殿内牆裙将布置展現神農功績的石材浮雕,大殿頂部為長方形,刻有祥雲浮雕。

14、神農塑像:由中國美院教授根據1987年周共、王德樵帶回的畫像為藍本設計,雕像高九十五尺,寓九五至尊之意。神農凝視前方,雙目有神,慈祥中不失威嚴。

15、旭日曰、彎月湖:分别位于谒祖廣場的東西兩側,和谒祖廣插、環形樹陣共同構建了一個“天圓地方、日月同輝”的景觀。旭日園外圓路寬3.6米,半徑24.5米;内圓路寬4.6米,半徑9米;八卦園半徑3.6米。彎月湖位于炎帝神農大殿西南側。占地面積約四千平方米,湖内水容量約為2萬方。

16、萬法寺:萬法寺位于烈山的耕耘山山巅,始建于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随州古代名刹、佛教勝地之一,有“百川彙海,萬法朝宗”之譽。萬法寺曆時一千三百多年,經曆朝曆代複修擴建,原寺已拆毀。為發展風景區的旅遊事業,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已于1991年重陽節按照曆史原貌修複了萬法寺的“大雄寶殿”等殿堂,完成了第一期工程。2009年,根據景區統一建築風格,進行再次整修。萬法寺由山門、大雄寶殿和兩廊偏殿組成。山門口雄立着一對白獅。正面是大雄寶殿,兩邊朝廊也都供有神像,姿态各異,形象逼真。

17、功德殿古建築群:此組建築是由清華大學徐伯安教授主持專家組設計的一組秦漢風格建築群,高大雄偉,外觀威嚴、莊重。整體占地面積10320平方米,建設面積2466平方米,由日月門、天門、碑苑和功德殿組成,它是景區重要景點之一。用于集中展示炎帝神農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神農井位于功德殿中心廣插,為烈山九井之一。

18、神農碑:明代萬曆丁醜年(公元1577年)随州知州陽存愚立。碑高2米,寬1米,重數噸,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曆史。安徽桐城詩人何松濤贊道:“九烈山粱挺巨碑,民族偉樹根可追。縱然風雨滄桑變,也教炎黃兒女歸。七字凝結四海意,一石綻放五洲眉。神農靈在應堪慰,仰賴陽翁寸草晖。”

19、神農洞:相傳炎帝神農誕生之地。

20、神農泉:位于炎帝神農大殿西南側。傳說炎帝神農誕生時,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連(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動,一山抛鞭九山應),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由此而來。随着時間流逝,九井現存一井,,即為神農泉的所在之處。

21、神農紀念館:由門廳、神農生平展廳、祭祀活動展廳、五姓宗親會館、書法展廳、神農座像聯合組成。

建設規劃

景區規劃總面積3000畝,實行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生态環境先行的原則,分三期建設,預期投資4.4億元。以“建築返古、環境還野”為特色,以炎帝神農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以炎黃子孫尋根谒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等為根本,主要包括“三線”:中軸線、萬法寺線和功德殿線;“五區”:尋根谒祖朝聖區、聖迹觀光體驗區、民俗商貿及文化展示區、旅遊服務及城鎮發展區和烈山自然景觀區。已建成和修複神農大殿、谒祖廣場、聖火壇、功德殿、萬法寺、烈山湖、九孔橋、旭日園、彎月湖等核心景點。

炎帝神農

在讨論炎帝神農諸問題時,似有一個前提需要預先明确:自先秦以降,各種典籍關于炎帝神農的種種記載都是間接取之于上古神話和傳說,并非有直接文字可考的信史。而無論神話或傳說,最初都是口耳相傳的。擴散得愈廣,流傳得愈久,變異就愈大。後來見于文獻的神話和傳說,隻是實際存在的神話和傳說的一部分,而且必然有不少參差之處乃至抵牾之處。異源的神話和傳說,凡互有出入之處,孰是孰非,有些是分得清楚的,可以考實辨明;但也有些是一時分不清楚甚至永遠分不清楚的,那就不妨衆說并存。對于這類真僞莫辨的難題,甯可多一點模糊性而少一點明确性。

分合因由

在古籍中,有關炎帝神農氏的記載大緻有三種情況:一是在一段文字中隻提炎帝或隻提神農,對炎帝與神農的關系則避而不談,如《周易·系辭下傳》、《莊子·盜跖》、《商君書·畫策》、《國語·晉語》、《新書·制不定》、《淮南子·兵略訓)、《禮記·祭法》、《史記·三皇本紀》唐司馬貞補。、《荊楚歲時記》、《括地志》等;二是在一段文字中同時提到神農和炎帝,雖說未言明二者關系,但在用詞含義中似非一人,如《史記·封禅書》;三是将炎帝神農與烈山氏或曰厲山氏視為一人,如《世本·帝系》、《禮記·祭法》鄭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杜注、《國語·晉語》韋注和《帝王世紀》等。那麼,炎帝和神農氏及其與烈山氏究竟是否同一個人?我們認為對此很難籠統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其主要原因恐怕是一個“曆時性”的問題。

任何原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和傳說,這些神話和傳說記錄着他們祖先的業績,總結了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寄托着他們的期望和理想,情節雖則離奇,然而具有不可忽視的科學價值和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血統相近和居處相鄰的若幹原始民族,往往有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神話和傳說,異源的原始民族的融合,必然伴随着異源的神話和傳說的融合。任何神話和傳說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有空間上的移徙與分歧和時間上的演進與變異。因此,對古代的神話和傳說,不可拘泥于一地之言、一時之見,而必須作多向的、動态的考察和研究,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曆時性”。

雖然在一段文字中同時提到神農與炎帝并排出二者先後順序的文獻僅此一見,但這條材料畢竟為我們探讨神農與炎帝的關系提供了主要證據。此外,如前面提到過的文獻記載神農、炎帝三種情況的另外兩種情況也提供了佐證。因為如果神農與炎帝從來都是一人,為何先秦典籍毫無所載,而所載者皆為漢魏以降學者的注疏?

不過,我們考證早期神農與炎帝并非一人,為的是正本清源,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二者有着密切的關系乃至有過合一的曆史。相反,我們認為漢魏以降不少學者将神農與炎帝視為一人,自然不是空穴來風。情況是漢魏以降不少學者将神農與炎帝視為一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從主觀方面看,神農與炎帝都同農耕有關,他們既是氏族或部落的名稱,又是其首領的名号。神農氏的主要貢獻在于“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系辭下傳》,即發明農耕。而遠古時期農耕對天文曆象的依賴性非常大,作為“以火名官”的炎帝《史記·三皇本紀》,在天文曆象方面顯然要高出一籌。加之炎帝部落廣泛散居于黃河中遊和漢水流域,地廣人衆,雖較神農部落晚起,卻後來居上,一度成為包括神農部落于其中的部落聯盟,炎帝也因而成為這個部落聯盟的“身号”《世本·帝系》。但神農部落畢竟興起較早,對農業的貢獻較大,因而成為這個部落聯盟的“代号”?或“世号”《潛夫論·五德志》。“神農——炎帝”或“炎帝神農氏”在世人的心目中不僅融為一體,而且成為世襲性稱号。從民族學角度上說,氏族、部落首領稱号的世襲性是自然的或普遍的。例如從亞洲華北平原遷徙到美洲的印第安人的一支——易洛魁人部落聯盟内,“每一個首領職位的名号也就成了充任該職者在任期内的個人名字,凡繼任者即襲用其前任者之名”。即新任首領就職之後,“他原來的名字就‘取消’了,換上該首領所用的名号,從此,他就以這個名号見知于人”。摩爾根:《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

從客觀方面看,炎帝與神農合二而一的過程,大緻經曆了共處、同尊、合并三個階段。張正明:《炎帝雜論》,《炎帝與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戰國時代,五行學說大盛。五行與五方、五色相配,有關的古帝不得不按五行學說各就各位。《淮南子·天文訓》說:“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為黃色,黃帝是正稱;南方為赤色,因而炎帝别稱赤帝。五行學說把炎帝定位在南方之後,原來居于南方的神農便與炎帝為伍。這是第一階段——共處。

随着周朝的建立,周人陸續東遷。奉炎帝為始祖的姜姓周人除小部在齊國外,多數被周朝派到淮、漢之間,讓他們鎮守南方。少數姜姓的周人留在關中的東部和中原的西部,勢力分散,不為諸侯所重。由此,關于炎帝的神話和傳說在淮、漢之間流行起來,在關中反而不大流行了。南遷到漢水中遊北部的姜姓周人崇奉炎帝,原住在那個地區的土著楚蠻崇奉神農,久而久之,相互影響,前者也崇奉神農,而後者也崇奉炎帝了。這是第二階段——同尊。

春秋中期以後,楚國席卷淮、漢諸侯,所有南遷的姜姓周人都成為楚國的臣民,而且,同楚蠻一起,逐漸與楚人融合了。先前本已難截然分開的同一部落聯盟的兩位部落首領,終于化成一位古帝——炎帝神農氏了。這是第三階段——合并。

上述合二而一的過程,大緻完成于秦漢之際。因此,“炎帝神農氏”這個稱号始見于成書于秦漢之際的《世本·帝系》。大局初定,一時還不易得到公衆普遍認可。因此,連大史學家司馬遷在涉及炎帝與神農的關系時也表達得含蓄而委婉。《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于坂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在這裡,司馬遷既說“神農氏世衰”,不能征伐暴虐百姓的諸侯,卻又說“炎帝欲侵陵諸侯”,豈不是說炎帝與神農并非同一個人?清人崔述在《補上古考信錄》中即提出如此質疑:“夫神農氏既不能‘征諸侯’矣,又安能‘侵陵諸侯’?既雲‘世衰’矣,又何待‘三戰然後得志’乎?且前文言衰弱,凡兩稱神農氏皆不言炎帝;後文言征戰,凡兩稱炎帝皆不言神農氏。”于是,他得出這樣的結論:“然則與黃帝戰者自炎帝,與神農氏無涉也。”然而,崔述卻忽視了關鍵的一點。《史記·五帝本紀》這則材料的最後部分,恰好否定了他的意見。司馬遷說,黃帝在坂泉戰勝了炎帝,又在涿鹿擒殺了尤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裡的被代替者“神農氏”即被戰勝者“炎帝”,說明司馬遷在潛意識中是将炎帝與神農氏視為一體的。當然,這個神農氏決不是始作耒耜、教民農耕的神農,而是其後裔中與炎帝同時且共為一部落聯盟者吳量恺:《神農氏的興起與炎帝文化的效應》,《炎帝與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大約從兩漢之際起,公衆才一緻認為炎帝即神農了。

先秦典籍視神農與炎帝為二,固然有諸多因素,但那時神農與炎帝合二而一的客觀條件尚未完全形成則是最主要的原因。

神農别号烈山,對此,史家無異議。“烈山”始見于《國語》和《左傳》,似乎比“神農”早出,或許是神農氏的古稱。《國語·魯語》記春秋初年魯國大夫展禽的話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春秋末年晉國太史蔡墨談到這段曆史時說:“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大約成書于戰國或漢初的《禮記·祭法》幾乎全文引用了上述展禽的話,所不同的隻是把“烈山氏”改為“厲山氏”,把“其子曰柱”改為“其子曰農”。其原文為:“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對于《禮記·祭法》改“烈山氏”為“厲山氏”,東漢鄭玄在注中作了說明。他說:“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有烈山氏。”又《漢書·古今人表》

作“列山氏”。西晉皇甫谧《帝王世紀》也說:“神農氏起列山,謂列山氏。”實際上,“烈”、“列”、“厲”三字上古均為月部來紐入聲,王力拟音為[liat]王力:《詩經韻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讀音相同,故可通用。如《楚辭·招魂》“厲而不爽些”,王逸注:“厲,烈也。”《詩經》“垂帶而厲”,鄭玄注:“厲字當作烈。”漢《郊祀歌》“體容與,萬裡”,晉灼注:“世,古列字。”師古注:“世讀與厲同。”可見,說厲山氏、列山氏就是烈山氏,是完全正确的。徐揚傑:《炎帝神農氏在中國史前傳說中的地位》,羅運環:《戰國農家學派與神農及神農故裡》,均載《炎帝與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對于《禮記·祭法》改“柱”為“農”,唐孔穎達作疏時作了解釋。他說:“其子曰農,能殖百谷者,農謂厲山氏後世子孫,名柱能殖百谷,故《國語》雲:‘神農之名柱,作農官,因名農是也。’”這就是說,“柱”也好,“農”也好,都是神農之名,其名雖異,其實則同。有的學者認為,柱,就是田主的“主”,它是由最早的農業工具——點種用的尖頭木棒演化而成的孫常叙:《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據《周禮·大司徒》記載,古代祈年要祭祀主稼穑的神,稱田祖或先啬,始耕田者,為此在社稷壇周圍“樹之田主”,也就是立木主作為田神的象征。點種棒是最早的農業工具,早期農業階段正是在它的幫助下使沉睡的種子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因而産生了對工具的崇拜,點種棒成了祭典中主稼穑之神的标志——木主,即柱。所以烈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百蔬”的傳說,記載的是原始農業脫胎于采集狩獵的曆史。處于農業前夕的澳大利亞人不僅常用火獵,而且還會利用袋鼠喜食雨後或山火後新生嫩草的認識,組織專門的捕獵。

出生地

由于神農與炎帝有時代早晚之别,所以在探讨其生地時也宜将二者分開。至于炎帝神農氏合一後的生地,則另當别論。

(一)神農生地

據大量的文獻記載分析,神農生于烈山。《國語·魯語》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也說:“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禮記·祭法》的說法也基本相同:“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前文已充分論證烈山氏、列山氏、厲山氏實為一人,其子柱或農即神農。烈山,很可能就是神農之先輩也可說是第一代神農放火燒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總之神農起于烈山已無疑問。

唐代蕭德言所編《括地志》記載:“厲山在随州随縣北百裡,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于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唐代後期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志》記載:“随縣,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随國城也,曆代不改。……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一百裡。《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故曰厲山氏。”

北宋王存等主編的《元豐九域志》記載:“随州:神農廟,在厲鄉村。”

南宋羅泌《路史》記載:“神農井在賴山(即厲山),舊說汲一井則八井皆動,人不敢觸。今惟一穴,大木旁蔭,即其處立社。”

清代章學誠主持編纂的《湖北通志·輿地志》記載:“厲鄉,在州北,今名厲山店。……亦雲賴鄉,故賴國也。有神農社。”

上述記載無一例外地表明,神農生于厲山,厲山位于今随州北。神農生于随州厲山一說代代相因,衆口一詞,足證不謬。

雖說炎帝神農氏合一的史實形成于遠古,但合一的觀念至秦漢之際方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農氏生地的學者,是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鄭玄根據《國語·魯語》中展禽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關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論,參之以秦漢之際炎帝與神農合一的定說,在為《禮記·祭法》的類似記載作注時,将厲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視為一人:“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鄭玄以為烈山氏(神農氏)同炎帝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處。時隔不久,三國時吳韋昭率先響應鄭說。他在為《國語·魯語》展禽的話作注時說:“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由于先秦典籍隻有神農氏(烈山氏)生地的記載,未見炎帝生地的記載,以緻鄭玄、韋昭将炎帝神農合一後的生地定在烈山。

相關活動

1987年11月,美籍華人周共、王德樵遠渡重洋,尋根問祖,将保存在美國華岡博物館的始祖炎帝神農畫像贈送給厲山鎮人民政府。

随州市自1991年開始,連年舉辦炎帝神農生辰慶典活動和炎帝神農文化節、節根節,進一步确立了炎帝神農故裡不可撼動的地位。

1993年由湖北省文化交流協會、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襄樊市人民政府、随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湖北烈山炎帝神農節”在随州市隆重舉行開幕式。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旅遊局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悼和3000餘名中外嘉賓雲集随州。

2009年起,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舉辦“華人尋根節”活動。

2020年5月18日,開通網絡拜祖平台,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渠道。

上一篇:華人

下一篇:雪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