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

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又稱為海洋漁業資源或海洋水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與海水化學資源、海洋動力資源和大多數海底礦産資源不同,其主要特點是通過生物個體和種下群(Subpopulation)的繁殖、發育、生長和新老替代,使資源不斷更新,種群不斷獲得補充,并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而達到數量上的相對穩定。在有利條件下,種群數量能迅速擴大;在不利條件下(包括不合理的捕撈),種群數量會急劇下降,資源趨于衰落。
  • 中文名:海洋生物資源
  • 外文名:Subpopulation
  • 用途:
  • 分類:
  • 别 名:海洋水産資源
  • 意 義:經濟動物和植物的群體數量

内容簡介

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又稱為海洋漁業資源或海洋水産資源。它們與海水化學資源、海洋動力資源和大多數海底礦産資源不同,其主要特點是通過生物個體和種下群(Subpopulation)的繁殖、發育、生長和新老替代,使資源不斷更新,種群不斷獲得補充,并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而達到數量上的相對穩定。在有利條件下,種群數量能迅速擴大;在不利條件下(包括不合理的捕撈),種群數量會急劇下降,資源趨于衰落。

資源分類

魚類資源

它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如1981年世界海洋漁業捕獲量為6670萬噸,魚類為5757萬噸,占89%。魚類中以中上層種類為多,占魚類捕獲總量的70%左右。主要是鳀科(Engraulidae)、鲱科(Clupeidae)、鲭科(Scombridae)、鲹科(Carangidae)、竹刀魚科(Scomberesocidae)、胡瓜魚科(Osmeridae)和金槍魚科(Thunnidae)等的種類;底層魚中,産量最大的是鳕科(Gadidae),其次是鲆鲽類。

經濟魚類中年産量超過100萬噸的約10種。這10種中,除狹鳕(明太魚;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鳕(Gadus morhua)為底層或近底層種外,其餘8種都是上層魚類,它們是遠東沙瑙魚(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魚(S.sagax)、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魚(Trachu-rus murphi)、秘魯鳀(Engraulis rigens)、沙丁魚(Sardina pilchardus)、大西洋鲱(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這10種魚的産量占海洋魚類産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它們在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從捕獲魚類的食物對象劃分:以食海洋浮遊生物的魚類比例最大,約占75%(其中食浮遊植物的魚類約占19%);食海洋遊泳生物的魚類約占20%;食海洋底栖生物的魚類約占4%;剩下的1%則食各種類群的生物。

海洋魚類資源由于管理不當、利用不合理,有許多種的産量已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如狹鳕、大西洋鳕、大西洋毛鱗魚、太平洋的鲐魚和秘魯鳀等。這說明世界傳統魚類的資源開發已經比較充分,有些種的開發已經過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要擴大魚獲量寄希望于發現和開發遠洋、深海的魚類資源。

軟體動物資源

是魚類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動物資源。據不完全統計,1981年世界海洋軟體動物資源采捕量約為469萬噸,占海洋漁業捕獲量的7.0%。其中頭足類(槍烏賊、烏賊和章魚)的年産量約為130~150萬噸。頭足類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區)常有極大的數量,能夠形成良好的漁場。但因對其種群結構及栖息移動規律了解較少,資源尚未很好開發利用,仍有較大潛力。自70年代後期以來,雙殼類的産量增長很快,僅牡蛎、扇貝、贻貝的年總産量就約200萬噸,各種蛤類約120萬噸。

甲殼動物資源

1981年其産量為310萬噸,在海洋漁業捕獲量中僅占5%。但在經濟上很重要,特别是對蝦類(主要是對蝦、新對蝦、鷹爪蝦等屬)和其他遊泳蝦類(主要是褐蝦和長額蝦科),1980年的産量已達170萬噸,比1976年的130萬噸,增長三分之一。蟹類産量也穩步增長,1975年約為40萬噸,1981年已超過80萬噸。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為主的浮遊甲殼類每年約産45萬噸,可望有大的增長。蝦、蟹的市場價格超過魚類的很多倍,頗受重視的一個類群。由于它們的壽命短,再生力強,因而已成為人工增養殖的對象。

哺乳類動物

包括鲸目(各類鲸及海豚)、海牛目(儒艮、海牛)、鳍腳目(海豹、海象、海獅)及食肉目(海獺)等。其皮可制革、肉可食用,脂肪可提煉工業用油。其中鲸類年捕獲量約2萬頭

海洋植物

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矽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綠藻等11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撈對象僅限于少數幾種,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範圍集中于沿岸地帶,僅占世界海洋總面積7.4%的大陸架水域,卻占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産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産品約2億噸,迄今僅利用1/3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鍊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産生産農牧化。

此外,鲸類的産量每年約2萬多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海洋生物資源。但已捕撈過度,破壞嚴重。

中國海洋捕撈業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全國水産量每年隻有50多萬噸。50年代有了較大提高,達200萬噸,60年代超過200萬噸,70年代增到350多萬噸,但質量下降。渤海、黃海、東海的許多傳統性捕撈對象(如真鲷、小黃魚、大黃魚、鳓魚、鳕魚、鲆鲽類等)資源已嚴重衰落,出現了與世界各海域傳統漁場類似的情況。

地理分布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資料表明:自1938年以來,世界各海區的海洋漁獲量比例有了很大變化。首先被開發利用的是北半球(20°N以北)海域,該海域在1938年占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81%。以後,熱帶和南半球水域的漁獲量迅速提高,由1938年的19%到1980年占總産量的46%(表1)。從近岸到深海各帶區,則近岸區的漁獲量大于其他各區,如1976年海洋生物資源有92%左右捕自僅占有世界海洋面積7.4%的大陸架海域(表2)。不同的海域類型漁獲量也不同,上升流區的面積最小,但漁業産量卻與沿岸區相等(表3)。這是由于以攝食浮遊生物的鳀魚等産量極高所緻;大洋區面積占90%,魚産量卻極低,主要原因是該區生産金槍魚等兇猛性大型魚類,其食物鍊級次高達5級,因而生态效率低。傳統捕撈區在大西洋東北部,西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及中西部其面積僅占世界海洋總水體的20%左右,而捕撈量卻占世界總漁獲量的80%。

每個國家的海洋漁業産量也不同。如1980年,日本最高,為1042萬噸;蘇聯次之,為947萬噸;超過200萬噸的,有中國、美國、智利、秘魯、挪威、印度、南朝鮮、丹麥等國;超過100萬噸的,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墨西哥、朝鮮、冰島、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國家。

開發利用

19世紀及以前,漁業主要在陸地淡水、河口及海岸帶進行。20世紀,海洋漁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1800年世界水産品的産量約為120萬噸,1900年增長到400萬噸,1938年為2100萬噸(海洋水産品為1880萬噸),1970年達到7080萬噸(海洋水産品為6070萬噸)。爾後,産量進入較穩定的階段。

發展潛力

對海洋中可利用的生物資源的潛力,科學家們的見解不盡相同,一般認為有1~2億噸,接近目前海洋漁獲量的2倍左右。2500米的海洋深處曾發現結群性的經濟魚類,說明大陸坡及更深處仍有一定數量的生物資源可為人類利用。估計水深200~2000米範圍内,魚類和非魚類的可捕量約可達3000萬噸。由于許多大型深海魚類壽命較長,性成熟較晚,若過多捕撈同樣會導緻對資源的破壞。

傳統性的漁業,主要是人類單方面的利用,未考慮對漁業資源進行系統地科學管理。海洋生物資源今後開發利用的正确途徑:①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和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同時改革傳統的捕撈方法。②開發海洋食物鍊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③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養殖和增殖業,實現海洋水産生産農牧化。

重要意義

自古以來,海洋生物資源就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近數十年來,人類對水産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長。在20世紀70年代,人類所利用的總動物蛋白質(包括飼料用的魚粉)中,約有12.5~20%(鮮品計算)來源于海洋生物資源。世界海洋水産品總産量,由1938年的1880萬噸增加到1980年的6458萬噸,增長2.4倍。1978年世界海洋漁業總産值為283億美元。

海洋生物資源還提供了重要的醫藥原料和工業原料。海龍、海馬、石決明、珍珠粉、龍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國的名貴藥材。當前,海洋生物藥物已在提取蛋白質及氨基酸、維生素、麻醉劑、抗菌素等方面取得進展。

以貝殼制造工藝品已在中國成為一種行業,一些珊瑚是很受歡迎的藝術品。海鳥糞含磷達20%,是極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頭部的油是精密儀器的高級潤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膠和瓊膠在工業上也有廣泛的用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