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

公立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大學成為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人文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高校,1995年成為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重點大學之一。在120多年的辦學曆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以“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笃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在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學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中文名:浙江大學 外文名:Zhejiang University 簡稱: 創辦人:林啟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學校類别:綜合 學校特色:雙一流、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任少波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23人;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128個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2個、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09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别27個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9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7個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4個 院系設置:7個學部、37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 校訓:求是創新 校歌:浙江大學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紫金港校區: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塘路866号 院校代碼:10335 主要獎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8篇 知名校友:厲綏之 知名教師:竺可桢

辦學曆史

浙江大學的淵源——求是書院創建于1897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并一度停辦。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為第三中山大學工學院和勞農學院);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國立”二字,稱國立浙江大學,下設工、農、文理三個學院。

日本侵華戰争爆發後,浙江大學被迫輾轉西遷貴州。在中國著名氣象、地理學家、校長竺可桢先生領導下,浙江大學曆經艱辛,筚路藍縷,崛起為當時國内有影響的幾所著名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1946年秋學校遷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學已發展為擁有文、理、工、農、師範、法、醫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的綜合性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進行調整,浙江大學的學科和院系設置發生了很大變動。其部分系科調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獨立成校,或與之江大學、浙江省立醫學院等院校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學前身為建于1897年的育英書院;浙江省立醫學院前身為建于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浙江大學文學院、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的文理學院和浙江師範專科學校合并,建立浙江師範學院,1958年又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并,定名杭州大學;浙江大學的農學院單獨分出成立浙江農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的醫學院與浙江省立醫學院合并,成立浙江醫學院,1960年更名為浙江醫科大學。調整後的浙江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源出一脈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均取得了較大成就。浙江大學成為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人文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高校,1995年成為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重點大學之一。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也分别成為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于國内同類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響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并分别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和重點建設項目立項論證。四所學校對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國務院批準,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浙江大學,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面向21世紀在我國組建若幹所規模大、層次高、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具有重要示範意義,必将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産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新的浙江大學仍定名“浙江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實行教育部與浙江省共建共管。

學校概況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内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交叉學科等13個門類,設有7個學部、37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7家直屬附屬醫院。學校現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甯等7個校區,占地面積6223440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787萬冊。截至2020年底,學校有全日制學生60739人、國際學生5596人、教職工9674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52人、文科資深教授1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0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4人。在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學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浙江大學緊緊圍繞“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在長期的辦學曆程中,學校湧現出大批著名科學家、文化大師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4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位“八一勳章”獲得者、1位全軍挂像英模、5位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6位“最美奮鬥者”和210餘位兩院院士等傑出典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推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

浙江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台,彙聚了各學科的學者大師和高水平研究團隊。“十二五”以來,學校多項科研創新指标保持全國高校前列,作為牽頭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6項;《中國曆代繪畫大系》、《中華禮藏》、敦煌學等文化傳承創新成果在海内外産生了廣泛影響。

今天的浙江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緻力于傳播與創造知識,弘揚與引領文化,服務與奉獻社會,堅持“更高質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夢想”的戰略導向,統籌推進“五大體系”“五大布局”“五大戰略”,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文化傳統

校标

浙江大學現行校标始見于1990年12月15日公布的浙江大學校标設計稿方案(詳見方案一、方案二)。通過廣泛征求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較為一緻地傾向于方案一,即以傳統的求是鷹為主體所構成的校标設計稿,保留二三十年代浙江大學校徽中求是鷹的基本形狀,體現曆史的繼承性。

1991年1月22日學校舉行校務會議,對校标方案作了審議,會議認為二個校标設計方案在設計思想和表現形式上各具特色,方案二在形式上有一定新意。經過讨論,校務會議确定方案一為校标方案,并作進一步修改完善。1991年1月31日校務會議再次審議了修改後的校标,現行校标獲得正式通過。2017年5月11日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校标的數字化精細化處理方案。n校标,是學校的象征。用于學校重要活動場所、有關學校文化傳播與展示媒介等。

校訓

校訓:求是創新n共同價值觀核心詞:勤學 修德 明辨 笃實n浙大精神:海納江河 啟真厚德 開物前民 樹我邦國

浙江大學校訓——“求是創新”的淵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書院。求是書院自創建之日起,就提倡“務求實學,存是去非”。并在師生中逐漸形成了“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以盡一已職責”的“求是”校風,這種校風一直延續到以後的浙江大學。

抗戰期間,浙江大學西遷流亡辦學,艱難困苦和生死别離,使竺可桢校長對“求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廣西宜山的開學典禮上,作了《王陽明與大學生的典範》的演講。在演講中,他以王陽明的求是精神、遇險不畏精神、艱苦卓絕精神和公忠報國精神,激勵浙大師生在艱危中奮發進取,并提出要以 “求是”兩字為校訓,以便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求是”的優良傳統,貫徹治學的精義。1938年11月19日,校務會議正式通過了竺可桢的這項提議。關于“求是”的涵義,竺可桢曾作過多次闡述,他在《求是精神與犧牲精神》的演講中說:“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後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最好的例子就是科學史上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牛頓、達爾文、赫胥黎等人“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的行為。中國也有不少具有求是精神的先賢,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孫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實行革命,這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的精神。在此,竺可桢已經将“求是”的涵義大大地拓廣和深化了,他所倡導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學精神、犧牲精神、革命精神、奮鬥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繼後,竺可桢又在《科學之方法與精神》一文中更明确地闡述了“求是”的方法和路徑,他說:“近代科學的目标是什麼?就是探求真理。科學方法可以随時随地而改換,這科學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學的精神,是永遠不改變的。……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态度應該是:(1)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撓,不畏強禦,隻問是非,不計利害。(2)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3)專心一緻,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饬毫不苟且。”竺可桢的這些論述,特别是他所概括的科學家應取的三種态度,不僅為萬千“求是”學子所遵循,而且一直為科學家們所稱頌。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大學的曆任領導人,在繼承和發揚求是精神的基礎上,特别強調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開拓創新精神。自那以後,浙江大學逐漸形成了“實事求是,嚴謹踏實,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優良校風。

1988年5月5日,由路甬祥校長主持的校務會議決定以“求是創新”為新時期浙江大學校訓。這是浙江大學為了适應迅猛發展的現代科技和社會需求做出的正确決策,是對求是精神的發揚光大。

路甬祥1992年在建校95周年的緻詞中說:“創新(即創造)精神,嚴格地說,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但人們往往把求是理解為求實,側重于對現有知識的認識和運用,對現狀的客觀分析和把握,而不特别強調創造與創新……。創新,正是曆史上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和傑出人才的共同特點。浙江大學要辦得有中國特色和自身特點,培養一大批具有獻身、求實、創新、協作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必須十分重視創新精神的提倡,并且形成良好的群體意識,堅持正确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原則,堅持開放,改革創新。創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發展的規律。要使我們學校同步于時代,并不斷地取得進步和發展,必須在繼承和發揚求是精神的基礎上強調創造力的開發,強調培植求是創新精神。”路甬祥的這段話,既是對為何要立“求是創新”為校訓的解答,也是對“求是創新”的诠釋。

潘雲鶴在1995年浙江大學教學工作會議作的題為《抓住時機,迎接挑戰,邁向一流》的講話中,提出了知識(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質(Quality)并重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使得“求是創新”的方法和路徑更為具體、明确。潘校長這裡所說的知識,包括專業知識、交叉知識;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外語能力、計算機能力、創新能力、寫作能力、組織能力、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等等;素質包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任少波

校長

吳朝晖

黨委副書記

吳朝晖、張宏建、朱世強葉、葉民、邬小撐 、傅強

副校長

嚴建華、張宏建、何蓮珍、王立忠、周天華、吳健、黃先海

黨委常委

任少波、吳朝晖、嚴建華、張宏建、朱世強、葉民 、何蓮珍、 王立忠、邬小撐、傅強、樓成禮、李曉明、葉桂方

總會計師

石毅銘校長助理陳昆松、胡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