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沿

漢語漢字
沿,漢語常用字。讀音 yán。[1]最早見于《左傳》——王沿夏,将欲入鄢。基本含義為順着,照着;引申含義為因襲相傳、邊、在衣服等物的邊上再加一條邊。沿的常用詞組為沿岸、沿邊、沿邊兒、沿波等。包含沿的常用成語為沿波讨源、沿才受職徠洎、沿頭條才授職、沿流求源等。
  • 中文名:沿
  • 拼音:yán
  • 部首:氵
  • 倉颉:ecr
  • 鄭碼:vqj
  • 筆順:44135251
  • 注音:ㄧㄢˊ,ㄧㄢˋ
  • 總筆畫:8
  • 部外筆畫:5
  • 四角碼:37161
  • 98五筆:iwkg
  • 86五筆:imkg
  • 統一碼:6CBF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沿:yánㄧㄢˊ。

(1)同本義[float downstream;flow with the stream]

王沿夏,将欲入鄢。——《左傳》

沿于江海,達于淮泗。——《書·禹貢》

(2)又如:沿溯(順水下行與逆水上行);沿涉(順流而行);沿流(順流而下)

(3)遵循;因襲[follow(street,tradition,pattern)]

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理。——《禮記·樂記》

(4)又如:沿襲(遵循舊制);世代相沿;相沿成習;沿習(因襲;向來因循的習慣);沿慣(依照慣例)

(5)順着衣物的邊再鑲上一條邊[trim (with tape,ribbon,etc.)]。如:沿鞋口

(6)邊(多用在名詞後)[edge;border]。如:邊沿;前沿

(7)某物的邊緣[edge]。如:炕沿

沿:yàㄧㄢˋ。

衍義:引申指“邊緣、岸”。如:《西遊記·第二二回》:“隻讓你引他上來,我攔住河沿,不讓他回去,務要将他擒了。”。又如:床沿、階沿。

常見詞組

沿岸

yán’àn

〖alongthebank〗∶順着河岸或海岸

〖littoralorriparian〗∶在河岸或海岸附近

延邊兒

yánbiānr

〖trim(withtape,ribbon,etc.)〗把窄條的布或縧子等縫在衣物邊上

沿革

yángé

〖evolution;courseofchangeanddevelopment〗〖事物〗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因襲和變革

載懷沿革,事有不同。——《隋書·高祖記》

政典沿革。——孫贻讓《周禮正義序》

沿海

yánhǎi

〖coastal;off-shore;alongthecoast;offtheseashore〗

濱海區域

靠近海的陸地;緊挨海的陸地

沿洄

yánhuí

〖goupanddownwiththestream〗指順水而下或逆流而上

沿江

yánjiāng

〖alongtheriver〗靠江地帶;順着江河

沿例

yánlì

〖continuetousetheoldexamples〗沿用舊例;援例

沿路

yánlù

〖alongtheroad;ontheway〗靠路邊;一路上

沿條兒

yántiáor

〖tapeforjoiningpartsofdress〗沿邊兒用的綢布條兒

沿途

yántú

〖ontheway;throughoutajourney〗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終點的路上

沿襲

yánxí

〖carryonasbefore;follow〗依照舊傳統或規定辦理;因襲

沿線

yánxiàn

〖along…sectionof〗指靠近交通線、邊界線的地方

鐵路沿線

沿用

yányòng

〖continuetouse〗繼續使用〖過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沿用原來的老辦法

沿着

yánzhe

〖along〗∶順着

沿着長安街走向天安門

〖toward〗∶順着進程到

沿着裁軍的道路邁進了一大步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與專切《集韻》《韻會》餘專切,?音鉛。《說文》沿,緣水而下也。《書·禹貢》沿于江海。《傳》順流而下曰沿。

又循也。《禮·樂記》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注》沿猶因述也。《疏》謂因而更攺也。

又《集韻》沇,古作〈氵㕣〉,卽沿字。注詳四畫。俗作㳂。

說文解字

沿【卷十一】【水部】

緣水而下也。從水㕣聲。《春秋傳》曰:“王沿夏。”與專切

說文解字注

(沿)緣水而下也。禹貢。沿于江海。達于淮泗。鄭本沿作松。字之誤也。馬本作均。依今文尚書也。均者、沿之假借字。如三年問反巡過其故鄉、荀卿巡作鉛。假鉛為巡。其理一也。從水。㕣聲。與專切。十四部。㕣古文沇。春秋傳曰。王沿夏。左傳昭十三年曰。王沿夏。将欲入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