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起源于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又不是一般的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它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區域文化中的“核心區域”文化,屬于中國古代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所謂“核心區域”文化,就是影響整個國家的文化;所謂“根文化”,就是國家的文化之“根”。河洛文化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荥陽、開封,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源一帶。
    中文名:河洛文化 外文名: 别名: 中心:洛陽 西至:潼關、華陰 東至:荥陽 南至:汝穎 北至:晉南、濟源

概述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的黃河中遊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颍水上遊登封等地,大緻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區。

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曆史依據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内。河洛文化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國都文化連綿不斷。黃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國時代,黃帝都有熊,颛顼都帝丘,堯都平陽,舜都蒲坂;黃河文明發展期的夏商周王國時代,夏都陽城、陽翟、斟鄩、老丘,商都亳、隞、相、殷,周都豐鎬、洛邑;黃河文明興盛期的帝國時代,西漢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陽和開封。

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内,幾千年的建都曆史,形成了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都文化。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樹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點,有許多文明源頭都在這一地區。如最早出現的國家在這裡,由于曆史上各種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遷,甚至播遷到海外。

據姓氏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于中原。民族基因。善于吸收、包融、開放、凝聚的民族個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最突出的還是大一統的民族基因,從邦國、王國到帝國的幾千年中,人們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大,反對分裂,一直進行着不懈的鬥争,并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優秀的傳統現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凝聚力和靈魂。

河洛地區的夏商王國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的早期王國。在同時期的當今中國範圍之内,各地沒有比夏商王國對以後中國古代曆史發展影響更大、更為重要的王國。尋找直接産生夏商王國文明的考古學文化,是實施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關鍵。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

學術界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中,由于遼西紅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發現,一種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區、“多元”學說比較流行,而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關鍵性作用卻被忽視。

在中國古代曆史的“文明化”過程中,在不同地區的不同考古學文化社會群體,基本在相同時期或稍有先後進入“文明”時代,形成“萬邦”、“萬國”的局面。但是這些“萬邦”、“萬國”,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學意義上的、數以“萬”計的“國家”,這還是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大學術課題。

作為科學常識而言,這些“萬邦”、“萬國”對以夏商王國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的影響不可能是等同的,進而言之,即使當時的“萬邦”、“萬國”文化對河洛地區的夏文化産生影響,形成于河洛地區的夏文化及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區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這是因為,不斷發現的考古新資料說明,夏文化産生于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也就是說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區“土生土長”的考古學文化。

曆史地位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是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文物古迹

甲骨文

20世紀初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通過艱辛努力,釋讀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與古代曆史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證明了殷墟确實屬于商代晚期都城,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關于有商一代曆史的基本可信。

遺址

二裡崗

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市發現了屬于商代早期的二裡崗遺址,幾十年來的田野考古工作證實,二裡崗遺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規模巨大的城牆、數量衆多的宮殿建築遺址,有重要的手工業作坊遺址,還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銅禮器的出土。這就說明該遺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應該是商代早期都城遺址之一。

80年代初,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陽山電廠基本建設時,在偃師縣城和塔莊一帶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

此後,考古發現了這座城址的宮城遺址及其中多座宮殿建築遺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牆與範圍,發掘了城門遺址、庫房遺址和一些手工業遺址,清理了同時期的若幹墓葬。

通過對這些豐富考古資料的深入、全面、系統的考古學研究,證明偃師商城遺址與鄭州商城遺址同樣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而且偃師商城還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保存着宮城與郭城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從考古學上解決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問題,從而使安陽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區找到源頭。

二裡頭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學家在河南偃師二裡頭村找到了早于安陽殷墟商代遺址、晚于河南龍山文化的大型建築遺址。其後,這裡又發現了數十座大型夯土建築遺址,考古工作者全面發掘了其中的第一、二号大型建築遺址及其它宮殿建築遺址。研究表明,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遺址。

除此之外,二裡頭遺址還發現了圍繞這一大型夯土建築群遺址的圍牆遺迹,初步研究确認這是宮殿建築群周圍的宮城遺迹。在二裡頭遺址範圍之内還發現了制銅手工業作坊遺址、貴族墓葬、重要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遺物。上述一系列考古發現證實,晚于河南龍山文化的二裡頭遺址,不但早于安陽殷墟遺址,也早于鄭州商城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

據此,學術界一般認為以二裡頭遺址命名的“二裡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二裡頭遺址不但是一處重要的、典型的“二裡頭文化”遺址,還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遺址,即曆史文獻所說的“夏墟”。正是由于偃師二裡頭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不但确定了夏代後期的都城遺址,而且使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中的曆史地位更為突出。

閩台粵瓊河洛文化

河洛人南遷

閩南人也稱為河洛人,為中原河洛南遷移民後裔。在漳州閩南族群(河洛族群)和客家族群混居的地方,閩南人以河洛人自稱跟客家人以作區别。現今閩南語和閩南的概念是20世紀50年代之後才形成的。早期閩南人(河洛人)為了把自己的語言同客家人區分開來,稱自己的母語為河洛語。

行走在閩南的土地上,無論在甯靜的鄉村或繁華的市鎮,無論是绮麗堂皇的民居樓房亦或莊嚴肅穆的家族祠堂,門楣的匾額上,随處可見鑲刻着這些醒目的大字:“西河衍派”、“太原衍派”、“清河衍派”、“隴西衍派”、”“天水堂”等等。

這些郡望都表明了姓氏的源頭,追溯着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西河是林姓郡望,即今河南浚縣、滑縣及其迤南迤北一帶。清河郡是張氏郡望,在今河北東南。太原郡是王氏郡望,在今山西南部。隴西郡為李氏郡望,在今陝西。

在閩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有一本族譜,如同戶口本。一部部族譜,就是一部部家族南遷的血淚史。許多族譜開篇就是“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闆蕩,士族南遷......”.雖早已落籍千年,也早已經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根”文化穿越千年,融入了閩南人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北方漢人紛紛南下尋找避亂之所,于是便有了“八姓入閩”的傳說,史稱:“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闆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蕭梁末年,發生了侯景之亂,江東遭到嚴重破壞,千裡無人煙。未遭殺戮的人民被迫四處逃難,福建地近江東,自然成了避亂之所,由今浙東、浙南移入閩地的人很多。

唐初福建九龍江流域爆發了所謂“蠻獠”的“嘯亂”,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派陳政統率府兵3600名入閩平亂。陳元光以鷹揚衛将軍的身份,随父陳政領軍入閩。初戰失利,唐朝廷又令陳政的兩位兄弟陳敏、陳敷再率府兵3000共58姓前來支援。平叛後,這些府兵将士及其家屬就在漳州一帶定居,這是中原士民遷居入閩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後期,中原戰亂紛擾,軍閥各據一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遷,形成了漢人入閩的又一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部入閩的數量最大。王潮、王審知原為河南光州固始縣的農民,乘黃巢起義之機組織鄉兵渡江南下,光啟元年(885年),王氏軍隊進入閩西、閩南,次年八月占領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後來審知被封為閩王,建都福州。閩王審知執政,保境安民,發展經濟文化,衆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侶、商賈及一般貧民入閩定居。

閩台片閩南文化

閩南指福建南部廈漳泉三市,處于九龍江和晉江流域。永嘉之亂,是閩南族群形成的起點。閩南家家戶戶都有族譜,一本本族譜就是一部部南遷的血淚史。“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闆蕩,衣冠南渡……”。

晉江流域是閩南最早開發的地區。由于對故土的思念,便把新住地的江稱為晉江。中原人進駐閩南以後,便把其成熟的語言,先進的文字書寫、禮儀、服飾、民間信仰、建築風格在閩南傳播。來自中原的河洛語與當地閩越族語言融合,泉州話在此時開始形成。

唐總章二年,閩南蠻獠嘯亂,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固始府兵平叛。陳元光奏請設立漳州。由于此次移民是政府組織的,因此漳州的河洛人獲得了絕對的優勢,當地閩越族要麼接受同化,在“唐化裡”定居,要麼遁入閩西深山。漳州的設立标志着閩南族群的形成。當地百越稱這些中原移民為“唐人”,這些開漳将士也以唐人自居。随着閩南人遷移台灣和南洋,台灣和海外華人便以“唐山”代稱故土,海外華人聚居區便稱為唐人區。

廣東海南泛閩南文化

漳州的設立,标志着閩南中原南下的人口超過了當地的閩越人口,成為了主體民族。靖康之亂以後,宋朝隻剩下了半壁江山,之前荒蠻的福建,一下子成為了南宋的經濟文化重鎮。南宋末年泉州超越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朝中期漳州月港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個對外通商口岸,這都促進了閩南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繁殖。閩南地區也由人口輸入地區成為了人口輸出地區。

閩南人多地少,臨近的廣東潮州惠州粵西雷州和瓊州就成了吸收閩南過剩人口的區域。“潮州人,福建祖”,這是一句在潮汕廣為流行的俗語。它給我們傳遞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曆史信息———潮汕人的先祖大部分是從福建移民而來的。正因為如此,潮汕人又稱福佬人。

明代中後期的王士性對潮州的文化地域歸屬有一段精采的論述,今已廣為人知,雲“潮州為閩越地,自秦始皇屬南海郡至今,以形勝風俗所宜,則隸閩者為是。……其俗之繁華既與漳同,而其語言又與漳、泉二郡通,蓋惠作廣音而潮作閩音,故曰潮隸閩為是。

從河洛文化看黃河文化

洛陽曾居“天下之中”,是我國古代民族交彙融合的重要地區,河洛文化是根植于黃河中遊河洛地區的地域文化,因其所在地域的獨特優勢,逐步影響了沿黃地區的文化孕育形成和發展,在中原文化、黃河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n

對于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自然生态保護固然重要,但人文生态保護同樣必不可少。作為明清時期河洛地區的治水英雄,黃守才在預報天氣和治理黃河水患方面有着突出貢獻。在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持續提升的過程中,強化對黃大王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會推進自然生态環境與人文生态環境的良性互動,從而促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