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

江豚

哺乳綱鲸目鼠海豚科動物
江豚,一種小型鲸類,是鼠海豚科江豚屬僅有的1種。江豚主要特點是沒有背鳍,背部自體前五分之二至尾鳍之間有不明顯的隆起,隆起上有鱗狀皮膚,全身均為淡藍灰色,這些均與鼠海豚屬不同。江豚是江豚屬中唯一的淡水亞種,僅分布于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中,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萬年。由于其數量的銳減,被歸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現已是功能性滅絕的物種,除了江豚,還有大熊貓、白鳍豚、黑犀牛、華南虎等等。
    中文名:江豚 拉丁學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别名:露脊鼠海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鲸目 亞目:齒鲸亞目 科:鼠海豚科 亞科: 族: 屬:江豚屬 亞屬: 種:江豚 亞種: 分布區域:印度洋沿岸,中國,韓國及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命名者及時間:G.Cuvier,1829 英文名稱:Finless Porpoise

分類學史

曾經,江豚屬被認為隻有一個種及三個亞種,即江豚是單屬種。但2008年的研究建議将其分為兩個物種,即窄脊江豚和印度洋江豚。新近的證據指出它們雖然在相當廣闊的亞洲東部地區中同域生活,但它們卻不能互相交配并繁殖下一代,這些證據使它們傾向于分成兩個獨立的物種。即使是在野生狀态下自由放養的個體,也能從其背的外部特征中将兩者分辨出來。

此外,即使有幾百以至數千條動物屍體已被檢驗,但從來未有找到兩者之間的中間物種,因此有理由相信此兩物種在很久以前,如末次冰川期已經開始分離出來至今。另外根據顱骨測量的證據也可看到兩者之間的明顯分别。此外窄脊江豚也以亞群落的形式在部分地區生活,并可能适用于其廣泛的分布中,因此可解釋為何過往未有将兩種分離的原因。

2018年4月15日,中國和美國科學家在著名的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長江江豚與東亞江豚之間存在着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因此可以将長江江豚認定為獨立物種。

該論文被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論文指出目前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此前都屬于“窄脊江豚”亞種,而經過多年的觀察,長江江豚與東亞江豚之間出現了大量的基因差異,同時兩者之間也存在着生殖隔離,因此現在可以将長江江豚認定為獨立物種。随着長江江豚“升級”為獨立物種,目前鲸豚類物種也由原來的89種增加為90種。

形态特征

江豚屬的物種體長為120-190厘米,體重100-220千克。它們的頭部較短,近似圓形,額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闊,上下颌幾乎一樣長,牙齒短小,左右側扁呈鏟形。眼睛較小,很不明顯。前5個頸椎愈合,肋骨通常為14對。身體的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背脊上沒有背鳍,鳍肢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

尾鳍較大,分為左右兩葉,呈水平狀。後背在應該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寬3-4厘米的皮膚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質鱗。全身為藍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顔色淺亮,唇部和喉部為黃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狀不規則的灰色斑。一些個體在腹面的兩個鳍肢的基部和肛門之間的顔色變淡,有的還帶有淡紅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為顯著。

該屬共有三個物種:印度洋江豚、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後兩個物種比印度洋江豚着色較深,最早是将這它們劃為一個物種的三個亞種。

栖息環境

江豚生活于靠近海岸線的淺水區。主要是在沿海水域,包括淺海灣,紅樹林沼澤,河口和一些大的河流中,偶爾會出現在遠離岸邊的淺水海域。這屬物種對沙地或軟床地區海域有強烈的偏好,通常栖于鹹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遊地帶等淡水中生活,長江江豚是唯一全生活在淡水的亞種。

生活習性

喜歡單隻或成對活動,結成群體一般不超過4-5隻,但也有87隻在一起的記錄。江豚能發出兩大類聲信号,高頻脈沖信号由一連串的單個高頻窄脈沖所構成,一般在20-120個之間,為聲納信号或稱為回聲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測環境、捕食時發出;低頻連續信号為時間連續信号。

由于頻率的高低不同,人耳聽起來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鳥鳴。它與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爾在一起共同嬉戲。江豚對水溫的适應範圍很廣,從4-20℃均能夠正常地生活。

江豚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遊下竄,身體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噴水、突然轉向等動作。側遊時尾鳍的一葉露出水面,左右搖擺,從空中劃過。受到驚吓後便急速遊動,然後一次或連續數次使身體騰空,大部分露出水面,僅尾葉在水中向前滑行,偶爾全部身體都躍出水面,高度達到0.5米。

直立遊動時,身體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與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勢,能夠持續數秒鐘。每當江中有大船行駛,江豚則喜歡緊跟其後頂浪或乘浪起伏。還有有趣的吐水行為,将頭部露出水面,一邊快速地向前遊進,一邊将嘴一張一合,并不時從嘴裡噴水,有時可将水噴出60-70厘米遠。呼吸時僅露出頭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後呈彈跳狀潛入水下。呼吸間隔一般為1分鐘左右,但如果受驚,下潛的時間可達8-9分鐘。

一般如果入水時不弓着身,在水下停留的時間就不會很久,但下潛時弓身的幅度很大,則表示将要深潛,不會連續出水。當順流遊動時,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時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5米左右,而逆流時隻能前進3米左右。如果即将發生大風天氣,江豚的呼吸頻率就會加快,露出水面很高,頭部大多朝向起風的方向“頂風”出水,在長江上作業的漁民們把它的這種行為稱為“拜風”。這可能是天氣變化之前氣壓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頻率,以獲得足夠的氧氣。

江豚的食物包括青鱗魚、玉筋魚、鳗魚、鲈魚、鲚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随着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改變。覓食的時候首先快速遊動,多為深潛,露出水面頻繁,呼吸聲也較大,有時嘴上還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數十厘米高的湧浪。發現獵物後就向前猛沖,接着快速轉體,用尾葉擊水、攪水,驅趕魚群,使其驚散。

接着快速遊動,迅速接近獵物,頭部靈活地轉動、擺動以便準确定位。咬住獵物後,将魚頭調整為正對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然後再進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時将較小的數條魚都銜在口中後,再一次吞下。飽食後便緩慢地遊動或懸浮在水中。

如果集體發現魚群,就協調行動,彼此分開遊動,潛水不深,遊動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撲和甩頭的動作,将獵物包圍,被追逐的數十至上百條銀白色的小魚被迫跳出水面,使水面一片銀光閃閃,場面蔚為壯觀。江豚捕食同時,空中盤旋的鷗類就會及時趕來,趁小魚露出水面時不停地飛速掠過水面,搶食小魚。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

江豚是分布相當廣泛的海獸,從熱帶到暖溫帶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近海、内海及江河都有分布(Reeves and Leatherwood, 1994)。在印度洋,從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到印度、巴基斯坦及整個東南亞沿岸海域及江河,在太平洋,一直分布到日本和朝鮮海岸。

國内分布

中國沿海亦較普遍,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岸都有江豚,且能上溯至各大江河幹流中。據王丕烈(1984,1992)報道:渤海的旅順老鐵山附近水域,終年可見,但以3-4月特多,常能見到數十頭乃至成百頭的大群,5月後多數進入遼東灣;河北及天津沿岸,以渤海灣較多;山東以萊州灣内數量較多。

黃海區的江豚從遼東半島的旅順沿東岸至鴨綠江口一帶;山東半島從煙台沿海往南延伸至江蘇沿海各地。在東海,每年春季魚汛期,江豚逐魚進入長江,并溯河而上,到達距河口1800km的宜昌一帶。在長江口外的崇明島,年年有捕獲;往南,廣布于浙江錢塘江口、舟山群島至溫州灣及福建沿海,台灣省的高雄沿岸及澎湖列島沿岸也有記錄。

在南海,從廣東的汕頭沿海至珠江口,廣西的北海、欽州沿岸都有發現。據張先鋒(1993)調查,除長江幹流外,洞庭湖、鄱陽湖均有分布。

繁殖方式

江豚的交配從雄豚和雌豚之間的熱烈追逐開始到交配結束,一般需要30-60分鐘,一天之中可以出現十多次,而且晝夜不分。雄豚在追逐雌時腹部及尾柄前後遊動,有翻滾、側遊、仰遊等多種姿勢,水面常常被攪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濺。

伴遊時,雄豚和雌豚平行露出水面或潛入水中,身體不同部位觸碰、相蹭,有時它們還用吻端相碰,吻觸對方生殖部位等,逐漸引發交配。當發情到一定程度後,它們将腹面相對,生殖裂靠近,雄豚将生殖器外露,繼續相伴遊動,直至雄獸豚的生殖器插入雌獸陰道内,達到結合。這時水面相對平靜,大約2分鐘之後,交配結束。雄豚和雌豚緩慢地從水中上浮,然後分開。

分娩之前10天左右,雌豚的呼吸頻率逐日增高,食量漸減。到分娩之前5天時乳裂、生殖裂逐漸漲大,張開,乳頭外突。遊泳時常停止于水面,身體左右晃動,好象失去平衡一樣。分娩開始前約25小時,外陰部進一步張開,陰道口有乳白色液體流出。

分娩時陰道口叉開,每隔3分鐘左右上下急遊、翻滾一次,大約持續2一3分鐘後緩慢遊動,間歇3分鐘後再次急遊。每次急遊時,雌豚便開始用力,這樣幼仔就可以産出來一點,但一松勁的時候,仔豚就又縮進去了。

一直到一次間歇之後,雌豚突然持調續用力,才将胎兒整體娩出,幼仔馬上奮力向上遊動,雌豚則腹面朝上,身體朝與幼仔相反的方向遊動,拉斷臍帶。幼仔順勢沖出水面,呼吸空氣。整個分娩過程大約曆時約160分鐘左右。

10月生産,每胎産1仔。雌豚有明顯的保護、幫助幼仔的行為,表現為馱帶、攜帶等方式,非常有趣。馱帶時,幼仔的頭部、頸部和腹部都緊貼着雌豚斜趴在背部,呼吸時幼仔和雌豚相繼露出水面。

幼仔長大一些後,雌豚就常用鳍肢或尾葉托着幼仔的下颌或身體的其他部位遊動,呼吸時也相繼露出水面。攜帶的方式更為常見,雌豚和幼仔靠得很近,相距大約5一10米遠,但身體并不接觸,也是前後相繼露出水面。授乳時,雌豚和幼仔常出沒在水較淺、較緩的區域,雌豚身體稍微側向一邊,将一側鳍肢的露出,幼仔則緊貼雌豚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時間大約為5一10鐘。

有時雄豚也參與撫養幼仔,讓幼仔遊在雄豚與雌豚之間,但一般更靠近雌豚,“一家子”在水中同時沉浮,幾乎平行地露出水面。江豚雌豚的母性極強,如果幼仔不幸被捕捉,雌豚往往不忍丢棄,因此常常也同時被捕。

種群現狀

該屬物種分布範圍有限,被認為處于數量減少的趨勢,主要由于栖息地的喪失,生存的水質環境被污染和破壞,已被列為生存近危,急需保護的物種

中國是長江江豚的故鄉,先後建立了數個保護區:江西鄱陽湖生态保護區、湖北洪湖保護區、安徽銅陵保護區、江蘇鎮江豚類保護區及湖北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18年7月,科學考察估算長江江豚數量約為1012頭。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大幅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但其極度瀕危的狀況沒有改變,依然嚴峻。

保護級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上一篇:鹵料

下一篇:裂頰海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