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頰海蛇

裂頰海蛇

蛇目眼鏡蛇科的一亞科
裂頰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裂頰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啟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鐘之久。從毒液毒性來說,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的裂頰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1]裂頰海蛇(Pelamis platurus),是蛇目眼鏡蛇科的一亞科。與眼鏡蛇亞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尾側扁如槳,軀幹後部亦略側扁。本亞科有13屬、38種。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沒有海蛇。
    中文名:裂頰海蛇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 目:有鱗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簡介

身體表面有鱗片包裹,鱗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膚,可以防止海水滲入和體液的喪失。舌下的鹽腺,具有排出随食物進入體内的過量鹽分的機能。海蛇(Pelamis platurus),是蛇目眼鏡蛇科的一亞科。與眼鏡蛇亞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尾側扁如槳,軀幹後部亦略側扁。本亞科有13屬、38種。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沒有海蛇。

從毒液毒性來說,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的裂頰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生活習性

裂頰海蛇喜歡在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中栖息,在水深超過100米的開闊海域中很少見。它們有的喜歡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卻喜歡在珊瑚礁周圍的清水裡活動。海蛇潛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淺些。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處見到過海蛇。淺水海蛇的潛水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在水面上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每次隻是露出頭來,很快吸上一口氣就又潛入水中了。深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時間較長,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間更是不舍得離開水面了。它們潛水的時間可長達2~3個小時。裂頰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條在一起順水漂遊,便于捕撈。還具有趨光性,晚上用燈光誘捕收獲更多,現代海蛇的個體都不很大,它們對于海洋生活環境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适應性。

食物

裂頰海蛇對食物是有選擇的,很多海蛇的攝食習性與它們的體型有關。有的海蛇身體又粗又大,脖子卻又細又長,頭也小得出奇,這樣的海蛇幾乎全是以掘穴鳗額為食。有的海蛇以魚卵為食,這類海蛇的牙齒又小又少,毒牙和毒腺也不大。還有些海蛇很喜歡捕食身上長有毒刺的魚,在菲律賓的北薩揚海就有一種專以鳗尾鲶為食的海蛇。鳗尾鲶身上的毒刺刺人非常痛,甚至能将人刺成重傷,可是海蛇卻不在乎這個。除了魚類以外,海蛇也常襲擊較大的生物。

生長繁殖

裂頰海蛇繁殖方式為胎生,每次産下三到四尾20~30厘米長的小海蛇。

毒性

裂頰海蛇的毒液屬于最強的動物毒。鈎嘴海蛇毒液相當于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是氰化鈉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類似眼鏡蛇毒的神經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對人體損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經系統。海蛇咬人無疼痛感,其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後30分鐘甚至3小時内都沒有明顯中毒症狀,然而這很危險,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實際上海蛇毒被人體吸收非常快,中毒後最先感到的是肌肉無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強直,有點像破傷風的症狀,同時心髒和腎髒也會受到嚴重損傷。被咬傷的人,可能在幾小時至幾天内死亡。多數海蛇是在受到騷擾時才傷人。

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毒蛇之王”——眼鏡蛇,但海蛇毒性比它還要大。其中,據記載,生活在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列為世界10種毒性最烈的動物之一。還有生活在亞洲帝汶島的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動物。它們咬人可在數十分鐘内緻死。中國有海蛇19種,廣泛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山東、遼甯等省的沿岸近海。

上一篇:江豚

下一篇:白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