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市

東興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
東興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因興起于北侖河東岸而得名,與越南北方最大經濟特區芒街市僅一河之隔,是我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國家最便捷的海陸通道。[1]1996年,東興成為縣級市。2012年,全市轄3個鎮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有陸地邊境線39公裡,海岸線50公裡,區域面積590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4.8萬,暫住及流動人口15萬。東興有世界三大紅樹林示範保護區之一的北侖河口紅樹林保護區,有京島風景名勝區、屏峰雨林公園等國家4A級景區,有大清國一号界碑、中越人民友誼公園、民國“南天王”陳濟棠故居等曆史文化景觀。2008年第二屆中國旅遊論壇上,東興市被授予“中國最佳生态旅遊城市”榮譽稱号。2012年被《老年日報》等涉老網站評為中國十大養老勝地。2010年10月16日,東興市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号。
    中文名:東興市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 地理位置: 面積:548.8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3個鎮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中越人民友誼公園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行政類别:縣級市 郵編區碼:538100 電話區碼:0774 建立時間:公元前214年 人口:11萬人(2007年) 地方方言:粵語、客家話、京語、壯語

行政區劃

東興于1996年建市,為防城港市所轄的縣級市。東興市下轄東興、江平、馬路三鎮,有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面積548.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1萬人,流動人口5萬多人。主要居住有漢、京、壯、瑤等民族,是京族在我國唯一的聚居地,現有京族人口約1.5萬人。

東興市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東興境屬象郡,始收歸版圖。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東興境為南越國領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東興境屬交趾郡地。

三國、晉朝時,東興境屬吳國,為交州合浦郡地。

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今東興原名“安平”,東興鎮是安平縣縣治所在地,同時是黃州、甯海郡駐地,安平縣為甯海郡轄地,隸黃州。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黃州改名玉山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安平縣更名海安縣,縣治不變,改隸甯越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置玉山州,治今東興附近;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安海縣(海安縣更名)改隸欽州;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複置玉山州,後改名陸州,安海縣為其轄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陸州改為玉山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海縣更名甯海縣,治所仍在今東興鎮;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玉山郡複改為陸州,甯海縣複隸陸州,治所在今東興鎮。

五代時期東興境隸屬不變。

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廢甯海縣,以其地并入欽州的安京縣;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欽州隸廣南西路;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安京縣改為安遠縣,東興境為其轄地,随欽州隸廣南西路。

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欽州設安撫司;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欽州改為欽州路,置總督府取代安撫司,隸屬同年置的潭州行中書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次年,潭州行中書省改為湖廣行中書省,欽州路随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改屬。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欽州路改為欽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欽州府為欽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欽州為欽縣,隸廉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欽縣複為欽州,隸廉州府,廉州府隸廣東布政使司。

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欽州直隸廣東省,同時置轄防城縣,東興境為防城縣轄地。

中華民國9年(公元1920年),防城縣直隸廣東省。

民國25年(公元1936年),防城縣改屬廣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公元1938年),防城縣改屬廣東省南路行署,東興境為防城縣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2月9日,東興解放,随防城縣屬廣東省南路專區管轄。

1950年,防城縣改屬廣東省欽廉專區。

1951年5月14日,防城縣随同欽廉專區委托廣西省代管;同年8月11日,欽廉專區改稱欽州專區,防城縣随着改屬。

1952年3月8日,防城縣随同欽州專區正式劃歸廣西省管轄。

1955年5月31日,防城縣随着合浦專區複劃歸廣東省管轄,今東興境仍系防城縣轄地。

1957年3月26日,防城縣析出部分轄地置十萬山僮(壯)族瑤族自治縣,縣治設在東興。

1958年5月1日,十萬山僮(壯)族瑤族自治縣更名為東興各族自治縣,縣治東興鎮;同年12月1日,撤消防城縣,其行政區域并入東興各族自治縣。

1959年3月20日,撤消合浦專區,東興各族自治縣改隸湛江專區。

1965年6月26日,東興各族自治縣随欽州專區改屬廣西壯族自治區。

1971年,欽州專區改為欽州地區,東興各族自治縣随着改屬。

1978年12月15日,東興各族自治縣縣治遷往防城鎮,改名防城各族自治縣。

1993年7月17日,東興經濟開發區成立,按處級建制管理,屬防城港市轄。

1996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同意設立東興市(縣級),轄東興、江平、馬路等3個鎮,市人民政府駐東興鎮,屬防城港市轄。

至2006年12月,行政區域不變。

地理

氣候

東興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6°C,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中6—9月降雨量占70%左右。全年無霜期313天,平均風速二級左右。

地勢

東興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來往的便捷通道。市區與越南盲街市相隔一條數十米的北侖河,距越南廣甯省會下龍市180公裡,距離越南首都河内308公裡,距廣西首府南甯178公裡,距防城港市39公裡。市内的竹山港、潭吉港、京島港可與中國和越南各大港口通航。

經濟

1996年東興建市後,旅遊被市政府列入發展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旅遊旺市”已成為東興市發展經濟的戰略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東興市旅遊資源得到了科學的規劃和初步開發利用。

編制出台了《東興市旅遊發展規劃》,加強了旅遊景點的配套設施建設,完成了以口岸管理區和京島旅遊度假區為中心,包括萬尾海堤、中越邊境旅遊辦證大廳、東興口岸出入境通道擴建、新華路拓建以及東興公園、外灘公園等一系列旅遊景點和配套設施建設。

先後成立了華順、虹橋等4家旅行社及一批旅行社分支機構,建成了8家涉外星級酒店,其中三星級酒店4家,二星級酒店4家。與旅遊業發展相配套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座風格各異的賓館拔地而起,一幢幢集中、越、法式建築風格為一體的民房争奇鬥豔,形成了東興獨一無二的風景線。街道的亮化、綠化、美化不斷得到提升,城市的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各項設施不斷完善。

近幾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9.02%,城區面積由1996年的3.8平方公裡擴展到5.2平方公裡,完成了街道水泥路面建設48條32公裡,建成了政府廣場等市政公共設施,有效地拉動了城市旅遊經濟發展。

為發展旅遊業,市委市政府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通過組織和參加各種旅遊節慶、招商會、新聞發布會等活動,大力宣傳東興以及防城港的旅遊資源。

2001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越邊境(防城港市東興)旅遊節”,有效的措施促使東興旅遊越興越旺。每年春節、“五·一”、國慶節“旅遊黃金周”,從東興口岸出境跨國遊的旅客絡繹不絕,整個口岸熱鬧非凡,旅客出入境人數逐年提高,居廣西前茅。

民風民俗

京族三島

京族三島指萬尾、巫頭、山心三島,總面積20.8平方公裡,總人口1.3萬。關于京族三島的來曆,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這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有一隻蜈蚣精,吞食過往的漁民,毒荼生靈,附近漁民苦不堪言。一天,有戶一家三口的漁民出海,又被蜈蚣精吸住船底,動彈不得。

夫婦倆非常驚慌,但他們的小孩非常機智。他叫父母把船上的3個南瓜煮得滾燙,然後丢入海中。蜈蚣精以為是船上的人跳海逃生,便一吞了下去。三個滾燙燙的南瓜下肚,當場把蜈蚣精燙死,屍體也斷成三段,變成三個島。尾巴變成的島叫萬尾,頭部變成的島叫巫頭,中間心髒部分變成的島叫山心。這就是京族三島的傳說。

京族三島是我國京族唯一的聚居地。京族原為“越人”,曆史上亦稱為“京人”,1958年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是越南的大民族,京族三島的京族系15世紀末16世紀初從越南塗山遷徙來的,至今約500年曆史。

哈節

京族在其發展的曆史長河中,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族的“哈節”。“哈節”是京族的傳統節日,“哈”即京語“唱歌”之意,哈節是為了紀念海神公的誕辰。

京族人以海洋漁業生産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邊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興旺,五谷豐登。在哈節來臨之前,京族人家家戶戶趕着把各種活路幹完,打掃清潔衛生,布置一新。到了哈節那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節日盛裝,聚集在哈亭内外,依次進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儀式。

迎神--哈節的第一天,全村人撐着羅傘,敲鑼打鼓,到海邊把本村共同敬奉的海神接入哈亭;祭神--迎神之後第二天進行祭神,由“哈頭”主持祭禮,宣讀祭文,鼓手擊鼓伴奏,并有多種歌舞;入席--祭神完畢,各家各戶把自家最好的食物拿來,集中在哈亭,全村人按地位等級入席飲宴,與神共“食”。席下由“哈歌”、“哈妹”唱哈,通宵達旦,連續三天三夜;送神--全村人把海神送回海中,儀式與迎神相似。萬尾的哈節是農曆初九至十五,巫頭的哈節是農曆初一至初七,山心的哈節是農曆初十至十五。

獨弦琴

獨弦琴,顧名思義,隻有一根樂弦的琴。獨弦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京族最有特色的樂器。獨弦琴結構簡單,是以劈成一半的毛竹筒做琴身,也有用長方形木質音箱做琴身的,左端豎插竹子或牛角的搖杆,杆中間系一根鋼弦。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現為悲涼婉轉,因此又叫“悲涼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人對獨弦琴這種祖傳樂器的珍愛。

安南(越南)是獨弦琴的主要流行地,而今京族的獨弦琴,是他們的祖先遷徙時,從原居地帶到京島上來的。獨弦琴發音豐滿、淳厚,音色清澈明亮,優美動聽,有吟唱般韻味。

京族拉大網

京族三島淺海一帶盛産大小黃魚、馬交魚、尤魚等,京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總結出了拉大網捕魚的生産方式。大網長達1000多米,重約4千斤,每張網價值1萬多元,是由村裡各家各戶出資購買。

拉大網時,要30多人擡網到海邊,由網頭帶頭乘船沿距海邊70多米遠的地方沿沙灘岸線下放,最後拉到沙灘,形成一個800多米長的半月形包圍圈,幾十人各在兩頭拉,從早上拉到中午12時才将大網拉上沙灘。現在一網一般能打幾百至上千斤魚,主要是大小黃魚、馬交魚等,在七八十年代,曾經有一網打1萬多斤魚的壯舉。

高跷捕魚

高跷捕魚也是京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捕撈魚蝦的方法。在京族三島淺海一帶,小魚小蝦一般在1米多深的淺海活動,這個高度剛好淹過頭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京族人總結出了在腿上綁高跷以提高高度的做法,這就是高跷捕魚。随着生産方式不斷進步,現在高跷捕魚已逐漸被其它方式所取代,京島一帶隻有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才會踩高跷捕魚,年輕一代基本都不會了。

京族服飾

京族服飾是越南的國服,這種服裝以絲綢為料,質地柔軟舒适,女性穿在身上線條突出,襯托出女性的婀娜身姿,而且透氣良好,非常适合在海邊穿着。京族的鬥笠用越南盛産的葵樹葉制作,質地輕盈,内鬥很深,鬥笠幾乎蓋住整個臉部,海邊太陽暴烈,這種鬥笠能起到防護面部的作用。

京族漁村

潭吉村位于東興市京族三島上,面積1.3平方公裡,全村278戶,人口1278人,70%是京族。全村以農業、海水養殖、商貿為主要經濟來源,經濟發展較快,1999年實現人均收入5100元,被防城港市委、東興市委定為小康示範村。

民族、海洋、漁村是潭吉三大特色,目前已開發京族漁村遊。在這裡可以到海邊灘塗耙螺、垂釣、拉大網,乘船出海打魚,親手做漁民家常菜,住漁家,觀京族歌舞表演,做一回京族漁民,領略一下京族豐富的曆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

旅遊

集“邊、海、山、少”于一身的東興市,沿邊、沿海,是中國與越南唯一海陸相通的一類口岸城市,也是京族在中國的唯一聚居地,地處亞熱帶,四季長春,氣候宜人。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東興自1989年口岸開放以來,利用邊境旅遊、邊民互市等優惠政策,在自治區和中直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與區内外、國内外旅遊部門、企業合作,逐步形成了跨國旅遊、京族風情遊、京族漁村遊、東興市内遊等境内外旅遊,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旅遊産品,與周邊地區構架了“上山、下海、又出國”的大旅遊格局。境外旅遊有:芒街一日遊、“海上桂林”下龍灣三日遊、河内海防五日遊等國外旅遊線路。

境内旅遊有: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萬尾金灘、竹山一号界碑、新石器貝丘遺址、紅樹林、萬鶴山、石門谷、北侖河中越友誼大橋、胡志明亭、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仙人井、響水龍、觀音寺、天主教堂等衆多景點。

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位于東興市東興鎮西南側,中越界河—北侖河旁。1958年為紀念中越兩園人民在解放鬥争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而建,故名“中越人民友誼公園”。2000年,政府引資對公園進行修複。中越友誼公園總面積260畝。萋萋草木順着低矮的坡岡錯落地生長着。公園中心最高處矗立着“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

公園内有1960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贈送樹種栽的兩棵友誼樹。公園南側小山上,有在解放路戰争中英勇獻身的陳漢東等六位烈士墓。陳漢東原名黃木芬,1937年參加中國共産黨,1945年6月在防城縣那良抗日武裝起義領導人之一。任欽防華僑抗日遊擊大隊黨代表兼參謀長,于1945年6月底同敵人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

1959年移葬于此,墓碑上刻有“陳漢東烈士合葬墓”。從公園入口處,順着林間的小徑往右側山丘走去,走百多米,一座高聳的紀念碑便立于眼前。紀念碑正背面分别用中越文字題寫“光榮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座正背面也分别用中越文字镌刻着在抗法援越戰上犧牲的中國英烈名字。

1958年經東興縣人民委員會與越南海甯省政府商定,為在1954年的援越解放鬥争中犧牲的中國軍人立這座紀念碑。中越人民友誼公園,正是為紀念這份用鮮血鑄成的戰鬥而修建的。

公園中有26畝寬的湖面,有湖心亭。在亭裡,每到夏日滿目滿耳的陽光和蟬聲,從棕木圓葉間灑下,讓人感到一派典型的南國氣息。有一座“雙龍戲珠”的确良龍宮内安置曆代幾十位于先賢塑像,并且分别附上簡介,這對于學生及遊客,可算是上一部生動的曆史課本。

白鶴園位于東興市郊、西北部。距市區1.5公裡。白鶴園是集旅遊、餐飲、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娛樂場所。

白鶴園總面積535畝,其中水域面積将近200畝,區内植被茂密,綠草如茵,具有東興“綠肺”之稱,有詩形容“松柏蔥翠,黛色橫天”。春秋季節,百花盛開,鳥雀争鳴。夏季,湖水清澈碧綠,呈現一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山清水秀,風景幽雅,在園區周圍有先人井,響水龍等一批具有人文景觀的旅遊景點。

園内設施完善,有美食園、鐵索橋、燒烤城釣魚台、遊艇、休閑茶座等設施。信步景區,一覽大自然風采。山、水、林,古、雄、幽、奇、秀給人提供遠望取其勢,近視得其質,觀型而悟神,怡神而冶性的畫鏡、詩境、意境美的享受。由于白鶴園海撥高度比東興城區高10米,所以園内亦最佳觀賞東興城區全景之處。

金灘位于萬尾島上,該島地處北緯21°31’,東經108°22’,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旅遊季節長達8個月之久。島上草木繁茂,四季常綠。

金灘全長15公裡,寬闊坦蕩,沙質細柔金黃。綠島、長灘、碧海、陽光,構成京島如畫景色,是天然的海濱浴場,濱海旅遊度假勝地,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經過幾年的開發,京島已初具規模,旅遊基礎設施、接待設施、娛樂設施日趨完善,現已成為廣西繼北海銀灘之後又一濱海旅遊熱點。

羅浮天主教位于東興市區羅浮河畔。距離市中心2公裡。東興羅浮天主教堂始建于1832年,迄今已有160年的曆史。當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屬北海教區。

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聖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由于曆經歲月的沖刷、曆次政治風暴的決蕩以及人口增殖的影響,如今的羅浮天主教堂隻剩490平方米的教堂和25平方米的鐘樓。

羅浮天主教堂是東興所有的三個教堂中最為典型的法式建築。教堂正面及兩側由十幾根柱子托起,形成大半框形的走廊。每根柱子之間都砌成拱形的門的形狀,相互承連。每根柱子的上方都修成如鐘樓的樣式,而且頂尖都立着一個方正的十字架。連同老鐘樓傑頂,大大小小的十字架仿佛要把這座白色的建築提起,并努力地讓它接近天空。

旅遊路線

A線:東興市區一日遊。上午浏覽口岸景區(胡志明亭、五号界碑)、中越友誼展館、中越烈士紀念碑、市政府廣場、觀音寺、邊民互市貿易碼頭、義烏國際商貿城、在東興午餐,下午浏覽東興市容。

B線:東興——峒中二日遊。上午浏覽市政府廣場、裡接大橋、裡火邊貿點、桃花溪山莊、在桃花溪山莊午餐。下午浏覽馬鞍坳、峒中溫泉,返東興晚餐,晚餐後參觀音樂噴泉、夜宿東興。次日在東興早餐,上午遊覽中越友誼展館、中越烈士紀念碑、觀音寺、義烏國際商貿城,在東興午餐,下午浏覽東興市容。

C線:東興——防城港二日遊。上午遊覽市政府廣場、竹山景區、萬尾金灘、在金灘午餐。

下午浏覽西灣跨海大橋、高速公路出口、防城港碼頭、返東興晚餐、晚餐後參觀音樂噴泉、夜宿東興。次日在東興早餐,上午浏覽中越友誼展館、中越烈士紀念碑、觀音寺、義烏國際商貿城,在東興午餐,下午浏覽東興市容。

D線:京族風情一日遊。拉大網、踩高跷、小龍莊午餐,京島民族風情、萬鶴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