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

杜郎口

聊城市教學示範學校
杜郎口中學,始建于1956年,占地66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9平方米,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現有16個教學班,學生683人,教職工83人,學曆達标率100%。學校建有高檔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餐廳,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各種實驗室,多功能教室齊備,能充分滿足全校師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1]
    中文名:杜郎口中學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聊城市教學示範學校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始建于:1956年 占地:66700平方米 宗旨:以人為本、關注生命

學校簡介

杜郎口中學,始建于1956年。

近10年來,杜郎口中學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縣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各界教育領導指導下,勇于進取、積極探索,緻力于教育教學改革,逐漸形成了特色顯明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引起了全國各地教育同仁的高度關注。

杜郎口中學自1998年實行課改以來,陸續得到了縣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的認可,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大學、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多次派人來我杜郎口中學進行調研,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育教學現場會在我校召開,2005年11月12日全省農村初中教學改革現場會在我杜郎口中學召開,2006年2月22日,全省教研室主任工作會議在我杜郎口中學召開。學校先後被評為“聊城市教學示範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聊城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示範學校”、“省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山東省教育廳聊城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實驗基地”、“中國創新教育雜志社重點調研基地”、“全國合作教學研究基地”。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振有稱杜郎口中學為“課堂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教育創新的原創性典範,素質教育的希望之路。”原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長、原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智、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等領導和專家先後來校指導并給予高度評價。

杜郎口中學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課堂教學創新優秀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規範化管理示範單位等省級以上榮譽稱号四十多項。截止2009年6月,山東省教育教學現場會、全國中語會第二十二屆年會等省級以上教育教學會議數十次相繼在我杜郎口中學召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國家、省級四十多種新聞媒體給予高度評價和報道。到目前為止,杜郎口中學已接待來自包括香港、台灣等全國各省市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教育行政領導和教師已達40萬人次。

杜郎口中學秉承“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教育宗旨,以“快樂學習、幸福成長”為辦學理念,以“人人參與、個個展示、嘗試成功、享受快樂、激活思維、釋放潛能、自主學習”為特色的課堂模式,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素質教育貢獻應有的力量。

教學模式簡介

杜郎口中學是一所地處魯西南平原上的農村初中,曾經連續10年在縣裡考試成績居倒數之列,如今,杜郎口鎮中學用了8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一條既能保持升學率,又能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的教學模式。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用極少的時間進行點撥。這種模式被稱為“10+35”(教師講解少于10分鐘,學生活動大于35分鐘),或者“0+45”(教師基本不講)模式。“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不過,教師從不管學生學習好壞,有時,一個題,重複講三四天,為的是讓聽課老師看看這邊同學的講題技術,

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立體式――目标任務三維立體式,任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

快節奏――單位時間内,緊扣目标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明确目标、生成本課重、難點,初步達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标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課堂展示三環節

預習交流、分組合作、展示提升

課堂教學環境的變化

無任何現代化教學設施。教室的前後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闆;教室中間使用課桌縱向排成的三排課桌,學生分組排位,對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講台沒有了,課桌也爛的不成樣子,師生同在一方空間,同處于一個平面。

在展示環節中,幾乎全部學生都有闆演的機會(展示學習内容、互評互改等);教室内的黑闆不夠,連地闆、走廊都利用起來。分組交流讨論确有實效;說唱演等形式無所不有。

簡言之:主要經驗為――還課堂于學生,還時間于學生。

借鑒教學模式案例

春華中學正在改革當中,當然,這裡有三所高中還有一所初中。然而,學習杜郎口中學的改革模式,春華還是第一個。

原因在于什麼?

其實,就我詢問的一些情況來看,春華學習杜郎口模式的核心應該在于:讓學生動起來!

首先,杜郎口中學和春華中學的相似情況:

學生的基礎比較差,學生的厭學情緒比較高,最後,就連老師也對學生失望至極。而杜郎口中學的大膽的改革,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在于何出呢?根據我所搜集的材料,還有一些老師口中的評價及網絡論壇上的意見,說明它改革成功的很大一點原因在于:讓學生動了起來。我們看它本質的教學模式的改革,“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是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就是說,給學生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為“自己的老師”。我想,這點已經沒有必要再說明了,那麼,現在關注和探讨的問題是什麼?

應該放在以春華中學為代表的學習“杜郎口”經驗的實際問題當中。

究竟會有多大的成效,現在是改革的初級階段,一切還未知。但是,在改革的初級階段,我們不能不發現一些急需我們注意的問題。

相對于杜郎口中學來說,其他模仿改革的學校都應當注意的問題:

其核心應該在于——讓學生動起來。

但是,教學模式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完全照搬杜郎口中學嗎?

就我發現的問題,我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人數多少的問題。

杜郎口是農村中學,一個班大概有35——45個學生左右;而春華中學是市區的高中, 一個班級至少也要有65個人。要施行那種分組的形式,人數太多。老師駕馭能力變小。(雖然學生自由讨論,但是,整個課堂還是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之下的。)這就是說明,按照現有的班級人數,分組讨論式實施的可能性比較小。

環境的差異。

1:杜郎口中學周圍都是荒野,即便出去也沒有什麼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春華中學在市區,周圍網吧就有好幾個。對學生來講,誘惑太多。另外,這裡生活水平相對比較好,學生有MP3,手機等等。有的學生上課還在玩弄手機。這樣就分散了學生的學習的注意力,畢竟這樣的年齡階段,自制力比較差。

2:“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人們經常這麼說。事實也是這樣的,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從小就深知祖輩生活的艱辛。立志要好好學習,走出去。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們,從裝束、言談舉止,都比較淳樸,其中生活的艱辛,相信一定對他們影響很深。這樣,他們的内驅動力一般比較多。而峰峰等市區的孩子,當問他們的時候,潛意識沒有為未來擔憂,或者對現實的生活狀況不滿意的不多。

一位老師說:“學習本來就是苦差事,生活安逸的學生,哪裡願意這樣學習?”

學生本身的差異。

1:生源問題。

“過了篩子又過籮”,這是一位老師形容春華中學的招生情況的。好的學生在中考完畢以後,就被前幾所學校招走了。剩下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本身,在心裡上,這裡的學生有點不自信,甚至有的自暴自棄。這樣的心态,怎麼來面對自己的學業?

2:初中、高中知識的差别。

初中的知識比較基本,比較簡單。讓老師講課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剩下的35分都讓學生自學,掌握知識應該可以。而,我聽過春華中學改革的示範課,尤其是數學,物理等課,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和公式,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和推理。需要有個老師講解的、誘導的過程。在數學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已經掌握了,但是,課後延伸的題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四)家長的不同教育

根據我的調查和訪談,春華中學的班主任對家長的意見很是強烈,對家長很不滿意。

孩子的厭學情緒比較重。很多的家長隻有一個孩子,生活水平也很高,特别溺愛孩子。于是,當孩子請假的時候,班主任不同意,家長卻幫着孩子欺騙老師,為的就是“争取”給孩子一天的休息時間。

當學生由于紀律問題被“趕”回家反省時,學校希望家長給予教育的配合。但是部分家長忙于做生意,還是“原封不動”的把孩子送回了學校。

而農村,活動範圍小,農村的家長比較希望孩子通過上大學來改變孩子的命運。

就内驅動力而言,農村普遍要大于城市。

希望家長認識一點:學校不是“大齡幼兒園”。

所以,綜合上面所述,很多學習“山東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學校,應該認識到,關鍵的問題在于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即讓學生動起來。而不是純粹的照搬教學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