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栴

朱栴

明朝宗室親王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氈)(1378.2.6.—1438.8.23.),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應天府(即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正統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歲。[1]
    本名:朱栴 别名:慶靖王 字: 号: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南直隸應天府(今江蘇南京) 主要作品:《甯夏志》 主要成就:《甯夏志》是甯夏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開甯夏修志之先河 字号:凝真子(号) 爵位:慶王 谥号:靖

人物生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王,封地慶陽(今屬甘肅省)。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本應移駐封地甯夏鎮城(今甯夏銀川),因為當時甯夏地近邊外,是一個新設立衛所的戰區,尚難保障親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龐大的經濟負擔。朝廷命令慶王暫時改駐韋州城(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韋州鎮),就近由延安、綏德、甯夏的租賦供給。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授權管理慶陽、甯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負責鎮守塞上疆土。

二十七年(1394年)“冊指揮孫繼達女為慶王栴妃”。于是慶王在韋州成婚并居住長達九年的時間。洪武三十年(1397年)始建府邸。在甯夏軍衛建制完善,屯墾經濟發展和邊塞大局穩固以後,于建文三年(1401年),朝廷命親王遷往甯夏鎮城,暫時以甯夏衛衙署作為臨時王府。

朱栴好學有文,忠孝出天性。明成祖非常贊賞,令每年到韋州透夏。

永樂五年(1407年),朝廷派内官太監楊升,工部主事劉謙、王恪和欽天監陰陽劉俊卿到甯夏,共同負責籌備建造新王府事宜。但是慶王當時思親求返内地相當心切,自己阻止了建造王府工程。當南遷要求被朝廷一次次拒絕以後,他才對王府陸續進行擴建,使這座新王府成為當時塞上壯觀宏偉的建築群。

宣德初年(1426年),朱栴上言甯夏卑濕,水泉惡,乞仍居韋州。不許,令歲一往來,如明成祖時。不久有護衛人參奏朱栴不法,又有宦官馬安住诽謗朱栴,朱栴不自安。宣德五年(1430年),請求入朝不許。

正統初年(1436年),甯夏總兵官史昭參奏朱栴不法。正統三年(1438年),朱栴請徙國躲避史昭,明英宗沒有答應,朱栴郁郁成疾,一病不起,于八月初三日(8月23日)病逝在慶王府,享年61歲,谥“靖”,史稱“慶靖王”。

慶王曆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6朝,享藩47年。次年五月十三日,葬在韋州蠡山之陽,後來這裡就成為明朝宗室慶藩一支的宗陵區。嫡長子朱秩奎繼承王位,封為康王。慶王朱栴正妃孫氏、次妃湯氏(後扶正)、妃魏氏等。共有6個兒子,都被封為郡王。

晚年生活

朱元璋死後,因太子朱标先他而去世,皇位便由皇長孫朱允炆繼承。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即朱栴的四哥)不服,發動一場所謂的“靖難”革命,從侄兒手中奪取帝位,改元永樂(1403年)。

朱棣為了防止其他藩王效仿他的手段,威脅他的權力,一上台就把父親原定的“以同姓治異姓”(封皇子皇孫為藩王)的基本國策,改變為“以異姓治同姓”(把貼身太監分别派到全國各地對宗室和鎮守文武大員進行監督)。所以慶王此時的處境大不如以往,權力被削奪,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僅僅隻是個擺設而已。

晚年的慶王曾一再要求回歸家鄉,而每次都被朝廷以“不違祖訓”加以拒絕。這時他的内心非常痛苦,加之思念親人,懷望故土和病魔纏身,情緒非常郁悶,幾乎絕望了。如他在《長相思·秋眺》一詞中寫道:“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搗練子》又寫道:“風陣陣,雨潺潺,五月猶如十月寒,塞上從來偏節令,倦遊南客憶鄉關。”尤其是從《行香子》一詞中,更可以看出,這時的慶王已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名富家翁了。詞曰:“五十之年,華發盈颠,得平安,感謝蒼天。無憂無慮,即是神仙。有數廚書,萬鐘祿,萬丘田。光陰似箭,冬冷春暄。盡今生,所事随緣,從他汗筒芳臭流傳。但饑時飯,渴時飲,困時眠。”

主要影響

慶王朱栴“天性英敏,問學博洽,長于詩文”,著作有《甯夏志》2卷、《凝真稿》18卷、《集句閨情》1卷,自編的《文章類選》、《增廣唐詩鼓吹續編》等共5種。另外,慶王的書法也是名聞遐迩,“其草書清放訓雅,絕無俗礙,海内傳重,視為珙壁”,可惜現今隻有《甯夏志》和《文章類選》、《增廣唐詩鼓吹續編》等書傳世,其餘都已失傳。

甯夏大學教授白述禮著《大明慶靖王朱栴》,2006年8月甯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對朱栴的一生做了詳細的介紹何評價。白述禮教授還于2009年應甯夏電視台邀請,主講、拍攝了《大明慶王》三集電視片,在全國播放。

學術

慶王朱栴“天性英敏,問學博洽,長于詩文”“好古博雅,學問宏深,長于詩文和書法。”大明親王都受到良好的文化方面的培養和教育,明太祖給各親王選派教授,賜給大量古今圖書典籍,王府應該有自己的王府藏書館。

作為大明朝的親王府,朱栴的慶王府有着豐富曆史文化書籍和各種文獻資料。禦賜的,抄錄的,購買的,刻闆刊印的,所有這些藏書和刻闆刊印的書籍,都為慶王及其後人寫文賦詩,撰寫著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緻可以開列一個書目:慶王府有《史記》、《漢書》、《隋書》、《新、舊唐書》、《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五代史》、《宋史》、《元史》等等。

據《弘治甯夏新志》記載,慶王府自己也刻闆刊印了一大批書籍:《崔豹古今注》一冊,《三元延壽書》二冊,《壽親養老書》四冊,《飲膳正要》一冊,《毛晃增注禮部韻》五冊。特别是還刻闆刊印了朱栴本人所撰:《甯夏志》二卷一冊,《集句閨情》一冊,《凝真稿》十八卷,《夏城詩集》一冊,還有《愕齋随筆錄》六冊,《滄州愚隐錄》四冊,《忍辱文集》二冊。朱栴著作,現今隻有《甯夏志》和朱栴編撰的《文章類選》二十一冊,《增廣唐詩鼓吹續編》等書傳世,其餘都已失傳。

朱栴撰《甯夏志》是甯夏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開甯夏修志之先河。朱栴所著《甯夏志》有許多曆史學術研究貢獻,朱栴在《甯夏志》提出“元末複置行省”,糾正《元史》元朝為“甯夏府路”;甯夏衛設置于洪武九年(1376年)從而糾正明史記載;收錄《大夏國葬舍利碣銘》碑陰文字,證明碑為元昊大慶三年(1038年)所刻;記載“石佛寺古靈州城北”,600多年前就率先确證古靈州在今甯夏吳忠市境内,因為甯夏各市縣隻有今吳忠市有石佛寺,所以古靈州當在今吳忠市。

在中國古代曆朝曆代,地方志是“官修政書”,一般由地方官擔任總纂,邀請當地學者撰寫,地方官基本上不寫一個字,而為當地學者集體制作,非個人著作,但是,朱栴《甯夏志》是才子王爺慶王本人親自撰寫的專著,作為一個地位顯赫的親王,親自揮毫撰寫地方志,實屬罕見,或者說是絕無僅有。

因為在明朝各代百位親王中,慶王朱栴撰《甯夏志》,此外,再無其他王爺親自撰寫過地方志。朱栴作為明朝親王“”帝王胄子”,能夠“孜孜勤學,寒暑不辍”,親自撰成甯夏第一部方志《甯夏志》,意義重大而深遠。

《甯夏志》上卷目錄是:沿革、分野、風俗、疆場、城垣、街坊、山川、土産、土貢、壇遺、屬城、古迹、寺觀、祠廟、學校、舉貢、人物、孝行、名宦、名僧、死王事、津渡、陵墓、橋、園、壩、河渠、鹽池、屯田、職官王府、驿傳、牧馬監苑、公宇、祥異、雜文;下卷目錄是:文(含唐宋明曆代文十三篇)、題詠(詩35首)、詞(三首)。

因為戰亂,朱栴撰《甯夏志》藏書多遭劫難幾乎無存,今天看到的《甯夏志》,是萬曆二十九年,慶靖王朱栴九世孫朱永齋依據曾長史提供的《舊志》重新刻出版本。此版本到明代後期再一次失傳,後甯夏社科院請來華訪問的日本著名西夏學專家西田龍雄教授幫助,得到日本收藏的朱栴撰《甯夏志》萬曆二十九年孤本複印本。

然後,該院吳忠禮研究員數年研究箋證,即朱栴撰、吳忠禮箋證成為30萬字的《甯夏志箋證》,由甯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元月出版。學者考證成熟書于宣德年間,故有人稱為《宣德甯夏志》。

上一篇:愛新覺羅·啟功

下一篇:劉秉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