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幫菜

本幫菜

上海本地風味的菜肴
本幫菜是上海菜的别稱,是江南吳越特色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所謂本幫,即本地。以濃油赤醬、鹹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重糖為主。[2]
    中文名:本幫菜 外文名: 分類:上海菜 蘇幫菜 口味:清淡爽口 烹調方法:紅燒、煨、糖為主

介紹

20世紀初,上海彙聚了蘇、錫、甯、徽等16個地方風味,上海人稱之為蘇幫菜、徽幫菜,而對本地風味,則稱為本幫菜。本幫菜誕生之初并不登大雅之堂,家堂、平民化是其特色。秃肺、圈子、腌笃鮮、黃豆湯這些普通、廉價的原料都是本幫菜的生力軍。後來,本幫菜不斷吸收外地菜肴的長處,一些本幫菜館創出了一些看家後菜,并出現了一批本幫菜名廚,大大提高了本幫菜的口味。而且受世界飲食潮流趨向于低糖、低脂、低鈉的影響,本幫菜油、糖的投放量明顯減少,以符合現代人飲食口味。 

特色

前期本幫菜主要取用本地魚蝦蔬菜,以紅燒、蒸、煨、炸、糟、生煸見長,菜式濃油赤醬,鹹淡适口。後期本幫菜色濃、味厚,因鹵汁滲透到菜肴的内部,特别入味,但也不乏清淡素雅、鮮嫩美觀。

德興菜館的黃豆肉絲湯便是這樣一道看似平凡實則不平凡的菜。黃豆是頗為廉價的食材,切成細條的肉絲是僅有的葷腥,這樣簡單組合足以滿足城市發展初期,人們對于豐衣足食幸福生活的全部暢想。

經典菜式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鳝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鳗、 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焖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

濃油赤醬

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荠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上海蔬菜給人的感覺很糯(像吃糯米的感覺),而不像北方菜很剛。 

有上海小籠包、蘿蔔絲餅、黃橋燒餅等上海傳統小吃,很多上海名廚又結合西式甜點創出各種構思精巧的風味點心。

做法舉例

滑炒蝦仁

菜品介紹:江蘇、上海等地的名菜。以鮮活河蝦去殼上漿,用滑炒方法烹制而成。成菜色澤素雅,肉質滑爽脆嫩,口味鮮香清淡,食後盤中無油、無汁、無芡,堪稱一絕。

食品用料: 蝦仁600克,蔥20克,姜、胡椒粉各2克,精鹽6克,酒5克,蛋白半個,澱粉10克,味精、香油1克,油50克。

烹饪方法:

1.蝦仁清洗幹淨,挑去泥腸。n2用少許油、料酒、鹽、生粉等先調個汁,倒入蝦仁,抓捏均勻後,腌上約半小時左右。n3坐鍋熱油,鍋内入少許姜絲煸香。n4倒入蝦仁翻炒。n5略煮至收幹汁水。n6香菜洗淨切末。n7倒入香菜末。n8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鍋燒河鳗

食品用料:

主料:河鳗600克

調料:醬油40克,米醋50克,白砂糖50克,味精15克,大蔥50克,花生油25克,料酒15克。

烹饪方法:

1. 将河鳗宰殺洗淨切5厘米長的段;

2. 鍋上火用蔥段墊底,将河鳗段整齊地排列在蔥段上,加黃酒,老抽,米醋,糖,味精和适量清水(以正好淹沒河鳗段為宜),開火大燒開;

3. 加蓋用小火燒40分鐘左右;

4. 再開中火将鹵汁收成自然芡,淋明油翻鍋裝盤即可。

菜色特點:色澤光亮,鮮嫩味佳

食用須知:河鳗:鳗魚忌與醋、白果同食。

油醬毛蟹

食品用料:

主料:螃蟹600克。

輔料:毛豆15克,小麥面粉20克,澱粉(蠶豆粉)5克。

調料:黃酒15克,醬油25克,白砂糖10克,味精2克,小蔥2克,姜10克,豬油(煉制)50克。

烹饪方法:

1. 将河蟹用清水洗淨,取出放在容器裡,将蟹逐隻放在砧闆上,蟹肚朝上,背朝砧闆,用刀在蟹肚當中切成兩半,去掉蟹臍和爪尖,去掉其腸胃,在切刀處蘸上面粉,排放在盤裡;

2. 炒鍋用旺火燒熱,滑鍋後,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将蟹入鍋煎,先煎蘸面粉處,再翻身煎其它部位;

3. 煎至毛蟹呈鮮紅色時,烹黃酒加蓋略焖片刻,解腥味;

4. 再加醬油、白糖、姜末、毛豆、肉清湯,旺火燒開後,移小火再燒7~8 分鐘左右,至蟹肉成熟;

5. 再用旺火收緊湯汁,然後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推勻,撒上蔥花,澆上豬油;

6. 再端起炒鍋,在鍋中懸空翻身,使鹵汁緊包蟹身;

7. 出鍋裝盤時,将蟹肚朝下,蟹背朝上,整齊地堆放在盤中即成。

菜色特點:此菜色澤鮮紅,鹵汁濃油赤醬,緊包毛蟹,肉質鮮嫩,味香濃郁。

食用須知:螃蟹: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會導緻腹瀉。澱粉(蠶豆粉):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上一篇:稠酒

下一篇:數學方法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