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漢語漢字
未,wei,地支之一,通常當為地支的第八位,其前為午、其後為申。在後世,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因此将每一地支順序對應每一生肖,所以未與十二生肖的羊搭配。
  • 中文名:未
  • 拼音:wèi
  • 繁體:未
  • 部首:木
  • 字碼:U:672A;GBK:CEB4;鄭碼:BDKO
  • 五筆:86FII
  • 倉颉:JD
  • 鄭碼:BDKOU
  • 筆順:一一丨ノ丶
  • 字級:一級字(0192)
  • 平水韻:去聲五未
  • 名稱:未
  • 筆畫:5
  • 部首筆劃:4
  • 四角号碼:50900
  • UniCode:CJK
  • 五筆98:98FGGY
  • 筆順編号:11234
  • 統一碼:U 672A
  • 部外筆畫:1
  • 注音:ㄨㄟˋ
  • 結構:單一結構(獨體字)
  • 86版五筆:FII
  • 98版五筆:FGGY

字源演變

未,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未”字(圖A)像樹木枝葉重疊繁茂的形狀,一說是翹曲而生的古代一種樹冠枝條向上翹曲而生的樹木,枝葉都帶鹹味,是“味”的本字;一說與“木”是同一字;一說是“蔚”的初文。金文中的“未”字(圖B)與其甲骨文字形大體相同,小篆中的“未”字(圖C)則整齊化而字形變化不大,經過隸書字形(圖D)後楷書寫作“未”(圖E)。在字義上,“未”字的本義是“古代的一種樹木”或“繁茂”,借以表示“滋味”,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與天幹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沒有,不曾”等。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未wèiㄨㄟˋ

不,不曾,沒有:~必。~曾(céng)。~來。~嘗。~竟(沒有完成的)。~及(a.沒有來得及;b.沒有達到)。

地支的第八位,屬羊。

用于記時:~時(下午一點至三點)。

放在句末,表示疑問:「君除吏盡~?吾亦欲除吏」。

詳細釋義

未wèi

〈副〉

(象形。基本義:沒有;不。「未」字否定過去,不否定将來,與「不」有别。但有時候也當「不」字講)

相當于「沒有」、「不曾」、「尚未」[did(have)not;notyet;never]

未,無也。——《小爾雅•廣诂》

未由也已。——《論語•子罕》

未之難矣。——《論語•憲問》

吾與鄭人未有成也。——《公羊傳•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呂氏春秋•開春》

未果。——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孫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則返。——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将舒未舒。

又如:未際(未發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從(未曾,尚未);未傅(未成年的人);未遑(來不及,沒有閑暇);未遇(未得到賞識和重用;未發迹);未賓(沒有歸順);未集(未能完成);未臻(未到圓滿的地步);未極(無窮遠處;未到盡頭;沒有停止);未意之志(沒有完成的志向);未第(科舉考試中未中);未萌(事情發生之前)

(「未」字否定過去,「不」字否定将來,但有時候未也當不講)不[not]

衆賓未拾取矢。——《儀禮•鄉射禮》。注:「未,猶不也。」

未若複吾賦不幸。——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未為簡易。——宋·沈括《夢溪筆談•活闆》

遊人雖未盛。——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猶未能也。——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未消(不必,不要);未一(不再一一去詳細叙述);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審(不知);未的(不确實,不确切);未足(不足,不能);未如(不如);未妨(不妨);未若(不如);未孚(不算大信,不是至誠);未足輕重(無關緊要,不值得重視);未應(不曾,不須);未為不可(不是不可以);未逮(不及;沒有達到)

否[ornot]——用在句末,表示疑問

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詞性變化

未wèi

〈名〉

滋味。後作「味」[taste]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葉也。——《說文》

地支的第八[number8induodecimalcycle]

未還于此。——唐·李朝威《柳毅傳》

與天幹相配,用以紀年。如1967年為農曆丁未年

用以紀月,即農曆六月

用以紀時,叫「未刻」。即午後十三時至十五時

兩馬相交,鬥了一百餘合,自從辰牌直殺到未刻。——《英烈傳》

五行屬土[earth]

醜、未,亦土也。——《論衡》

十二生肖屬羊[sheep]

未禽羊。——《論衡》

将來[future]

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征其未也。——《荀子》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第十四下】【未部】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葉也。凡未之屬皆從未。無沸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未部】

未,味也。

注:【口部】曰:“味者,滋味也。”

六月,滋味也。

注:《韻會》引作“六月之辰也”。《律書》曰:“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淮南·天文訓》曰:“未者,昧也。”《律曆志》曰:“昧薆于未。”《釋名》曰:“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廣雅·釋言》:曰:“未,味也。”許說與《史記》同。

五行,木老于未。

注:《天文訓》曰:“木生于亥,壯于卯,死于未。”此即“昧薆”之說也。

象木重枝葉也。

注:老則枝葉重,故其字象之。

無沸切。

注:十五部。

凡未之屬皆從未。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未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并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注》:季夏者,鬥建未之辰也。

又《前漢·律曆志》:昧薆于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即有也。

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上一篇:

下一篇:燕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