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

漢語漢字
曆lìㄌㄧˋ。古無此字。為“歴”之簡化字。從廠、力聲。山壁岩崖是廠之範式。手和臂筋筋之縱橫屈伸皆鼓起為力之範式。廠、力兩範式疊加,努力攀登岩崖是曆之範式。本義:有所經過。同“歴”。“曆”:從廠、從秝(li)、從止。禾之疏密有章是秝之範式,象草木之有址為止之範式。廠、秝、止三範式疊加。走過了禾苗的生成以及山崖是“曆”之範式。本義:有所經過。如:《說文》:“曆,過也。”。衍義:謂曆史 。“曆”從廠,從秝,從日。廠、秝、日三範式疊加。日月星辰走過了禾苗的生成以及山崖是“曆”之範式。本義:日月星辰經過的記錄。如:日曆。統一規範簡化為“曆”。[1]
  • 中文名:曆
  • 拼音:lì
  • 繁體:歷、曆
  • 部首:廠
  • 字碼:5386
  • 五筆:DTTH
  • 倉颉:MDYLM
  • 鄭碼:ggym
  • 筆順:1353
  • 英文:experience
  • 筆畫:4
  • 部首筆劃:2
  • 四角号碼:71211
  • UniCode:U 6B77
  • 部外筆畫:2

字形源流

曆的異體字:

統一規範簡化為“曆”。

字源釋形

這個“曆”字的上古形體很有意思。甲骨文①的上部是兩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莊稼,下部是一隻腳(止),腳趾朝上,腳後根朝下,表示腳步從一行一行的莊稼中走過。金文②的左上邊增加了個“廠”字,表明在山崖之前種有一行行整整齊齊的莊稼。小篆③把甲骨文和金文合并,雖然字形複雜了,但是表意更為全面,表示人的腳步從山崖前的莊稼田中一步一步地走過。楷書④的形體是直接從小篆變來的。⑤是簡化字,這就變成了一個外形(廠)内聲(力)的新形聲字了。

“曆”字的本義是“經過”,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足曆王庭。”也就是說:從匈奴君主的住處走過。由這個本義又可以引申為“逐個地”、“一件一件地”,如《漢書?藝文志》:“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大意是:一件一件地記載古今成敗存亡禍福的道理。從這個意義出發,後世就産生了新疊音詞“曆曆”了,如杜甫還曾以“曆曆”為題寫了一首《曆曆》詩,詩中說:“曆曆開元事,分明在眼前。”

時間的推移是一月月一年年地前進的,所以表示曆法、曆書的“曆”字,古人想得很周到,把“曆”改為“暦”,以“日”代“止”,很有道理,如《舊唐書?暦志一》:“玄宗召見,令造新。”這個“暦”字就是“法”的“暦”。由此可見,“曆”和“暦”的關系,是古今字的關系,“曆”是今字,“暦”是古字。現都簡化為“曆”了。

請注意:“曆”字異體字較多。如“暦”、“歴”、“厤”等。不管哪種寫法,現均寫作“曆”,便于記憶,書寫方便。

詳細釋義

曆(lì ㄌㄧˋ)。古無此字。為“歴”之簡化字。

山壁岩崖是廠之範式。手和臂筋筋之縱橫屈伸皆鼓起為力之範式。廠、力兩範式疊加,努力攀登岩崖是曆之範式。

1、本義:有所經過。同“歴”。如:《尚書·畢命》:“既曆三世,世變風移。”。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深踐戎馬之地, 足曆王庭,垂餌虎口。”。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身不曆農畝之勞。”。又如:身曆其境、曆盡滄桑、曆險、曆程、曆時、經曆、履曆。

2、衍義:引申指“行、遊曆”。如:《戰國策·秦策一》:“伏轼撙銜,橫曆天下。”。前蜀· 杜光庭《李筌》:“遍曆名山,博采方術。”。

3、衍義:引申指“超過、越過”。如:《孟子·離婁下》:“禮,朝廷不曆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戰國策·趙一·秦王謂公子他》:“夫用百萬之衆,攻戰逾年曆歲,未見一城也。”。《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曆級,非禮也。”。又如:曆位(逾越位次)、曆階(越階而上)、曆涉(度越)。

4、衍義:引申指“擔任、先後擔任各種官職”。如:唐· 韓愈文:“曆十二官,處事無纖毫過差。”。又如:曆仕(做官)、曆官(先後連任官職)、曆職(先後連續任職)、曆正(古代主管天文曆法的官)。

5、衍義:引申指“視察”。如:《禮記·效特牲第十一》:“然後簡其車賦而曆其卒伍,而君親誓社,以習軍旅。”。

6、衍義:引申指“遇、遭逢”。如:屈原 《離騷》:“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曆茲。”。

7、衍義:引申指“幹犯、擾亂”。如:《大戴記》:“曆者,獄之所由生也。”。鮑照《拟行路難》:“锉蘖染黃絲。黃絲曆亂不可治。”。《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盡得羽及将士家屬,皆撫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曆人家,有所求取。”。又如:曆法(違犯法紀)、曆亂(胡亂,雜亂無序)。

8、衍義:引申指“選擇”。如:屈原《離騷》:“靈氛既告餘以吉占兮,曆吉日乎吾将行。”。

9、衍義:引申指“依次列出”。如:屈原《九章》:“茲曆情以陳辭兮,荪詳聾而不聞。”。《禮記·月令》:“命宰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數,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注:‘曆,猶次也’)”

10、衍義:引申指“(親身)經過的各個、各次或多次”。如:學曆、簡曆、來曆。

11、衍義:引申指“所有以前的、先前的”。清·梁啟超《譚嗣同傳》:“持曆朝聖訓授君。”。又如:曆世(曆代,過去的各個朝代)、曆葉(曆代;以往各代)、曆稔(曆年,連年)

11、衍義:用作副詞。引申指“一個一個地、逐一、盡、遍”。如:《書·盤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曆吉爾百姓于朕志。”。《漢書·藝文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漢書·鄒陽傳》:“鄒魯守經學,齊楚多辯知,韓魏時有奇節,吾将曆問之。”。又如:曆訪名賢、曆陳功過、曆數、曆覽。曆數12、衍義:引申指“一個一個很分明、清晰”。如:左思《嬌女》:“口齒自清曆。”。崔颢《黃鶴樓》:“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又如:曆曆在目。

13、衍義《管子·地員》:“赤垆曆彊肥。”。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曆齒,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14、衍義:引申指“審視、察看、推算”。如:《漢書》:“曆象日月星辰。”。又如:曆物(分别研究事物之理)、曆家(專門觀測推算曆象的人)。

15、衍義:引申指“推算日月星辰運行及方法”。如:《周易》:“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又如:陰曆、陽曆、曆法。

16、衍義:引申指“記錄日月、天氣、節氣變化的書、表、冊、頁”。如:《通典·職官八》:“凡歲将終,奏新年曆。”。又如:萬年曆、日曆、黃曆。

17、衍義:引申指“掌管、推算曆法的人”。如:《莊子·内篇·齊物論》:“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又如:文史星曆。

18、衍義::引申指“壽命、應享的‘運數’”。如:《漢書·諸侯王表第二》:“周過其曆,秦不及期,國勢然也。”。劉禹錫 《代慰義陽公主薨表》:“豈意遘茲短曆,奄謝昌辰。”。

19、衍義:通“枥”。指“馬廄”。如:《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曆(枥),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20、衍義:引申指“拶指(古代的一種酷刑)”。如:《莊子·天地》:"則是罪人交臂曆指,而虎豹在于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21、衍義:通“鬲”。指“釜鬲(似鼎的炊具)”。《史記·滑稽列傳》:“銅曆為棺。”。

22、衍義:引申指“勉勵,鼓勵”。如《宋史·趙崇憲傳》:“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寵光,非公朝所以勸忠孝、曆廉恥之意。”

23、衍義:用作姓。

常用詞組

曆朝

lìcháo

[in the past dynasties;generations] 所經過的各帝王或朝代

曆朝官制

曆朝聖訓

lìcháo-shèngxùn

[adjuration of the deceased of the emperor throngh ages] 前幾代皇帝的遺訓

先遣内侍持曆代聖訓授君,傳上言。——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曆程

lìchéng

(1) [course]∶經曆的過程

回顧戰鬥的曆程

(2) [mechanism]∶化學反應的一系列步驟

曆次

lìcì

[all previous (occassions,etc.)] 以往各次

在曆次戰鬥中他都表現得很勇敢

曆代

lìdài

(1) [past dynasties]∶以往各代

曆代王朝

(2) [through the ages]∶過去的整個年代

曆代名畫

曆法

lìfǎ

[calendar] 民用年的起始、長度和劃分是固定的曆算系統,這種系統中按一定的規則安排日和更長的時間劃分單位(如星期、月和年)

曆階

lìjiē

[ascend the flight of steps] 登階,跨過台階

毛遂接劍曆階而上。——《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曆屆

lìjiè

[all previous sessions (governments,etc.)] 以往的每一次。常指集會而言;過去各次

曆屆人民代表大會

曆盡

lìjìn

[experience and suffer] 多次經曆或遭受

曆盡滄桑

曆久

lìjiǔ

[last long;through or for many years] 經曆很長的時期

曆久不衰

曆來

lìlái

(1) [always;constantly; all along; all through the ages]∶過去多年(次)以來;從來

我們曆來相信科學

(2) [from time immemorial]∶遠古以來

這些島嶼曆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曆曆

lìlì

[distinctly;clearly] [物體或景象]一個個清晰分明

曆曆可數

曆曆在目

曆曆可數

lìlì-kěshǔ

[clearly count] 清清楚楚的數出來

珠曆曆可數也。——明·魏學洢《核舟記》

曆曆在目

lìlì-zàimù

[come clearly into view; leap before the eyes; be still alive in one's memory] 清楚地顯示在眼前

曆曆在目,疑其類墟墓間事,不祥也。——宋·洪邁《夷堅志》

曆落

lìluò

(1) [arranged in no particular order;fouled up]∶參差不齊;疏落

天上疏星曆落

(2) [having delicate beauty]∶儀态俊秀不俗

曆年

lìnián

(1) [calendar year]∶曆法上的年

(2) [over the years]∶過去多少年

曆年的積累

曆日

lìrì

(1) [calendar day]∶民用日;從子夜到子夜的時間

(2) [calendar]∶曆書

向他借曆日

曆時

lìshí

[diachronic;last] 所經過的時間

這一戰役曆時六十五天

曆史

lìshǐ

(1) [history]

(2)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曆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3) 沿革,來曆

(4) 過去的事實

他的曆史很不簡單

曆書

lìshū

[almanac] 見“曆4”

曆數

lìshǔ

[count one by one;enumerate] 一件一件地列舉

曆數敵人的罪行

曆險

lìxiǎn

[adventure] 經曆危險

山中曆險記

曆元

lìyuán

[epoch] 被選來作為被考察的已知數據之參考點的某一瞬間或某一日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曆。《書·梓材》殺人曆人。《注》曆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曆鬭食。《韋昭注》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為曆,突掩為陵,星相擊為鬭。

又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曆卿大夫至於庶民。《注》曆,猶次也。

又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曆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曆周唐之所進以為法。《師古注》曆謂曆觀之。

又逾也,越也。《孟子》不曆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曆法妄行。

又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曆齒。《注》曆,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發曆齒,未知禮則。

又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曆指。

又亂也。《大戴記》曆者,獄之所由生。《注》曆,曆亂也。《鮑照詩》黃絲曆亂不可治。

又曆曆,行列貌。《古樂府》曆曆種白楡。

又釜鬲謂之曆。《史記·滑稽傳》銅曆為棺。《索隐曰》曆卽釜鬲也。

又曆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又寂曆,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曆道心生。

又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曆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又濟南有曆山,《漢志》充縣亦有曆山。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曆縣。

又曆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曆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曆城。

又湖名。《廣輿記》曆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裡,為郡之巨浸。

又《爰曆》,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曆篇》,所謂小篆。

又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曆志》黃帝造曆。

又《世本》曰容成造曆。《屍子》曰羲和造曆。或作曆。

又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曆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曆數發。

又與馬枥之枥同。《前漢·梅福傳》伏曆千驷。

又同坜。坑也。

說文解字

【卷二】【止部】曆

過也。從止厤聲。郎擊切方言集彙

◎ 贛語:lik5

◎ 粵語:lik6

◎ 潮州話:lêh8 (lêh)English

Pass by.

Passes by of.

Time,complete.

Reckon the year,month,day with the method of the solar division.

all previous

calendar

experience

go through

one by one

◎ 英語:all previous calendar experience go through one by one

上一篇:粘貼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