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漢語漢字
普(拼音:pǔ)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根據現有材料,此字的最早形體是篆文,也見于《易經》等先秦著作。許慎《說文解字》認為此字是太陽沒有光的意思,但此義不見典籍使用。普的常用義是廣大,引申作修飾語,指全面、廣泛。
  • 中文名:普
  • 拼音:pǔ
  • 部首:日、丷
  • 五筆:UOGJ(86);UOJF(98)
  • 倉颉:TCA
  • 鄭碼:UAKK
  • 筆順:點、撇、橫、豎、豎、點、撇、橫、豎、橫折、橫、橫
  • 字級:一級(編号:2741)
  • 平水韻:上聲·七麌
  • 四角号碼:80601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 666E

文字源流

根據現有材料,普字的最早形體是篆文。許慎《說文解字》:“普,日無色也。從日,從竝(bìng,今為“并”的異體字)。”竝字用二人肩挨肩站立表示并列。如果竝字表示并列,那麼“普”就是兩個太陽并列。但是天上隻有一個太陽,沒有兩個太陽。一個太陽都能放射強烈光芒,兩個太陽肯定就不是“日無色”了。所以,清代學者段玉裁認為“竝”在“普”字中不是作形旁,而是作聲旁。

“普”的聲母p和“竝”的聲母b皆唇音,上古不分輕唇重唇,b、p同音,發聲部分相同;且“竝”上古音屬陽部,“普”上古音屬魚部,二者屬于“陰陽對轉”的關系,故可諧聲。“普”字形結構應是從日竝聲,是形聲字。普字本義不是“日無色也”,應是日光普照,引申為廣大、全。

有人認為普字上部不是義為二人排列站立的竝字,當是古替字。替字,金文,由兩個立字構成,表示兩個人站立,一前一後,後者被前者代替,義為廢棄、罷免。篆文寫成兩個立字平列,便與竝字混同。普字出現的時間比替晚,沿用了古替字的訛變形體作為構件,與替字變同步。因此,普字應是從日、㚘(替)會意,表示太陽被月替代遮擋了,造成地球上在晴朗的白天廣大地區不見日光的日食現象,義為廣大,普遍。

戰國以前表示廣大這一意義用“溥”字。戰國用“普”字。在地球這個範圍之内,無論廣大還是局部,擴展到極緻,就是整個、普遍了,這成了普字用得最多的意義。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形容詞

日無色。

漢·許慎《說文解字‧日部》:“普,日無色也。”

遍,普遍;全面。

《易‧乾卦》:“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唐·韓愈《次鄧州界》詩:“早晚王師收海嶽,普将雷雨發萌芽。”

廣大。

《墨子‧尚賢中》:“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名詞

吐蕃稱成年男子為“普”。

《新唐書‧吐蕃傳上》:“其俗謂彊雄曰贊,丈夫曰普,故号君長為贊普。”

對曆史上普魯士王國的簡稱。

(Pǔ)姓氏用字。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日部》 ·普

日無色也。從日從並。滂古切〖注〗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並。”

說文解字注

日無色也。此義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無色也,讀若暜。”兩無色同讀,是則暜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為溥大字耳。今《詩》“溥天之下”,《孟子》及漢人引《詩》皆作“普天”。趙岐曰:“普,徧也。”

從日,竝聲。小徐本如此,《韻會》同。竝古音同傍,暜從竝聲,又轉入虞模部。袢讀若暜,知暜古音亦讀若伴,以雙聲為用也。滂古切,五部。

廣韻

滂古切,上姥滂 ‖ 普聲魚部(pǔ)

普,博也。大也。徧也。又姓,後魏十姓,獻帝次兄為普氏。亦虜複姓,《周書》辛威賜姓普屯氏。又虜三字姓,《周書》楊忠賜姓普六如氏。《後魏書》有普陋如氏。滂古切。五。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普·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唐韻》滂古切。音浦。《說文》作暜,日無色也。注: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竝。今隷作普。

又《廣韻》:博也,大也,徧也。《易·乾卦》: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普氏,後漢十姓有之。

又《集韻》《韻會》竝頗五切。音溥。義同。

上一篇:秋登蘭山寄張五

下一篇:物理學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