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門提督

九門提督

清代官名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是清朝的駐京武官,設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主要負責北京内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内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于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1]
  • 中文名:九門提督
  • 外文名:
  • 别名:
  • 其他名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 屬 性:武官名稱
  • 品 級:從一品

簡介

九門是指東邊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的西直門、阜成門;北邊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的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宣武門,統稱“内九”“内城”。

東直門

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隻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裡多長,地上鋪的是石闆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隻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朝陽門

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産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着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内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阜成門

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産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成門。要不怎麼老阜成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幹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西直門

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着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說,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鑒定,的确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德勝門

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着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内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甕城内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八十六歲時(1797年)的禦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峥嵘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

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擡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紮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裡。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

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顔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内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内,正黃旗駐德勝門内;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内,正白旗駐東直門内;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内,正紅旗駐西直門内;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内,正藍旗駐崇文門内。那兒用得着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崇文門

走酒車。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産權一說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着酒幌,上面寫着“南路”、“于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于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正陽門

走“龍車”。正陽門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裡。“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于明正統四年(1439年)的箭樓。

宣武門

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确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着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經過這裡。這裡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态度莊嚴地對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于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裡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設立

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通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京師内城共有城門九座,分别為:正陽、崇文、宣武、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安定)。九門提督統領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的馬步兵(即“巡捕營”),所部的具體任務是分泛駐守(“泛”指基層的軍隊編制)、稽查城門、緝捕盜賊、申禁巡夜等。步軍統領創設于清初,後經曆了數次變遷。原來隻統轄八旗的步兵營,到康熙十三年(1674),始兼提督京城九門事務(原由兵部管理),康熙三十年(1691),又兼管巡捕三營事務,官銜全稱遂改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

雍正七年(1729),官署定名為“步軍統領衙門”,十二年(1734),在宣武門内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後遷至北城帽兒胡同,又稱“北衙門”(同為負責審案的刑部因設在南城稱“南衙門”)。乾隆四十六年(1781),巡捕增設左、右兩營,變成中、南、北、左、右五營,故該衙門的主官改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初為正二品,嘉慶四年(1799)改為從一品。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人員精幹,裝備精良。從機構、人員、職掌看,步軍統領衙門除衙門本部外,還下設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内外城十六門管理機構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門。步軍統領之下,設有左、右翼總兵各一人與步軍統領同堂辦公;八旗步兵營則設有左、右翼尉各一人(秩正三品)。八旗步兵營主要駐守内城。巡捕五營分布于外城和四郊。中營駐紮于圓明園一帶,由副将(從二品,隸屬于總兵)一員帶領,下分五汛(每汛有官兵370人至580人不等);南營分防外城及南郊,下轄六汛;北營分防北郊,左營分防東郊,右營分防西郊,以上三營均各轄四汛。巡捕五營總計二十三汛。南、北、左、右四營設參将一人,遊擊一人。嘉慶四年,又添設左、右翼總兵各一人,左翼總兵節制南營、左營,右翼總兵統轄北營、右曹,順治十年(1653),于白塔山(今北海瓊島)設置信炮五位,若京城發生暴亂、敵情、火災、爆炸,則憑金牌“奉旨發炮”;内九門也各設信炮五位。白塔發炮,則九門信炮齊鳴。京城駐防官兵聞炮聲後,立即分區集合待命。乾隆八年(1743),信炮及其管理系統移交步軍統領衙門。京師有内城九門,外城七門,内外各城門均派官兵駐守,負責門禁。順治初年,守門軍官稱門千總。

康熙十三年(1674),又設城門尉、城門校。乾隆十九年(1754),城門尉改名城門領(正四品),城門校改名城門吏(正七品)。内城九門,每門設城門領二人,城門吏二人,門千總二人。外城七門,每門設城門領一人,城門吏一人,門千總二人。

沿革

九門提督一職由于關乎京師防務,所以自設立以後主要由滿族大臣擔任。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廷将巡捕三營(南、北、中)增為五營,皆為步軍統領衙門節制,至此該衙門主官稱謂正式變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設立安民公所,維持治安。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前的最後一任步軍統領是慈禧太後親信榮祿。1901年清廷仿效聯軍方式,設“善後協巡營”,後來改名“巡警總廳”,替代原步軍統領衙門的巡捕營。1902年,肅親王善耆任步軍統領,支持軍警分離的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創設巡警部,并開辦現代警察學校,培養警察人才。自此,軍警編制分離,現代警察制度初步創立。

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北洋政府保留了這個官職,隻是将其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轄左右翼總兵;1924年11月最終裁撤。

相關人物

隆科多

隆科多(西元?~一七二八),滿洲 鑲黃旗人,佟佳氏,清聖祖孝懿仁皇後之弟,椒房親也。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授一等侍衛。五十年,任步軍統領(亦稱九門提督)。五十九年,擢理藩院尚書。六十一年,聖祖崩逝,隆科多以受聖祖末命得新君世宗之寵信,命與親王允禩、大學士 馬齊等,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雍正元年(一七二三),複加太保,兼領理藩院事,并充會典、實錄等官書之總裁官,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可謂位極人臣,殊恩無以複加。此亦世傳世宗之得位由隆科多内助所緻之原因也。惟自雍正三年,世宗先解其步軍統領職,後又以交結專擅,諸事欺隐罪之,令繳回所賜四團龍補服,并不準複用雙眼翎;随又削其太保銜,令往今甯夏等地修城墾地,可謂聖眷大衰矣!四年,又以受賄事罷尚書,令料理邊疆事務,勘議俄羅斯邊界。雍正五年,宗人府奏劾輔國公阿布蘭以玉牒畀隆科多,私藏于家。世宗震怒,隆科多因是奪爵,召還京師,後以四十一條大罪,永遠禁锢。其子嶽興阿奪官,玉柱發黑龍江。隆科多曾自拟諸葛亮,奏稱“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将至之時”。後世史家乃确認世宗之繼統得隆科多助力之事,蓋此類負氣之語,實隆科多于世宗背棄密約之後,感傷鳥盡弓藏之悲鳴也。六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蔣臨照

蔣臨照(1824—1869),漢族,字普齋,号玉衡。山東省慶雲縣蔣黃邱村人。素有大志,交遊重義,披肝瀝膽,始終不渝。少年習武,入邑武庠,長于騎射。鹹豐二年冬從軍。其所在軍旅為清朝著名江北大營,駐紮于揚州。因與太平軍交戰有功,補把總。繼而又因功補朝陽營千總,賞五品藍翎。鹹豐三年,以卻敵有功,升舊州營都司,繼而為守備。鹹豐四年,攻瓜州。是時,江南諸軍,尤其曾國藩的湘軍,多奮勇敢戰,而北軍統帥琦善、托明阿、德興阿,怯軟無大略,為時論所輕。其間,托明阿曾臨陣夜逃,而臨照率部雖勇往奮發而無效,但聲譽冠一軍。

繼而,德興阿繼統北軍,以臨照部為先鋒,攻克了瓜州。而後又為太平軍斷其饷道,堅守瓜州城月餘,直至軍内無糧、殺馬而食,而臨照自若,令軍心穩固。趁一夜陰而有雨,便于城北角吹号角佯攻太平軍,臨照卻引軍從東門沖出包圍。鹹豐七年,又攻克瓜州。鹹豐贊賞其謀勇兼優,擢升為兖州鎮中營遊擊,賞換花翎。鹹豐八年,攻江浦取勝,補授兖州鎮左營遊擊。鹹豐九年進攻六合,因大敗太平軍援軍,而補德州營參将。繼而攻克僧道橋、菱塘,并殲滅薛成良部。因而加封為副将。鹹豐十一年四月,戰于江皖,大獲全勝,授廣西義甯協副将,加總兵銜。

同治元年(1862年),戰于江南,接仗無戰不捷,尤以揚州西南門戰鬥中功績最為顯赫,因而得以總兵記名簡放加提督銜。同治三年,攻克丹陽。是年同治皇帝獎賞一批戰功顯赫的高級将領,其中就有曾國荃、蔣臨照。欽賜蔣臨照健勇巴圖魯(滿語,戰鬥英雄之意)賞金牌。是時,蔣臨照與曾國荃有八拜深交。(曾國荃為曾國藩九弟)同治四年,補授天津鎮總兵,凱撤北旋,陛見皇帝,奉命帶神機營又出師南方。繼而撤回,又任天津鎮總兵。加提督記名。當撚軍入陝之時,又補山西太原鎮總兵,因防剿有方,仍以提督記名簡放。(提督記名,猶似今日軍委委員,)皇清又诰授其為武顯将軍,後又晉封為振威将軍。并賞三代一品封典。其故居,建朝陽門九門庭院,時稱九門提督。欽賜府匾,镌雙龍戲珠。命名為“都督府”。府左右置兩巨石獅,左為閉嘴石獅,右為開口石獅,口内含石卵。府前有約七八畝的校軍場(亦稱閱軍場)府第北面、西面建土方環繞,為下人和警衛人員住所。府第東西為軍馬圈及飲馬夫住所。府第建築雄偉,走進府第有隆隆響聲令人感到肅穆。同治六年告病回籍。其病主要是槍傷,一傷于大腿,一傷于鎖子骨,因傷而緻病。病愈後,北上領命辦理直東、天津軍務。事畢,又懇請終養,尚未回籍,舊病複發,卒于任所。是時是同治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年四十五歲。

上一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下一篇:江西采茶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