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刀

斷刀

紀錄片名稱
本片由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制作。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和央視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曾經播出該紀錄片。最近一次播出是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中文名:斷刀 外文名: 别名: 制 作: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 播出電台:鳳凰衛視、央視科教頻道 最近一次播出: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 内 容:反映抗美援朝戰争 組 成:《刀聲震蕩》、《絕地反擊》等

内容簡介

本片由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制作。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1]和央視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曾經播出該紀錄片。最近一次播出是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一場兩種命運的大決鬥,讓你驚心動魄;一部戰争檔案的全揭秘,讓你明察秋毫;一腔舍身相依的愛國血,讓你潸然淚下;一曲震天動地的豪邁歌,讓你蕩氣回腸。

為紀念抗美援朝戰争60周年,央視10套科教頻道将于近期播出《斷刀——朝鮮戰場大逆轉》,吹響引領觀衆視線的“集結号”。本片在雄厚的軍史解密檔案和與外方交換的豐富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獨具匠心的創作,展示出一段激蕩人心的鐵血戰争史。

《斷刀——朝鮮戰場大逆轉》分為《刀聲震蕩》、《絕地反擊》、《奪命奇兵》、《生死沖撞》、《驚天逆轉》5部10集。本片在國内同類節目中鮮見地同時引用交戰雙方的史學資料,多層次、多視角地準确反映出當年的曆史真實,使内容更加客觀與公正。

節目中既有中美兩國領袖的決策碰撞與将軍們的鬥智鬥勇,也有普通士兵在生死戰鬥中迸發出來的人性光輝與浩然精神。情節的曲折;矛盾的層出;戰争的激烈;命運的轉折,既顯示出細緻入微的人類情感,又有波瀾壯闊的戰争全景的鮮明風格,是一部具有知識性與可視性的作品。

分集介紹

刀聲震蕩

1950年,正當戰後的解放軍第38軍官兵重新拿起鋤頭和犁铧,開始為新生的共和國生産糧食的時候,6月25日淩晨,朝鮮戰争爆發了。

第二天,美國駐遠東海陸空軍迅速參戰。爆發在遠東這座狹長半島上的戰争成為了當時東西方兩大陣營的角鬥場。被美國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将軍并沒有意識到,一場同更強大的對手紅色中國的戰争很快将要開始了。

絕地反擊

中國軍人一過江,就立刻陷入朝鮮半島漫天的戰火之中。眼看着部隊在朝鮮處境艱難,毛澤東那幾天的電報中充滿了焦慮。然而馬上就要進入戰鬥的志願軍,卻發現原定的作戰計劃已經“胎死腹中”,緊張上陣的他們可以說對即将較量的對手基本上是一無所知,他們能完成領袖的期望嗎?

初次與美軍作戰的毛澤東和志願軍将領們都還沒有意識到,由于對手是裝備占據絕對優勢的美軍王牌部隊,戰場上已經是全新的規則。面對聯軍可能重新組織的進攻,無法顧及部隊疲勞的彭德懷,迅速打出了第二拳。

奪命奇兵

聯軍東西并進的鐵鉗攻勢,要将北朝鮮人民軍和被認為僅有數萬的中國志願軍合圍在鴨綠江以南的武坪裡一帶。美軍部隊已經開始計劃,他們返回日本勝利閱兵時該着什麼服裝了。而此時在北京的毛澤東,預感似乎出奇的靈驗,一場悲劇不幸被他言中。

朝鮮戰場上,南朝鮮第二軍團突然土崩瓦解的結局,使在西線進攻的第8集團軍右翼露出了巨大的缺口。意識到重大危險的美軍西線指揮官沃克将軍,立即調兵遣将恢複被打亂的部署,但這一“亡羊補牢”的舉動,後來卻被美國學者用了一個誇張的舉例來形容。

生死沖撞

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期間,美軍在東西兩線分頭前進的态勢,讓在北京的毛澤東産生了一個龐大的戰略構想:他命令彭德懷在東西兩線同時發動進攻,分割包圍兩邊的敵軍,期待一仗能把朝鮮土地上的對手幾乎一掃而光。

初次出國與美軍交手的志願軍很快就意識到,擁有強大火力和空中優勢的美軍并不是當年國内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雖然自己兵力占有優勢,但火力卻落後對手幾十倍。然而,“中國士兵對于彈幕編織的火牆好像不知道恐懼,往往一直接近到手榴彈投擲距離之内才開火。他們的勇敢精神,就連我們美國軍人也不禁為之感歎”,參與過戰争的美軍士兵們回憶到。

驚天逆轉

麥克阿瑟完全沒有料到幾天前還躊躇滿志的“聖誕節攻勢”,竟然會變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面。為此,他緊急召開了一個後來被美國和日本軍事學家稱之為“最奇怪的會議”。對此時的美軍來說,突破志願軍的封鎖就打開了生路。這些在二戰中戰績顯赫的王牌部隊,向對手打出了鋼鐵的拳頭。

1950年11月底,中國志願軍官兵在朝鮮山地上,向對手扔出一枚枚手榴彈的時候,他們還并不知道,自己的戰果正在震蕩世界。不管是從華盛頓、東京,還是從千變萬化的朝鮮戰場來看,11月底的那幾天,都彌漫着被美國列為開戰以來“最令人沮喪”的氣氛。一直随軍報道的路透社記者,在報道中第一次借用形容股市暴跌的詞“黑色星期三”,來形容聯軍攻勢突然遭遇志願軍打擊而受挫的日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