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

政體的調整完善
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在社會主義政治總格局和權力結構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對政權組織、政治組織的相互關系及其運行機制的調整和完善。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長期堅持、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中文名:政治體制改革 外文名:political restructuring 别名:

簡介

以不改變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為前提的政治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領導體制,行政機構,幹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規等方面的改革,是國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目的在于調整部分社會關系,提高政治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等事業的發展。

中國共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開展了政治體制改革,但政治體制改革跟不上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為适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把政治體制改革提上了議事議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黨的領導下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産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長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n到現在為止,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取得許多具體的成果,比如領導幹部終身職務制的廢除,黨與政府重疊的對口部門的取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層民主制度的創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務員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機構的多次改革等等。

目标

總目标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總的目标有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n

具體目标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近期的具體目标,就是要增強黨與行政機構以及整個國家領導機關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調動人民群衆和各行各業以及基層的積極性,從而在政治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n

主要任務

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裡,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發展曆程

1980年8月18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鄧小平在會上作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這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政治體制改革的長遠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強活力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領導體制。n政治體制改革的内容包括:n(1)實行黨政分開。黨政職能分開,劃清黨組織和國家政權的職能,理順黨組織與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司法機關、群衆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并且逐步地走向制度化。n(2)進一步下放權力。凡是适宜于下面辦的事情,都由下面決定和執行。n(3)改革政府工作機構。按照經濟體制改革和政企分開的要求,合并裁減專業管理部門和綜合部門内部的專業機構,使政府對企業由直接管理為主轉變到間接管理為主。适當加強決策咨詢和調節、監督、審計、信息部門,轉變綜合部門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對宏觀經濟活動的調節控制能力。n(4)改革人事制度。對“國家幹部”進行合理分解,改變集中統一管理的現狀,建立科學的分類管理體制;改變用黨政幹部的單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員的現狀,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變缺乏民主法制的現狀,實現幹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開監督。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n(5)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提高領導機關活動的開放程度,重大事情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讨論。(6)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若幹制度。理順共産黨和行政組織、群衆團體的關系。更充分地尊重選舉人的意志,保證選舉人有選擇的餘地。抓緊制定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等法律,建立人民申訴制度,使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和自由得到保障。n(7)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步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了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的進程。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訓的基礎上,中國形成了“三個統一”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措施

1、行政管理體制改革。n2、執政思想的轉變。n3、服務型政府構建。n4、共産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産黨執政,多黨派參政。

意義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至今已持續35年之久。盡管其政治發展進程仍處于起步階段,且發展過程中仍充滿曲折和艱難,但是人們有理由相信其前景是樂觀的。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建立起來的市場經濟,給中國社會各個領域帶來的全方位變化将是不可逆轉的,它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未來進一步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黨的領導地位得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得以提高,黨的執政方式發生了變化。n

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國家選舉制度向民主化方向邁出了重要步伐,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常設機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得到擴大,人大工作制度得以建立和健全,并逐步走向程序化、規範化、制度化。n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到了全面恢複和發展,新時期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性質和地位得以明确,政協自身組織建設得到加強,人民政協的各種會議制度,包括全體委員會會議、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和各種專門委員會的會議,已經走向制度化、經常化,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渠道得到拓展,一大批黨外幹部被提拔使用,直接參與行政管理。nn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自治地方的數量和布局與中國的民族分布和構成基本上相适應,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滿足了各少數民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願望。nn中國的社區政治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目前中國城市社區建設正轉向以社區自治為龍頭,以社區組織建設為重點,以社區組織建設帶動社區事業建設的全方位社區建設的新階段。nn村民自治作為國家法律确認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種制度安排,已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基層民主最基本的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