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

漢語漢字
掖,漢語常用字,讀音yè,yē,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作動詞,指塞進。
  • 中文名:掖
  • 拼音:yè,yē
  • 繁體:
  • 部首:
  • 字碼:
  • 五筆:RYWY
  • 倉颉:QYOK
  • 鄭碼:
  • 筆順:
  • 字級:
  • 平水韻:
  • 四角号碼:50047
  • 筆順編号:12141323544
  • 統一漢字:基本區 U+6396

字源演變

yè 喻紐、铎部;以紐、昔韻、羊益切。 

形聲字。從手,夜聲。“掖”的聲符“夜”,在小篆及漢印中,“夜”中間的一筆還是上下貫通的。隸書字體中有的也是如此,但有的就已斷開,作,為後世楷書所本。本義是攙扶,即用手攙扶别人的胳膊。《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春,衛人伐邢,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殺之。”引申為扶助。古籍中又當“腋下”講。《說文》:“掖,一曰臂下也。”而“腋下”的本字為“亦”,為指事字。古籍借“掖”表示。《史記·商君列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由此引申指宮殿正門兩旁小門,即“掖門”。這些意義讀yè。早期白話中又讀yē,意為塞進,掖藏等義,這些意義也均與“腋下”義有關。《紅樓夢》第九十七回:“黛玉微微的點頭,便掖在袖裡。”

現代釋義

基礎釋義

掖yè(一ㄝˋ)

⒈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

⒉  扶持别人:掖護。獎掖。

⒊  古同“腋”,旁邊。

詳細釋義

掖 yē

〈動〉

塞進 [tuck in]

你來把我這邊的被掖掖罷。——《紅樓夢》

又如:把被角掖好

藏 [hide]

黛玉微微的點頭,便掖在袖裡。——《紅樓夢》

插入腰帶 [thrust in one's belt]

說着,掖上那把刀,邁步出門,往外就走。——《兒女英雄傳》

另見 yè

詞性變化

掖 yè

〈名〉

胳肢窩。後作“腋” [armpit]

掖,一曰臂下也。——《說文》

衣逢掖之衣。——《禮記·儒行》

張掖郡。——《漢書·地理志下》。集注引應劭:“張國臂掖,故曰 張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記·商君列傳》

宮殿正門兩旁小門“掖門”的簡稱 [side door]

入未央宮掖門。——《漢書·高後紀》。師古曰:“掖門,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

又如:掖門(宮殿正門兩旁的邊門);掖垣(皇宮的旁垣);掖庭(宮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宮中旁殿)

另見 yē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掖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奕。《說文》以手持人臂投地也。

又挾扶也。《詩·風·衡門序》誘掖其君也。《疏》誘謂在前導之,掖謂在傍扶之。《左傳·僖二十五年》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注》挾之而投於城外也。

又《說文》臂下也。與腋同。《禮·儒行》衣逢掖之衣。《注》逢,猶大也。大袂衣也。《史記·商君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又宮旁舍曰掖庭,殿旁垣曰掖垣,宮阙旁小門曰左右掖門,皆取肘腋之義。《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更名永巷為掖庭。

又《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注》掖門在兩傍,言如人臂掖也。《杜甫詩》花隐掖垣暮。

又郡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注》張國臂掖,故曰張掖。《又》東萊郡掖縣。《韻會》掖,腋本一字。今扶掖字從手,肘腋字從月。然古腋字本作亦,非從月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