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罵槐

指桑罵槐

漢語成語
指桑罵槐,漢語成語,拼音是zhǐ sāng mà huái,意思是指着桑樹數落槐樹,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出自《紅樓夢》。
    中文名:指桑罵槐 外文名: 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 近義詞:指雞罵狗、殺雞儆猴、敲山震虎 反義詞:直言不諱、直截了當、指名道姓 結構:綜合式 出處:《紅樓夢》

​成語相關

【引證解釋】亦作“指桑樹罵槐樹”。亦作“指桑說槐”。比喻明指此而暗罵彼。《金瓶梅詞話》第六二回:“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紅樓夢》第五九回:“你老别指桑罵槐。”《紅樓夢》第六九回:“衆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説槐,暗相譏刺。”《天雨花》第二二回:“終年累月再不與他一副好面孔,自朝至暮隻是冷言冰語、指桑說槐。”茅盾《小圈圈裡的人物》:“上課以前,她就飽聽了一頓貝師母的冷言冷語的奚落和指桑罵槐的咆哮。”

【用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典故

原文

大淩小者,警以誘之①,剛中而應,行險而順②。

注釋

①大淩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他。

②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語出《易經.師》卦。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坤上)。本卦下卦為坎為水,上卦為坤為地,水流地下,随勢而行。這正如軍旅之象,故名為“師”。本卦《彖》辟說:“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剛中而應”是說九二以陽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剛中”,又上應上坤的六五,此為此應。下卦為坎,坎表示險,上卦為坤,坤表示順,故又有“行險而順”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毒”,督音,治的意思。

《三十六計》中(第五套并戰計)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采取适當的強剛手段便會得到應和,行險則遇順。

按語

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于是故為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用計戰例

指桑罵槐,表面上是指甲罵乙、指東罵西,但作為軍事上的計策,其意義更為深刻。它是作戰指揮者用“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來懾服部下、樹立領導威嚴。通俗地說,作為一個有德、有信的軍事指揮員,必須嚴明法紀、雷厲風行,要善于抓住一、二個突出的負面典型,從嚴處理,以使全體将士引以為戒。

孫權劈帥案表決心

公元208年,曹操的大軍逼近江陵,打算進攻孫權。曹操向孫權下戰書說:“我奉獻帝之命來讨伐罪臣。現在劉琮已經投降,劉備也戰敗逃走,我親率80萬水軍,準備同将軍決一雌雄。如若降我,可免你血光之災。”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孫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有人主張降曹,有人主張抗曹,弄得孫權一時也沒了主意。這時,諸葛亮前來舌戰群儒,又加上魯肅、周瑜對形勢的全面分析,使孫權最後下定決心,要傾東吳之兵抗擊曹操。孫權義正辭嚴地對大家說:“我與曹操這個老賊誓不兩立,東吳要與曹操血戰到底。”接着,他抽出刀來,一下子劈掉帥案的一角,提高聲音說:“從現在起,誰再說投降曹操,下場如同此帥案!”見此情景,那些主張降曹的人緘默無言了。

孫權刀劈帥案目的是警告那些主張降曹的人,這種敲山震虎的做法,強行壓制住了不同意見,為有效地統一内部認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上一篇:激浪

下一篇:藍島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