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漢語成語
止于至善,漢語成語,拼音是zhǐ yú zhì shàn,意思是處于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禮記·大學》
    中文名:止于至善 外文名: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arrive at supreme goodness 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出處:《禮記·大學》 用法:褒義,謂語

成語解釋

止:鄭玄注,止,猶自處也。

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成語出處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詳解

“止于至善”,是三綱領中的第三綱。那麼,這個“止”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裡面說:“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這個“止”呢,就有一個根基之義,還有一種達到之義。這個“止”,在這裡就是說:大學之道的基礎和根基,就是修養這個至善,離開了這個至善,我們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沒有根柢。不可能像深植于大地的樹木那樣,有根有柢而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家庭的棟梁,國家的棟梁。所以說這個“止”,對修這個善,具有一個基礎的意義,有一個目的的意義,有一個根基的意義。這個基礎和根基,就是要有肥厚的信德之土,來養育我們的十善之行。因為如果我們不信自然,不信自然大道,不相信這個德,那麼這個善很難立起來,很可能就左右搖擺,時行而時不行。所以,這個“止”,我們要從《說文》——漢代的《說文》字典裡面去把它參透,而不要像現在的人這樣,看到這個“止”,就單純地理解為停止,止步。而是要演繹開來,進入到漢代以前,古代人的那種心境當中,去理解這個“止”,真正地把自己的善根、善心,深植在信德之土的牢牢基礎之上!這樣這個善才能立得起來,這個善行才能在我們家庭的生活化當中,在社會的生活化當中,在工廠的工作環境之中,在社會行為之中,去展開這個至善的修持。因為我們上面也講了,這個德,她就是由十種善行作為她的基本框架而構成的。修善也就是在修德,是在持這個德,守這個德,增加我們内在的德。是在我們的心中和身中,修持這個德性的品格,修這個“形而下為器”的身體,使他改造成為能夠承載、能夠儲存道德能量的物器。所謂德器也好,所謂道器也好,首先都得要抓住一個“善”來進行修持,要“止于至善”。這個善能夠全面地展開,才能使我們的身心成為承載德性的這樣一個容器。

何為“至善”,簡單地說就是大公無私!仁愛衆生即善,唯德是行的十種品格、品行,就是至善。這個至善,也就是《老子道德經》所闡釋的上善:像水一樣處下不争,具有水的品格、性格。這個善的根本,就是指心裡面的修持,十種善德之心要求修養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實踐,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這就是十善心。這十善心也就是上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我們修善所應當立定的腳跟,是“止于至善”應當把握的十大方面。這也是禮德的基本成份,他内部所蘊含的,就是以禮德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

例句

鄭玄注:“止,猶自處也。”

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陳澔集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宋代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說:“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牽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其意為:修身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

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于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上一篇:論文

下一篇:故障樹分析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