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馬虎眼

打馬虎眼

漢語成語
以似是而非的言詞和行動搪塞别人,邯鄲土語謂之“打馬虎眼”。這句土語是由“馬虎”一詞引申而來。“馬虎”是說一個人粗枝大葉,不細心,也說“馬馬虎虎”。
    中文名:打馬虎眼 拼音:dǎ mǎ hu yǎn 注音:ㄉㄚˇ ㄇㄚˇ ㄏㄨˇ ㄧㄢˇ 出處:《華實春秋》

成語出處

老舍《華實春秋》:“他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大夥兒,假充好人,想混過這一關去!”

成語辨析

【近義詞】陽奉陰違 n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指故意裝糊塗蒙騙人。 n

成語故事

“馬虎”的由來,據說古時候有一個糊塗畫家作畫,他剛畫了一個虎頭,這時來了一位朋友想看他畫馬,畫家順筆一揮在虎頭下畫了個馬身子。朋友問他你這畫的是馬還是虎呢?畫家說“啊,都差不多,馬馬虎虎吧。”朋友走後,畫家把這幅畫挂在牆上,他的大兒子問他:“這畫上畫的是什麼?”n畫家說:“是馬。”n他的二兒子來了又問他,他說:“畫的是虎。”n因此,畫家的兩個兒子對馬與虎辨别不清。有一天,畫家的大兒子遇到一隻老虎,以為是馬,想騎它,結果被老虎吃掉了。n二兒子見到一匹馬,以為是老虎,吓的驚慌失措,竟用弓箭把馬給射死了。n于是,人們送給這位畫家一個綽号“馬虎先生”。

上一篇:北京大學燕京學堂

下一篇:武夷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