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

漢語漢字
慚,漢語常用字,讀音cán,ㄘㄢˊ。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羞愧:慚愧;引申含義為幸運,僥幸。偏旁“斬”簡化為“斬”。依據古人書法省筆簡化。《說文解字》:“慚,媿也。從心、斬聲。”。自知心不直失節是慚之範式。本義:羞愧。如:慚愧、羞慚、慚色、慚懼、慚怍、慚赧、慚顔、自慚形穢。衍義:又用作姓
  • 中文名:慚
  • 拼音:cán
  • 繁體:慚
  • 部首:忄
  • 字碼:
  • 五筆:NLRH
  • 倉颉:PKQL
  • 鄭碼:UHPD
  • 筆順:
  • 字級:一級(常用)
  • 平水韻:
  • 外文名:feel ashamed
  • 統一碼:60ED
  • 四角碼:92021
  • 字形結構:左中右結構
  • 筆畫數:十一畫
  • 筆順編号:44215213312
  • GBK:B2D1
  • 異體:慙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慚(慚)cán(ㄘㄢˊ)

⒈羞愧:慚愧。羞慚。慚色。慚懼。慚怍。慚赧。慚顔。自慚形穢。

詳細釋義

慚cán

〈形〉

(1)(形聲。從心,斬聲。本義:羞愧)同本義[be ashamed]

慙,媿也。——《說文》

不直失節謂之慙。——《小爾雅》

富者有慚色。——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慚。——《後漢書·列女傳》

(2)又如:大言不慚;慚歎(慚愧感歎)

常用詞組

慚愧、慚怍。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慚【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集韻》慙,或書作慚。

說文解字

慙【卷十】【心部】

媿也。從心斬聲。昨甘切

說文解字注

(慙)媿也。女部曰。媿、慙也。二篆爲轉注。從心。斬聲。昨甘切。八部。

上一篇:

下一篇:遺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