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

漢語成語
怒發沖冠(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是一則來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最早出自于戰國·莊子等《莊子·盜跖》[1]。“怒發沖冠”的原義是憤怒得頭發直豎,頂着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中文名:怒發沖冠 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燒、火冒三丈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于色、喜出望外 出處:《莊子·盜跖》 注音字母:ㄋㄨˋ ㄈㄚˋ ㄔㄨㄥ ㄍㄨㄢ 語法結構:主謂式 語法屬性: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戰國·莊子等《莊子·盜跖》)

衍生典故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後人根據以上文獻總結出成語“怒發沖冠”。

成語典故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于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十五座城來換這塊璧。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随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并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十五座城池。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趙王說:“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十五座城給我,那怎麼辦。”蔺相如說:“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 甯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一個臨時居住的宮室裡召見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又見他隻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我到這裡,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競又遞給姬妄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隻得道歉,并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隻好按照禮儀送蔺相如回國。

成語寓意

“和氏璧”因蔺相如怒發沖冠而完整地回到了趙國。人的精神狀态對于人的形體有很大的控制支配作用。頭發豎起來,在平常狀态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當一個人極度憤怒的時候,卻可能發生。如此的情形還有很多。三國時期嵇康的《養生論》講到:一個人服藥想要發汗,有時候都做不到,但是慚愧之心一起,則不免大汗淋漓;一早上沒吃飯就會覺得很餓,但曾子在母親去世之後,因為極度的悲哀,曾經7天不吃飯也沒覺得饑餓。這些事例使人們明白,要使身體安泰,就應該保持精神的清靜虛無,盡量避免被外物所激蕩。憤怒如同心中燃燒的一把火,如果放任它越燒越烈,最終必将焚毀自己,人在極端憤怒下不要輕易做決定。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怒發沖冠”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運用示例

宋·嶽飛《滿江紅·寫懷》:“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淩虐,足令人怒發沖冠!”

作家·沙汀《闖關》:“他怒發沖冠,他咬牙切齒,而他顯然還沒有盡情發作。” 

成語辨析

怒發沖冠—令人發指

“令人發指”的意思是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一般指别人的行動令某些人厭惡,恐懼。“怒發沖冠”和“令人發指”兩者都有使人極其憤怒的意思,但有區别:一是含意上的區别。“怒發沖冠”偏重于描述主題的情況,“令人發指”偏重于陳述客體對主體的使動結果。二是用法不同。“怒發沖冠”用作謂語時,主語一般隻能是人;“令人發指”用作謂語時,主語一般不能是“人”,隻能是有關事物,“怒發沖冠”可以用作“氣”的補語;“令人發指”則不能。“令人發指”常用作“手段”“罪行”“行為”“情形”等的定語;“怒發沖冠” 則不能。三是語體色彩不同。“怒發沖冠”“令人發指”多用在書面語中,但是後者比前者的書面語色彩更重些。

上一篇:放棄

下一篇:天道酬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