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青春期

微小青春期

性腺穩定器學說
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或minipuberty),見于醫學上性腺穩定器學說。該學說認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A)之間的負反饋聯系在新生兒和嬰兒早期已經建立,但其抑制功能尚不成熟。此時,促性腺激素(Gn)呈高分泌狀态可似青春期水平,故稱為“微小青春期”。
  • 中文名:微小青春期
  • 外文名:mini-puberty
  • 别名:
  • 相關學說:性腺穩定器學說
  • 相關文獻:《威廉姆斯内分泌學》

簡介

一歲後,負反饋的阈值改變,敏感性升高,其負反饋作用逐漸加強。3歲至青春前期呈高敏感狀态,GnRH分泌受抑制,Gn處于低水平。至青春期發動前夕,負反饋的阈值升高,敏感性下降,下丘腦分泌GnRH及垂體分泌Gn開始增加。進入青春期後,GnRH的釋放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加,LH和FSH脈沖性分泌增加促使性腺發育。

出生時,下丘腦-垂體-性腺(睾丸或卵巢)軸作為體内重要内分泌調節系統之一,雖還不像成年人那般穩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出生前,在母親體内由于胎盤産生大量的雌激素,使該系統暫時被擱置。出生後,随着臍帶被剪斷,胎兒與母親失去了連接的紐帶,胎兒内分泌系統必須開始學會獨自承擔重任。離開母體後不久,尤其是男性嬰兒,在數分鐘之内就開始調試其生殖内分泌系統的運行功能,分泌的雄激素水平最高可達到正常成年男性水平的低值。此時,睾丸輕度增大、有陰莖勃起,甚至可一過性地表現為顔面少許粉刺,此現象可持續到約半歲左右;與男嬰相比,女嬰的反應稍慢一些,但也要在幾小時之内開始調試自己的生殖内分泌系統。此時,這一系統還不十分穩定,可間斷地分泌雌激素。在此期間,雌二醇水平可波動于0到50pg/ml(相當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限)之間。部分對雌激素敏感的女嬰可出現較明顯的乳房發育。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動,甚至極少數女嬰還可出現類似青春少女月經的少許出血現象。這些表現一般持續時間不長并且不十分明顯,但可出現在2歲之前。嬰幼兒期的這種表現,極其類似于真正青春發育的過程。因此,醫學上形象地把它稱之為“微小青春期”。

可以把微小青春期看成是數年之後真正的“大”青春期的一次小型預演。對微小青春期的實際意義并不十分清楚,其表現也因人而異。常常被我們忽略,但它的的确确是存在于我們生命早期的一種生理現象。

在Elsevier Health Sciences出版的兒科學裡對微小青春期有如下解釋:

Mini-puberty: During infancy,the reproductive axis is quite mature with detectable pulsatile secretion of gonadotropins and low levels of sex steroid production. the postnata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rise is marked in girls,reaching peak values at 2 to 3 months of life and then falls to prepubertal range by 12 to 18 months of age in normal female infants, but remains sustained with levels staying above those of older prepubertal children until 4 years of age. during this period of active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secretion, or 'mini-puberty',slight breat tissue enlargement and vaginal mucosal changes are detectable in female infants. occasionally withdrawal vaginal bleeding results as this axis is suppressed and endogenous estrogen levels fall.

基本特征

微小青春期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在内分泌學非常經典的教科書《威廉姆斯内分泌學》第1045頁(在不同版或不同譯本上,頁碼會有所出入)上,就有關于微小青春期的詳盡描述。

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較為常見

其實,幼小兒童的這種乳房發育現象并不都是性早熟,其中絕大多數隻是一種第二性征的特殊表現,是一種發育變異現象,也是一種自限性的病症,稱之為兒童單純乳房發育,是部分性早熟的一種。據浙江省兒童醫院統計,每年大約有1000例寶寶是單純的乳房早發育,這和浙醫兒院每年120萬寶寶的就診量相比較,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單純的乳房早發育,是兩歲以下的嬰兒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多數孩子會自愈,并不會引起大家所認為的性成熟。

性成熟可分為四個期,兩歲嬰兒處于“小青春期”

為什麼兩歲以下的小嬰兒比較容易發生單純的乳房早發育?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正處于一個小青春期。性成熟可以分為四個期:胎兒期、圍産嬰兒期、兒童期、圍青春及青春期。其中圍産嬰兒期可以稱為小青春期,控制人體性征發育的器官——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還未發育完善,一些嬰兒的腺軸處于活性狀态,就容易出現體内雌激素和促卵泡雌激素的增高,從而導緻乳房增大。

多數寶寶兩歲後會暫停發育,如繼續發育須就醫

大多數孩子都會在兩歲之後自愈,家長可以放心。但也存在個别孩子無法自愈,如果2歲之後孩子乳房持續增大,就要重點關注,可能誘發真性性早熟。現在醫學分工日益精細化,不但普通的外科醫生不知道性早熟的真正定義,即使是兒科醫生對小青春期這個概念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一些醫生在看到寶寶乳房增大後,會簡單地判定為性早熟。

臨床表現

這個時期,部分寶寶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處于暫時性“活化狀态”、“負反饋調節”尚未健全,稍微受到外界的刺激,如心情異常等,就會出現特定性激素的一時性波動,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卻不會對它做出反應,而導緻乳房增大。

因為女孩從2周歲以後直至青春期發育啟動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将進入靜止期,對性激素的負反饋有極高的敏感性,會抑制性激素的升高。大多數嬰兒期開始增大的乳房這時會逐漸變軟、乃至消失。

相關新聞

國内外都沒有制定牛乳内源性性激素限量的标準,一般情況下也不作為常規的檢測指标。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委托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等檢測機構,采用國際通行的檢測方法,對乳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進行了平行檢測。

聖元乳粉樣品來自湖北省患兒家中的剩餘乳粉以及湖北武漢和北京市場銷售的優博、優聰樣品,共計42份樣品。同時,衛生部還抽取了國内外其他14家企業的20個品牌産品,共31份樣品。

在42份聖元乳粉中,檢測機構未檢出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和内源性孕激素的檢出值分别為0.2-2.3μg/kg(微克/千克)和13-72μg/kg,其中患兒家中存留樣品雌激素和孕激素檢出值分别為0.5μg/kg和33μg/kg,“檢測結果符合國内外文獻報道的含量範圍”。

不過,鄧海華和負責此次奶粉檢測的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邵兵均證實,“我們收到的樣品是自湖北省相關部門在患兒家中采集的,我們核實過隻采集到一個樣品。”其餘41份聖元奶粉樣品,都是通過工商、衛生、農業部門的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同在湖北武漢和北京采集的樣品。

此外,發布會上,鄧海華特别強調,他此前表述的“乳粉中不得檢出雌激素類物質”所指的“雌激素類物質”均屬“使用獸藥殘留的外源性性激素”。

鄧海華解釋道,按照專家的說法,牛乳中天然含有動物用以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微量内源性性激素,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國内外都沒有制定牛乳中内源性性激素限量的标準,一般情況下也不作為常規的檢測指标。

無礙身體和智力發育

伍學焱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情況看,這3例女嬰暫時不需要治療,隻要随診觀察就可以了。他還透露,“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現象會在兩歲之前自己消退。

昨天的發布會上,鄧海華還透露,湖北省對3例疑因食用乳粉緻性早熟的病例再次會診和回訪,并檢測激素水平、骨齡等項目,未發現患兒生長發育明顯加速,僅能判斷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為臨床常見病例。

此外,衛生部向部分國内兒童專科醫療機構調取的就診資料顯示,近年臨床就診的兒童性早熟病例數未見異常升高趨勢,就診的假性性早熟兒童中,純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的比例基本相當。

伍學焱教授表示,“對湖北報道的3例嬰幼兒,我們反反複複研究過她們的病史、臨床表現、化驗檢查以及影像學的檢查。我們看來,都屬于正常的微小青春期範圍”。

伍學焱稱,“微小青春期”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在微小青春期測定激素,如果說激素水平低下,将來這些人在成年期可能會出現性腺功能減退症,也就是将來沒有青春發育。在大量的文獻當中,不管吃母乳還是吃奶粉,都有這樣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那麼明顯,有的人不明顯呢,我想這是個體的差異。”

在昨天的發布會結束後,伍學焱告訴早報記者,從目前的情況看,這3例女嬰暫時不需要治療,隻要随診觀察就可以了,“對于未來的發育、身高應該都沒有影響,一般來說,這種病對智力也沒有任何影響”。他還透露,這一“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現象會在兩歲之前自己消退。

激素含量或納入監測

“這種檢測是複雜的也是需要檢測成本的,檢測方法要求使用同位素,比較昂貴。将來我們可能會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裡納入相關的監測内容。”

昨天的發布會後,應媒體記者的要求,衛生部在其網站上公布了“聖元乳粉疑緻兒童性早熟”專家組名單。與之前媒體報道的9人專家組人數不同,實際的專家組人數為13人,均屬内分泌、兒科、婦幼、營養、食品安全、檢驗等領域的權威人士。

鄧海華透露,13人專家組對湖北省3例患兒會診結果進行會商,對樣品檢驗結果進行了分析評估,确保了調查結果的科學性。與此同時,衛生部醫政司和婦社司委托北京、湖南、上海、廣東等地區的權威兒童醫院,統計近5年來的兒科内分泌科的門診情況,統計了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例情況,以及喂養方式,專家組對這些兒童性早熟病例進行了讨論。

此次事件之後,奶粉激素的檢測有無可能列入奶粉常規檢測的項目?對于這一問題,邵兵在8月15日的衛生部發布會上回應稱,“從技術上說,我們可以把這個項目納入日常檢測的範圍。這種檢測是複雜的也是需要檢測成本的,檢測方法要求使用同位素,比較昂貴。将來我們可能會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裡納入相關的監測内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