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殘石經

後蜀殘石經

儒家石經
從後蜀廣政元年(公元938年)開始,曆經近兩百年刻成的蜀石經,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大規模來展示儒家經典。它與文翁石室等一起,成為古代文人眼中“蜀學之盛冠天下”的最佳代表。[1]
  • 中文名:後蜀殘石經
  • 外文名:
  • 館藏地點:四川博物院
  • 所屬年代:
  • 類别:石經
  • 開始時間:公元938年

簡介

孟蜀廣政年間由毋昭裔主持刊刻,又稱“廣政石經”,是中國著名的儒家石經。内容為儒家經典,包括《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左傳》《儀禮》《禮記》《毛詩》等,最大特點是經文與注文合刻在石上。四川博物院所藏此塊石經為青石,為碑的下段,兩面刻正書陰文。内容系《毛詩》,一面為《周頌·桓》《周頌·費》,另一面為《魯頌·期》。

蜀學冠天下

唐末天下大亂,而蜀地久安,因此大批文人學士來此避難,并将儒家文化的精華帶來四川,後蜀石經也因此對儒學的保留和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曾以拓印本的形式影響全國,在宋代廣為流傳。其實除了後蜀石經,蜀地文化自漢代的文翁石室起,就有比于齊魯之勢,和後來的高公禮殿,後蜀石經一同為蜀學赢得了“冠天下而垂無窮”的美譽。北宋時期蘇淘、蘇轼、蘇轍三人就曾以儒為宗,開堂講學,成為巴蜀文化的代表人物。後蜀皇帝孟昶愛種芙蓉花,滿城種滿芙蓉花,成都也因此得名蓉城。

宰相出版家

毋昭裔苦口婆心的表白,并非虛構誇張。根據宋代趙抃《成都記》記載,毋昭裔捐出自己的俸祿,在成都學宮雕刻石經。毋昭裔年少家貧,曾經向别人借書,但是對方不借給他,所以他立志長大之後,要刻闆印書,惠及天下學子,他也确實做到了。毋昭裔不僅在成都學宮雕刻石經,還奏請孟,雕版印刷儒家經書,流通各地,被後世譽為“宰相出版家”。

後續留存

後蜀石經卻因南宋末年的戰亂而散佚,連流傳拓本也十分罕見。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耗費25萬元從香港購回後蜀石經的宋拓本以及其他珍貴古籍拓本,現存放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為後蜀石經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