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斑魚

巨石斑魚

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
巨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tauvina)為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俗名龍趸、鲈滑石斑。分布于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達日本南部以及南海諸島和台灣等海域等,屬于暖水性底層魚類。其多栖息于礁盤内的淺海中以及最深達到60米。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紅海。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巨石斑魚 中文别名:龍趸 英文名:Reef cod 二名法:Epinephelus tauvin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鲈形目 亞目:鲈亞目 科:鮨科 亞科:石斑魚亞科 屬:石斑魚屬 種:巨石斑魚 分布:分布于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達日本南部以及南海諸島和台灣等海域等

生物簡介

中文名:巨石斑魚

英文名:Greasy Rock-cod

學名:Epinephelus tauvina

别名:龍趸、鲈滑石斑、豬羔斑

原産地:印度-太平洋地區

氣候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

性别類型:先雌後雄,雌雄同體

食性:肉食性

分類: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鲈形目、鮨科、石斑魚屬

形态特征

外部特點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标準體長為體高之3.0-3.6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于吻長。口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鳍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點;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颌約2-5列。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體被細小栉鱗;背鳍鳍棘部與軟條部相連。體長一般為100厘米左右,最長達200厘米,重達200千克。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鳍圓形,中央之鳍條長于上下方之鳍條,且長于腹鳍,但短于後眼眶長;尾鳍圓形。體側及頭部呈淡灰綠色或褐色,散布者暗橘紅色或深褐色的圓形深色斑點,斑點中央色澤較周圍深;體側另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塊位于背鳍最後四根硬棘之基部上;有些魚會有5條暗色垂直斑紋。

内部構造

統骨骼系

外骨骼包括鱗甲、鳍條和棘刺等;内骨骼通常是指埋在肌肉裡的骨骼部分,包括頭骨、脊柱和附肢骨骼。頭骨由腦顱和咽顱兩部分組成、腦顱由許多骨片所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保護腦;咽顱由一對颌弓、一對舌弓和五對鰓弓所組成,分别具有支持颌、舌和鰓的功能。脊柱由體椎和尾椎兩種脊椎骨組成,體椎附有肋骨,尾椎無肋骨着生。

肌肉系統

魚類的軀幹部和尾部的肌肉由許多肌節組成,肌節之間有隔膜連接而呈分節現象。體側肌肉被一水平走向的肌隔分為兩段,上段叫軸上肌,下段叫軸下肌。軸上肌分化出背鳍部分的肌肉。尾部肌節分化出尾鳍肌。軸下肌分化為腹部與胸、腹鳍等部肌肉。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的起端為口,經口腔、食道、胃、腸而終于肛門。口腔内有齒和鰓耙等構造。消化腺包括胃腺、腸腺、肝髒、胰腺和膽囊等。這些腺體能分泌各種消化液使食物消化。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腸腺分泌的腸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均能消化各種蛋白質。肝髒和胰髒的分泌物含有較多的澱粉酶和脂肪酶,可分别把糖類和脂肪分解而被腸壁吸收。被消化後的食物殘渣和不能消化的其他物質,則由腸的蠕動經肛門排出體外。

循環系統

主要包括心髒、動脈、靜脈等。心髒位于最後一對鰓的後面下方,靠近頭部,由一個心房和一個心室組成。血液由心室出,經過腹大動脈進入鰓動脈,深入鰓片中各毛細血管,其紅血球在此吸收氧氣,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使血液變得新鮮。此後,血流經出鰓動脈而歸入背大動脈,再由許多分枝進入魚體各部組織器官。然後轉入靜脈,再彙集到腹部的大靜脈。靜脈血液經過腎髒時被濾去廢物,流經肝髒後重新進入心髒循環。

呼吸系統

主要靠魚類的鰓來完成。鰓位于頭的兩側,外有鰓蓋複蓋。魚鰓主要由鰓弓、鰓片和鰓耙組成。

神經系統

魚類的中樞神經由腦和脊髓兩部分組成。腦又分化為端腦、間腦、中腦、小腦和延腦五部分。脊髓位于髓弓的椎管内,是一條扁橢圓形的長管,前端跟腦連接,向後延伸至最後一椎骨。外周神經由中樞神經系發出的神經與神經節組成,它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植物性神經系統是一類專門管理平滑肌、心髒肌、内分泌腺和血管擴張收縮等活動的神經,與内髒的生理活動、新陳代謝有密切關系。

生殖系統

生殖腺成對,即精巢或卵巢都是左右各一,由系膜懸挂在腹腔背壁上。

排洩系統

排洩器官主要是腎髒,位于腹腔的背部,呈紫紅色。腎髒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分。腎髒後部延伸出輸尿管,左右輸尿管在腹腔後部愈合,并突出一個不大的膀胱。總輸尿管的末端與生殖輸管相合,以一個尿殖孔開口或分開開口于肛門的後方。魚的腎髒除了泌尿的功能以外,還可以調節體内的水分,使之保持恒定。另外,魚鰓也有排洩作用,其主要排出物是氨、尿素等易擴散的氮化物和某些鹽分。

内分泌系統

腦垂體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位于間腦腹面,視神經交叉後面的正中線上,常嵌在前耳骨的凹窩裡。包括神經垂體(或稱為垂體神經部)和腺垂體兩部分,腦垂體的腺細胞能分泌多種激素,對魚類的生長、性腺發育、甲狀腺和腎上腺的發育以及體色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魚類的甲狀腺由許多球形的甲狀腺泡和濾泡組成,腺泡細胞的分泌物或直接進入血管,或貯存于泡腔内,當需要大量激素時,它流入血液輸送到身體各組織。位于腹主動脈和入鰓動腺附近的組織中,另外還有斯氏小體、胰島、尾垂體、後鰓腺、胸腺和性腺等。

生活環境

主要生活在礁區、近海沿岸,1-120米深的水域。

生活習性

龍趸為底層肉食性魚類,栖息于水質清澈的珊瑚礁區,幼魚常出現在礁盤或潮池中,成魚則通常在較深的水域中,最深可達60米左右。屬肉食性,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攝食甲殼類。雖遊泳速度不快,但因其身體構造較特殊,故往往以突襲方式來捕食,令獵物猝不及防。

人工養殖可采用新鮮雜魚及小蝦,切成片投喂,有時添加海水魚類粉狀配合飼料。龍趸魚大多生活于熱帶、亞熱帶的珊瑚礁海區。

地理分布

除了在中國西沙、南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等出産外,國外在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達日本南部等海域也有分布。具體為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至南非,向東至杜夕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之新南威爾斯及羅得豪島。台灣主要産于北部、西部、東部、蘭嶼及綠島海域。

食用價值

龍趸屬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人工養殖。清蒸食用佳。因食物鍊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龍趸是海洋中的一種名貴魚類,它肉質美味,營養豐富,味道好于一般石斑魚,能做多種海鮮佳肴,由于貨源稀少、售價昂貴,每公斤批發價高達190元左右,酒家食肆更賣到200多元,但仍受人們青睐。

人工養殖

龍趸為原野生魚種可進行人工養殖,在廣東深圳人工繁殖種苗和成魚養殖均已先後獲得成功。據介紹,龍趸人工養殖生長速度快,利用水泥池進行工廠化養殖,放養規格為體重22克、體長1.2厘米的魚種,經過360天的養殖,平均每尾體重增到1830克,體重絕對增重量為1808克,在海水魚類的養殖品種中,這樣的生長速度是極其迅速的,增重效果明顯。

據養殖試驗顯示,經過1年的養殖,龍趸每尾可達1.5千克~2千克,第二年便可達到12.5千克~15千克。當年養殖,最小的個體為750克,最大的個體達到2500克,且70%的魚體重均介于1500克~2000克之間,規格較為整齊,所以龍趸養殖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因此,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和資源條件,積極研究發展龍趸魚的養殖。

雜交品種

此外,以下幾種由食用魚養殖商用龍趸和其他品種配種繁殖出來的新品種,也在食用魚市場上被稱為“龍趸”:

龍趸/老虎斑

珍珠龍趸(Hybrid Giant Tiger):由台灣水産養殖商成功配種和繁殖。

沙巴龍趸(Sabah Giant Grouper):由馬來西亞水産養殖商培育出來的新雜交品種。

其他

以下品種均由馬來西亞開發。

沙巴鼠龍趸

沙巴杉斑龍趸

捕獲經曆

龍趸在大海中不輕易露面,有經驗的漁民往往用延繩釣、手釣或底拖網捕獲它。特别是超過150千克的大龍趸,據說它已有四五十年的海上生活經驗,所以就更難捕到,偶爾捕獲便成為罕見之物。

2006年3月13日,合浦縣閘口鎮一名婦女迎着冷空氣南下帶來的強風到海邊趕海,意外在沙灘上發現一條長約2米、重達164公斤的巨型活石斑魚,後來10多人合力才能把魚擡到車上。次日下午,這條巨型石斑魚被北海肥佬食街以5000元的價錢買走。

2009年12月,湛江船隊捕獲589斤大龍趸魚。

2011年5月1日,北海漁民在北部灣海域作業時,捕到一條230公斤的大石斑魚,可惜魚在拖回時被拖死了。北海一家海鮮餐館以5萬元收購了這條魚。

2012年,香港旺角花園街一間食肆于9月22日用吊臂車運返大龍趸,引來大批途人圍觀,紛紛拍照啧啧稱奇,該條大龍趸長約兩米、重逾280公斤,2012年9月20日漁民通知旺角花園街“牛皇星”海鮮酒家負責人星仔,指捕獲該條大龍趸,他以10萬元(港币,下同)買下,及至22日早上大龍趸抵港,因魚身太重,遂雇用一輛吊臂車協助運抵旺角花園街店鋪,由于突然有大魚運抵鬧市,适逢周末,吸引大批途人圍觀拍照。

2013年11月,北海漁民在北部灣海域作業時,撈起一條105公斤的龍趸(念“dun”,讀第三聲),長1.7米,之後被北海一家海鮮食府買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