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

哈薩克

少數民族
哈薩克是一個少數民族,(哈薩克語:Қазақ / Qazaq / قازاق)是哈薩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國的少數民族。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哈薩克 民族:哈薩克族

民族概況

哈薩克是一個少數民族,中國哈薩克族人口總數目前已超過120萬(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有90餘萬;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已達111萬)。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及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于甘肅阿克賽哈薩克自治縣和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據史料記載,哈薩克民族主要由古代的烏孫、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大月氏,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共同融合而形成,15世紀建立起哈薩克王朝。哈薩克族是屬于跨國境民族,他們長期生活在黑海、鹹海、錫爾河、伊犁河、額敏河、阿爾泰山和天山北部的廣大區域。史學界一緻認為,烏孫是哈薩克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祖先之一。

曆代哈薩克人民為守疆衛土,維護祖國統一做出了傑出貢獻。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置都護府主要是由于與哈薩克族源有關的烏孫結盟,共同擊敗了匈奴貴族,才使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直至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土地并入中國版圖。

在曆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較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其飲食習慣也與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畜牧業緊密相關,以肉、奶、茶、面等食品為主;而奶制品在哈薩克族飲食中的分量很大。奶制品的種類主要有鮮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馬奶酒等等。其中馬奶酒是哈薩克牧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飲品。

哈薩克族最主要的遊牧區在新疆伊犁地區,位于亞洲大陸腹地,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至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較低。河流兩岸、山麓地帶、湖泊水泉周圍成為哈薩克族草原畜牧業和種植業活動的理想場所。

哈薩克族遊牧的草原地帶土特産、名貴藥材和山林資源都很豐富。地下資源也相當豐富,有金、銅、鐵、鉛、鋅等。如阿爾泰山,即為(蒙古語)“金山”之意,富蘊縣的铍、锂、钽、铌、铯、铷、铪等82種稀有金屬礦藏儲量居全國之冠,該縣可可托海三号礦被稱為“天然礦物博物館”。超過 7,000 哈薩克人從新疆北部逃至青海省和甘肅省 。

在青海,哈薩克逃荒者造成巨大沖擊,馬步芳通過指定牧場給哈薩克人難民問題。然而當地的回族,藏族和哈薩克族沖突不斷。青海,甘肅的藏區藏族持續攻擊哈薩克人。在西藏北部,哈薩克人與藏族持續發生沖突,外來的哈薩克人難民最終被迫前往拉達克。據統計1934, 1935, 1936-1938間約有18000人移民至青海,甘肅。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别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稱謂演變

曆史上哈薩克稱“阖薩”、“曷薩”、“阿薩”、“可薩”等,原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語自稱哈薩克為“Қазақ”或“Qazaq”,外人稱哈薩克為Казах或Kazakh。這種外稱源于俄語。自稱“Қазақ”在阿爾泰語系中的本義指“獨立不羈者”、“放浪者”,引申義指從阿爾泰部落集團脫離後形成獨立單一民族的遊牧民。

由于自稱“Қазақ” 與俄羅斯語“Каза́ки́”(中譯哥薩克,烏克蘭語:Козаки;俄文:Каза́ки́)同出于俄語“козак”這一語源,因而曆史上俄羅斯為了避免“Қазақ” 與“Каза́ки́”的混同,長期将哈薩克稱為“吉爾吉斯”,直到20世紀上半期前蘇聯進行民族識别時始糾正過去的誤稱,改用哈薩克語的自稱“哈薩克”(Қазақ)。

族名解釋

哈薩克族名存在着各種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哈薩克族學者尼合邁德·蒙加尼認為:哈薩克族名是“奄蔡”(Қазақ)的異譯。Қазақ中的Қаз義為天鵝,ak義為白,Қазақ含有白天鵝之義。因而哈薩克族把自己說成是天鵝化身成的美女與一個男人生出的後裔。

二、俄羅斯學者拉甫羅夫認為:在八世紀僧侶葉弗卑尼著作中的哈索格即是哈薩克。

三、哈薩克在北高加索的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語中是指處境不好,無家可歸的人。在晚清時代,中國學者丁謙認為哈薩克是可薩人的異譯。在北高加索民族的語言中,哈索格有高大奴隸的意思。最早的哈薩克由裡海一帶的卡斯比與塞種構成。

四、另一種觀點認為 哈薩克是源于古老地名,據記載羅馬大帝康士坦丁留給兒子的遺囑中說:“……在那外圍有着哈薩克亞大草原,再過哈薩克亞就是阿蘭。”康士坦丁大帝是913 - 959年代之間稱帝之。哈薩克意為“自由之地”,引伸泛指所有生活在中亞大草原的自由部族,這些部族并不一定有血緣關系,文化多樣,但是語言高度統一。

族源

一般認為:欽察草原的最早居民是斯基泰人。匈奴人西遷以後,各突厥語民族開始逐步進入欽察草原。成吉思汗西征之後,這裡分屬蒙古欽察汗國和察合台汗國。這一期間,當地人與蒙古人不斷融合,初步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體,血緣上以蒙古人、突厥人為主,并接受了伊斯蘭教。在哈薩克汗國成立後,周邊很多遊牧民族部落加入,經過幾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15世紀末或16世紀初。因此,哈薩克人的族源比較複雜,包括了古代不同時期進入這個地區的印歐民族(斯基泰人,烏孫、康居、奄蔡人、大月氏)、突厥民族(匈奴、鐵勒、可薩人、欽察、康裡、阿兒渾、葛邏祿、汪古、克烈、乃蠻、諾蓋人),蒙古語民族(契丹、蒙古、劄剌亦兒、弘吉剌、忙兀惕、乞顔)等民族;其中後來的突厥人和蒙古人成為主體部分。

曆史

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于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别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遊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紮尼别克),由于内讧向東逃入亦力把裡統屬地區,亦力把裡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别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随着汗國的壯大,周鄰民族的加入,到15世紀末,哈薩克民族最後形成。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布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大、中、小玉茲,即清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

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斯坦中部地區)和大玉茲(七河流域)臣服于準噶爾部。而小玉茲(西哈薩克斯坦)則于1731年被沙俄吞并。但是準噶爾汗封建貴族燒殺搶掠使哈薩克人民遭到災難。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了準噶爾部,解除了哈薩克來自準喝爾的威脅。哈薩克三玉茲先後表示歸順清朝,特别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與清朝的關系更為密切。

18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中國,并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将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4~1883年,沙俄以訛詐和軍事威脅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按照條約中“人随地歸”的規定,侵占了原屬中國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區。

1864年,遊牧在齋桑湖一帶的哈薩克族12個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統治和壓迫,離開原牧地,移居到阿爾泰山地區。1883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千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了不少哈薩克族遷入了中國境内。至19世紀中葉,哈薩克族占了伊犁地區居民的大多數。他們有豐富的畜牧業生産經驗,對祖國邊疆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薩克部落隸屬于伊犁将軍;北部的阿勒泰初屬于科布多參贊大臣,後劃為勒泰區(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結束了清朝對哈薩克人民的專制統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哈薩克族人民進入了與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

1951年1月,甘肅省敦煌縣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員會”。

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在蘭州召開了“甘青新三省邊境哈族頭人聯誼會及各族團結會”。會上讨論了劃分哈薩克族牧居區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發展民族經濟文化等問題,拟定了《甘青新邊境各族代表關于加強民族團結,安置邊境哈族的協議意見》。規定:甘肅以海子為中心,東至哈爾騰東端的托遜堡,西至安南壩,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爾圖,上述地區為哈薩克族居住和放牧區域。

青海都蘭方面以格爾木為中心,東至達赍,西至烏圖美仁,南至古爾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帶為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從此,甘青新邊境的哈薩克人民徹底結束了長期漂泊動蕩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場。

1952年至1953年間,經新疆省人民政府批準,被烏斯滿匪幫裹挾到鎮西的300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阿勒泰。從此,巴裡坤的哈薩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從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一批批哈薩克族牧民由甘肅、青海陸續遷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區在伊甯市正式宣告成立,區下設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并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分布

哈薩克族是個跨境的民族,在我國境内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和木壘、巴裡坤兩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市。在甘肅省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薩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蘇聯的哈薩克共和國境内。哈薩克族的這種分布狀況是有其曆史根源的。曆史上的哈薩克人遊牧範圍十分廣闊。

十六世紀前期,分布西至烏拉爾河,南到塔什幹,北接伊施姆河,東達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從十八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侵入中亞,開始蠶食中國領土,逐步吞并哈薩克草原和哈薩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區,使一部分哈薩克人中斷了與祖國的聯系,并被迫遷移到沙漠地帶。

1860年到1883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調所謂“人随地歸”,先後割占原屬我國新疆地區的土地40多萬平方公裡,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哈薩克族人民成了異國公民。原來就居住在我國境内的,及劃界後紛紛投歸祖國的哈薩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區和博爾塔拉一帶,部分在阿爾泰山以南地區。

這就是今天新疆哈薩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來。清代,還有部分哈薩克人因軍事征調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肅、青海等地,建國以後這部分人中約有25000多人先後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園。

在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語言文字

哈薩克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保留了豐富的古代突厥語詞彙。古代哈薩克語與古代匈奴、烏孫、康居語言有密切的關系。後來又從蒙古語維吾爾語和漢語吸收了許多詞彙,形成現代哈薩克語。中國哈薩克族語言比較統一,方言差别較小,共有九個元音,二十四個輔音音位。

公元6~8世紀,哈薩克族曾經使用過古突厥文,8世紀之後使用過回鹘文,其後又使用過察合台文。20世紀初,哈薩克族對察合台文進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現代哈薩克文,現被稱為哈薩克老文字。

由于長期與漢、維吾爾、蒙古等族人民頻繁的交往,彼此在語言上有着一定的影響。哈薩克族人民不僅在自己的語言中吸收了他們的詞彙,而且有不少人兼通這些民族的語言。根據近年來哈薩克地區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哈薩克族先人(如七河流域的古代塞人、烏孫人)早在公元前即已使用某種形式的文字。

後來,哈薩克族又曾先後使用過三種文字,即古代突厥文、後期粟特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哈薩克族從1965年開始,一度使用拉丁字母新文字。該文字系統由33個字母組成。1980年以後哈薩克族又逐漸恢複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 。

宗教信仰

哈薩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蘭教。哈薩克族相信萬物有靈,因而天、地、日、月、星宿、水火都成為崇拜的對象。馬、牛、羊、駝等牲畜都有其主宰的神。青草是象征生命之神。河邊的樹是神木。人若死後,靈魂不滅,所以祖先崇拜在哈薩克族也有很大影響。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由神靈支配,善神給人們帶來幸福,惡神給人們帶來災難。

在遊牧區哈薩克族當中,也信奉“巴克斯”、“巴力格爾”、“杜壓納”、“察依克”。實際上,這些神類似北方民族中的“薩滿”。“薩滿”是神的化身和代理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在牧區跳神、占蔔和念咒,從而為病人驅鬼,為獵手祈福,求風調雨順,保人畜平安等等。15世紀始,哈薩克族皈依了伊斯蘭教後,薩滿教在活動中也采用了伊斯蘭教的一些形式,但在牧區至今仍有保留。

文化藝術

哈薩克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樂很有特色,樂器種類和樂曲形式也相當豐富。“冬不拉”為彈奏樂器,是哈薩克族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分為高、中、低等十幾種。冬不拉易學易帶,深受哈薩克族喜愛。拉奏樂器以“庫布孜”為代表,演奏起來聲音類似小提琴,但形狀比小提琴複雜,上端向裡彎,琴腹如勺,腹面張開,背面蒙有羊皮,琴弦用馬尾或牛筋制成。

吹奏樂器主要有“思布孜可”,民間藝人最善使用此物,被譽為“心笛”。這種樂器形似豎箫,吹奏起來音色悠揚柔和。哈薩克族的打擊樂器也有很多,極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亞克”。這種擊奏樂器由兩個組成一對,演奏時互相擊打,外形類似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薩克族稱之為“馬蹄音”。

哈薩克族民間樂曲大都雄渾古樸,富有強烈的民族氣質和草原風格。如《歡樂的草原》、《駿馬奔騰》、《阿克薩卡庫蘭術赤汗》等。

哈薩克族舞蹈以“動肩”和跳“馬步”見長,動律感極強,表現風格粗犷剽悍。

每一個哈薩克人都是很好的騎手,所以他們的舞蹈以騎馬為題材的較多。如《走馬舞》,這是根據名曲《黑走馬》創作的舞蹈。舞蹈主要表現的是駿馬在草原上奔馳的各種驕健姿态。這個舞蹈主要流行在巴裡坤縣哈薩克族牧區,舞蹈樂曲簡捷歡快、節奏明顯、跳動幅度較大,旋律悅耳動聽。

《擀氈舞》就是按民間藝人擀氈工序,把打毛、鋪毛、灑水、捆繩、拴繩、曬氈等整個擀氈過程,用舞蹈體現出來的。相應的還有《擠奶舞》、《剪毛舞》等。相似的還有《勞動舞》,哈薩克語稱“也翁别克比”,是一個集體舞蹈,表現出忙碌而歡快的勞動場面。

狩獵也是哈薩克人重要的傳統生産活動,在長期的狩獵過程中,他們細緻觀察各種動物,掌握了動物的各種特性,并積累了豐富的狩獵經驗。這些都被哈薩克人民編成了舞蹈,豐富了哈薩克人民的舞蹈藝術。如《熊舞》、《鬥熊舞》、《瘸熊舞》等舞蹈都表現了哈薩克獵人們獵熊時的情景,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的各種動作。類似的還有《孤雁舞》、《瘸鴨子舞》等,這些舞蹈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

哈薩克族的《鷹舞》,對鷹的刻畫非常真實感人。舞蹈把鷹在空中翺翔、在暴風雨中搏擊、捕獲獵物的動作刻畫得十分逼真。從這個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鷹就是這個民族的象征。

薩克族的工藝是構成其遊牧文化的重要方面,形式主要有雕刻、刺繡和手工藝品。其中雕刻藝術相當精湛,哈薩克族在木床、搖籃、木箱、櫃子、桌子、木門和馬具,乃至樂器上無不施以雕刻,作為裝飾。這些雕刻有的線條豪放,造型優美,有的工藝細緻,剔透玲珑。哈薩克族的衣、食、住、行中處處可見到刺繡工藝。

氈房的頂部和邊緣裝飾,以及門簾都用貼花刺繡來裝飾。民間刺繡種類很多,繡花一般是在綢、布上繡花卉和各種圖案,貼花是将布料剪成各式紋樣貼上縫綴、鎖邊而成刺繡裝飾。貼繡在哈薩克族中是很普遍的。大塊的貼花顯得單調,再加繡花,即貼花和繡花結合,色彩鮮明。姑娘和少婦個個都是刺繡能手,很多婦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民間刺繡藝術家。

哈薩克族金銀匠手藝也相當精巧。他們常常用金、銀、銅和寶石、瑪瑙裝嵌在馬鞍、馬銜、馬镫帶上,設計出各種賞心悅目的圖案。

哈薩克族人尤其對馬鞍特别重視。馬鞍男女有别,大緻可分為三類:木制雕刻漆畫鞍、木制包皮鉚釘鞍和木制包皮烤花鞍。不論哪種馬鞍,上面都布滿了線條優美、色彩豔麗的裝飾圖案。用銅釘排列組成的圖案花紋,閃閃發光,光彩奪目。馬褡子則用自制的毛線手工編織而成,上面用不同的色線編織着各種各樣的圖案,樸素大方,結構嚴謹,絲條均勻,大都是幾何紋樣,配以色彩協調的粗犷線條。在色彩處理上,往往使用強烈的對比色,以鮮明地體現哈薩克牧民的藝術愛好和審美情趣。

傳統節日

在接受伊斯蘭教之前,哈薩克先民的傳統節日是“諾吾魯孜”節,流傳至今,類似于春節。時間是在陰曆春分日。此與哈薩克族自古相傳的十二生肖紀年法密切相關,這一天(陽曆3月22日前後)晝夜相等,被看作是“交歲”之日。哈薩克語“諾吾魯孜”意即辭舊迎新。

“諾吾魯孜節”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來。為了歡度節日,家家戶戶在節前都清掃屋内外,修整棚圈,準備過節食品。節日的食品主要有用大米、小米、小麥、面粉、奶酪、鹽、肉等做的“諾吾魯孜飯”,還有儲存的冬肉和水果等。

節日這一天,人們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時,賓主互相擁抱,祝賀新年,一起吃“諾吾魯孜飯”,唱“諾吾魯孜歌”。

“諾吾魯孜歌”的曲調是比較固定的,歌詞可即興自編,内容多為祝願鄉親們在新的一年裡,老幼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吉祥話。吃節日飯時,每家每戶都會把一隻羊頭奉獻給老人。老人在接受這種禮儀時,口念祝詞,祝願家人平安,牲畜滿圈,奶食豐盛。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舉行對唱、摔跤、繞口令、猜謎語和圓夢等文體娛樂活動。孩子們則要玩踢毽、放風筝、捉迷藏等遊戲。

随着曆史的發展,哈薩克先民逐漸改信伊斯蘭教,有的宗教習俗也就慢慢演變成了生活習慣,因而哈薩克族現在每年都要歡度“肉孜節”和“庫爾邦節”。

按伊斯蘭教教規,每年回曆九月,教徒要封齋1個月。齋月間,每日從黎明至黃昏,要戒除一切飲食和房事。齋戒期滿,即行開齋,這便是肉孜節。節日這天,哈薩克人都聚集到附近的禮拜寺中淨身,相互祝賀。節日持續3天,大家都穿新衣,互相拜節。

肉孜節之後70天是回曆新年,因在新年期間要宰殺牲畜進行“獻牲”(庫爾邦),所以稱為“庫爾邦”節。節日裡,哈薩克族居民家家打掃衛生,準備“包爾沙克”(炸油果子)和各種點心。家家宰羊,切成大塊清炖,請來客食用。節日裡熱鬧非凡,還舉行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娛樂活動。

傳統醫學

哈薩克族的醫療技術極富特色。哈薩克先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和生活中創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很早就有了民間醫人。一類稱“葉木什”,專門用草藥治病;另一類稱“烏塔爾什”,專治骨折。民間醫生以在家接待患者和外出巡療相結合,深受歡迎。

哈薩克族的常用藥主要來自各種動物器官和各種草木等。如熊膽、麝香、鹿茸、臍腸、雪雞腦及鳥皮等。礦物類藥劑有白礬、硫磺、膽礬、升汞、甘汞、水銀等。另外,還用牲畜的乳汁及各種奇果。

民間醫生詢診的方法主要通過診脈、看眼睛及舌頭。通常對風濕性關節炎、傷寒、感冒等疾病的治療,采用的是導汗療法。即用新鮮的羊皮、馬皮裹在患者身上讓他躺下出汗,或者把患者的下身埋在發熱的羊糞堆裡讓他發汗。

對于壞血病、黃疸病等則用活血、清血藥物或其他方法治療。對于被認為是遺傳病的腫瘤、骨蟲痛等疾病,一般用汞或者甘汞治療。由飲食引起的胃酸等病症,則服用草藥來治療。對于肺包蟲、肺結核、皮膚病患者,哈薩克族民間醫生用鴉片、膽汞、硫磺等劇毒藥來除蟲、外敷或服補藥治療。

除利用藥物進行治療外,一些醫道高明的醫生還利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如民間盛傳的厄米爾拜醫生,會實施麻醉術,并使用外科手術開刀剖腹取嬰。

因為遊牧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所緻,哈薩克族治療骨折、脫臼的醫術甚為高明。他們使用馬駒油包紮處理骨折患者,使患者骨頭軟化并重新愈合,甚至能治愈幾年前骨折、骨架變形的患者。

由于長期的放牧生活,哈薩克族獸醫非常熟悉牲畜的常見疾病、季節病和多發病。諸如馬骨眼病、馬疝疽、鼻疽、流行性淋巴骨炎、駝雙臍病、腸結等牲畜常見病,哈薩克族獸醫都能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療效顯著。

飲食文化

作為遊牧民族的哈薩克族,其飲食習慣與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畜牧業緊密相關,他們的食品以肉、奶、茶、面等為主。信奉伊斯蘭教的哈薩克族人,忌食豬肉和非宰殺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動物的血。

肉食中羊肉占有較大比重。最主要的吃法是手抓羊肉,即清炖羊肉。将宰殺後的羊肉切成大塊,放進鍋中,清水煮熟。吃時放些洋蔥,味道清香可口。熏肉也是哈薩克族十分喜愛的食品,哈語稱之為“索古姆”

。按傳統,每年十一二月時,将膘肥體壯的牛、羊、馬宰殺後用松柴煙熏幹,可以保存到來年的六七月份。其中熏馬腸味道香美,是待客上品。哈薩克人還将全羊烤制食用,烤肉哈語稱“哈克塔汗葉特”。尤其是在外打獵時将捕獲獵物的碎肉裝進動物的肚子裡,放在火堆上烤熟食用,别具風味。

哈薩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由羊奶、牛奶、馬奶、駱駝奶釀成。他們的諺語說:“奶子是哈薩克的糧食。”可見奶制品在哈薩克族飲食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種類主要有鮮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馬奶酒等等。其中馬奶酒是哈薩克牧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飲品。

哈薩克族以肉食為主,攝入動物脂肪較多,加之所處之地夏季幹熱、冬季寒冷,因而飲茶成為哈薩克族的習慣。茶中含有芳香油,有消食、提神、醒腦的功效。大量飲茶,冬能驅寒,夏可除病,又能幫助消化,所以哈薩克牧民中有“甯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甚至認為“無茶則病”。

黑磚茶是哈薩克族人的首選,次為茯茶。燒茶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茶放進壺中煮上一段時間,有的還添加丁香、酥油、胡椒等香料,最後放少許鹽,其味濃郁芳香。也有在上述做法基礎上加奶制成奶茶,這種茶更是誘人垂涎。

相對而言,哈薩克族的面食比肉奶類食品要少,但仍有本民族的一些特點。比如馕(面餅),是用兩口小平鍋合在一起烤制的,這與維吾爾族的馕形式不同。再如面條、面片,是用手工擀制,分肉面和奶子面。居住在伊犁地區的乃蠻部将煮熟的面條放在清炖羊肉上,合以洋蔥,用手抓着吃。

哈薩克族的面食還有“包爾沙克”,是用奶子、鹽水和面,将面切成菱形,放入油鍋中炸熟的一種油果子。還有炒小麥,即把小麥除皮後,用羊油炒熟,碾成粉末,與茶一起攪拌後食用。

哈薩克族的飲食有着濃厚的遊牧生活的特點,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奶類和肉類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主要有綿羊肉、山羊肉、牛肉、馬肉、駱駝肉。野獸肉和野禽肉也是人們補充的肉食。烹制方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種。

奶茶是哈薩克牧民的必需品,一般吃飯被稱為“卡依依蘇”,就是喝茶的意思。哈薩克族的傳統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白天的兩餐,主要是喝茶,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麥進食,隻在晚上吃一頓帶有肉、面、馕等的食品。喝奶茶時,先将鮮牛奶煮開後放進碗裡,再倒上濃茶。奶茶裡既有茶又有奶,又的還有酥油、羊油,既解渴又充饑,真是一種可口而又富于營養的飲料。 

日常食品

在牧區,哈薩克族的奶制品種類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酥油大多用牛奶或者羊奶制成,做好後儲藏在宰後洗淨的羊胃裡。哈薩克族牧民平時多吃羊肉,通常的吃法是做手抓羊肉,其作法是将帶骨的羊肉切成大塊,連同羊頭、肚、心、肝、肺等一塊放進鍋裡用白水煮熟,然後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據個人的口味随時增加鹽末。

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獵時食用。客人光臨後,哈薩克人就宰殺肥羊,取出其内髒,用火烤全羊。獵手們在野外打獵,常把獵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後食用;牧民們在野外放牧,砍幾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動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風味。

熏肉是為了長時期保存而制作的一種肉制品。“熏”作為一種烹調方法,是指将已經熟處理的肉類主料,再用煙熏制,使主料色澤加重、油亮,并帶有煙的特有芳香,便于攜帶和貯存。

熏肉時,放一些鹽,有的還放野蔥。加放野蔥熏幹的肉,味道更為鮮美。每到深秋季節,羊肥馬壯,牧民們都要宰殺羊馬牛,把大部分肉熏制後存放到冬季食用。還用馬肉灌成臘腸,能夠存放很長一段時期。除了吃肉以外,牧民們也吃米、面調制的食物,如烤餅、抓飯、“包爾沙克”(羊油炸面團)、“庫卡代”(羊肉面片)等。他們很少吃蔬菜,偶爾吃些沙蔥或者野菜。

哈薩克族面食有馕、包吾爾薩克、馓子、油餅、面條等。米食有抓飯、炒小麥、小麥飯和小米飯等。

馕,是用發酵面團做成的圓餅,放進馕坑内用紅火炭烤制,也有的家庭用圓煎鍋烙制。

包吾爾薩克(油馃子),用奶或用鹽水調制成發酵面團,然後擰成條狀,并用刀切成菱形,放進燒沸的牛油或羊油鍋内,炸至呈黃色取出。包吾爾薩克多為節慶或招待客人而作。

燒小麥,炒前除掉麥皮,放羊油炒後搗成粉,再放羊尾油,與茶水拌着吃。

小麥飯,把除皮的小麥舂成半碎,放進鍋内加水煮熟,再放入溶稀的酸奶疙瘩或放點酸奶和肉,牧民們喜歡在秋冬季吃這種食品。

此外,還有許多其它食物,如用小米和糖、羊油等調拌做的“吉尼特”。夏秋兩季還用小麥和奶汁釀成酸粥做飲料。

哈薩克牧民為了适應經常變換牧場和遷移住所的草原生活,往往特制出一些便于攜帶的方便食品。有一種用小米炒熟制成、用水沖飲的“米星茶”,就是這種方便食品,說是茶,實際上是稀湯。吃完肉食後飲用會感到特别舒服。

因為小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都較多,故常飲用能彌補在草原上長期缺乏蔬菜所造成的營養不足。還有“柯柯”(哈薩克語),也是用小米或麥粒炒熟制成的食品,質脆而味香,往往和肉食一起食用,十分耐饑,放牧時随身攜帶,食用方便。

他們舉行的待客宴會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清稗類鈔·哈薩克人之宴會》載:“哈薩克人樸誠簡易,待賓客有加利。戚友遠别相會,必抱持交首大哭,擠輩握手接腰,尊長見幼輩,則以吻接唇,噴煤有聲。既坐,藉新布于客前,設菜食、配酪。貴客至,則系羊馬于戶外,請客艦之,始屠以飨客。

殺牲,先誦經。(馬以菊花青白線臉譜為上,羊以黃首白身者為上)。血淨,始烹食。然非其種人宰割,亦不食也。客至門,無識與不識,皆留宿食。所食之肉,如非新割者,必告之故。否則客訝于頭人,謂某寡情,失主客利,以宿肉病我,立拘其人,責而罰之。故賓客之間,無敢不敬也。

”每食,淨水盥手,頭必冠,償事急遺忘,則以草一莖插頭上,方就食,否則為不敬。食援以手,謂之抓飯。其飯,米肉相油,雜以葡萄、否脆諸物,紛之盆孟,列于市毯。主客席地圍坐相酬醉。割肉以刀,不用着。禁煙酒,忌食系肉,呼系為喬什罕,見即避之。尤嗜茶,以其能消化肉食也。”此外,他們很重視“羊頭敬客”。

客人用刀先割~片羊臉頰肉獻給長者,再割一塊羊耳朵給主人的小孩或婦女,最後割一塊自己吃。王刀割畢将羊頭奉還主人,賓主就可以自由吃喝了。該族認為,筵宴重在一個“禮”字,待客貴在一個“誠”字,“如果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客人,那就是跳進大河也洗不清的恥辱。”

日常飲品

哈薩克族的奶制品,也是草原民族具有獨特魅力的食物。他們在長期遊牧生活中,擅長用牛奶、羊奶加工成奶皮子、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子等各種各樣的奶制品,其中以奶茶和馬奶子最有名氣。奶茶是哈薩克族牧區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種飲料,他們有“無茶則病”,“甯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他們喜歡飲奶茶的原因在于,牧區或高寒地區肉食多,蔬菜類少,奶茶成為助消化之佳品。這裡的氣候也特别适宜飲奶茶,冬季大量飲熱奶茶迅速驅寒,夏季則消暑解渴。再說,牧區地廣人稀,人們常年放牧在外,口渴時不易找飲料,因此離家前喝足奶茶,路途補充幹糧,就比較耐渴經餓。有時也随身自己帶簡單炊具,随時煮些奶茶。

牧民們的奶茶有茶又有奶,還可放入酥油、羊油、馬油等,牧民便常常以茶代飯,一天中喝無數次,每次喝足喝透,直到出汗為止。

哈薩克族喜喝米心茶。奶茶的一般制作程序如下:先将磚茶搗碎,放入銅壺或水鍋中煮,茶水燒開調人鮮奶,要不斷用勺拂茶,以免溢出,煮沸的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葉,在其中加鹽便成鮮香的奶茶。哈薩克族燒制奶茶是将茶水和開水分别燒好,喝奶茶時,将鮮奶和奶皮子放入碗内,倒入濃茶,再沖以開水,每碗都采取這三個步驟,每次隻盛半碗多,這樣喝起來濃香可口且涼得快。

冬季喝奶茶時,加人适量的白胡椒面,奶茶略帶辣味,主要為增加熱量,提高抗寒力。奶茶的優點在于現燒現喝,從來不會有哪個民族用剩奶茶或涼奶茶待客。喝奶茶也頗重禮節,哈薩克族大都用小瓷碗,且先送給坐在首席的客人,客人喝完第一碗後,如果還想喝就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會立即再斟上,如果喝足,不想喝了,就用雙手把碗口捂一下,如果主人繼續勸,則再捂一下,并說“謝謝”,這樣,主人就不為你斟奶茶了,這是喝茶時的規矩。

餐飲器具

哈薩克族餐具主要有木制餐具,青銅餐具,銅制餐具和用生鐵做的餐具等。木制餐具稱之為“沙布塔雅克”。在牧區有專門從事木器制作的能工巧匠,他們憑借鋸、刀、斧等簡單的工具,制作出各種各樣精巧的木器來,做工精細,十分考究,有的深有彩色圖案,有的雕有花紋,件件都是招人喜愛的工藝品。

木制品還有精緻的長形木盆,小木盆,木桶,帶耳的木碗和小木碗以及木勺等。哈薩克族人擠奶,擠馬奶和擠駝奶時經常使用木桶,木桶有帶嘴和不帶嘴的兩種。據說用桦本盛馬奶,可使馬奶不變昧;并有保持醇香味道的特點。有趣的是,在盛馬奶的木杯中有一種兩個或三個并排在一起的“連體木杯”。隻有一個把手,而杯子的底部卻是互相通的。

喝馬奶時,必須端起杯子側着喝,其他杯子的馬奶就會流入靠近你喝的杯子裡;如果端起連體木杯平行喝的話,其他杯子裡的馬奶便會流出外面。連體木杯有大有小,其容量也就不一樣。哈薩克族的鍋,馕鍋等是用生鐵做的;而茶壺,水壺等往往是用銅做成的;用鐵做成的有“莫””、火鉗等。 哈薩克族非常講究餐具的美觀,實用。

富有家庭金制的餐具,如金碗,金勺等;同時,也非常喜歡用有圖案,美觀金制的瓷器,如瓷碗,瓷壺等。為使新擠的馬奶快速發酵,将馬奶倒進一種大皮囊中,用專門的搗奶杆搗動數小時,以使起發酵。這種大皮囊是用牛皮,馬皮制做的,一般口比較小,擔皮囊比較長,容量比較大。

生活習俗

以牧業為主的哈薩克人把搬遷當作生活中的大事。搬遷時,他們一定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牲畜所馱的氈房及家具什物上要覆蓋漂亮的氈子和毛毯,用以裝飾。到達居住地後,已遷來的人都要出來歡迎剛搬來的人家,并要幫他們卸東西、搭氈房。爾後向新來戶送飯食。這種在搬遷中先來戶款待新來戶的習俗叫做“艾露勒克”。

哈薩克族人有互濟互助的習俗。按照這種習俗,如有人遭受自然災害(如風雪災害、火災、水災等)而生活困難,可向自己的部落要求濟助。這時,全部落的人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給與濟助。有的送衣服,有的送糧食,有的送牛羊,有的送氈房的木架、繩子,等等。如果有人拒絕濟助,當他一旦處于困難境地時,全部落的人都不會濟助他,他會因為破壞民族習俗而遭到歧視。

服飾

在曆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薩克族男子喜歡穿棉毛衣褲,喜歡以條絨、華達呢等作衣料。顔色上多選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褲。選材以羊皮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貴獸皮。為了便于上、下馬,褲子用羊皮縫制成大裆褲,因此寬大結實,經久耐磨。襯衣多為高領,上繡花邊。襯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時還再套“袷袢”。

哈薩克族男子喜歡紮一條牛皮制成的腰帶,腰帶上鑲嵌有金、銀、寶石等各種裝飾品,腰帶右側佩有精美的刀鞘,内插腰刀,以備随時使用。在夏季,哈薩克族男子一般戴一種用薄白氈制作的翻邊帽,分為兩瓣,很有特色。而在冬季,則要戴“吐馬克”或“庫拉帕熱”兩種不同的帽子。

“吐馬克”有兩個耳扇,一個尾扇,呈四棱尖頂狀,頂上還飾有貓頭鷹毛。“庫拉帕熱”則形似圓錐體,内縫狐皮或黑羊羔皮,外面飾以色彩豔麗的綢緞,美觀實用。哈薩克族男子的鞋、靴比較講究,根據遊牧中不同的需要制成不同的種類,夏季的靴子底子較薄,打獵時的靴子後跟很低,輕便柔軟、易行,卻不易為獵物察覺。

長筒靴子有高跟,長及膝蓋,全牛皮制成,在靴底上釘上鐵掌,結實耐用。穿此靴時常穿氈襪,襪口用絨布鑲邊,十分美觀。軟鞋子顧名思義為軟皮制作,沒有高後跟,往往和套鞋一起使用。在牧區,套鞋使用比較廣泛,套鞋既能保護軟鞋不受雨雪侵蝕,同時進帳篷時隻脫去套鞋就可,因而十分方便,很受人們喜愛。

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較男子來說更加豐富多彩。她們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樣式。年輕的姑娘喜歡穿連衣裙,裙袖有美麗的繡花,裙擺闊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緊身坎肩,坎肩上繡有美麗的圖案并綴有五顔六色的飾品,未出嫁的姑娘頭上戴的是“塔克亞”、“别爾克”或“特特爾”。

“塔克亞”是一種鬥形帽。下沿略大,彩緞作面,帽壁有繡花,帽上綴珠,頂上插貓頭鷹毛;“别爾克”是用水獺皮做的圓帽,與“塔克亞”類似,隻是夏季紮各種顔色的三角和正方形頭巾;“特特爾”是一種四方的頭飾,上繡各種花紋圖案,折起多褶,紮在頭上。另外,未婚少女喜愛在發辮上别上發帶。若是成婚新娘則從結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結列克”。

“結列克”為紅綢制作,帽子和衣服連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識别出來。一年後,可以換上套頭的蓋巾。中年婦女夏季喜歡穿半袖長襟袷袢和坎肩,多在胸前下擺用彩絨繡邊,兩邊有口袋;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制的、帶布面的"衣什克",或穿繡有圖案、罩以綢緞面的“庫魯”(皮大衣)等。

已婚的婦女一般要戴“沙吾克烈”,即一種外用布、絨或綢作面,用氈作裡的帽子。這種帽子繡滿了花卉,并嵌有珠寶金銀,有一串串珠子垂于臉前。若生了孩子後,就要戴上套頭和蓋巾。蓋巾用白布制作,上有圖案,很寬大,蓋上後可遮住全身,隻露出臉頰。蓋巾上有金銀别針,在各種顔色繡制的圖案中有“頰克”花紋。

如果要是蓋巾上沒有繡“頰克”花紋的話,說明這個婦女已成寡婦。因而,從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上就能判斷她們的婚否、育否。哈薩克族婦女的鞋、靴也有多種式樣,通常穿的還是皮靴加套靴,較為講究的還要在襪子上繡花,在套鞋上進行一番裝飾。

居住

“穹廬為室分兮旃為牆”。西漢時遠嫁烏孫的細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亞遊牧民的居住習俗。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繼承了祖先的傳統。穹廬即氈房,由于哈薩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場中要不停地遷徙,隻有易于搭卸、便于攜帶的房屋,才能适應生産和生活的需要,而氈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一般牧民兩個小時就能搭起一個氈房,若已搭起的氈房地方不太合适的話,幾個人就能擡起來換個位置。

氈房拆卸起來也很容易。在很短時間内,牧民就能将整個氈房和全部生活用品用毛繩捆紮起來,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去。因而,氈房對哈薩克族來說再合适不過了。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内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于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布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白色的宮殿”。氈房由房圍、房杆、頂圈、房氈、房門等組成。

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形。通常氈房有三米高,面積約二三十平方米。氈房内布置有一定的規矩,分成住宿和放物品兩大部分。房正中對着天窗安設火塘或鐵爐,氈房前半部鋪有地毯。氈房是哈薩克族活動的重要場所。進門按逆時針方向,首先是廚房,制作各種食品;然後是主人的卧室;往下鋪着大地毯之處,可以接待客人或進行禮拜;最後是兒子、兒媳的鋪位。

氈房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居住待客外,也是從事生産和娛樂的場所。是接羔的“産房”、孩子的課堂、婚禮的典堂,也是哈薩克族唱歌、跳舞的俱樂部。從冬季來臨的11月到來年春季4月期間,哈薩克族一般住在冬季牧場。這種房屋為四方平頂,内置鐵爐或土爐取暖,為避風雪,多用土坯、石塊或木頭構築而成。定居的哈薩克人的住房形式與周鄰其他民族相似。

“忒哈拉”也是哈薩克族的一種建築。此房圓頂,類似氈房,但有土石徹成的圍牆,高二米左右,有天窗。這種房屋冬暖夏涼,基本已屬定居房屋,房屋四周有圍放牲畜的籬笆栅欄或土坯矮牆。

交通

伊犁馬和巴裡坤馬早已是聞名全國的馬種,這兩種馬都是哈薩克族及其先民飼養的。由于長期從事遊牧畜牧業,需要不斷移動,馬就成了乘騎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薩克牧民離不開馬,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遊動遷移、從事狩獵,都需要騎馬,他們有句諺語說:“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哈薩克牧民運輸則主要靠牛車和駱駝。牛善于負重。牛車适應牧場的自然環境,車輪高大,車體輕,軸輪用桦木制成,耐磕碰,适宜于在草原、戈壁和深雪中通行。牧民轉場、運輸貨物,常用牛拉車馱物。

哈薩克族生活的地區幹旱多戈壁,運輸比較困難,在這種條件下,使用駱駝馱運最為适當,而且駱駝載重量也超過其他牲畜,一向被譽為“沙漠之舟”。因而一些有駱駝的人家,多用駱駝轉場搬遷和馱運貨物。駝運一般不用帶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讓駱駝得到休息。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說駱駝在哈薩克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婚姻家庭

哈薩克族實行氏族外婚制。在哈薩克族傳統婚姻中存在過“哈淩瑪了”制度。哈薩克族的婚禮富有古代遊牧民族的特色,極其複雜。婚禮儀式要在女方家舉辦四次,即說親——“庫達拉蘇”,由男方家長或委托近親帶上禮物到女方家。

女方若有意,收下禮物,款待來人,商定訂婚日期;訂婚——“烏勒特熱托依”,這是婚禮中的重要儀式,從此将男女雙方命運聯結在一起,其中有送禮、宰羊、踏水禮等内容;送彩禮,是給女方各種結婚用品,其中衣、裙、被、巾必須是奇數;出嫁——“托依”,在這個儀式上,要唱許多婚禮歌。

在男方家舉辦的儀式有兩次,一是“吉爾特斯”,就是男方要擇一吉日子向衆人展示自己到底為新娘準備好了哪些物品、彩禮,讓大家觀賞。二是迎親——“克靈推斯如托依”,将新娘迎進家門,揭開婚紗。這一系列儀式的規模不同,每次儀式都要設宴、唱歌、跳舞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婚禮結束後,新娘将原來代表年齡的小辮梳成兩條大辮,并在一年内披戴“結列克”。        

哈薩克族的家庭為嚴格的父系家長制。丈夫在家庭中享有較高權力,但家内事務一般是尊重婦女意見。哈薩克族婚姻是終身的,婚約一經締結,不許随便解除。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夫妻離異子女全部歸于男方。若是丈夫主動提出離婚,女方可以帶走自己出嫁時的嫁妝。若是女方提出,那麼任何東西也不允許帶走,隻能單身離開家門。

在家庭分工中,男子主要從事放牧,婦女從事家務。家庭生活中盛行敬老風尚,若有對父母不尊敬的人,要遭人恥笑,還會受到懲罰。

哈薩克族過去還存在着一種獨特的“還子”習俗。“還子”就是新婚夫婦把婚後所生的第一個孩子過繼給男方的生身父母,以示孝敬。原祖父母與孫兒女的關系要改變為父母與兒女的關系。原為祖父母的稱謂改為父母的稱謂。與新生父母的關系成為兄弟姐妹的關系,稱謂也随之改為哥嫂、弟妹。這種習俗,目前已基本消失。

哈薩克族家庭的繼嗣是男繼女不繼,按傳統習慣,實行财産幼子繼承制。

禮儀

哈薩克的禮儀即有濃郁的草原生活特點又有伊斯蘭教特色。哈薩克族的人生禮儀極富有遊牧文化特色。他們十分重視新生命的誕生。嬰兒出世後往往舉行三天慶祝活動,視為搖籃禮。哈薩克族的嬰兒一般是在搖籃裡長大的,所以哈薩克人在嬰兒出生7~10天後要舉行将嬰兒放入搖籃的儀式。屆時,主人家宰一隻羊,邀親友、鄰居家的婦女參加,同一天還舉行命名儀式。

來參加這兩個儀式的婦女每人都要将一件自己親手制作的衣服送給嬰兒,還要給孩子起一兩個名字供主人選擇,或者由毛拉給孩子命名。主人熱情招待來賓,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向孩子祝福。現在,這一儀式多在嬰兒出生40天後舉行。在男孩5~7歲時一般還要舉行割禮。哈薩克非常重視割禮,儀式規模十分隆重。除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騎馬禮等。

哈薩克人以純樸、誠實、直爽、熱情好客而聞名。這是因為牧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時,凡有氈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處,行人就可免受饑寒之苦。哈薩克人對待客人恭敬備至,禮節周到,他們認為客人是安拉賜予的,不可稍有怠慢。而且,哈薩克人認為,宰羊待客是光榮體面的事情,也是應盡的義務。

客人臨走時,如屬貴客,主人就要問貴客:“氈房内是否有你需要的東西?”如果客人看中了某件東西就要奉送。如沒有,就按一般慣例給貴客送禮。經濟條件好的,送元寶、馬、駱駝、獵槍和鷹,次者送皮大農、袷袢及狐皮、狼皮等珍貴的獸皮衣服。

久别的親友見面時,大輩見小輩接吻;年歲相當的見面時擁抱;若摯友見面,婦女施擁抱禮,男人行握手禮。一般人見面必須熱情問候并握手。

哈薩克人熱情好客。哈薩克族有一句俗語:“祖先遺産中的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所以哈薩克族在接待客人時,連自己也舍不得吃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款待,不但用好飯、好肉招待客人,而且還精心喂養客人的馬匹,第二天熱情送行。這樣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報酬。他們認為向客人買東西是非常恥辱的事。

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陳肉,就要說明原因,否則客人可告訴頭目,說他無禮,将陳肉待人,頭目必定罰他有失散客之禮。哈薩克人認為,宰羊待客是光榮體面的事情,也是應盡的義務,如果是貴客或貴親,還要宰上一匹兩歲的馬款待,表示祝福。

宰羊待客時,不能宰黑羊,認為黑羊代表不吉利,萬一家中隻有黑羊而必須宰時,可以在黑羊上綁一白布,也就表示不是全黑的羊了。在宰羊前,主人先将羊拉進門或牽到火塘前,面對客人半跪在地上,右胳膊摟着羊脖子,兩手舉在胸前,掌心向裡,恭敬地對客人說:“請允許吧!”(請求祝福意)。

有的僅把給客人宰的羊施向門口,将羊頭扯進屋内,向着客人,主人伸出雙手,恭敬地對客人說。這時,客人都把雙手舉到眼前,掌心向裡,由一位年長者或有威望的人作祝福詞。其祝詞内容一般是“人畜兩旺,男是英雄,女是阿肯,全家光榮”。作完上述的“巴塔”(祝詞)後,大家雙手從臉頰上輕輕捋下,齊聲說:“安拉奧克巴爾!”意即真主保佑。這個儀式完畢後,主人才把羊拉出去宰。

在肉熟之前,先把餐布鋪好,放上包爾沙克、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酥油、奶茶等食品來待客,在冬天,還用“吉尼特”來招待客人。大家圍着餐布而坐,客人坐在上席,邊談邊吃邊喝。在夏天,喝罷奶茶,換飲馬奶子,在冬天則拿來奶疙瘩和奶漿。在吃喝時,主人及陪客彈起冬不拉,唱“阿馬爾的六支歌”。

然後請客人唱歌或講故事,猜謎語或吟唱史詩,也可請客人遊戲娛樂。肉熟之後,吃手抓羊肉前,由小孩提來盛涼水的小茶壺和臉盆,請客人洗手。洗好後不能亂灑手上的水,用主人拿來的毛巾擦幹,否則就是不禮貌。

吃手抓羊肉,要重新鋪上幹淨的餐布,主人把肉盛在大盤内端來。把盛有羊頭、臀部肉、肋條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中年長者必須先将羊頭上的腮幫肉割一塊回敬給年老的主人,再削下羊頭上的右耳朵給在座的最小的孩子,割一片鼻前肉放進盤内或自己吃。如席間來一位長者,就讓長者先吃。然後把羊頭敬還主人,以此向主人表示滿意和謝意。

之後,大家開始吃肉,直到吃飽為止,否則主人是不滿意的。在吃肉時,主人還向客人獻“捧肉”,即把肥肉和油給客人喂,以及客人送還膀子骨等禮儀形式。在吃肉中羊的12根骨頭和其他部位的肉,應該分配給什麼客人是有一定規矩的。對長者和尊貴的客人給盆骨肉,對女婿和媳婦給羊的群肉(羊腿上的關節)和胸肌肉,給小孩吃羊的舌頭、耳朵、腰子和心髒。吃完肉後,讓客人喝肉湯。客人再次做“巴塔”祝福後,才能收起餐布。

吃完肉後,即澆水洗手。在洗手時應該向主人說“若黑買脫”(表示感謝),如果更想表示尊重主人的話,應該說“若黑買脫堪潑加薩”(感謝并祝長壽)。

喪葬

由于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其葬禮基本上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哈薩克族十分重視葬禮,葬禮大體上分為臨終前請毛拉念經“贖罪”、整容、挂旗吊唁、報喪、奔喪、出殡、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動,全部過程甚至要持續一年時間。

哈薩克族實行的是無棺土葬。“埋體”被淨身後,用白布纏裹,直體仰身,頭北腳南,面西朝向聖地麥加方向入葬。墓穴一般是先挖一個直土坑,在直坑的西壁再挖一個洞穴。安放完畢,用土坯樹枝先封住側洞,然後往直坑中填土,最後在墓上堆石成丘。墳的外形是長方形,周圍建有墳牆,有門可出入,形似氈房。

墳前立碑。死者去世周年時,要重修墳墓。普通人的墳墓用石塊壘起,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人用土坯砌成圓形或方形墓冢。有聲望的死者,還在墳上用磚石砌起高塔。

男性死者生前騎乘的馬,要被剪去馬尾、馬鬃,或将尾、鬃梳成辮狀,這種馬哈薩克語稱“托力阿特”,任何人都不得騎乘、鞭打。

禁忌

自從哈薩克人信奉伊斯蘭教後,與之相聯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豬肉和非宰殺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動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殺。哈薩克人不射殺天鵝,忌吃天鵝肉,認為誰要傷害天鵝,必然會遭遇不幸。所以,天鵝是哈薩克族的标志。

吃飯時,不能把整個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同時吃飯時最好戴上帽子,以示尊敬。在氈房内不許坐床,要席地盤腿坐在地氈上,不許把兩腿伸直,更不能脫掉鞋子。年輕人不許當着老人的面喝酒。吃飯或與人交談時,忌諱摳鼻孔、吐痰、打哈欠、挖耳朵等不良習慣。

做客時,忌諱客人騎着快馬直沖家門,這會被認為是挑釁或是報喪和傳送不吉利的消息。騎馬快到家門時,要放慢速度。忌持馬鞭進氈房,認為是尋釁打架的。忌諱客人從火爐右邊入座和坐在火爐的右側,因為右側是主人坐的,也不要坐在放食物的木櫃上或其他生活用具上,客人的坐位應聽從主人的指引;吃飯、喝奶茶時,不能用雙腳踩餐布,更不能橫跨過去,在餐布收拾之前,最好不要離去。

如果臨時遇有急事外出,也不能從主人跟前走過,必須繞别人背後走;主人做飯時,客人不要走進配餐的地方,忌諱客人亂動餐具,更不能用手撥弄食物或掀開鍋蓋,主人遞送的茶、酒、肉食和其他食品,不管是否合乎自己的胃口,都應高興地接受,喝奶茶不應喝一半剩一半而離席,喝馬奶酒也應一飲而盡,不會喝酒也要少許啜上一口,以示謝意,不然會使主人掃興。

就餐前後,主人會給客人倒水洗手,洗完手,不要亂甩動,應用毛巾擦手,并有禮貌地送還毛巾;如果天色已晚,主人留宿,不要拒絕使用主人的被褥,否則被主人誤會。

在飲食忌諱方面,哈薩克族基本上同于回族和維吾爾族。此外,他們還不準用手背擦模食物,不準亂丢食物,不準坐在食物箱上。主人做飯時,客人最好不要動餐具,更不要用手撥弄食物或掀鍋蓋。飯前飯後,主人都會給客人倒水洗手。洗完手後,不能亂甩水,而應用毛巾擦幹。吃馕時,不能把整個馕拿在手上用嘴啃,而應該掰成小塊吃。

主人端上來的茶、肉和其他食物,不管好壞,都要高高興興的接受。茶不能喝一半剩一半離席。主人給的肉要痛痛快快地接受,不要不吃,否則主人是不高興的。吃飯、喝茶時,不能腳踩餐布,更不許跨越餐布。

在餐布收起來之前,最好不要随便離開。如有事外出,不能從人前走過,須繞到人後面走。不準亂倒污水,不準青年人坐上席,不準将自己碗中的食品分給别人吃,不準接近嗅聞飯菜,不準在吃飯時打哈欠等。

兒媳不能使用公公的馬鞍和公公的床位;公公也不能使用兒媳的馬鞍和坐兒媳的床位。不能當面數主人的畜群和點牲畜的數目。不要用腳和棍棒打牲畜的頭部。不能跨過拴牲畜用的繩子。走路遇羊群要繞道而過。不許乘馬進出羊群。嚴禁從作禮拜(乃瑪孜)的人前通過,也不能踏作禮拜的布單子,更不要模仿他們的動作大聲說笑。

按哈薩克族傳統習俗,婦女懷孕後,忌食駝肉、駝奶;忌穿駝毛做的衣服。因為母駝孕期一般在12個月,認為飲食了駝奶、駝肉,将會使孕期延長。忌食兔肉,因為兔子是三瓣嘴,認為孕婦吃了兔肉會生下豁唇的孩子。

忌食狼咬過的牲畜的肉,因為狼的口水很多,怕因此而生的孩子也會有很多口水。産婦分娩時,忌男人在産房,包括丈夫。接生婆不能是懷孕婦女,認為這樣産婦會大出血;忌生過孩子卻夭折的人。不許當着父母的面贊美他們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美、俊之類的詞。

在住房附近、水源旁邊,禮拜寺、墓地周圍,不允許随地大小便。牲畜不能進入墓地。不得在墓地上取土。

哈薩克人崇拜草和火,因而忌諱拔春天的新草。不允許用腳踏火,不能往火上吐唾沫,不準圍着火堆亂跑,不能壓滅火苗,更不能往火上撒尿。

哈薩克人認為每禮拜二、五是不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在數目字方面很重視單數,尤其重視“七”和“九”,特别是“七”被他們崇尚敬重。在哈薩克的民間文學作品中,“七”是出現最多的一個數字,泛指數目之多。如“七天”、“七晝夜”、“七年”等多半是比喻征途的漫長,生活的煎熬、毅力的磨煉。

在生活習俗上也常和“七”結下了不解之緣。如哈薩克人在嬰兒出生後第7天要舉行搖籃禮和命名禮。七代内不準通婚,而聯姻的人家必須隔七條河。娶妻的彩禮也是多的為77匹馬,中等戶為47匹馬,下等戶為17匹馬。人死後,把死者放人墓穴後,每人也必須鏟7掀土。

第7天要為死者祭祀。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氈房中點7盞油燈等。甚至有7個客人一同來到門前時,主人也特别高興,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其中一人給他們送些禮品時,認為是無上光榮和幸福的事,常将所送禮物珍藏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

民族體育

哈薩克族喜聞樂見、世代相傳的娛樂活動很多,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主要有姑娘追、叼羊、賽馬和馬上摔跤等,這些活動一般都在喜慶日集體進行。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男女青年非常喜愛的一項傳統遊戲。凡年齡相近的同輩人均可參加這種遊戲。姑娘追的過程是先選擇一個衆人目所能及的指定點。參加遊戲的男女騎手在前往指定點的過程中,男子可以随意向女子說俏皮話、開玩笑,按習俗此時怎麼戲谑女子都不算過錯。到指定點後,男子要機敏地想法甩掉女子往回跑,這時姑娘會放馬追趕。

一邊追,一邊會用皮鞭抽打前面的男子。當然這要看女子是不是喜歡這男子了,若是心中喜歡,隻會虛晃幾下,或輕輕打在背上。若是不喜歡,也會重重打上幾皮鞭,來懲罰剛才說過了頭的俏皮話。許多哈薩克族青年在這一遊戲中産生愛情,最終結成伴侶。

叼羊

叼羊是哈薩克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起源于中世紀。當時遊牧部落十分痛恨在草原上逞兇的惡狼,一旦捕獲了狼,牧民們便将狼馱于馬上奔跑,争相搶奪,以示慶賀。後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項專門的娛樂活動,并由刁狼改為刁羊,多在喜慶的日子舉行。有分隊和不分隊兩種形式,大家騎馬争奪一隻割去頭的小羊,有時為了方便也用一張羊皮代替,以最後奪到羊并放到指定地點者為勝。這項運動争奪激烈,對抗性強,體現了草原牧民勇猛豪放的性格。

叼羊比賽一般按兩組進行。每組先出一人,在角力過程中出場人數逐漸增多,最後誰把羊搶到手誰獲勝。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哪家,就表示給這家帶來幸福吉祥,這家人當晚宴請所有參加叼羊的騎手。祝願吃到羊肉的人能除病消痛,交上好運。

賽馬

賽馬是哈薩克人十分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賽馬有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騎手一般都是成年人。比賽時,即要使馬走得快、穩、美,又不使馬跑起來。賽奔馬,是比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達終點為勝。參加賽馬的騎手大多是十二三歲的男孩。參加比賽的男孩,身穿紅色、白色或其他顔色的衣服。賽馬的鬃和馬尾必須用各種顔色的布條辮起來或綁紮在一起,馬上大多不配鞍具。賽程一般為20到30千米。

馬上摔跤

摔跤一般都在地面上進行,但哈薩克族還有馬上摔跤。兩人各自騎着馬,相互交手,要把對方拉離馬鞍,摔倒地上。摔跤手不僅要有力量,而且要和自己的坐騎配合默契。馬上摔跤采取打擂台的方式,一人敗陣,另一人上來。有的連勝數人甚至十多人。

套袋摔跤

這是哈薩克族的又一項十分普及的運動,大人孩子都很喜愛。比賽者把雙腿套在麻袋或羊皮袋中,袋口用繩子系于腰間。這種摔法,限制下肢活動,隻靠上肢用力把對方摔倒。既要保持自身平衡,又要摔倒對方,姿态各異,妙趣橫生。這種摔跤,多在草地或松軟的沙土地上進行,以防摔傷。

馳馬拾物

把手絹或元寶扔在地下,騎手縱馬上前,展施馬上技術,看誰拾得快、準,馬上技術娴熟、成功次數多者為勝。

曆史人物

阿布赉(阿布裡曼素爾)(1711-1771)

哈薩克汗國著名可汗。他勇敢地擔負起領導抗擊侵略的曆史重任,在1723-1756年長達30多年的哈薩克-準噶爾戰争時期,不僅表現出他的軍事天才,而且在清王朝、準噶爾和俄國的外交關系中顯露出了他傑出的外交才能。

1757年遣其11部各頭人組成使團前往北京朝觐。接着于1758、1759、1760年連續三年派使者去北京和熱河朝觐,同時促進了哈薩克汗國與清朝的貿易往來。阿布赉曾出兵征讨布亦魯特部和中亞及伏爾加河一帶的卡爾梅克人,取得重大勝利。

阿拜·庫南拜(1845-1904)

哈薩克族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民主主義詩人,近代哈薩克書面文學的奠基人。他以純潔精煉的語言和現實主義手法創作了大量的詩歌、長詩、散文和哲學作品。他為哈薩克詩歌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他以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對哈薩克草原現實生活進行了深刻細緻、入情入理的解剖,提出尖銳而又令人心悅誠服的評判。

他善于用非常簡短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思想内容,并熱情歌頌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的向往。他以既富于哲理性,有富于戰鬥性文章啟迪了哈薩克人民的思想,赢得了哈薩克人民的崇敬。他的大量詩歌和箴言無論其思想性,還是其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保持着強大的生命力。阿拜的作品有俄、美、英、法、土耳其、中等譯本,得到廣泛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