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球

色球

恒星大氣的一層
色球(Chromosphere)其實就是恒星大氣的一層,位于光球層的外圍,厚度較大,根據溫度的不同大緻可以分為三個層,在此層多會爆發太陽耀斑,給臨近星球造成惡性的後果。平時,由于地球大氣中的分子以及塵埃粒子散射了強烈的太陽輻射而形成“藍天”,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沒在藍天之中,日全食時短暫可見。[1]
    中文名:色球 外文名: 所屬學科: 英文名:Chromosphere 分 類:恒星大氣的一層 發現者:洛基爾和弗蘭克蘭 發現時間:1869年 表面溫度:4300攝氏度 出現時間:日全食的食既到生光 物理性質:是一個充滿磁場的等離子體層

簡介

色球(Chromosphere):隻有在日全食的食既到生光(見日食)的短暫時刻内,觀測者才能用肉眼看到太陽圓面周圍的這一層非常美麗的玫瑰紅色的輝光。它是早期的日全食觀測者發現的,于1869年由洛基爾和弗蘭克蘭首先命名。紅色是由于色球光譜中波長為6562.8埃的氫線 Hα 在亮度上占絕對優勢的緣故。人們習慣地認為天體外層的溫度總是低于内部。但是,在太陽大氣層内卻出現溫度的反常分布。在厚度約2,000公裡的色球層内,溫度從光球頂部的4,600K增加到色球頂部的幾萬度,而其他的一些物理參數(如密度、電離度等)和一些物理過程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色球物理狀況的研究,引起了太陽物理學者很大注意。

物理現象

色球是一個充滿磁場的等離子體層,在局部等離子體動能密度和磁能密度可相比拟時,能經常觀測到等離子體和磁場之間的複雜的相互作用。由于磁場的不穩定性,常常會産生劇烈的耀斑爆發,以及與耀斑共生的爆發日珥、沖浪、噴焰等許多動力學現象。耀斑爆發時,還發射大量的遠紫外輻射和X射線輻射以及高能粒子流。這些輻射對日地空間和地球高層大氣影響很大。此外,色球、日冕等離子體和可變磁場以及由不穩定性引起的沖擊波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産生大量不同頻率的射電輻射,為色球、日冕物理性質和爆發現象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色球的研究無論對太陽物理還是對空間物理和地球物理,都有重要的意義。

特性

色球層是太陽大氣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2000千米。密度比光球層稀薄。溫度有幾千至幾萬攝氏度;但發出的光隻有光球層的幾千分之一。

平時無法看到色球層,隻有在發生日全食的時候,在暗黑日輪的邊緣可以看到一彎紅光,僅持續幾秒鐘,這就是色球的光輝。

色球頂部的溫度為4300攝氏度,而光球頂部的溫度卻有幾萬度。這種反常現象到現在還沒有找出确切的原因。

色球上最突出的特征是針狀物。它們出現在日輪的邊緣,像一些小火舌,偶爾騰出一束束的火柱。針狀物從産生到消失隻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