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漢語漢字
巢(拼音:cháo)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産生年代不晚于西周,其古字形像樹木上的鳥窩。本義即鳥窩,也泛指蜂、螞蟻等的窩。又指壞人盤踞藏身的地方。
  • 中文名:巢
  • 拼音:cháo
  • 繁體:
  • 部首:巛
  • 字碼:
  • 五筆:VJSU
  • 倉颉:VVWD
  • 鄭碼:ZDKF
  • 筆順:
  • 字級:一級(2500)
  • 平水韻:下平三肴
  • 注音字母:ㄔㄠˊ
  • 四角号碼:2290₄
  • 統一碼:基本區-5DE2
  • 筆畫數:3+8
  • 造字法:象形字
  • 結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異體字:巣、漅、?、?

字源演變

象形字。現發現最早的“巢”單字在西周文字中,圖1的字形取自甲骨文“漅”字,其字形與西周金文一緻。商周時期的“巢”下部是樹(“木”),上部是鳥巢的象形。大多數鳥類在樹上築巢,這種習性與“巢”的字形相合。秦代小篆(圖4)将鳥巢上緣突起與主體分離,演變為“巛”形的符号,遂被後人認為是鳥巢中的雛鳥。《說文解字》小篆(圖5)又将鳥巢主體分離,像兩隻手,有失象形的意味,但後來又将其合并。發展到隸書(圖7)階段,鳥巢主體演變為“田”字形,下部的“木”筆畫也變得平直。上緣突起被保留,寫作“巛”,為楷書所繼承。

現代釋義

基礎釋義

巢cháo(ㄔㄠˊ)

⒈  鳥搭的窩,亦指蜂、蟻等動物的窩;借指敵人或盜賊的藏身之所:鳥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⒉  姓。

詳細釋義

巢 cháo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邊是樹木,木上是三隻鳥和鳥窩。合起來表示鳥栖于樹窩上。本義:鳥窩)

(2) 同本義 [birds' nests]

巢,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說文》

鳥之所乳謂之巢。——《小爾雅》

夏則居橧巢。——《孔子家語·問禮》

維鵲有巢,維鸠居之。——《詩·召南·鵲巢》

(3) 又泛指其他動 物的巢穴 [nest]

長安城南有鼠銜黃蒿、柏葉,上民冢柏及榆樹上為巢。——《漢書·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蟻、獸的窩。如:巢車(古代的一種兵車。用以瞭望敵軍。車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鳥在巢,故名);巢聚(謂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house]

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韓非子·五蠹》

(6) 敵人或盜賊盤踞的地方 [den]。如:巢窠(盤踞之地);巢薮(指盜匪或敵人盤踞之地)

(7) 姓

詞性變化

巢 cháo

〈動〉

(1) 築巢 [build nest]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楚辭·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築巢于帷幕之上。喻處境危險)

(3) 居住;栖息 [dwell]。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巢部】鉏交切(cháo)

巢,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從木,象形。凡巢之屬皆從巢。

說文解字注

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注:穴部曰: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巢之言高也,窠之言空也。在穴之鳥,如鸲鹆之屬。今江蘇語言通名禽獸所止曰窠。

從木,象形。

注:象其架高之形。鉏交切。二部。

廣韻

鉏交切,平肴崇 ‖巢聲宵1部(cháo)

巢,《說文》曰:“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爾雅》曰:“大笙謂之巢。”又縣名,在廬江。亦姓,有巢氏之後。《左傳》楚有巢牛臣。鉏交切。八。

士稍切,去效崇 ‖巢聲宵1部(zhào)

巢,棧閣也。士稍切。又士交切。一。

【校釋】切語上字原作“七”,據巾箱本、四庫全書原本等改。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字部】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鋤交切,音鄛。《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從木象形。《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鸠居之。《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桧巢。《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号巢父。

又國名。《周書》序:巢伯來朝。傳:殷之諸侯。

又湖名。《括地志》:廬州巢縣有巢湖。

又樂器。《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疏:巢,高也。言其聲高也。

又車名。《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注:巢車,車上為橹。

又姓。《廣韻》:有巢氏之後。《史記·三皇紀》:有巢氏,有天下者之号。

又菜名。陸龜蒙詩序:蜀疏有兩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蠶豆。

又《廣韻》士稍切,音㑿。棧閣也。

又《集韻》莊交切,音?。大笙也。

又《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竝音勦。國名。

又葉牀魚切,音鋤。崔駰《反都賦》:大漢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鸲鹆來巢。

又葉鋤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賦》:王雎鸝黃,正冥楚鸠。姊歸思婦,垂雞高巢。

上一篇:風景油畫

下一篇:青樹翠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